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我國大宗商品貿易融資方式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27 03:52:00
導語:剖析我國大宗商品貿易融資方式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容提要:隨著銀行大宗商品貿易融資業務的快速發展,如何把握大宗商品貿易融資業務特點,提高銀行風險控制能力,進而獲取更高收益是商業銀行共同面臨的問題。本文從控制大宗商品貿易融資業務風險的角度出發,探討結合銀行監控下的套期保值頭寸,在貿易融資業務中將標準倉單作為風險退出手段的應用模式,并就如何建立起這一應用模式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標準倉單;套期保值;風險控制;大宗商品;貿易融資
隨著我國大宗原材料進口規模不斷擴大,商業銀行也更多地涉足于大宗商品貿易融資領域。該類業務交易金額較大,進口商通常以進口商品在國內的銷售款償付信用證項下貨款或商業銀行融資。但由于大宗商品價格波動頻繁且波幅較大,商業銀行開立信用證或提供融資后,一旦價格下跌、銷售不暢,商業銀行將面臨較大風險。因此,大宗商品貿易融資業務具有獨特的規律和風險控制方式,商業銀行需要深入研究。本文主要通過對標準倉單在大宗商品貿易融資中應用模式的分析,探索商業銀行合理運用風險控制手段獲得更高收益的有效途徑。
一、標準倉單在大宗商品貿易融資中的應用模式
標準倉單在大宗商品貿易融資中基本的應用模式為標準倉單質押下的貿易融資。雖然標準倉單質押比較好地解決了商品質量保證、實際貨物控制等問題,但是商品價格波動以及客戶違約時銀行處理貨物的問題依然存在。因而,利用標準倉單可以用于期貨合約交割的特點,將其與銀行監控下的套期保值頭寸結合使用,可以形成更可靠、更有效率的應用模式。
以大宗商品信用證業務為例,商業銀行為大宗商品進口企業開立信用證前,首先要求企業建立與信用證進口貨物相對應的期貨賣出合約。在信用證項下單據提交至開證銀行時,如果進口企業無法付款,銀行則將信用證項下貨物交至期貨市場指定的交割倉庫生成標準倉單,用于期貨交割或者通過轉讓直接變現,抵償商業銀行信用證項下付款。
在此模式下,企業在商業銀行監控下進行套期保值,使現貨與期貨損益互為補償,可以有效降低商品價格出現不利波動時企業違約的可能。同時,商業銀行還可以將標準倉單作為大宗商品信用證業務的風險退出手段,控制融資風險。
二、標準倉單在大宗商品貿易融資中的作用
(一)增加風險控制手段,提高風險控制能力
目前,商業銀行大宗商品貿易融資業務的風險控制手段主要還是傳統的擔保、抵押等方式。引入標準倉單后,銀行的風險控制手段將更為豐富,一方面標準倉單本身可以用于質押;另一方面,在存貨質押中也可以將標準倉單作為存貨變現渠道,從而提高風險控制能力。
(二)有效的風險退出渠道
由于標準倉單本身的特點,使其流動性較一般抵押物更強。如果再將標準倉單和銀行監控套期保值頭寸結合使用,將使商業銀行在辦理大宗商品貿易融資業務時獲得更為有效的風險退出渠道。即在企業違約時,商業銀行可將貨物轉換為標準倉單用于期貨交割獲得資金償還融資,避免貨物不能及時變現造成的流動性風險和處理貨物過程中商品價格波動導致的市場風險,從而較好地解決處理貨物方面的難題。
(三)擴大業務規模,獲得更高收益
引入標準倉單后,商業銀行增加了風險控制手段,提高了風險控制能力,獲得了有效的風險退出渠道。因此,商業銀行可以在既定風險容忍度的基礎上擴展客戶群,擴大業務規模,從而獲得更高收益。公務員之家
三、標準倉單在大宗商品貿易融資中應用的必要準備
商業銀行在大宗商品貿易融資業務中使用標準倉單,作為風險控制手段及風險退出手段,將使銀行獲得更強的競爭優勢。但是標準倉單、套期保值等期貨市場工具具有較強的專業性,銀行必須做好相關準備工作,才能將其“為我所用”,而不“為其所累”。筆者認為,銀行將標準倉單用于大宗商品貿易融資業務前,需要做好如下準備:
