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藝術生社會統計教學要點與方法

時間:2022-11-21 03:38:28

導語:文科藝術生社會統計教學要點與方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文科藝術生社會統計教學要點與方法

【摘要】本文是筆者在針對文科藝術生進行調研課程教學中的一些思考,淺析了社會統計原理和技術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要點,并分享了相關的教學經驗。

【關鍵詞】統計文;科;藝術;教學筆者

作為傳播學背景的廣告專業教師,因為身處藝術設計學院工作而經常接觸文科生和藝術生,并為他們開設相關的專業課程,比如針對廣告學專業的文科生開設

《營銷調研》,針對產品包裝與造型、廣告設計、展示設計、多媒體設計等專業的藝術生開設《市場調查》課程等。加之近年來高校公共課改良教學方法,更多地鼓勵學生進行專項田野調查和使用如問卷星之類的簡明調研工具的關系,所以越發感到普及提高文科生和藝術生的社會統計原理與技術是十分迫切的。文科生藝術生在數學邏輯上的經驗不如理工學生這是普遍存在的現狀,但是當代社會需求和職業標準都要求大學生具備更豐滿平衡的能力和素質。因此作為大學教師,筆者認為應想辦法盡可能地普及社會統計、市場研究中的一些基本常識,提高文科生藝術生解決該類問題的能力,而不是放任這種差距和區別。

一、需要普及的統計原理和技術

如果課堂上布置一次問卷調研,不管是什么專業的學生都不會面露難色,學生都覺得這很簡單,也很常見,很容易可以編出一份,但是從專業的角度來看,絕大多數的問卷都是不合格的工具。如果讓學生去做一次市場調查,學生也會欣然出發,然后零七碎八帶回一大堆材料照片,但是經?;靵y沒有章法。當前網絡數據采收便捷占據很多話語空間,學生也經常把大數據掛在嘴邊,但其實常常是人云亦云不明真相。還有很多學生就算看到數據也不能準確說明數據的含義,更不知道數據的來龍去脈,對數據結論的實際意義理解十分有限。所有這些都是因為學生們常識性的統計原理和技術上的欠缺導致的。這會使得無論在解決什么問題的時候,前期的調研都無法產生應有的實效而淪為形式主義。那么,針對文科生和藝術生,最需要普及的統計原理和技術是什么呢?根據筆者多年專業教學的經驗認為是以下四個:首先是假設檢驗的基本思路,不是什么也不知道才去做調研,而是有一個研究假設然后通過調研去驗證。其次是抽樣和大數據。一個是在總體中按照科學方法抽取樣本進行研究,所以存在樣本結論推知總體時的置信程度的問題,一個是對總體的研究,因此與抽樣調研有不同的算法。第三是工具設計,調研工具不止有問卷,還有其他形式,工具要和調研的目的與方法配搭起來,就算是一份簡單的問卷,也要搞清楚不同的題型它的變量等級和數據處理辦法是不一樣的,使用問卷星等在線調研工具也要試著去理解它的架構邏輯而不是想到哪兒編到哪兒。最后一點就是要多少知道一些數據分析可能達到的深度和廣度,絕大多數文科生和藝術生都對調研工具帶回的數據可以進行交互分析、相關分析、回歸分析、聚類和因子分析等完全不知道,所以才會輕視研究過程的價值和意義。

二、教學準則與方法

以上這些還遠不是社會統計的全部,只是一些最基礎的同時完全可以通過教學來確立和提升的常識。不可否認,文科生和藝術生在數學基礎相對薄弱,思維習慣上也更偏向于發散和尋找靈感,對歸納與推導不很擅長,運算能力和數學邏輯普遍不強,但是,出于應用考慮的教學仍是可以展開的。在筆者看來,教學過程中應該把握的準則和方法主要有以下三點:首先是簡化過程重應用。從實務的角度來看,的確不是必須具備非常專業的統計知識和技能才能駕馭一次研究,所以過分專業的教學過程可以簡化,只要教會學生使用某些原理,會套用某些換算公式,會讀取某些統計量表,會使用某些統計軟件,一樣也可以提高學生處理問題的能力。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堅持科學性也非常重要,在一些很關鍵的比如樣本量確定、信息采集、數據判斷、結論導出等環節上,一定要幫助學生確立科學的態度和嚴謹的手法,不能放任自流。其次,借助精心設計的練習和實踐項目也可以有效地在短時間內集中地進行統計原理與技術的培訓,完整地將調查研究從確立假設到設計工具到信息采集再到最后的數據分析完整地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切身地體會和理解在研究展開的全程,統計原理和技術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幫助學生克服對數字的恐懼感和認定自己根本不可能有理解駕馭統計原理與技術的自我設限,通過便于理解的案例鼓勵學生勇敢地嘗試使用自己不熟悉的理論和技巧,學會運用能夠順利地與專業人士溝通的術語和方法。分學科分專業是現代大學的共同選擇,但這并不意味著大學師生都只關心自己專業高墻之內的教與學,放棄其他相關基礎常識的積累和養成。培養符合社會要求的復合型人才不應只是一句空話,而是應該落實在各學科各專業的教學環節中。

作者:劉靜 單位: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藝術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