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融資探析論文
時間:2022-04-07 10:43:00
導語:中小企業融資探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些年來,中小企業在擴大就業、啟動民間投資、優化經濟結構、推動技術進步、創新企業制度等方面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融資難的問題也日益成為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瓶頸,在歷來的調查中,“資金不足”始終被列為中小企業第一位的問題。本文就我國金融對中小企業支持的現狀與問題進行了探討,同時也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金融中小企業融資
一、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現狀
融資難一直是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瓶頸之一,下面從銀行信貸、直接融資和非正規融資幾方面對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現狀進行探討。
1.中小企業的銀行信貸資金
銀行向中小企業提供的信貸融資主要是信用貸款和部分抵押擔保貸款,同時在政府的支持下,展開一些政府補貼的貸款貼息、融資擔保、融資租賃、銀行票據貼現等形式。目前中小企業的經營管理質量普遍不高,其盈利水平也較低。因此,銀行對中小企業的信貸資產質量總體也不高。中國工商銀行的調查表明,35萬戶中小企業的不良貸款占貸款余額的l/3以上,比全行各項貸款的該指標平均數高12.73個百分點,再加上部分中小企業逃、廢銀行債務情況較為嚴重,造成中小企業的信用普遍較低。另外,對中小企業的單筆貸款成本高、風險大,也造成了銀行對中小企業的“惜貸”。
2.中小企業的直接融資
在現有的深滬主板市場上,無論是直接上市還是借殼上市,中小企業很難達到上市所要求的基本條件。現實情況是中小企業在資本市場中處于缺位狀態。我國1993年頒布的《企業債券管理條例》規定:企業發行債券,規模必須達到國家規定的要求;企業財務會計制度符合國家規定;企業具有償債能力;企業經濟效益好,發行企業債券前連續三年盈利等。這些都限制了中小企業債券融資。在《公司法》、《證券法》修改之前,我國僅規定了一套上市標準。3年連續盈利、5000萬總股本、無形資產出資不超過注冊資本20%等規定,這些進入資本市場的條件限制,將大量的中小企業拒之門外。截至2002年4月底,我國滬深兩地的上市公司,民營企業約占9%,其中很多還是“借殼”上市,而民營中小企業基本沒有。
3.中小企業以非正規金融方式融資
非正規金融主要是民間融資,民間融資是個人與個人之間、個人與企業之間的融資,包括借貸、集資、捐贈、儲金會、典當行、地下錢莊、貸款經紀人和高利貸、貿易信貸、地下票據市場等。民間融資是最原始的融資方式,特點是缺乏最基本的法律保障,只能在關系密切、互相了解和信用關系良好的個人之間進行,如親友借貸、職工內部集資以及民間借貸等。民間借貸是個人投資創辦企業的主要融資方式,也是中小企業最基本的原始資本和創業資本來源。民間的中小企業信貸活動之所以異?;钴S,是中小企業從合法融資渠道難以融資而產生的必然結果。同時,民間金融機構具有許多優勢,如組織成本低,機制靈活,效率較高,對企業資信比較了解,以效益為原則等。民間借貸的興起,也是我國中小企業金融支持體系不健全不完善的結果。但是,大部分民間融資具有風險大和利息高的特點,個人之間的借貸風險更大。
二、我國中小企業融資中出現的問題
1.缺乏中小銀行和中小金融機構
中小銀行和中小金融機構的發展是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一個重要金融環境。我國現有的地方性金融機構主要有國有商業銀行各級分行和支行、農村信用社。其中國有商業銀行的市場定位在大中城市和國有大企業,其信貸業務逐步淡出縣域經濟;而農村信用社作為縣域金融體系的主力軍,但其市場定位主要是“三農”。而且我國限制金融創新,如限制地方中小金融機構的發展,對典當設立分支機構設定嚴格的條件,對農村合作基金會等民間信用機構不予法律認可等,不鼓勵中小金融機構發展,這和我國中小企業占企業總數的99%,產值占60%,利潤占40%,提供75%以上就業機會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極不相稱的。是中小企業融資難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2.信用擔保機構方面存在的諸多弊端
