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投資與中小企業融資分析論文
時間:2022-02-07 09:28:00
導語:保險投資與中小企業融資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現有融資途徑無法滿足中小企業資金需求
中小企業目前可以選擇的融資渠道相對較少,而且融資門檻較高而無法獲得所需資金,雖然政府的政策導向是鼓勵商業銀行和其他存款性金融機構如小額貸款公司等向中小企業提供資金支持,但是由于中小企業自身缺陷導致其貸款風險大,貸款成本高。如:有些中小企業貸款數額小,商業銀行為此類貸款要付出和大額貸款相同的固定成本,兩相比較,商業銀行更愿意選擇向大型企業提供高額貸款;有的中小企業在成立初期,財務制度不健全,賬目不完善,銀行根本不敢發放貸款。商業銀行要求企業提供抵押擔保,一部分中小企業根本無法提供,這也是阻礙中小企業從銀行獲得貸款的原因。中小企業的市場淘汰率遠遠高于大型企業,銀行如果向中小企業發放貸款所承擔的風險和其所獲得的收益不相稱,許多商業銀行就此放棄了中小企業。從上述分析來看,目前的融資渠道不暢通,極大地影響了中小企業的資金獲得機會。除了對現有融資方式進一步挖掘潛力,掃清障礙之外,尋找新的融資渠道,開辟資金新源頭才是解決之道。放寬視野,我們會發現除銀行、證券市場之外,作為現代三大金融機構之一的保險公司也可以成為中小企業的資金支持者。
2保險資金的保值增值是保險公司經營目標
2.1保險資金保值增值的作用保險公司基本職能是對保險資金保值增值。在人身保險公司中,該職能格外重要。人身保險公司對保險資金增值的需求要遠遠高于財產保險公司。人身保險的范疇包括人壽保險、健康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2008年,人身保險的保險費收入占全部保費收入的比例76%,其中的人壽保險更是一枝獨秀,遠遠領先于其他險種。
人壽保險是人身保險公司的主要產品,其特點包括:保險期限長;保險風險穩定;人壽保險采用“均衡費率”經營,即保險期間內,前期收取的保險費要高于保險人為風險事故支付的保險金,這筆多出的資金即壽險責任準備金。提取壽險責任準備金的原因在于“人身保險合同是長期合同,只有以有效保險單的全部凈值為基礎提取未到期責任準備金,才能充分保證壽險公司履行合同給付義務”。它不是保險公司的利潤,而是在保險期間后期彌補按均衡費率而導致的保費收入不足,壽險公司有義務對其保值增值。壽險責任準備金的使用期限較長,可以充分利用責任準備金進行各種投資。
2.2現行保險公司投資渠道根據上文分析可知,保險公司有充分的資金來源進行投資,也有對保險投資收益的迫切需求,尋找合適的投資渠道,在保證資金安全的前提下獲取投資收益,是保險公司經營管理的主要目標。現有保險公司的投資渠道都存在不足。銀行存款安全性高但收益低;證券投資基金和股票風險大;債券收益較低;不動產投資和項目投資流動性差,因此,尋求新的投資方式迫在眉睫。
2.3貸款是可考慮的投資渠道發放貸款是保險公司可選擇的投資渠道之一,前文已經介紹,中小企業資金匱乏,而商業銀行和其他貸款方式不能滿足中小企業現有的資金需求。與此同時保險公司坐擁資金,急需找到投資方向,如果國務院能夠允許保險公司向社會開放貸款業務,無論是對資金需求方還是資金供給方都非常有利。
目前人壽保險產品向投保人提供保險單質押貸款的業務,這種服務只針對購買了保險產品的投保人,投保人以其保單項下積累的現金價值作為質押,向保險公司進行貸款。這類貸款的限制非常多:貸款者只能是投保人和被保險人;該貸款最高不能超過保單的現金價值;貸款時間很短,通常在六個月之內。綜合以上情況,保單質押貸款還不是真正符合保險公司資金運用含義的貸款。很難想象中小企業經營者為了獲取從保險公司的貸款而先為自己購買一份高額人壽保險,并為積累現金價值和維持保單效力,不斷交納保險費,這只會給經營者造成更大的財務壓力。
筆者認為,保險公司可以嘗試進行針對中小企業的小額貸款,這樣不僅解決了中小企業的資金來源,也能為保險公司增加收益。那么,究竟如何設計這種貸款制度,在現今的監管體系中會遇到何等問題,下文將予以討論。
3我國保險公司貸款可行性探討
3.1經營風險任何投資都會遭遇風險,保險公司進行貸款也不例外。中小企業的規模較小,受宏觀經濟環境影響很大,許多企業缺乏有效的擔保,保險公司對中小企業放貸要冒著無法收回貸款的風險,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成為保險公司是否能向中小企業進行貸款的關鍵。筆者認為防范信貸風險,減少投資損失,可以通過兩種途徑。一是保險公司加強對中小企業的核查,對無法提供擔保的中小企業,保險公司可以通過對企業經營狀況的了解,來決定是否放款。保險公司必要時可以主動了解該企業生產和銷售、資金回收、員工評價等情況,通過這些來考察該企業是否有發展前景。對那些擁有新技術、新產品,發展前景良好的中小企業而言,保險公司可以利用對該企業的判斷結果,決定是否在無擔保的前提下對其貸款。
除此之外,政府應該做好扶植中小企業的工作。畢竟保險公司是商業企業,為保證資金安全可能不愿貸款給某些企業,政府可以制定政策通過減免稅款等方式補助保險公司可能失去的利潤,效果要好于直接給予中小企業補助。同時,基于對自身利益的考量,保險公司會格外關注企業的經營管理情況,會對企業可能發生的風險事故要求做到事先防范,盡可能的消除風險。
3.2監管制度貸款業務傳統上是一項銀行業務,保險公司涉足貸款領域,意味著保險公司的經營范圍從銷售保險產品、提供保險服務擴展到了銀行業務,這和目前我國的金融監管體系并不相容。我國的金融體系實行的是分業經營、分業監管的制度,銀行、證券、保險三大支柱各行其是,各有各的經營范圍,對它們的監管也相應由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來承擔。一旦保險公司開展貸款業務,這對目前的監管體系來說是個難題,因此,如何克服監管方面的障礙,使這項新業務健康有序的開展,同樣值得我們思考。
4結論
保險公司可以嘗試向中小企業發放貸款,這不僅可以解決中小企業的資金問題,同時也是保險公司經營的內在需求。如何有效降低中小企業的貸款風險,防止以安全性為主要原則的保險資金的損失是該項制度能否成功的關鍵,保險公司不僅要深入了解中小企業的經營狀況,政府也應通過對保險企業的補助政策,盡量彌補保險公司的損失。金融監管體系是實施該方案的另一障礙,怎樣調整現行監管體制,將保險公司對中小企業的貸款納入監管體系中,實行有效的監管,是下一步要討論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劉金章,王曉煒.現代保險辭典.中國金融出版社.2004年2月第一版.
