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聯合擔保模式淺析論文
時間:2022-04-07 10:49:00
導語:創新聯合擔保模式淺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為解決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杭州市率先推出新型擔保模式——聯合擔保。聯合擔保克服了傳統擔保模式的很多缺陷,能夠使更多企業得到貸款并且使貸款過程更加簡單方便。本文對聯合擔保內容及實踐結果進行簡單介紹,并對這種創新擔保模式進行適當評價,同時就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改進建議。
一、聯合擔保推出的背景
科學是第一生產力,任何一個民族或地區要想獲得實質性發展,都必須大力推進自主創新。而科技型中小企業是自主創新的主動力源。據測算,在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了全國約66%的發明專利、74%以上的技術創新,以及82%,以上的新產品開發,已經成為技術創新的重要力量和源泉。此外,中小企業的長足有效發展對緩解地區就業壓力,改變地方經濟布局,推動行業技術進步等都有著顯著作用。但是,科技型中小企業,一般都是以科技人員創業為主,以科研和成果轉化為特征,總體上表現出有形資產比率低、規模小、經營不穩定,財務制度不健全、資金周轉緩慢、初期利潤少等特點,因而容易出現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
信用擔保機制被認為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貸款難的一個有效措施。但事實上,擔保行業本身存在的一些問題正阻礙這些作用的發揮。主要表現有:
1.規模小
具體來說,包括擔保企業資金規模小、擔保機構可擔保金與其注冊資金的比例小,以及銀行對擔保機構可保金額比例苛刻等。這些都使得擔保公司不能有效發揮杠桿作用,從而使有效規模變小。
2.風險大
在現實操作中,銀行往往將貸款風險100%地轉嫁給擔保公司,使風險不能得到有效分散。這促使擔保公司過多尋求反擔保,偏離了擔保的最初宗旨。
3.發展不成熟
由于擔保行業在我國發展歷史不長,所以其內部治理結構仍然較為混亂,同時缺乏合適的監督規范機制。
在這樣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地區和部門開始尋求在擔保形式上獲得創新性突破。杭州市率先進行的聯合擔保有效突破了原有的擔保缺陷并在一定范圍內獲得成功。
二、聯合擔保的內容及實踐結果
聯合擔保由杭州市科技局設計并推出,在國內尚屬首次,其宗旨在于搭建新型擔保業務平臺以有效解決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具體操作上,由市級高科技擔保公司與各區擔保公司或區科技孵化器兩級聯合提供擔保,并由加入聯合擔保平臺的銀行提供貸款。為此,杭州市科技局出資2000萬成立杭州市高科技擔保有限公司作為市級擔保機構,隨后陸續由杭州高新擔保有限公司、江干擔保投資有限公司等十數家區級擔保公司參與到聯合擔保平臺上,合作的銀行有杭州市商業銀行、浙商銀行城西支行等。
目前,按杭州市規定,可進入聯合擔保平臺融資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包括市級以上專利試點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初創期重點培育企業;經國家授權或授權機構認定的軟件企業,知識、人才“雙密”企業等,年銷售收入需在5000萬元以下。同時,這些企業必須以杭州為注冊地且成立期限在一年以上,經營發展狀況良好,基本具有償還借款的能力并可提供一定的反擔保措施。通過聯合擔保獲得的借貸資金應用于企業產業化過程中的流動資金需要,貸款期限一般為一年左右。收取的聯合擔保費原則上不超過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的50%。
在具體的業務操作流程上,由杭州市高科技擔保有限公司和加入聯合擔保業務平臺的其他擔保機構接受申請和受理,經初步審查同意受理后,由杭州市商業銀行貸款主辦行牽頭對企業進行聯合調查。最后,聯合擔保各方根據各自審批程序完成擔保和貸款審批,審批通過后辦理相關擔保和放貸手續。
在此過程中,政府將給擔保公司補貼擔保手續費,并為貸款發生的實際損失再承擔30%左右的風險。
聯合擔保業務的推出,有效幫助解決了部分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突破了傳統擔保機制的缺陷并較之具有更強的競爭力。事實上,從2006年8月開始啟動聯合擔保業務至2007年,聯合擔保平臺已經進行了總計21次聯合擔保業務,總擔保額為2740萬元。而實際結果也相當喜人。據統計,截止2006年12月,擔保企業自提供聯合擔保后,共實現累計銷售收入增長額4606萬元,利稅增長額1278萬元,總利潤增長額417萬元,新增就業人數約100余個。
三、對聯合擔保模式的評價
1.可以充分發揮各單位的優勢資源
聯合擔保往往由2個或2個以上的擔保公司,為同一企業或項目進行擔保。在聯合擔保過程中,政府職能部門、市區兩級擔保公司、科技型中小企業、銀行等建立起戰略合作關系,整合功能、資源共享。各個部門可以充分利用自己手上的信息資源以及不同職能來發揮不同的作用,從而在整體上實現資源利用的最大化和功能的最大化。比如政府及高級別的擔保公司可以利用自己的高信用及威望為各方帶來很好的信任基礎,便于與各方溝通。區級擔保公司或高科技企業孵化器更了解具體中小企業的發展潛力與公司基本面。銀行的加入則能為貸款的成功帶來看得見的好處。這樣,各方將自己的優勢整合在一起,就能獲得比傳統擔保高得多的信息及功能。