根據國家經貿委中小企業司的指導原則,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的資金來源宜多元化,這也符合中小企業融資的特點。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大多數擔保機構的資金幾乎完全來源于政府撥款,其他渠道的資金來源很少。由于各地政府的財政壓力普遍較大,可以撥付給中小企業擔保機構的資金比較有限,遠遠不能滿足本地區中小企業對擔?;鸬男枨蟆;鹨幠P?,引發了諸多相關問題:一是抗風險能力差。有些擔保機構由于擔保基金規模過小,幾乎沒有什么代償能力,一旦出現代償,就可能導致倒閉。二是放款規模較小。因基金規模小,擔保機構的放款規模也比較小,難以滿足企業生產經營需要。三是融資的成本比較高?;鹨幠P?,承擔代償的能力有限,因此擔保機構便提高貸款企業的資格要求,導致企業通過擔保機構融資的成本比較高。擔保企業通過擔保機構貸款,除了要還本付息以外,還要交納一定比例的保費,有的還要交納一筆保證金,再加上其他相關費用,對有些中小企業而言,通過擔保中心獲取貸款已超出企業的承受能力。
3.中小企業自身劣勢
我國的中小企業普遍具有資產有限、生產經營規模小、產品市場變化快、經營場所不固定、人員流動性大、法人代表變動頻繁、知名度較小等特點。這些特點嚴重影響了其信用等級,特別是在經濟轉軌過程中一些中小企業改制時對銀行債務處置不當,存在相當普遍的逃避債務傾向,造成銀行對改制中的中小企業心存芥蒂,對中小企業的工作重點不是如何加大投放,而是如何防范企業逃避債務,防范金融風險,甚至出現了因企業改制轉軌而對資金需求最大最迫切時,也是銀行放貸最謹慎、企業貸款最困難的反?,F象。
三、完善中小企業融資機制的對策
1.建立專門對中小企業貸款的政策性銀行
我國中小企業金融服務體系以中小企業政策性銀行為核心是從中國實際出發的一種現實選擇。盡管目前市場性中小金融機構的建立可以促使優質的中小企業通過擔保、補貼或是付出較高的利率來獲取流動性資金貸款,但是一般中小金融機構很難給予中小企業中長期的貸款支持。因此,需要有一個能夠為中小企業提供較大規模貸款的政策性金融機構的存在和運行。政府財政資金應該成為中小企業政策性銀行的主要資本金來源,這是保證中小企業政策性銀行切實開展業務的基石。除政府財政資金外,還要注意提高中小企業政策性銀行的融資能力,擴大中小企業政策性銀行的融資渠道,發行債券、借款,甚至可以吸收中小企業存款。吸收存款應該是中小企業政策性銀行與其他政策性銀行的最大不同之處。對于市場型的中小金融機構,監管指標要進一步明確每戶最高貸款額與資本凈值的比率,限制其偏離中小企業的貸款行為。
2.建立和健全中小企業融資的信用擔保體系
目前,各國或地區政府在解決中小企業融資缺口問題時,都非常注重信用擔保手段。中小企業擔保體系是中小企業融資服務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政府、銀行和中小企業之間融資關系的紐帶和橋梁。中小企業擔保基金必須達到一定規模,才能具有抵御風險、提供擔保的足夠實力。單憑各個擔保機構注冊的資本金以及其營運資金,很難滿足金融機構提出的擔保要求。為此,屬于各級財政出資的部分,可以考慮適當集中,建立共同基金或稱擔?;?。從長遠發展的角度看,擔?;鸩扇」餐鸹蚧ブ鸬姆绞绞亲顬榉鲜袌鼋洕\作特征的。只有采取基金的形式,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動員社會各界的資金加入到擔?;鸬男辛兄衼?,才能對擔?;疬M行科學的管理與運作。同時,要逐步建立合理的再擔保機制。在現有財稅體系下,采取再擔保的模式,有利于發揮各級財政的作用。
3.創造有利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環境
政府尤其應出臺有關加大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以促進中小企業向規范化方向發展。這些政策包括:
(1)政府財政支持。我國應逐步增加對中小企業特別是高科技產業的資金投入。國家財政和地方財政每年應新增高科技產業發展專項撥款,實行部分撥款、部分低息有償使用,提供與高風險投資相配套的低息長期優惠貸款;擴大對私營個體經濟的貼息范圍,大力扶持規模型、科技型、外向型私營企業的發展。
(2)減免稅負政策。加大優惠政策的力度,將更多的資金吸引到風險投資領域。要進一步降低高技術企業的所得稅,清理整頓和規范對中小企業的收費,切實減輕中小企業負擔。
(3)金融優惠政策。中央銀行要進一步出臺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信貸政策,進一步要求各商業銀行特別是國有商業銀行加大對中小企業的信貸力度,放寬對中小企業的放貸條件;保持國有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份額,切實辦好國有商業銀行的小型企業信貸部,確保中小企業的資金來源,提高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積極性。
參考文獻:
[1]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中國中小企業金融制度報告[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
[2]程劍鳴孫曉嶺:中小企業融資[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3]蘇晏:芻議中小企業發展中的金融支持問題[J],南京財經大學學報,2004,5
- 上一篇:聯名旅行信用卡興起論文
- 下一篇:管理內容研究述評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