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運動人權問題研究論文
時間:2022-04-03 06:04:00
導語:體育運動人權問題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
國際體育運動中的人權長期以來一直是個被忽略的問題,而其也應當屬于國際人權法研究的范圍。體育權已被認為是一項人權。作為人權基礎的自由、平等和不歧視同樣可以被視為體育權的基礎。兒童、婦女、殘疾人等弱勢群體參與體育運動的權利應當得到特殊的關照,而第三代人權則與參與體育運動的權利關系更為密切。聯合國組織和國際奧委會在以上方面進行的合作促進了體育權的實現。
「關鍵詞」人權國際體育運動聯合國國際奧委會
一、體育權是一項人權
人權是指一個人作為人所享有或應享有的基本權利。[1]作為權利的最一般形式,人權是人類的一種天賦的、基本的和不可剝奪的權利。從18世紀末期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率先提出人權概念以來,人權大體經歷了一個由政治口號到革命綱領、憲法性規范、國際性文件,最后到國際人權法的發展過程。目前人權已成為當今舉世公認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準則。人權不僅在不同國家和其人民之間確立了一個行為準則,而且能對國際事務的實施控制發揮作用。
體育運動中的人權,尤其是國際奧林匹克運動中的人權問題,長期以來一直是一個被忽略的問題。但是奧林匹克精神的巨大影響力以及奧林匹克運動的跨國性使得我們有必要了解國際體育運動中的人權問題,而這些問題也是國際人權法應當解決的事項之一。在這方面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同國際奧委會進行了合作,使得國際奧林匹克運動中的人權得到了相當程度的發展。
需要指出的是,作為人權的體育權已經得到了聯合國和國際奧委會的承認。聯合國成立后,包括體育運動在內的文化活動首先得到了《世界人權宣言》的確認。除了有關人權的基本文件外,聯合國專門機構也制定了有關的人權法。許多年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帶頭對《世界人權宣言》第27條所涉及的參加文化生活的權利給予具體的解釋,譬如該組織在1966年底通過了指導政府進行活動的《國際文化合作原則宣言》,1976年成立政府間體育和運動委員會以及在1978年底通過了《體育運動國際憲章》。該憲章第一條規定“從事體育訓練和體育運動是一項基本的人權”。另外,奧林匹克憲章也明確指出體育運動是人權的一方面。1996年7月奧林匹克憲章基本原則增加了一條規定,即“從事體育運動是一項人權。每個人都有能力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體育運動?!庇纱丝梢钥闯鲎鳛檎g國際組織的聯合國和作為非政府國際組織的國際奧委會都承認從事體育運動的權利是一項人權,體育權作為一項人權已經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公認。
二、作為基本人權的自由、平等和不歧視在國際體育運動中的體現
自由和平等是公民權利、政治權利、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的基礎,可以講是一切人權的根本。平等是正義的基礎,包括國際人權憲章在內的聯合國的條約和決議體系以及奧林匹克規范都強調平等的重要性。平等和不歧視是互相聯系并且是互補的,代表的是公認的同一問題的兩個方面,同時在平等之中也包
含了不歧視的意思。一旦平等原則被承認和確認,基于性別、種族、信仰或任何其他考慮來歧視另一個人或一群人將會是荒謬的。
國際人權法中首先是《聯合國憲章》第55條規定了“聯合國應促進全體人類之人權及基本自由之普遍尊重與遵守”。其后《世界人權宣言》第1條規定:“人皆生而自由;在尊嚴及權利上均各平等?!边@一條是宣言的基礎概念。第2條則規定了享受人權和基本自由的平等原則,第7條強調國家法律控制之下的平等權。另外,《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第3條和《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26條也做了類似的規定。
《奧林匹克憲章》也規定了個人和集體的自由和平等,并且如果把《奧林匹克憲章》和《聯合國憲章》作一比較就會發現兩個組織都在探求指導和頌揚平等的道德原則?!秺W林匹克憲章》基本原則之五規定奧林匹克運動僅僅包括那些“同意遵守奧林匹克憲章”的組織、運動員和其他人。而就奧運會而言,奧林匹克憲章的規范尤其是第49條附則有效保障了參與奧運會的自由。
