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技術下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思考
時間:2022-02-22 10:17:06
導語:多媒體技術下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今天是信息化的時代,是網絡的時代,信息化與網絡已經把人們帶到了一個虛幻的空間里,也把人們從傳統的思維模式與生活程式中帶到了一個全新的時空。這個時空里我們唯有不斷尋找自己,用信息化與網絡的思維與程式來武裝自己,才能讓自己在新時代里把握時代的脈搏與氣息。同樣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我們也必須要在這樣的背景下把信息網絡引進我們的課堂,引入高中生的生活中來。眾所周知,多媒體信息技術已經成為人類生活的一部分。多媒體信息技術的發展正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教育是一種社會責任,教育促進了人類文明發展。教育的方方面面都會受到社會發展的影響。當教育和信息技術聯系起來,教育的新模式出現了,借助多媒體技術,教育正向著更高更遠的空間發展。物理是社會發展的加速器,快速地推動著社會的發展。中學物理是中學階段鍛煉學生思維模式的有效課程,物理思維決定著中學生的認知水平。
1.傳統的高中物理課堂程式化
大家知道所有的課堂都傳遞著知識,傳統的物理課堂也擔負著這樣的責任,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經過長期的發展,逐漸形成了專業性的教學模式。新的教學理念指導下,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有了很多的改變,如物理課堂教學最有效模式是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演示引導為輔,課后鞏固為補充。從歷史上看,物理教學相繼經歷了傳統的教學方式,改革性的以演示實驗為主題的教學嘗試,應用多媒體開放性的以實驗探究為主題的教學改革,最后發展成為借助多媒體技術,靈活實用的實驗探究型教學模式。物理教學的每一次變革,都是物理教學認知水平的一次提升,都是物理教學認識的升華。物理教學過程中,博學多才的教師與追求真知的學生密切配合,物理的教學不斷進步,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斷提升。
2.傳統的物理教學方式比較單調
教師在課堂上擁有絕對的權威,學生沒有任何的發言權。教師在講臺上慷慨激昂地講述,學生在座位上小心翼翼地聽著,手中的筆不停地寫著,我們通常稱之為“填鴨式”教學。教師依據自己的教學思路,一步步將知識塞給學生,通過大量的習題加以強化。學生花費很大的氣力來背誦、理解知識,模仿教師的解題思路。通過“題海戰術”取得一定的成績。學生是解題的能手,模仿的高手,但是在知識的社會應用中,卻成為知識的“傻子”,不能精確有效地解釋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傳統的教育方式嚴重地影響了學生的身心發展,忽視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摧殘了學生的心理健康。學生學習的物理知識只存在于課本中,課本外渾然不知有物理。例如:學生熟練地記住水的比熱容比沙子、泥土的比熱容大,但是不能有效解釋沙漠地區晝夜溫差很大,沿海地區晝夜溫差小的生活現象。學生把物理的學習完全作為一種學習,忽略了物理是來源于生活,最終應用于生活的本質。傳統教學著重培養了學生的忍耐力,提升學生的定力,學生的課堂紀律性好,但不適應社會的發展,不適合新教學方式的轉變。
二、多媒體技術背景下的課堂教學思考
1.多媒體技術在今天的課堂中得到
了賦有成效的應用然而在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上出現了以下幾種情況。一種表現是教師用word、PPT等手段制作了簡單的物理知識框架,配備大量的例題、習題。教師省掉了板書知識框架和抄例題、習題的時間,教師的教學進度加快了,講述的題目更多了,學生抄的知識點更多了,這是一種“包袱”式的多媒體技術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學生毫無討論交流的機會,受到了更加嚴厲的“迫害”。其次表現是教師的教案、例題、習題直接通過展示臺投影在屏幕上,學生面對密密麻麻的整版教師的“真跡”,毫不思索地做筆記,教師講授的知識點更是洶涌澎湃,學生唯一言語是“老師等一下了,還有幾行沒有抄完”。最后的表現是教師平時講課不使用多媒體,作業、考試時瘋狂的使用,屏幕上投影著滿滿的題目,學生不停地抬頭低頭,哪有時間思考,最后還是相互抄襲占多數。
2.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讓演示實驗成
為課堂的主題有時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作用。這直接帶來的傷害就是學生的主體性沒有得到發揮。大家知道物理學科是一門嚴謹的科學,只通過簡單的教師演示很難得到學生的全面發揮,因此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但在應用上要注意學生的實際情況。為此在利用多媒體時我們要注意幾個問題:第一,是利用多媒體技術,不是完全依靠多媒體技術。就是說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盡量要簡約,不可以為了利用多媒體技術而利用多媒體技術。第二,多媒體技術不是課堂的主體,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就是說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不可以喧賓奪主,在實驗課程中要讓學生自己去實驗。
作者:紀志立 單位:安徽太和中學
- 上一篇:電視多媒體畫面語言學理論體系的構建
- 下一篇:發展經濟學及西部民族地區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