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統計數據分析科研管理論文

時間:2022-04-01 09:09:00

導語:科技統計數據分析科研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技統計數據分析科研管理論文

西安石油大學創建于1951年,是西北地區惟一以石油石化學科為特色的一所普通高等學校。在國家“十五”期間科技工作方針的指導下,學校結合實際,以特色求發展,以創新求發展,不斷加強制度創新,通過制定和完善一系列科技管理文件,加大地調動了教師從事科技工作的積極性,對學校的科技工作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近年來,學校科技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績,其科技活動呈現出以下特點和變化。

一、科技經費增長速度加快

2005年學校科技總經費為7922萬元,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其中2005年自然類科技經費為7735.8萬元,人文社科類科技經費為190.25萬元,較2004年增長較大。

科技經費增長速度較快,表現為以下幾個特點:

1、學校科技投入加大。學校對科技的投入逐年增加,2005年科技投入1027.1萬元。這主要源于學校科技政策的改善。學校先后出臺相關政策,通過對科研基地、高級別縱向科研項目的一系列資助配套,促進了學校科技工作的持續快速發展。

學校通過加大對科研基地的投入,以吸引、遴選和造就一批國內知名學術帶頭人,培養、支持一批學術基礎扎實、具有創新能力和發展潛力的青年學術帶頭人,建設具有較強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科研團隊為目標,帶動科技隊伍整體素質的提升。經過廣泛調研和科學論證,相繼制定和完善了《重點實驗室管理辦法》、《科研基地分層分類管理辦法》、《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管理辦法》、來源:公務員之家()《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管理辦法》等制度。通過這些文件制度規范了科研基地管理,使其按照科學規律成長。

“十五”期間學校投入自籌資金2500萬元進行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建設。通過整合現有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不斷加強科研條件建設,加大投入改造技術裝備,增建研究實驗室等措施,構建科技創新基地。經過幾年努力,基地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在校級重點實驗室建設的基礎上,申報立項新增了四個省級重點科研基地,凝聚了一批高水平的創新人才,對學科建設起到了有力的支撐作用。

為了激勵教師和科研人員積極爭取和承擔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保障高層次科研項目的順利完成,學校制定了《縱向科研項目經費資助辦法》。以重大和高級別科技項目的爭取作為契機,組織各學科技術骨干組成科研團隊,積極申報國家自科基金、社科基金、國家“十五”攻關、國家3計劃及各省市設立的科技項目,凝聚整合科技力量,產出科技精品。“十五”期間先后對高級別項目進行配套384萬元,用于科研平臺與科研環境建設,極大地促進了學校科學研究工作的可持續發展,教師從事科研的積極性和熱情進一步得到提高。2005年縱向科研經費萬元,比2004年提高%。

2、企事業委托經費增長較快。2005年企事業委托經費達5619.9萬元,較2004年增長2651.4萬元,增幅高達89.32%,占當年科技經費總收入的70.9%,是我校科技經費來源中的最大組成部分。由于企事業單位委托高校開發的項目一般都具有較強的實用性,而對于純研究項目和實驗室階段的成果不是太感興趣,所以這些經費主要用于科技成果轉化和發展,促進了企業的技術進步,提高了經濟和社會效益。

3、人文社科類起步晚,但進步很快,成績喜人。2005年我校人文社科類積極爭取縱向課題經費,國家、省、市專項費較2004年經費增長108萬元,增幅高達近9倍。特別是在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上實現了零的突破,全年共獲得3項國家社科基金。同時也應清醒地認識到與其它院校相比,我校人文類科研實力和總體水平仍有較大差距,今后還應不斷努力。

二、R&D經費增長速度明顯加快

近年我校R&D經費增長速度明顯加快,2005年R&D經費為3794.1萬元,比2004年年增加了1853萬元,增長95.5%。從R&D經費結構看,基礎研究經費增幅最大,比2004年增長140%,應用研究和試驗發展經費各增長108%和86.3%。根據有關資料顯示,1999—2004年高等學校是R&D經費增長較快的部門,高等學校R&D經費的快速增長對全國R&D經費總量提高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來源:公務員之家()作用。從我校的R&D經費增長趨勢來看與全國高校R&D經費增長趨勢是相一致的。此外從R&D經費結構看基礎研究所占比例較低、顯示我校基礎研究相對薄弱、原始創新能力不足、創新精神還不夠強,科學研究的原始創新能力還需要提升。原始創新能力是產出學術精品和大成果的決定性因素。

三、數量持續增長

近年來我校數量持續增長,2005年我校661篇,較2004年增長129篇,增長24%,我校被SCI、EI、ISTP三大檢索系統收錄論文27篇,比2003年增加了一倍多。