在體育運動領域,聯合國大會于1985年通過的《反對體育運動領域種族隔離國際公約》、成立反對體育運動領域種族隔離委員會、斯德哥爾摩宣言以及關于不同南非運動員進行比賽的加拉加斯宣言尤為值得注意。根據這些宣言和決議,國際體育界為實施聯合國的倡議而采取了行動。譬如南非,1970年國際奧委會在阿姆斯特丹舉行的第70次會議上取消了南非的成員資格,與該決議一致的是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協會和國家奧委會協會也取消了南非在各有關組織的成員資格。因此,南非運動員完全被拒絕參加有國際奧委會組織的比賽。[2]20世紀90年代初期種族隔離政策的廢除使南非重新回到了國際體育界,并且在1992年南非又恢復了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協會和國際奧委會的成員資格。
與自由、平等和不歧視聯系比較密切的還有要求公正裁判的權利?!妒澜缛藱嘈浴返?、10條和《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14條都對公正裁判權作了規定。就像世界人權宣言以及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規定的那樣,奧林匹克憲章也規定了一項高于其他的人權,即要求公正裁判的權利。奧林匹克憲章第74條規定“所有的在奧運會期間發生的或者與奧運會有關的任何爭端都應當提交國際體育仲裁院由其根據體育仲裁規則行使專屬管轄權。”
基于以上事實,我們可以講講奧林匹克運動中的自由、平等和不歧視原則為運動員提供平等參與的機會,拓寬了人權概念的范疇。
三、弱勢群體參與國際體育運動的權利
前已述及,平等是人權的基礎?;谠摳拍羁梢缘贸鏊械娜硕枷碛袊H人權憲章所規定的權利。然而實際上該主張并沒有得到嚴格意義上的遵守,因為人類中的某些組成部分不能了解他們的包括參與體育運動在內的全部權利。這些部分一般被稱為“弱勢群體”,譬如兒童、婦女、難民等。目前在聯合國人權組織以及國際奧委會的努力下,這些弱勢群體參與國際體育運動的權利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盡管這些改善還可能是不完全的,在某種程度上還不能真正體現完全平等。
(一)兒童的權利兒童實質上是太小而不能聲明自己的權利,并且因為他們的年輕所導致的弱點以及有時缺少對他們的關照,他們的權利可能更易于遭受損害。因此為了充分實現他們的權利,他們需要得到關注和保護。除了國際人權憲章外,國際社會還制定了許多國際文件以保護兒童權利的充分實現,其中主要的文件是聯合國大會一致通過的旨在支持兒童權利的《兒童權利公約》。
兒童進行體育運動是與生俱來的需要,并且事實上他們是多是自發地進行體育運動。體育運動對于增加神經肌肉之間的協調和身體的力量以及教授社會中的組織行為規范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奧林匹克運動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并且還制定了自己的規劃以及與有關的體育聯合會進行合作以充分實現兒童的權利。此外,它還和聯合國機構聯合采取行動以防止諸如影響兒童的藥物濫用、貧窮以及行為不良等行為。譬如國際奧委會已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以及國際勞工組織簽署了合作協定,前一協定的目的是培養兒童的生存保護和發展,后一協定中的規定則是社會正義、人類尊嚴以及消除童工推動的結果。
(二)婦女的權利前述國際人權法中的平等原則也應當包括性別平等,但是從理論上講,婦女一開始就被排除在人權之外,是因為她被排除在哲學上人的概念之外。[3]而且因為文化傳統、宗教教導以及風俗習慣等原因,她們還不能享有和男性同等的權利。嚴格說來,和男人相比,婦女的地位降到了次位。婦女常常在法律上和事實上受到不平等待遇,以至于有人認為對婦女的國際人權保護或許是對人權制度最嚴重的考驗。[4]為了糾正這種不平衡現象,國際社會已經在努力保證婦女享有更多的權利?!堵摵蠂鴳椪隆?、《世界人權宣言》和《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的歧視公約》都對男女平等作了規定。
眾所周知,占世界上人口一半左右的婦女在社會中的地位遠沒有其所占的人口比例那么重要。在體育運動中也是如此。從另一個方面來講,奧運會從一開始就是一個男人主導的運動會,但奧林匹克運動發展了增強婦女在現代體育運動中的作用的方法。它實現該目標的方法是分兩部走:在體育運動訓練中增加婦女的比例以及讓更多的婦女走向體育運動的管理崗位。1900年,12名婦女第一次出現在奧運賽場上,僅占當屆運動員總人數的1.1%.而第26屆奧運會女運動員人數已占總人數的近40%,90余年間婦女參賽的人數增長了330倍。[5]另外,1996年瑞士洛桑召開的世界婦女和體育運動大會通過的決議指出沒有婦女的參與,奧林匹克精神就不能得到充分地實現。決議呼吁國際奧委會、國際單項體育運動聯合會、國家奧委會應當在其政策、規劃和發展中考慮到性別平等,并且應當認識到婦女的特殊需要以使她們能夠充分積極地參加體育運動。與體育運動有關的婦女應得到職業和個人發展的平等機會,而不管她們是否是運動員、教練員還是管理人員。[6]婦女參與決策層的高級管理對于從根本上改變婦女在體育運動中的地位有著決定性的意義,同時對奧林匹克運動的思想、制度、組織等結構體系也會產生重要的影響。下個世紀,進一步追求性別平等化將是奧林匹克運動的一個發展趨勢。