(一)建立適用于交易的產品目錄
將標準倉單用于大宗商品融資,相應的交易商品必須是期貨市場交易的商品。因此,商業銀行需要首先建立適用于交易的產品目錄,可以在現有期貨交易商品中優先選擇單位價值較大、品質相對穩定的商品,以利于由簡入難,逐步打開業務局面。具體來說,上海期貨交易所的銅、鋁、鋅,鄭州商品期貨交易所的PTA,大連商品期貨交易所的聚乙烯、聚氯乙烯都可以首先納入適用于交易的產品目錄。
(二)建立套期保值頭寸監控體系
前述的標準倉單與銀行監控套期保值頭寸相結合的應用模式中,銀行監控套期保值頭寸是控制市場風險、使得標準倉單有效變現的重要環節。因此,商業銀行需要建立套期保值頭寸的監控體系。
該監控體系的基礎是商業銀行、期貨經紀公司和企業的三方協議。銀行需要設立專門崗位負責監控如下內容:企業套期保值頭寸的規模、種類、期限等是否與貿易進口貨物相配套;是否出現超出套期保值需要的期貨交易;是否能在期貨價格波動情況時補充保證金,確保期貨頭寸不因價格波動保證金不足而被迫平倉;是否可保證期貨頭寸在商業銀行授權情況下方可進行各種交易。以上工作,銀行也可以與期貨經紀公司合作,由其承擔部分工作,從而減少銀行專門崗位的人員數量。
(三)完善貨物管理控制,形成標準倉單生成機制
除了標準倉單本身質押的應用模式,商業銀行將標準倉單作為風險退出手段,進行對實際貨物監控下(如存貨質押)的貿易融資是更為常見的模式。在此情況下,完善貨物管理控制,形成標準倉單生成機制是銀行風險退出的重要基礎。
目前,商業銀行對于貨物的實際監控一般都委托專業物流監管公司辦理。物流監管公司一般可以提供“保兌倉”、“海陸倉”等多種監管服務,監管范圍從倉庫延伸至陸路運輸以及海上運輸。商業銀行只要在此基礎上,建立將監管貨物交付期貨交易市場指定交割庫并生成標準倉單的流程機制即可。
因此,這就需要銀行與期貨交易市場建立合作,形成一批備選的交割庫。在將監管貨物生成標準倉單時,可以就近選擇交割庫;或者在貨物進入倉儲環節時,直接指定由期貨市場交割庫儲存。其中涉及的具體操作環節,仍然可以委托物流監管公司代為辦理。
(四)建立標準倉單處理變現流程
標準倉單的處理變現是商業銀行最終實現風險退出的核心環節,需要建立相應流程確保銀行利益。對于未與套期保值頭寸結合使用的標準倉單,銀行可以采取自行尋找買方和委托期貨經紀公司變賣兩種渠道。根據境外銀行相關業務經驗,若銀行有經營同類商品的客戶,可以自行尋找買方,反之則需要委托期貨經紀公司變賣。
在標準倉單與套期保值頭寸結合使用的情況下,銀行可以將標準倉單用于套期保值頭寸的交割。由于期貨交割的專業性,相關手續銀行宜委托期貨經紀公司代為辦理,交割獲得的資金可用于抵償商業銀行的貿易融資款。
完成上述準備工作后,銀行將建立起“以貨物實際控制為手段,銀行監控套期保值頭寸為支撐,標準倉單為風險退出渠道”的大宗商品貿易融資風險控制模式。較之單純依賴貨物控制的融資模式,上述模式風險控制能力更強、退出手段可靠,必將大大增加商業銀行在大宗商品貿易融資業務中的競爭實力,從而為銀行帶來更高收益。
參考文獻:
1.上海期貨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套期保值交易管理辦法(2004年8月25日)
2.上海期貨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標準倉單管理辦法(2006年7月26日)
3.上海期貨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指定交割倉庫管理辦法(2008年12月25日)
4.李金澤·國際貿易融資法律風險防范[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5.楊型勝,梁建偉·探鉛價變動之謎解進口開證之險[J]·中國外匯,2009(11):53-55
- 上一篇:發達地區中小銀行類戰略布局思考論文
- 下一篇:標準倉單在貿易融資的模式透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