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統計課堂教學改革探索
時間:2022-06-28 08:57:44
導語:高職統計課堂教學改革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眾所周知,統計學具有抽象、計算龐雜等特征,在教學難度上相較于其他課程有著一些難度。但統計是一種重要的進行定量分析的工具,具有極強的使用特征,而且就目前的趨勢來看,這一門課程與其他學科有了越來越明顯的交融,因而其在高職課程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高職統計學的教學目的是培養要能夠理論聯系實際的、具有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如何改革現有的統計教學體系和教學方法,實現這一目標是所有高職統計教師都需要思考的一個問題。
2高職統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教材方面的問題。就目前來說,市面上雖然存在眾多的高職統計的教材,但從質量上來的,良莠不齊,缺乏高質量的教材。所有的這些教材在內容編排上存在較大的差異,對于許多專業名詞和術語的解釋和闡述上各有不同,其內容的規范性有待進一步的加強。在例題的選擇上,不少教材依舊沿用著那些早已老掉牙的陳舊案例,而一些相對新穎的、符合現實情況的案例則是少之又少。這都給教師教學帶來的不少的困難,而且大大降低了學生閱讀教材的興趣,不利于教學的開展。2.2教學方面的問題。(1)教學觀念傳統,教學方式單一。統計學是對數據進行收集、整體和分析的一門學科,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現實性。數據來源于生活,統計最終也是要服務于生活的。但由于長期的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在教學中仍然存在偏重理論教學,輕視實踐演練的現象。比如案例分析、實踐練習、上機操作等內容涉及較少,沒有給學生提供足夠的實踐的機會,比如如何針對某一現實問題,進行數據的收集、整理與分析,如何用分析得到的結論用以指導現實的工作,這些內容在教學中出現的較少,更多只是一種紙上談兵。在教學方法上照本宣科,整個課堂教學枯燥乏味,沒有任何對教學方法和現代教學設施的有效運用。教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口若懸河,學生在底下鴉雀無聲,昏昏欲睡。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利于良好的教學效果的獲得。(2)學生方面。就高職的學生來說,其在數學方面的能力都稍顯不足。而統計學是數學的一門分支,其教材也和數學教材一樣涵蓋了各種公式,其整個計算過程也較為繁雜,因而對于高職的學生來說,對于統計這門課程有著一種天然的恐懼,使得不少學生都回憶起了學習數學的辛酸往事。這就使得高職學生在學習的動力與興趣上存在嚴重的不足。
3高職統計課程改革思路
3.1重構課程體系。就筆者的調查研究來看,高職院校在統計課程的學時設置上一般為72個學時。對于統計學這門充滿了大量公式、概念和計算,以及理論與實踐并重的學科來說,其大量的理論教學與實踐安排,72個學時就顯得捉襟見肘,兩者往往會難以兼顧。因此,筆者建議各院校可以酌情增加統計課程的課時,使教學時間更加充沛,從而也更容易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3.2優化教學資源。要想改善高職院校統計教學的現狀,必須從師資力量上下手。俗話說:“若有育人,先要育己。”統計學教師能力不強,又何以能培養出統計學的人才。活到老,學到老,為人師者也要注重自身知識能力與水平的不斷提高,不能心有懈怠。一來,高職院校應該為教師創設學習與提升自己的機會和窗口,比如安排教師深入企業或者其他地點進行觀摩學習;二來,教師自己也要充分利用課下的時間擴充自己的相關專業知識,比如要講好會計系學生的統計課,最好應該懂一些基本的會計知識,這樣才能更好地結合專業特點來講授統計這門學科。3.3改進教學模式。前面我們已經提到,高職院校的學生由于學習數學的不好記憶,對學習統計學也存在同樣的情緒,也由于教師在教學方式上單一,使得他們對于統計學缺乏興趣與動力。因此,我們應該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也統計學的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學生的第一堂統計課尤為重要,我們應該改變統計學在學生們心中固有的印象,首先要讓學生明白統計學的重要性,引起他們心底的重視。可以舉生活或專業學習中的一些統計應用的實例引起他們對統計學的興趣和重視。在教學方法上,不能一貫的采用單一的教學方法,要盡可能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如情景教學法、任務驅動法、案例教學法等。
總而言之,統計學作為高職院校一門較為重要的課程,我們應該改進我們的教學現狀,以培養更多的具有統計學知識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希望我們能夠清醒地認識到其中存在的問題,找對解決的方法,使高職院校統計教學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熊美娟.參與式教學的改革與探討——以公共管理學科的《應用統計學》課程為例[J].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2).
[2]屈曉娟.高職院校統計學課程教學改革探析——構建培養“素能型”高職人才的統計學教育模式[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1(4).
作者:宋宇寧 單位: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學院
- 上一篇:企業會計與統計一體化核算探討
- 下一篇:地理國情普查統計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