的確,在過去幾十年里,婦女體育確實有了巨大的變化。無論是參加體育運動的人數、運動項目或是運動成績,同過去相比都有了很大發展和提高。但是,我們還應該注意到這樣的事實:體育組織的主要領導、經理和管理人員、運動隊的主教練等職位女性依舊很難得到;女子運動很難爭取到像男子運動那樣數量巨大的社會贊助;大眾傳媒在體育報道中則帶有明顯的性別歧視,它們對女性運動員的報道大多集中在性方面,而不是她們的成就和努力拼搏精神,等。這一切都表明體育中的性別平等還只是一種理想。[7]
(三)難民的體育運動權利難民問題是一個歷史悠久的世界性問題,但難民問題進入國際社會和國際法領域是20世紀20年代的事情。[1]聯合國關于難民的兩個文件即1951年《關于難民地位的公約》和1967年《難民地位議定書》確定了對待難民的標準,規定了難民的地位和他們應享有的權利和義務。
國際奧委會已經對難民以及無家可歸者給予了人道主義關注。國際奧委會對遭受戰爭破壞的包括波黑地區、安哥拉和盧旺達在內的難民提供了糧食。另外,1998年,國際奧委會和聯合國難民署就難民問題簽署了一個合作項目。為支持國際奧委會的人道主義動議,發達國家的奧林匹克委員會應向其選擇的某個國家或地區的一個或幾個難民營提供資助以及體育運動設備。國際奧委會和聯合國難民署合作在亞洲、非洲、中美洲和東歐地區已經實施了好幾個項目,對這些地區內的難民提供體育運動方面的資助。聯合國難民署和國際奧委會的合作,在體育運動方面為難民做出了一定的貢獻,有助于難民的體育運動權利的實現。
四、國際體育運動與第三代人權
國際人權問題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發展最快的國際政治與國際法問題之一。二戰后新獨立國家為爭取民族獨立和主權平等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對國際人權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出現了一些新的人權觀點。國際社會稱之為新一代人權或第三代人權。這些人權主要包括發展權、和平權、環境權、身體健康權等等,它是促進和保障所有個人基本人權的重要前提。這類人權的權利主體不僅是個人,更重要的是由個人組成的集體(包括民族、國家和整個人類社會)。權利的實現更需要整個國際社會的協調與合作。[8]
(一)發展權發展權是所有個人和全體人類應該享有的自主促進其經濟、社會、文化和政治全面發展并享受這一發展成果的人權。發展作為一項人權也得到了聯合國等更多國際組織的肯定。聯合國大會1979年《關于發展權的決議》強調“發展權利是一項人權,平等的發展機會既是各個國家的特權,也是各國國內個人的特權”。1986年的《發展權利宣言》指出“發展權利是一項不可剝奪的人權”。在冷戰后召開的1993年6月世界人權大會上,發展中國家迫使發達國家作出讓步,終于承認發展權是一項不可剝奪的基本人權。[9]
國際奧委會和有關體育組織在有關發展權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即所有人都有從奧林匹克運動產生的物質和精神財富中獲益的權利。奧林匹克憲章第8條關于奧林匹克團結基金會的規定考慮到了居于奧林匹克運動中心位置的發展原則,即發展體育運動知識,改進運動員的技術水平,鼓勵組織體育比賽,促進南北之間的雙邊合作,以及說服政府部門和國際組織把體育運動納入其正式發展資助項目。[10]在體育運動領域,發展中國家的水平僅僅是中等的,政府對體育運動發展所撥付的資金因為各種原因而嚴重短缺。缺乏資金首先限制體育運動基礎設施的添置完善;缺少資金也意味著體育運動的組織和管理通常是效率低下的,而且由于獲得國內外公司贊助的困難這種狀況則會進一步惡化。低水平的發展也影響到可以從事的體育運動教育項目,因為經濟的限制使得可以得到的教育機會是有限的。[11]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為了幫助發展中國家而成立了奧林匹克團結基金會。國際奧委會主席創立了對發展中國家進行技術援助的國際奧林匹克發展論壇,呼吁各國把體育運動納入其官方發展資助項目。此外,它還尋求世界銀行以及聯合國發展規劃署的幫助來發展規劃中的體育運動[2]
