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管專業統計學教學改革探討
時間:2022-04-23 11:10:52
導語:經管專業統計學教學改革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給經管類專業統計學課程提出了挑戰。傳統統計學課程面臨教師缺乏大數據思維、新教學模式優勢沒有得到充分發揮,以及實踐教學缺少大數據內容等問題。授課教師需要將大數據思維融入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和創新教學模式,加強大數據統計實踐教學,以提高經管專業學生的大數據統計素養。
關鍵詞:統計學;大數據思維;教學改革
目前全球已經進入到大數據時代,在大數據的沖擊下,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引領著各行各業發生著重大變革。教育在我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的地位和作用,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給教育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和機遇。2019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中強調了要加快信息化時代教育變革,利用現代技術加快推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統計學作為數據的分析工具,成為經管領域應對大數據挑戰的最基礎學科?;诖髷祿季S推進統計學課程的教學改革,已經成為應對大數據挑戰的必然趨勢。
1大數據思維與統計學教學改革
統計學與大數據有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聯系。統計學的研究對象是數據,如果離開統計學方法,大數據就是一堆沒有加工的原材料,人們無法發現其規律性。同時,大數據也對統計學產生著重大影響,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統計學研究對象將以大數據為主。傳統數據是以某種抽樣方式抽取的有限樣本、數據類型以結構化數據為主、樣本數據的精確度很高,而大數據則是強調搜集全體數據、數據類型包括結構化與非結構化數據、全體數據種類復雜且噪音較多。在互聯網與云計算時代,大量、高速、多變化的終端數據的存儲與計算等問題都在被逐一化解,未來的數據將以大數據形式展現,所以統計學的研究對象將由傳統數據逐漸轉變為大數據。另一方面,統計方法將以大數據分析方法為主要統計方法。為探索大數據的規律性,統計學需要將統計分析方法拓展到大數據統計分析方法,使得其能夠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產生的大數據。就經管領域而言,無論是經濟增長的宏觀經濟,還是企業發展的微觀經濟,都會產生無數的受到眾多因素干擾的大數據,通過傳統統計分析方法得到的數量規律會與實際情況偏差較大,精度降低,因此有必要將大數據的分析方法納入統計學課程體系中來。
2大數據時代下統計學課程面臨的困境
2.1部分教師缺乏大數據思維且大數據分析能力參差不齊
大數據是近些年快速發展并獲得廣泛應用的新鮮事物,由于教師對新事物的認知能力、接受能力和學習能力均存在較大差異,所以在現有的統計學課程教師隊伍中,教師對大數據重要性的認識和基于大數據思維的統計學教學改革均參差不齊。部分教師對大數據的產生和應用沒有清晰地認識;也有部分教師雖然意識到了以大數據思維改進統計學教學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自身知識維度和程度的限制,教學改革遭遇技術瓶頸;也有部分教師由于外界條件制約,不具備改進教學的條件,改革效率不高。只有培養教師的大數據思維,提高教師利用大數據進行統計學教學的能力,才能為社會培養更多具備大數據分析能力的學生。
2.2教學過程中基于大數據技術的教學模式沒有得到充分利用
多領域的社會活動在大數據時代下變得越來越互聯化與智能化,交通、貿易、金融、醫療等領域都在順應著這場數字技術的變革,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巨變,相對于這些領域,教育領域的變革極其緩慢。雖然肺炎疫情加速了教育領域的變革,但是對于很多課程來說,教師只是借助于大數據技術改變了授課形式,將線下課程搬到了線上,教學過程沒有發生本質的改變。學生也只是由坐在課堂里學習轉變為坐在電腦前學習,學習過程也沒有發生本質的變化。大數據時代下,新技術、新平臺的產生拓寬了知識傳播的廣度和深度,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些新的教學模式,改革教學過程,增強教學效果。
2.3實踐教學缺少以大數據為研究對象的設計
合理地設置實踐教學環節是實現統計學教學目標的重要保障。但是在很多高校的經管專業統計學教學中,統計學課程中并未設置實踐課程,或者僅設置簡單的統計軟件操作內容。沒有設置實踐課程的主要原因是,統計學課程課時十分有限,而教學內容非常多,增加實踐教學課時會擠壓理論課程內容。由于社會對具有大數據分析能力的經管專業學生需求增加,只有設置大數據分析的實踐教學才符合時代的發展趨勢。另外,在部分院校中統計學仍以Excel軟件操作為實踐教學內容,這種實踐教學很大程度上形同虛設,因為對于大多數經管專業大學生來說,Excel軟件操作技能在統計學課程之前就已經通過其他課程或實踐經驗已經習得,并且這些簡單的操作無法用于復雜的大數據分析,所以也需要改進實踐教學環節。
3基于大數據思維的經管類統計學課程改進路徑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社會對經管類專業大學生的統計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統計學課程應當將大數據思維融入統計學教學過程中去,從多個方面改進教學。
3.1提高任課教師的大數據分析與應用能力
《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提出的推進教育現代化的戰略任務之一是“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堅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為教育現代化提供人才支撐”。高等院校為培養專業型教師隊伍,經常組織部分教師進行培訓。但是專門針對統計學授課教師大數據思維的培訓,還沒有得到普遍開展,造成了教師大數據思維意識比較薄弱的現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改進:首先,組織教師到統計學教學水平高的高校教學觀摩,培養教師的大數據意識;其次,激勵教師學數據分析技術,只有教師能夠熟練應用大數據分析技術,才能將大數據思維有機地融入教學過程中去;最后,為教師提供硬件與軟件保障,鼓勵教師采用多種教育手段將大數據統計分析納入課程中去。
3.2以大數據思維充分利用和創新教學模式
基于大數據和云計算的線上教育模式打破了傳統教育的邊界,推動著教育信息化進程,將傳統教與學的分階段過程融合為教中有學、學中有教的一體化過程,顛覆了傳統的課堂模式。線上教育模式帶來的最大變革是對教育生態環境的改變。在線上教育中,人人都有機會獲得優質的教學資源,得到適合自己的學習資源,并且這種資源可以無限制地被更多的人擴散和使用。因此,教師應當轉變教學思維,基于大數據思維創新教學模式,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和平臺,為學生提供更多個性化、前沿化、多元化化的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由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
3.3加大基于大數據的實踐教學課程比例
由于經管領域大數據的產生越來越多,社會對經管類人才的大數據分析及應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經管類專業有必要加強統計學的實踐教學環節。首先,設置部分實驗課時。由于Excel軟件普及性非常高,大部分學生已經掌握了基本技能,所以應當弱化Excel操作,而將SPSS、SAS、R工具等內容部分設計進課程中。其次,增加大數據案例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加入大數據案例,可以使學生能夠更快地融入大數據情境中,加深學生對統計方法理解的深度,切實提升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后,加強實訓環節。例如教師設置題目或學生自行選擇,由學生自發組織完成大數據的搜集整理,并撰寫大分析報告,通過完成專業領域的報告來提高學生的大數據分析能力。
參考文獻
[1]馬國財,喬麗娟.大數據思維下教學過程數據分析及應用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9,(91):194-195.
[2]劉素榮.大數據思維下經管專業統計學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高教學刊,2018,(10):131-133+136.
[3]李金昌.基于大數據思維的統計學若干理論問題[J].統計研究,2016,(33):3-10.
[4]于永昌,劉宇,王冠喬,等.大數據時代的教育[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22-23.
[5]謝微.試析大數據思維與案例教學的耦合性[J].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20):92-96.
作者:劉軍麗 單位:中國勞動關系學院
- 上一篇:校本特色德育模式分析
- 下一篇:小學語文分層教學方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