[2]周駿,張中華,劉冬姣.保險業與資本市場.中國金融出版社.2004年11月第一版.
目前人壽保險產品向投保人提供保險單質押貸款的業務,這種服務只針對購買了保險產品的投保人,投保人以其保單項下積累的現金價值作為質押,向保險公司進行貸款。這類貸款的限制非常多:貸款者只能是投保人和被保險人;該貸款最高不能超過保單的現金價值;貸款時間很短,通常在六個月之內。綜合以上情況,保單質押貸款還不是真正符合保險公司資金運用含義的貸款。很難想象中小企業經營者為了獲取從保險公司的貸款而先為自己購買一份高額人壽保險,并為積累現金價值和維持保單效力,不斷交納保險費,這只會給經營者造成更大的財務壓力。
筆者認為,保險公司可以嘗試進行針對中小企業的小額貸款,這樣不僅解決了中小企業的資金來源,也能為保險公司增加收益。那么,究竟如何設計這種貸款制度,在現今的監管體系中會遇到何等問題,下文將予以討論。
3我國保險公司貸款可行性探討
3.1經營風險任何投資都會遭遇風險,保險公司進行貸款也不例外。中小企業的規模較小,受宏觀經濟環境影響很大,許多企業缺乏有效的擔保,保險公司對中小企業放貸要冒著無法收回貸款的風險,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成為保險公司是否能向中小企業進行貸款的關鍵。筆者認為防范信貸風險,減少投資損失,可以通過兩種途徑。一是保險公司加強對中小企業的核查,對無法提供擔保的中小企業,保險公司可以通過對企業經營狀況的了解,來決定是否放款。保險公司必要時可以主動了解該企業生產和銷售、資金回收、員工評價等情況,通過這些來考察該企業是否有發展前景。對那些擁有新技術、新產品,發展前景良好的中小企業而言,保險公司可以利用對該企業的判斷結果,決定是否在無擔保的前提下對其貸款。
除此之外,政府應該做好扶植中小企業的工作。畢竟保險公司是商業企業,為保證資金安全可能不愿貸款給某些企業,政府可以制定政策通過減免稅款等方式補助保險公司可能失去的利潤,效果要好于直接給予中小企業補助。同時,基于對自身利益的考量,保險公司會格外關注企業的經營管理情況,會對企業可能發生的風險事故要求做到事先防范,盡可能的消除風險。
3.2監管制度貸款業務傳統上是一項銀行業務,保險公司涉足貸款領域,意味著保險公司的經營范圍從銷售保險產品、提供保險服務擴展到了銀行業務,這和目前我國的金融監管體系并不相容。我國的金融體系實行的是分業經營、分業監管的制度,銀行、證券、保險三大支柱各行其是,各有各的經營范圍,對它們的監管也相應由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來承擔。一旦保險公司開展貸款業務,這對目前的監管體系來說是個難題,因此,如何克服監管方面的障礙,使這項新業務健康有序的開展,同樣值得我們思考。
4結論
保險公司可以嘗試向中小企業發放貸款,這不僅可以解決中小企業的資金問題,同時也是保險公司經營的內在需求。如何有效降低中小企業的貸款風險,防止以安全性為主要原則的保險資金的損失是該項制度能否成功的關鍵,保險公司不僅要深入了解中小企業的經營狀況,政府也應通過對保險企業的補助政策,盡量彌補保險公司的損失。金融監管體系是實施該方案的另一障礙,怎樣調整現行監管體制,將保險公司對中小企業的貸款納入監管體系中,實行有效的監管,是下一步要討論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劉金章,王曉煒.現代保險辭典.中國金融出版社.2004年2月第一版.
[2]周駿,張中華,劉冬姣.保險業與資本市場.中國金融出版社.2004年11月第一版.
摘要:中小企業是我國經濟體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國民經濟發展起到重要作用。近幾年來中小企業對GDP的貢獻率都在50%以上,這說明中小企業為社會創造的價值并不低于國有大型企業。然而中小企業紅火的表象背后存在隱憂,融資問題便是長久以來困擾中小企業的大難題,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波及我國,很多中小企業資金周轉不靈,生產經營陷入困境。究其深層次原因還是中小企業資金來源匱乏,宏觀環境一旦發生微小的變化,一部分企業資金鏈斷裂,遭受滅頂之災。
關鍵詞:保險投資中小企業融資
- 上一篇:教育人力資源投資分析論文
- 下一篇:直接對外投資的戰略選擇探究論文
精品范文
10保險公司業務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