(二)和平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廢墟上建立的聯合國強調國際關系正常化和保持永久和平的重要性,其憲章規定的主要宗旨之一是維持國際和平與安全。當世界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沖突以及被諸如需要發展、削減武器和建立和平等全球關注的事項混合在一起時,就迫切需要一個人權意義上的和平概念?!妒澜缛藱嘈浴返?條規定“人具有生命、自由和獲得安全的權利”,《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6條進一步闡述了這個問題,并且聯合國通過了《人類享有和平權的宣言》,確認和平權是一項人權。
奧林匹克運動一直把維持和平作為其神圣的目標,古希臘時期的奧林匹克休戰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奧林匹克憲章規定奧林匹克運動的目的是“通過體育運動在增進相互了解和促進友誼的精神方面教育青年,從而有助于建立一個美好的更加和平的世界。”國際奧委會最重要的事情是在其能力范圍內支持聯合國和其他政治組織所從事的和平行動。國際體育運動已經跨越了國界,體育運動推動了人類的團結,體育運動是和平的一種形式。1912年,“現代奧林匹克運動之父”顧拜旦在《體育頌》中明確指出:“體育,你就是和平!”由于顧拜旦提出的“和平、友誼、進步”的奧林匹克宗旨,使奧林匹克成為和平事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12]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聯合國也使用了體育運動這個工具。聯合國大會根據薩馬蘭奇主席的建議在1993年通過了兩個決議,其中一個把1994年定為體育運動和奧林匹克理想國際年,另一個名為“通過體育運動和奧林匹克理想建設一個和平和更加美好的世界”的決議要求其成員國遵守奧林匹克休戰的精神。該決議敦促聯合國成員國應單獨或集體地采取積極行動根據國際奧委會的要求遵守自奧運會開幕前的七天到奧運會閉幕后的第七天奧林匹克休戰的規定,并且應根據聯合國憲章規定的宗旨和原則和平解決所有的國際爭端;呼吁所有的成員國要與國際奧委會進行合作;要求聯合國秘書長推動在聯合國成員國中實施奧林匹克休戰,把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吸引到促進國際理解、維持和平和友誼的休戰問題上,并且為了實現該目標應和國際奧委會進行合作。
(三)環境權事實上,環境權作為一項人權已為一系列國內和國際法文件所肯定?!端沟赂鐮柲θ祟惌h境宣言》第1條原則規定“人類有權在一種具有尊嚴和健康的環境中有自由、平等和充足的生活條件的基本權利”。不過還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目前環境權在國際人權法上還未準確提出,但作為一項正在形成的權利,在關于人權的兩個國際公約和世界人權宣言中可以找到此項權利的要素。[13]
對環境的關注是體育運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為了使運動員能夠自由地從事體育運動,保護環境和自然資源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活動,并且應當是在使環境得到可持續發展的情況下進行體育運動。[11]奧林匹克憲章第2條規定它確保奧運會應在對環境問題負責的條件下舉辦,并且鼓勵教育所有的與奧林匹克運動有關的人意識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相應地,為了全人類的利益和繁榮,國際奧委會試圖把我們的地球保護成為一個宜人的家園,設立了一個有關環境問題的專門委員會,并且奧林匹克運動決定把環境問題作為除了體育運動和文化之外的奧林匹克主義的第三維。因此,奧林匹克憲章適用的范圍包含了更廣的環境問題。另外,國際奧委會在巴塞羅那第25屆奧運會上要求其所有的成員簽署《地球誓言》,這個環境策略首次在1994年利勒哈默爾冬季奧運會上得到了正式執行,并且對環境問題的關注將會應用到以后舉行的所有奧運會。此外,國際奧委會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共同組織了第一次世界體育運動和環境大會,簽署了一個共同采取行動保護環境的合作協定。[10]
(四)身體健康權身體健康權可以被認為是最重要的基本人權之一,它是一個基本的人權并且是社會發展的主要組成部分?!妒澜缛藱嘈浴返?5條闡述了維持一個健康的生活所必須的基本要求,《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第12條規定人人有權享受身體及精神健康。
