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人力資源開發論文

時間:2022-04-06 02:43:00

導語:企業人力資源開發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人力資源開發論文

摘要:合理開發利用人力資源,是現代企業在競爭中爭取主動取得成功的法寶,石油企業的行業特性,決定油田企業在人力資源開發管理中工作難度大,人力資源的開發管理的重要性巳為石油企業各層次管理者所共識,結合油田企業管理特點,揚長避短利于提高油田企業人力資源開發管理效益。

關鍵詞:油田企業;人力資源;途徑

企業之間的競爭,本質上是人才的競爭,已為企業管理者所共識,對人力資源的最大限度利用,成為企業管理者提高管理水平,實現企業目標的必然選擇。油田企業的人力資源開發是實現油田企業長期發展,提高市場競爭力的重要舉措。現代管理科學普遍認為,要管理好一個企業需要4大資源:人力資源、經濟資源、物資資源、信息資源,在這4大資源中,人力資源是最重要的,人力資源是能動性資源,這是人力資源與其它資源最根本的區別,如果一個企業缺乏人力資源,或者人力資源開發、管理存在問題,其它3大資源也會失去優勢,不能得到合理的開發利用,甚至會毫無用處。相反一個企業具有優質的、充足的人力資源,其它資源都可以從無到有,資金可以籌集,設備、廠房可以擴建,信息可以采集、處理,人力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可以彌補其它資源的不足,油田企業幾十年來的艱苦創業史就證明這一點。改革和創新的浪潮中,市場瞬間萬變,在企業的一切資源中,把人力資源放在核心地位,實現人力資源合理開發,是企業面對市場競爭的有力武器。

一、油田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現狀

1.職工人數總量過剩。目前油田行業普遍存在人員過剩,油田幾十年來發展過程中,人海戰術思想一直占主導地位,人員膨脹超過了油田勘探地質新增探明儲量的增長速度,隨著技術更新,管理更新,油田出現人員過剩,經過最近幾年的改制分流,已減少了用工總量,但和國外相同行業相比,人均產油仍處于非常低的水平,企業運營人力資本總量過剩,油田企業的勘探、鉆井、大修等施工隊伍開工不足,輔助生產單位工作量也不飽滿,形成人力資源相對過剩,解決轉崗待崗職工再就業工作難度大。

2.人員結構不合理。油田企業人力資源來源于大中專畢業生、技工學校畢業生,以及招工、復轉軍人等,人才素質個體差異大,采油、作業、施工隊伍間的素質差異大,人力資源整體質量不穩定,受績效評定、工作環境、各種待遇的影響,職工個人的努力差異也很大,企業教育培訓工作針對性、有效性方面的缺陷也制約了人才素質的提高,通用人才過剩,專業技術人才緊缺,一線人員尤其是生產技術骨干緊缺,后勤通用崗位人員過多。稀缺人才不能因生產需要及時得到補充。

3.人力資源開發力度不夠。對人力資源重要性的認識,可以說,通過這么多年的改革和創新,各級管理人員都有了正確的的認識,首先從觀念上都已得到重視,人事部門的工作也從人事調配逐步轉化為尋求對人力資源的開發與管理,內部勞動力市場也模擬了市場化運作,已初見成效。但從與市場接軌走出國門參與國際市場競爭來看,人力資源的開發管理還沒有真正發揮應有的作用,首先表現在內部優秀的人才還不斷流出油田企業,油田內部單位之間的人才合理流動受到制約,人才流動市場化程度還很低,人才的流動及使用在很大程度上還取決于領導的意志,在用人方面雖有考查、競爭、公示征求群眾意見等程序,用人過程中的領導意志還是或多或少存在的。在技術人員的培訓和使用上也存在缺陷,主業生產崗位人員培訓力度不夠,擁有高中級技術等級的技術工人比例少。

4.績效考核激勵效應弱。油田企業改制上市后,管理模式也發生了巨大變化,但傳統的“干部、工人”身份界限仍然存在,身份等級決定了等級工資,雖然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了以效益為中心的分配機制,今年又對工資收入進行了以績效工資為重點的調整,但力度還遠不夠。并且企業的效益目標和個人的目標聯系不緊密,企業效益好時,個人并沒有取得相應收益,企業效益差時,為保持隊伍穩定,個人收益有影響但不大,績效考核沒有對人力資源發揮足夠的激勵效應。

二、油田企業人力資源開發存在的制約因素

1.企業的內部保護政策。由于油田企業職工人數總量過剩,企業內部再就業壓力大,人員流動實行出多進少,控制進人,優先考慮職工子弟就業。二級單位之間也各自為戰,控制人員的流進,鼓勵職工走出油田,內部保護政策雖不得已而為之,但由此產生的負面效應是人力資源流動性受到限制,真正有能力的人才只有通過跳槽來實現個人的努力目標,因此職工個人的工作滿意度和投入感得不到發揮,職工缺乏危機感和參與競爭的意識,勞動積極性受到制約。

2.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狀況。社會保障是以國家為主體,通過居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依據法律規定對勞動者因年老、疾病、傷殘、失業等提供的幫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社會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是人力資源市場正常運行的基本前題,為企業的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解除后顧之憂。目前油田企業的各種保障制度正逐步與社會保障并軌,為進一步溶入社會保障體系進行改革。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有利于企業的人力資源市場化管理。