這主要源于學校進一步健全和完善科技評價體系,逐步完善各類評價方法和措施,在強化科技業績考核的同時,處理好數量指標與質量指標的關系。針對近年來存在單純以論文數量為依據對教師考核和評估科研業績的現象,導致大量低質量、低水平的論文出現,學校進一步健全和規范了科技評價體系。制訂完善了《權威期刊、核心期刊認定辦法》,從自然科學到人文社會科學,從國內核心期刊到國外核心期刊,從不同角度規范和引導教師通過科技創新和長期積累,發表高質量、高級別學術論文,促進學校科學研究工作再上臺階。

此外加大獎勵力度,制訂了《科技獎勵辦法》。對高水平的論文進行獎勵。科技獎勵制度在教職工中反響很大,極大地鼓舞了科研工作者的創新熱情,也調動了更多的教職工,特別是中青年教師的科研積極性,較前幾年有較大提高,促進了學科建設和科技工作的持續、高速、跨越式發展。但同時也應清楚認識到與其它院校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因此今后還要在特別是高級別論文上加倍努力。

四、教學與科研人員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

1、年齡結構

根據統計結果顯示,2005年學校教學與科研人員年齡分布為:35歲及以下人員總計占42%,36-40歲的占19%,41-45歲的占21%,46-55歲的占14%,56-60歲的占3%,61歲以上的占1%。(詳見圖6)。45歲以下人員占到了82%,可見中青年科技人員已成為我校科研工作的主體力量。

2、學歷結構

教學與科研人員的文化程度呈以下分布(詳見圖7)

3、職稱結構

教學與科研人員技術職稱構成(詳見圖8)

從圖7、圖8中可看出學校具有大學本科學歷的人員占到一半,具有中級和初級職稱的人員占65%,所占比重過高,素質亟待提高。

目前高校正處于新老教師交替的高峰期,由于擴招,教師缺編,青年教師已經成為教學科研的主要力量。他們將是今后學校學科建設的主力軍,但是青年教師普遍缺乏系統的科研訓練,人員素質不高,由于缺乏科研啟動資金,很難開展學術研究。青年教師的科研訓練工作還必須進一步加強。因此支持他們開展科研工作、承擔科研項目,培養他們成為優秀學術帶頭人是一項非常迫切的重要工作。

針對這種現狀,學校近年來一直努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提升人才隊伍素質。通過實施“百名博士工程”、“中青年骨干教師培養工程”、“創新團隊建設工程”,制定優惠政策,吸引各種優秀人才,培養、支持中青年骨干教師,以帶動學校人才隊伍整體素質的提升。制訂了《科技基金管理辦法》,積極引導支持青年教師開展科學研究工作。青年教師申報創新基金的熱情非常高,有力的促進了青年教師科學研究的能力。對取得博士學位的青年教師,學校給與科研啟動金,資助他們開展科學研究、參加學術交流。十五期間共立項143項,投入資金近100萬元,資助了143位中青年教師,占青年教師總數的1/3以上,他們中的許多人已成為學校教學和科研工作的骨干。

五、專利及出版科技專著尚顯不足

近年來在學校科技政策的激勵下,專利申請量有了大幅的增長,特別是發明專利申請量較往年有了較大的增長。2005年繼續保持增長態勢,共申請專利23項,較去年有大幅提高。雖然與以前相比,學校擁有的專利從申請、授權均增幅較大,但是和省內其他高校相比,我校的專利申請和授權絕對值都還有很大差距,因此今后還需要繼續加倍努力。

2005年學校沒有出版科技著作。針對近年來學校學術著作偏少,教師出版學術著作積極性不高的現狀,2005年制訂了《優秀學術著作資助辦法》,主要對學術價值高、具有創新性和先進性的學術著作進行出版資助,并優先資助與我校特色研究方向相關的學術著作。通過制定這項政策,極大地鼓勵了教師出版著作的積極性。從制定該政策起一年內資助4部著作,總計金額10萬元。學術著作的出版宣傳了學校科技創新工作,提升了學校學術地位。

從以上對西安石油大學近年的科技統計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實行制度創新,推進了科技管理制度和科技評價體系建設,搭建了科技創新的嶄新平臺。通過強化科技意識、實行政策激勵、突出隊伍建設、加大投入力度、優化資源配置、改革管理機制、加強科技管理、提高管理效能等措施,極大地調動了科技人員投身科技事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自覺性,使學校科技創新工作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呈現出了持續發展的良好態勢,提高了學校學術聲譽和影響,從而全面提升了學校的整體科技創新能力。

總結:科技統計工作是一項重要工作,通過對各單位的科技工作從人力、經費、機構、課題、成果、獲獎等方面進行全面匯總、整理,取得翔實的統計數據,可有助于全面了解高等學校的科技活動情況,對分析學校的發展、決策等能給于一定參考,是用來評估機構、個人科研績效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