奧林匹克運動一直把擁有健康的身體作為其核心的價值。奧林匹克憲章第2.8和48條是關于身體健康的規范。為了更好地服務于這個共同的事業,國際奧委會和世界衛生組織簽署了一個目的在于共同合作以達到“為全體人健康和體育運動直到2000年”的目標的合作協定,[14]其結果之一是自從1988年第15屆卡爾加里冬奧會時起在所有的奧運會上禁煙。在這種情況下,關于在奧運會上禁煙的巴塞羅那宣言尤為值得注意。為確保該宣言的長期有效性,國際奧委會已經拒絕了煙草行業的公開贊助。另一方面,減少體育比賽的數量將從一般程度上保護運動員的身體健康。旨在保護運動員身體健康的大量條款完全是正常的,但鑒于體育運動中的金錢的重要性,從事體育運動的年輕人將會成為誘惑和名聲的犧牲品是有很大危險的。
另一個與身體健康有關的是興奮劑問題。盡管濫用興奮劑數十年來一直是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但是直到1991年聯合國通過決議才成立了聯合國國際藥物管制規劃署。它有義務協調所有的聯合國興奮劑管制規劃并且從事其他諸如要求削減、控制非法的興奮劑運輸以及嚴格執行法律。另外聯合國大會把1991到2000年的十年期間定為聯合國反對濫用興奮劑十年,在該期間內要致力于采取有效的和連續的行動以促進全球控制興奮劑規劃行動的完成。[15]
作為奧林匹克運動的管理者,國際奧委會在與體育運動中的濫用興奮劑作斗爭方面有一個專門的組織機構,并在興奮劑方面它已制定了某些有關的原則,并于1988年通過了《反對在體育運動中使用興奮劑國際奧林匹克憲章》。除了有關性別檢驗的規定外,我們可以說藥物準則完全是有關監督和保護運動員身體健康的規則。在法律責任方面,不知情不可作為在法律上免責的理由尤其適用于違反興奮劑的案件中。此外國際奧委會也適用了嚴格責任,這意味著如果在某運動員的身體內檢查出了禁用藥物,他/她就被認為服用了興奮劑;因此從嚴格意義上講法無明文規定者不受罰的原則在這兒不適用。[10]另外2003年3月由世界反興奮劑機構(WADA)組織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的世界反興奮劑大會討論并通過《世界反興奮劑條例》,《條例》主要分為興奮劑控制、教育與研究、各方的職責和義務以及條例的承認、執行和修改四個部分,其主要內容包括一份全球統一的違禁藥物清單;違反《條例》者必須受到禁賽兩年的處罰,特殊情況下例外;奧運會選手違反《條例》將被沒收所獲得的獎牌;不執行《條例》的國際體育聯合會則該項目將被驅逐出奧運會;拒絕簽署《條例》的國家不得申辦奧運會等。該《條例》正式成為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及國際體育組織鏟除濫用興奮劑現象所遵循的新法典。
在其他方面,譬如獲取食物權、人類共同繼承遺產權方面,聯合國有關機構和國際奧委會也進行了合作。但限于篇幅所限,本文不作贅述。
結束語
國際奧林匹克運動中的人權是一個范圍在不斷擴大、內容在不斷豐富的權利,它是一項綜合性的權利。它的內容不僅涉及自由、平等和不歧視這些國際人權法中的基礎性權利,也涉及兒童、婦女、難民、殘疾人這些所謂的弱勢群體參與國際體育運動的權利,以及一般意義上的和平權、身體健康權、發展權、環境權等權利。它既是一項個人人權,同時也是一項集體人權。它可以以集體人權或個人人權的形式出現,這取決于體育運動的方式和其成員的數量。
聯合國被認為是一個通過建立國際和平和安全、進行國際合作、促進經濟社會文化發展以及相互尊重人權來改善國家之間的關系的組織。這幾個方面的任何一點都是與奧林匹克運動的精神相一致的。而國際奧委會和聯合國及其有關專門機構進行了合作。通過合作和努力,在這些聯合國專門機構的關注和監督下體育運動規劃得到了實現。奧運會組委會、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和國家奧委會也對這些體育運動項目的實施給予了幫助。恰如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所說:“奧林匹克道德規范和聯合國基本原則之間有一種內在的天然聯系。在維護人類和平和團結方面國際奧委會是聯合國的一個盟友?!盵16]在不久的將來國際奧委會還有很大可能再與聯合國在其他問題上簽署合作協定。但目前最重要的難題是如何在體育組織與國際組織之間建立此類合作關系以確保該理論走向實踐,使得體育運動權不再僅僅是一種口頭上的權利而應當是實際行動中的權利。國際奧委會在這個方面的行動,尤其是有關的和平權、環境的權利、身體健康權以及發展權方面提供了一些可供遵循的例子。體育運動已經并將繼續成為一個加深全球相互理解的促進因素,這不僅僅表現在加深體育運動場上的運動員之間的相互理解,而且還表現在加深更廣的不同國家和政府之間的相互理解??梢哉f人權和體育運動都共同促進了國際關系的演變,國際體育運動中的人權問題是一個應該得到更多關注的事項。
- 上一篇:國際私法發展趨勢探討論文
- 下一篇:WTO義務履行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