3.人力資源市場的規范行為。勞動者、企業、及作為勞動需求者身份出現的政府是人力資源市場上的3大主體,其中勞動者是人力資源的供給方,人力資源的供需雙方的行為動機是相同的,雙方都尋求各自收益最大化,并以此決定各自的供給和需求行為。在供需雙方的選擇過程中,工資率又作為價格信號引導調節人力資源在社會各種需求中分配,規范的工資形成機制和實現機制是市場正常運行的潤滑劑,人力資源市場的規范化運作是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取得成功的基礎。

4.政府適度的宏觀調控。市場經濟通過競爭實現優勝劣汰,促進技術和管理的進步,實現資源最優化配置,促進社會生產發展。但市場經濟在社會結構調整、公平競爭、收入公平分配等方面都還存在缺陷,無法自身調節,需要政府通過宏觀計劃、政策法規進行宏觀調控,所以純粹的市場經濟是不存在的,人力資源市場也一樣,需要政府適度的宏觀調控,實現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促進人力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三、提高人力資源開發管理效益的途徑

1.建立規范的人力資源市場。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過程中,人力資源市場的作用非常重要,人力資源市場直接影響著用人單位的具體計劃落實,企業內部的人力資源市場在模擬市場化運作過程中,要進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強化規范操作,發揮模擬市場應有的職能和作用。要根據石油企業勞動力總量過剩的狀況,加強與國際國內人才市場的勞務合作,增加就業渠道,通過對外合作,改善本企業的用人環境。

2.完善企業的用人機制。進一步完善企業選撥、聘用、考核、解聘各級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的管理制度,健全選用人才執行機構和監督約束機構,推行雙向選擇、競爭上崗,崗位競爭是優化人力資源配置的手段,崗位缺員,不能只靠領導確定人員,在人才使用上引入競爭機制,形成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機制。管理人員實行競聘上崗,普通崗位由本部門組織競聘,人力資源部門進行監控,形成內部層層聘任,真正實行能者干,平者讓,通過競爭上崗,會對職工提高自已的工作能力,為企業盡心盡力工作起推動作用。為不同類型、不同能力的人才提供施展才干的公平競爭環境,形成良性的人才競爭機制。實現用人過程的優勝劣汰,人力資源開發才能見效,各類人才才能脫穎而出。同時在企業勞動力管理上,要實行全員勞動合同制,依法辦事,使企業人力資源的使用管理走向法制化管理的軌道。

3.制定企業人才發展戰略目標。常言道,商場如戰場,只有充分了解行業現狀,正確把握本企業市場定位,重視人才的開發利用,把人力資源的開發管理和人才的保值增值,提高到戰略高度來認識,制定符合本企業的人力資源開發戰略,使人力資源發展戰略符合本企業發展戰略,確立人力資源管理的長期發展規劃和近期目標,確定合理的管理層次,有效地落實責、權、利三者關系,規范本企業人力資源市場運作方式,合理調整人力資源配制,使人才供需比例動態平衡,使人才發展與企業發展步調一致,形成良性的人才發展動態系統。

4.完善和強化職工培訓工作。企業對職工培訓是提高職工素質的重要方法,也是企業人力資源保值增值一種方法,企業通過培訓和技能鑒定工作,可以提高職工對技術崗位的適應能力和實際操作技術水平,,在通過培訓和技能鑒定后,職工會獲得相應工種的資格證書,不但可以提高職工的積極性,為職工開辟了崗位成才通道,同時也為企業的發展儲備了人才。建立和完善職工培訓、考核鑒定與使用相結合、與待遇相聯系的激勵制度,使職工的培訓工作踏上企業發展的步子,使企業人力資源得到良性開發。

5.合理使用企業人才。優秀的人才不一定是最合適的人才,三國時期諸葛亮用馬謖守街亭失誤,最后揮淚斬馬謖,可謂是用人失誤上的典型事例,說明在選用人才方面應注重實效,重視工作實績,文憑資歷只能作為參考,對于言過其實,只會理論知識,不會在生產中靈活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的人員要慎用,.對人才的考察要注重實效,同時績效考核要與企業發展目標相一致,進行綜合全面的考核。在具體使用人員時,還要考慮油田生產一線工作環境艱苦,勞動強度大等因素,使用人才上不光要注意才人的個體差異,也要注意崗位的差異,因人錄用,知人善任。讓職工充分發揮自已的才智,充分調動廣大職工的積極性,使職工個體努力目標都得到實現,只有職工個體大多數人的目標都獲得成功,企業的組織目標才能實現。

6.塑造現代企業新文化。現代企業人力資源的開發管理,與企業文化建設有著必然的聯系,職工的招聘、使用體現出企業的用人理念,職工的培訓體現出企業的發展理念,考核、績效評定體現出企業的管理理念,企業的用人、培訓、績效評定又都能體現出不同企業文化風格,企業文化能夠影響企業職工的心智模式,直接影響企業職工的成長和敬業精神,創建良好的企業文化可以塑造企業新形象,留住企業所需的人才,創建一支敢于創新,精誠協作,團結務實的職工隊伍,油田企業過去曾用艱苦創業的鐵人精神,激勵了幾代石油人。

參考文獻:

1.方潤生.管理層人力資本結構的變化對企業績效的影響.科學研究,2002,(6).

2.程德俊.專有知識視角下人力資源內部化戰略.經濟管理,20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