2.能有效分散風險
傳統擔保模式下,一家擔保公司利用實地及案頭調查分析后,自主確立受擔保企業。此后,該受擔保企業的命運就與擔保公司綁在一起。如果受擔保企業運作良好,發展勢頭強勁,擔保公司就不用承擔損失。如果受擔保企業經營失敗,則該擔保公司需要承擔全部擔保損失。因而,從總體上來看,擔保公司承受著較大的風險。但是在聯合擔保模式下,由于有多家擔保公司聯合承擔擔保業務而且擔保額度清晰,所以這種風險能在各家之間按責任實現分攤,從而有效降低各個擔保公司獨自承擔的擔保風險。
3.可以提升聯合擔保集體的可信任度
單家擔保公司尤其是區級擔保公司,往往資金實力不很雄厚,信用基礎也有限。因而銀行對之的信任度也有限。這樣,在選擇中小企業進行擔保時往往有很多限制,包括額度、企業類型等。而聯合擔保的實行,等于將各家資金實力加總在一起,信用基礎也開始變厚,總體上與銀行的合作次數也開始變多,因而更容易獲得銀行的支持和信賴。尤其是部分銀行也加入到了聯合擔保平臺中。這樣,聯合擔保項目就有能力為更多的企業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支持。
4.通過增加反擔保途徑大大拓寬了貸款企業范圍
在聯合擔保模式中,反擔保措施仍以實物反擔保為主,但不局限于實物反擔保。根據企業經營狀況以及發展潛力的不同,各個企業可以選擇不同類型的反擔保措施。比如:
(1)被擔保企業實物資產擔保措施。包括企業房產、土地使用權等不動產抵押;機器設備;經聯合擔保方認可的股權;經聯合擔保方認可的知識產權;經聯合擔保方認可的銷售合同應收款等。
(2)第三方提供的反擔保措施。包括經聯合擔保方認可的第三方企業或個人提供的實物資產反擔保及其信用反擔保。
這樣,通過增加反擔保途徑,可以使得更多企業提供反擔保,也就意味著更多企業可以進入聯合擔保資格范圍,使更多企業獲利。
5.通過簡化程序方便了企業貸款
在聯合擔保模式下,杭州市高科技擔保有限公司和加入聯合擔保業務平臺的其他擔保機構或高科技企業孵化器都可以接受企業的申請并受理。因而有意申請聯合擔保融資的企業可以向所在區的區級擔保機構或孵化器就近遞交申請。同時,對符合條件的、有貸款意向的企業,聯合擔保平臺還實行聯合擔保授信。即企業可預先提出聯合擔保申請,并在商業銀行開立結算戶。聯合擔保方進行調查后,可以提前確定融資聯合擔保授信額度。這些措施事實上都極大地方便了受貸企業,能大大縮減申請步驟和企業的申請時間,提高效率,從而間接支持了科技型企業的發展。
四、聯合擔保模式的改進建議
1.轉變擔保公司的經營模式
聯合擔保模式中,擔保公司往往承擔較高風險卻收益甚微,其主要依靠政府的支持,因而歸根結底,聯合擔保仍然是政府主導的政策型擔保。過多的政策干預可能會影響聯合擔保的獨立擔保策略,這不能從本質上解決中小企業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一個可以改進的策略是將聯合擔保平臺置身于市場之中,允許擔保公司從事擔保之外的融資租賃、擔保投資等業務,多元化發展以提高其盈利能力。另外利用政府給予聯合擔保平臺的優惠措施吸引更多民營擔保公司的進入,激活整個聯合擔保平臺的市場活力。與此同時,為保證聯合擔保的初始宗旨即引導高新科技企業的發展,政府可以在聯合擔保平臺中設定一些政策性的擔保公司,作為聯合擔保過程中的主導型公司,導向整個平臺的擔保。比如,杭州市的市級擔保公司——杭州高科技擔保有限公司即勘當此任。這樣,最終將聯合擔保轉型為政策導向并服從市場機制的新型擔保形式。
2.拓寬聯合擔保平臺的參與面
聯合擔保的存在基礎是由很多不同級別的擔保公司及銀行共同參與。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聯合擔保“風險共擔”“提升總體實力”等優勢。而在杭州市的實際操作中,只有包括市區兩級的十數家擔保公司及不多的科企孵化器和兩家銀行加入聯合擔保平臺,大大影響了聯合擔保的質量和覆蓋面。這樣,就需要拓寬聯合擔保平臺的參與面。一方面,引導更多的民營擔保公司進入,以加強整個平臺的市場應對能力;另一方面,吸收更多的高科技企業孵化器進入,以便更有效地發現高潛力的產品、技術和相關企業并實施擔保,同時也有利于在擔保過程中對這些企業實施監督和管理。當然,要想最終幫助實現中小企業貸款,平臺需要吸收更多的銀行進入。
3.加強聯合擔保的法制環境建設
聯合擔保牽涉到政府部門、中小企業、銀行、平臺中的各級擔保公司和科企孵化器等等單位,過程之中穿插著各種各樣的矛盾沖突和利害關系,所以必須有法律對聯合擔保的各個細節進行規范,以促進聯合擔保的健康有序發展。而事實上,在我國,與擔保行業相關的法律只有《中小企業促進法》和1995年頒布的《擔保法》。而在杭城施行的聯合擔保更是沒有單獨的法律,只有《關于促進創新型企業融資擔保的試行辦法》、《融資聯合擔保操作規程》等行政性規定。所以有必要對聯合擔保設立完善的符合時代和行業發展要求的法律,以促進聯合擔保穩健發展、規范運作,使其逐漸提高整體素質、走向成熟。
參考文獻:
[1]趙立康:加快建設科技型中小企業聯合擔保平臺緩解科技型企業融資難問題[J].杭州科技,2006,3期
[2]林旦林建萍:科技企業融資聯合擔保機制建立.科技型中小企業“錢”路不愁[J].杭州科技,2006,3期
[3]高俊峰: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分析[J].商場現代化,2006,07Z期
- 上一篇:企業社會資本表現論文
- 下一篇:銷售財務管理論文
精品范文
9創新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