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型員工高流失率論文
時間:2022-04-06 03:31:00
導語:知識型員工高流失率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文章首先指出目前知識型員工流失率高的現狀,接著分析了這一問題導致企業創新人才匱乏、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成本、使企業人力資本嚴重流失等后果。
關鍵詞:知識型員工流失率后果
目前我國高科技企業大多遭遇這樣的困擾,一方面,由于企業中知識的創造、傳播和利用都有賴于知識型員工來實現,知識型員工成為企業最有價值的資產;另一方面,企業中知識型員工流失率又居高不下,那么知識型員工的高流失率給企業帶來怎樣的后果,本文擬對此進行剖析,以期對企業有效管理知識型員工提供借鑒。
一、知識型員工高流失率現狀
人才稀缺與日益增長的人才需求,使知識型員工面臨多種流動誘因和流動機會,知識型員工的高流失率已成為困擾大多數高科技企業的嚴重問題。一次針對北京、濟南、青島3個城市小型高科技企業的問卷調查表明,在被調查的開業三年以上的公司中,在同一企業工作3年以上的員工占51.55%,1年至3年的占31.80%,1年以下的占6.65%。其中同一公司工作3年以下的員工占總員工的44.45%。國家科委曾對188個高新技術項目承擔單位調查,結果發現有人員流失的單位有147個,占78.2%;從年齡結構看,35歲以下成員共5532人,流出1135人,占20.5%;35歲至45歲的成員流出比例最小,只占流出人員的12.3%;從職稱看,在流出人員中,具有高級職稱的占74.6%,在流入人員中,主要是具有中、初級職稱者,分別占35.1%和34.5%;從學位看,在流出人員中,具有碩土及碩土以上學位的占54.65%,具有學土學位的占29.4%。在知識型員工比較集中的IT行業,有調查顯示,超過八成的員工對自己所在的企業沒有好感,如果能夠有更高的薪水和更高的職位,近六成員工隨時準備跳槽。這些數據表明知識型員工的高流失率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
二、知識型員工高流失率對企業的影響
知識型員工的高流失率導致了一系列嚴重的后果:
1.知識型員工的高流失率導致企業技術創新人才的匱乏
2000年8月至10月,中國企業家調查系統在全國范圍內就創新問題對企業經營者的問卷跟蹤調查顯示,企業經營者對妨礙企業技術創新因素的認識中列首位的是創新人才缺乏,占59.4%,而在各類企業中,高新技術在這個問題上表現最為突出,占到了61.1%。
2.知識型員工的高流失率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成本
員工的流失會導致企業損失為招聘此職位所花費的招聘費用、培訓費用及其他一些直接成本,同時還要花費再次招聘和再培訓的費用以及該職位空缺所損失的機會成本,此外還有員工離職前三心二意造成的生產率損失、從離職發生到新員工上崗前崗位空缺的效率損失。與一般員工相比,知識型員工的離職給企業帶來的成本更為巨大。因為知識型員工相對比較匱乏,稀缺程度高,獲取的難度大,有的甚至要通過獵頭公司才可獲得,所以招聘成本、選拔成本往往更高。而且知識型員工往往掌握有企業的核心技術,所以他們離職前的生產損失成本、空缺成本、管理混亂帶來的成本費用等都相對更高。如2002年四川省達縣的王某受溫州合力革業有限公司聘請,擔任該公司總工程師助理一職,2003年7月,王某跳槽到了溫州市扶貧開發區的溫州華泰皮革有限公司擔任技術主管。王某的跳槽讓企業蒙受巨大損失,王某跳槽后公司一直找不到合適人選代替他的位置,產品質量不穩還直接影響了銷售收入。所以合力革業有限公司老板將跳槽的王某告上法庭,向其索賠330萬元的經濟損失費。而且該公司的法律人說這“300多萬元還是保守估算,實際損失遠遠不止這些?!?/p>
3.知識型員工的高流失率預示著企業人力資本的嚴重流失
人力資本不同于任何其他資本的一大特點,就是人力資本與其所有者的不可分離性,而知識型員工的人力資本具有稀缺性、難以替代性和高價值性,知識型員工的自動離職預示著企業人力資本的嚴重流失。知識型員工所擁有的思想、知識、技能與經驗有一些是經過編碼的顯性知識,但其中絕大部分都是未經編碼的隱性知識。隱性知識是高度個人化和難以規范化的各種內隱性知識,它包括哪些非正式的、難以表達的技能、技巧、經驗和訣竅等,這些技能方面的隱性知識主要深植于員工個人的行動與經驗中,是個人長期積累和創造的結果;它還包括個人的直覺、靈感、洞察力、價值觀和心智模式等,這些認識方面的隱性知識深藏于員工個人的價值觀念與心智模式之中,會深深地影響到員工個人的行為方式。隱性知識難以用數字、公式和科學法則等來表達,也很難用文字、語言來精確表述。因而它難以言明和模仿,不易被復制,是企業進行知識創新和形成核心競爭能力的基礎和源泉。因此,知識型員工的流失,對組織而言不僅意味著顯性與隱性知識的損失,也意味著競爭優勢的損失。
參考文獻:
[1]金占明柳承璐:小型高技術企業的人力資源狀況分析與對策[J].中國人才,1998(10):7~9
[2]朱巧玲:我國企業人力資本的現狀分析[J].經濟管理,2002,(5)
[3]李春苗等:中國IT行業人才現狀調查報告,2005-03-14./work2/enployer/manager/htm2005/20050314_09K22_3.htm
[4]中國企業家調查系統.企業創新:現狀、問題及對策.中國企業經營者成長與發展專題調查報告[J].管理世界,2001(4):71~80
[5]三秦都市報,2004-4-3
- 上一篇:民營企業員工激勵問題論文
- 下一篇:知識員工特點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