統計數據誤差原因及策略分析論文
時間:2022-11-28 03:05:00
導語:統計數據誤差原因及策略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統計工作的精準對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影響至關重要。準確、全面、及時、系統的統計數據,是各級黨委政府在進行科學決策和管理,制定宏觀調控措施,做出科學、合理、正確決策的必要依據。要確保統計信息的質量,必需重視基層,夯實基層,才能使整個國民經濟保持協調、穩定、快速、健康發展。但是在實際的統計工作中卻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文中分析了我國統計工作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并針對這些缺陷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一、目前我國統計工作現存的不足之處
領導的重視程度不夠,或者說,一些領導干部在如何正確看待統計工作的問題上存在有一定的誤區,從而出現了“拍腦袋、湊數字、瞎估計”的現象,統計工作,由于統計方法、手段等的不合理、不完善,造成了統計性誤差的存在;統計數據的真偽,由于缺乏有效的監管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人為地虛報或瞞報的成份。
二、存在于統計工作中的“數據誤差”產生的主要原因
第一,行政部門領導干部的干預,領導干預對統計信息的準確性的影響非常大,多年以來,由于受到領導干部業績考核指標的影響,許多基層干部出于無奈,不得不故意虛報統計數據,來為自己的“政績”增光添彩。同時,其主管部門對此也處于無奈的窘境。第二,統計數據采集不準確。數據采集是統計數據的源頭,力求統計信息準確就必須保證所采集的數據是真實的。現在的現狀是:(1)報表人責任心不強,報表隨意性大。(2)報表人員素質不高,對報表不理解。(3)很多的企業不重視統計,有的則是會計人員兼職。(4)某些地區、部門、行業,出于對自身利益的考慮,故意瞞報統計數據,以達到少繳、甚至不繳國家規定必須繳的一些規費、稅金,從而導致了國家的相關規費、稅費的大量流失。而這些地區、部門、行業,卻因此而得到了大量的不當收益。第三,雖然我國的統計工作已經與國際接軌,但由于我國正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現階段仍處于發展中國家的階段。統計工作中的統計方法、手段,還需要進一步的規范和完善。因此在數據采用及事理分析中,就容易產生錯誤,造成統計數據質量下降,影響統計工作。
三、針對我國目前統計工作中存在的“數據誤差”應對的策略
1.加大對統計工作的宣傳力度。力爭使每一位統計參與者,特別是黨政領導干部都要了解統計工作對我國國民經濟建設起的巨大作用,努力提高他們對統計工作的正確認識,得到他們對統計工作的支持。開展統計法制教育,以法治統。通過多種多樣的形式進行普及《統計法》的教育,從思想上提高他們對提高統計數據質量的認識,促使他們在實際工作中堅持原則,敢于同影響統計數字真實性的違法行為作斗爭,真正做到以法治統。其次,還可對統計人員進行《統計法》的理論考試,讓法深入人心,以便他們理直氣壯地按法辦事。再次,對大中專學校經濟類專業應加設一門《統計法》基本知識課,以便學生將來走上統計工作崗位后能夠依法辦事,知法工作,把保證統計數據質量放在首要地位,為黨政領導及企業管理和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
2.對目前干部考核中一些片面強調GDP增長的業績考核制度進行改革。長期以來,統計工作中存在著“以數字論英雄”的局面,從而出現了“官出數字、數字出官”的怪現象。淡化統計數字的政績觀,建立科學的干部考核制度。這是走出“官出數字、數字出官”怪圈,讓統計數據不受個人意志左右的治本之策。首先應當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制定切實可行的考核目標,防止因考核目標不切實際而引發的虛報浮夸的歪風蔓延。其次,應完善干部實績考核統計制度,將定量考核與定性考核有機結合起來,改進目標考核實績的統計方法,確保目標考核實績數據的準確性;最后,應建立干部政績公議制度,擴大干部政績考核的民主。實施領導干部政績公議制度可改變過去那種干部只“對上負責、不對下負責”的弊端,提高干部工作的公開化、民主化程度,不斷增強干部政績考核準確性。增強他們工作的責任感和為民服務意識。公務員之家
3.完善統計工作中的統計考核指標體系,以及與此相適應的統計方法,從而在源頭上來遏制問題產生的基本動因。必須對我國統計工作現狀進行深入的分析,總結出統計工作中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在現實工作中,政府已經相應成立了國家統計局直屬調查隊,其隸屬關系不在當地,因而可以免受許多人為因素的干擾,為我國宏觀經濟決策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
4.努力提高我們統計從業工作者的自身素質。統計工作者自身素質的提高,是做好統計工作的首要的、基本的條件。試想,如果一個統計工作者對統計工作不太了解,統計手段落后,基層統計隊伍不穩定,我國統計工作的質量的提高又從何談起?
5.綜合使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經濟手段,提高統計違法成本。可以從以下三方面著手:一是對違法的統計工作人員除依法處理外,一律清除出統計隊伍。二是對參與違法的領導,一經查實,必須依照有關法規從重從快處罰,決不手軟,達到以儆效尤的目的。三是將處罰費用與統計違法行為責任人掛鉤,從經濟上處罰責任人。這樣,就可以把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經濟手段有機結合起來進行綜合處罰,讓違法者得不償失。
四、結論
統計工作必須還要強調“以人為本”,以人的全面發展來帶動統計工作的正確發展;并通過統計工作的正確發展,反過來推進人的全面發展。此外,充分運用現有的科技成果,使政府各職能部門數據共享,使得虛報、瞞報者無處藏身。與此同時,還可以利用網絡資源,在查出虛報、瞞報的同時,去引起、帶動職能部門對其進行專項調查,從而使統計工作能真正地服務于國家建設,同時服務于黨風廉政建設,服務于人民的需要。但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一步一步地去努力。我相信統計工作在國家宏觀調控和微觀管理下,在廣大統計工作者的努力下,其可靠性、真實性和權威性會逐步提高,統計數據失真的現象會得到有效的控制。統計工作會隨著大家的共同努力會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楊偉勝,魏宏.統計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J].統計月報,2002,(7).
[2]符華敏.我國的統計現狀分析[J].統計學雜志,2003,(3).
[3]朱傳云.對統計信息失真的思考[J].經濟師,2005,(7).
[4]王德運.統計信息失真現象透析[J].平原大學學報,2005,(4).
- 上一篇:學生飲食文化調查與分析論文
- 下一篇:新經濟下統計信息創新探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