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在語文教學的弊端
時間:2022-05-18 08:29:24
導語:多媒體在語文教學的弊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多媒體教學不利于發揮學生的想象
想象是人類創造性思維的一種重要形式。愛因斯坦也強調指出:“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可以這樣說,一切創造發明都是從想象開始,沒有想象,就沒有創造發明[2]。直觀的畫面一覽就知的展示常常限制了學生的想像和聯想能力。理解領悟語言文字需要聯想想象,表達再現思想情感也需要聯想想象。“思接千載,視通萬里”是聯想想像在閱讀中的作用。“籠天地于形內,挫萬物于筆端”(陸機《文賦》)則是聯想想像在寫作中的作用。愛因斯坦甚至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沒有了聯想和想象,語言文字的教學只能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是沒有了生命力的生搬硬套或鸚鵡學舌。在十分需要想象和聯想的文本閱讀中,多媒體教學直觀的畫面一覽就知的展示卻常常限制了學生的想像和聯想能力。不恰當地使用多媒體往往會轉移學生注意力。因為多媒體教學常常用對圖像、音樂的欣賞取代最基本的文本閱讀。久而久之,文本閱讀所必需的聯想想像能力就被削弱了。例如《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一課中寫到:林沖到了草料場,又饑又寒,于是出門買酒。其中有一句“那雪正下得緊”。作者借這一個“緊”字寫天寒地凍,北風怒號,大雪紛紛,環境是如此惡劣,單純的林沖雖對憑空而來的美差心有疑慮卻未深思,渾不知背后一場大禍即將臨頭,有人正欲取他性命。從而將情節推向高潮,讓讀者為林沖的未來捏一把冷汗。此外,作者還想借一個“緊”字推動情節為林沖逃過一劫作伏筆。如果不進行如此的聯想與想象,只是展現一幅北風呼嘯漫天大雪的畫面,又怎么讓人體會這“緊”字中的深意?相反,卻會使學生的思維因這幅畫面而受到束縛,從而止步不前。又如學習柳永的《雨霖鈴》。課件只能展現這樣的畫面:一個衣袂飄飄的公子佇立在楊柳依依的岸邊,頭上一掛殘月。這種畫面,形象是形象,具體也是具體,卻沒能讓學生在內心里依憑著秋天的晨風秋天的殘月和依依的楊柳,通過聯想和想像去體會此時此刻詞人心中的千般凄苦萬般愁怨及無盡相思……許多年之后,也許學生想起這首詞時,還能記住那個畫面,卻沒了自己深刻的思想情感的體驗。而這卻是語文教學最應實現的。本來,一千個學生可以由此讀出一千個柳永,而一幅畫面卻可能將一千個柳永變成一個一成不變的柳永。要讓學生體會此情此景,我們仍然只能啟發引導學生進行合理聯想想象,從而悟出文中百味,光靠畫面是遠不能解決問題的。過于直觀的畫面一覽就知的展示常常限制了學生的想像和聯想能力。這是多媒體教學的一個弊端。
2多媒體教學不利于知識點的變通
教育是因材施教,可是制作一個多媒體課件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因此,教師在教學準備時,不可能根據每個班的特點來分別設計多媒體課件。往往是上課時可能因為某個學生發問,教師臨時改變策略,引入有關的知識講解,或者是學生的問題激發了教師的靈感,讓教師有更好的發揮。這種課堂上機動靈活掌握的情況是常有的事。但多媒體教學卻缺乏種靈活性,學生也只能按照教師設計的思路學下去,束縛了學生的想象力,影響了學生的積極思維[2]。一個優秀的教師常常會因為學生這種突如其來的問題而調整教學思路,使自己的分析講解更切合學生實際。一堂優質的課堂教學常常因為師生思想感情的碰撞而產生智慧的火花。這種隨機應變的傳統課堂教學往往因為師生雙邊交流的密切結合而效果顯著。學生的語文興趣、語文能力,常常就在這中“不知不覺”中萌發生根結果。而多媒體教學中,一方面,無可諱言,CAI課件中,不論是動態圖像還是靜態畫面,不論是純畫面設計還是圖文并茂設計,不論是文學形象生動的描繪性文字,還是解釋具體事物的說明性語言,多媒體豐富多彩的信息刺激,為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課文提供了莫大的便利。但是,另一方面,CAI程序的固定性和預設性又嚴重地制約了課堂教學的隨機性和靈活性。多媒體教學中,教師預先做好了課件,編排了教學過程。整個教學流程步驟、板書、思路等都已預先定好,就是連答案也是現成的了,教學過程中只能死抱課件,“按部就班”,不能隨機應變靈活處理。多媒體教學中設計內容的固定死板與課堂教學中情況的靈活多變形成的矛盾是不爭的事實。這是多媒體教學的又一個弊端。
3多媒體教學不利于課堂教學的駕御
多媒體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設備,在語文教學中正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但并非所有的語文教師都能熟練地操作這些設備或者制作課件。事實上,絕大部分的語文教師都只能“客串”多媒體課件制作,而更多的教師只能是請人做嫁衣,代為制作課件。由于教師操作不熟練而出現的錯誤,或者非專業人士制作的課件“語文的文本味”不濃,在多媒體教學中時常可以看到。語文多媒體教學提高了對教師綜合素質的要求。作為現代語文教師,僅僅精通自己的專業是遠遠不夠的。而教師的現代化程度嚴重制約了語文教學的現代化。其次,多媒體教學是一種較先進的輔助教育手段,但使用多媒體教育手段并不代表教師具有先進的教學理念。我們知道,課堂教學應該是師生雙向交流的過程,任何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采用都必須以此為準繩,作為現代教育技術的多媒體教學當然不能例外。然而,現在許多教師運用多媒體教學往往是穿著計算機輔助教學這一現代教育的外衣,進行的卻是徹頭徹尾的傳統教學模式。原來一黑板一黑板的習題不見了,換來的卻是一張張寫得密密麻麻的幻燈片。原來“搖頭晃腦”“吐沫橫飛”的分析、講解沒有了,換來的卻是輕松點擊中死板而程式化的解題步驟……實際上,多媒體教學成了教師“書本搬家,習題搬家,板書搬家”的工具罷了。它并沒有醫治傳統教學的弊端,反而將它發揮到了極致。它并沒有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體現,反而讓學生由跟著教師轉,轉而跟著“機器”轉。雖然形式有所改變,但是本質沒有變,學生還是跟著屏幕內容亦步亦趨。課堂容量加大了,練習密度增強了,然而學生課業負擔也加重了,想象力創造力被禁錮甚至被扼殺了。沒能用先進的教學理念,現代的教育思想去統領多媒體教學,也是多媒體教學難駕御或者駕御不好的很重要的原因甚或是根本原因。
參考文獻
[1]郭金榮.淺談中學語文多媒體教學中的弊端[J].語文學刊,2013,(4):163,165.
[2]胡志彬.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弊端的思考[J].科學時代,2010,(7):137-138.
作者:練興萬 單位:梅州市衛生職業技術學校
- 上一篇:分組控制在多媒體教學網的作用
- 下一篇:小學語文多媒體教學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