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學校計算機教學模式分析

時間:2022-06-02 08:43:31

導語:職業學校計算機教學模式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業學校計算機教學模式分析

摘要:隨著信息化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的運用已經得到普及,人才市場對計算機人才的需求也隨著計算機網絡的快速發展越發旺盛。計算機網絡技術更新迭代的速度越來越快,對計算機人才培養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如果計算機的教學內容做不到與時俱進,培養出來的人才必然也跟不上市場發展的步伐。職業學校作為實用型人才培養的基地,必須要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做到專業化,并且以學生的就業為導向進行培養,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才能適應市場的需要與變化,達到培養優質人才的目的。

關鍵詞:職業學校;就業導向;計算機教學;模式探討

職業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是為社會培養實用型人才,因此如何培養適用于市場的專業性人才是職業學校院校必須要完成的課題。計算機專業綜合性比較強,需要學生擁有過硬的理論知識,更需要學生有與時俱進的實戰技術。學校需要針對這兩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培養,使學生能夠應對市場的競爭,最終在就業中找到理想的崗位。本文對計算機教學模式進行探討,以期找到合適的教學方案,給職業學校計算機教學帶來一定的參考意義。

1職業學校計算機教學主要存在的問題

1.1課程設置理論大于實操

職業學校的計算機課程設置主要是理論知識,實際操作課并沒有受到重視。這種重視理論輕視實操的課程設置模式是不合理的,是相對單一的。教師在課堂上授課的方式主要是對課本教材進行講解,很少配合實操練習。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因為缺乏實操,所以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不夠深入與透徹。學生們學習了計算機課程以后不能在實際生活中加以運用,就無法達到優質就業的目的,所以職業學校的課程設置是需要做調整的[1]。1.2教學資源與師資比較薄弱目前大多數的職業學校的師資比較薄弱,一些教師的理論基礎很好,但是實際操作能力不能適應市場的發展需求。學生所用的教學資源也沒有及時更新,學生所學知識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不能達到學校培養優質人才的目的。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主要以教學目標為導向,以教學進度為主而忽視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吸收程度,會嚴重影響課堂效果,使學生在人才市場中失去競爭力。

1.3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不足

職業學校的大部分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并且在之前的學習生涯中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所以自我學習動力不足。尤其是隨著就業壓力的進一步加大,很多學生就會產生一種逃避心理,越發不愿意學習。由于學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所以教學難度加大。1.4教學內容與就業產生脫軌現象職業學校計算機教學內容大多以理論為主導,實操課程的設置比較落后。并且教學內容的更新速度比較緩慢,沒有跟上計算機行業更新迭代的速度。學生用這樣跟不上時代的課本進行學習,所學的知識是與時代脫軌的。如果在學校不能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自己獨有的學習方法,那么在畢業之后就業會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這就是教學內容跟不上時代的發展而產生的就業脫軌現象。

2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學校計算機教學模式的建議與措施

職業教育在我國的教育體制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但是一些職業學校開設的課程實用性不強,或者跟不上市場發展變化的腳步,學生在畢業之后就很難用在學校所學習到的知識點去尋找相匹配的工作。因此,想要加強學生在人才市場上的競爭力,必須改變職業學校教育的現狀,解決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給出相對應的解決方案與措施。

2.1根據學生就業的情況合理設置課程

職業學校課程的設置需要以就業為導向,將計算機課程進行科學而合理的設計[2]。在理論知識板塊,對已經過時的知識進行及時更新。在課程調研方面可以組織一些有理論經驗的教學專家進行教學調研,在重新編輯教材時考察市場最新的計算機技術,將最新的計算機技術編寫進教材,并對教材進行定期更新以跟上市場迭代的速度。在實操板塊,首先學校應當重視實操課程,選用實操經驗豐富的人才作為教師帶領學生進行實操。另外,學校的硬件設施應當跟上時代的步伐,如果硬件設施太過陳舊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也限制了教師授課水平的發揮。教師在設計課程時需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學習興趣,需要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以學生比較關注的社會現象為切入點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以確保每一位學生在上課過程中學有所獲[3]。

2.2加強教師團隊打造,培養高水平的計算機教師隊伍

大部分職業學校教師的選拔與聘用主要是學校畢業的優秀學生或者是社會上優秀人才的返聘。從學校畢業的學生一般理論知識比較豐富,理論基礎和功底比較扎實,而從社會返聘的人才有著豐富的實戰經驗而理論知識相對缺乏。所以要想在理論與實踐中取得平衡,職業學校可以采用雙師教學方式或者聘用有雙師型經驗的人才作為教師。雙師教學即理論課由理論經驗豐富教師上,而實踐課由實踐經驗豐富的教師上。雙師型教學即在聘用教師時提高標準與要求,將理論與實戰經驗豐富的人才選編入教師隊伍。不管雙師教學還是雙師型教學都需要對教師團隊進行培訓,以提升教師隊伍的專業水平,使教師不斷成長,從而提升職業學校教育的教學質量。

2.3在教學過程中進行系統教學,全面提升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與實踐能力

在打造好強大的師資團隊之后,就需要在對學生的教學過程中進行系統教學,以期全面提升學生的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課程經過合理的設置以后一般分為理論知識與實踐課程的學習。理論知識主要是為實戰課程打基礎的,如果學生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沒有理論知識為支撐則實操學習也比較慢,并且難以應對知識更新迭代的變化。而只有理論知識沒有實操課程又會影響學生就業,達不到培養實用型人才的目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系統提升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與實踐能力。并且在學校學習過程中,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自己獨特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因為計算機專業不同于其他專業,其更新換代的速度非常快,學生畢業之后需要學習的地方也是非常多的,只有養成了終身學習的習慣,才能在工作崗位中越來越出色,在公司中體現自己的價值感。

2.4可以與企業合作采用聯合辦學的方式充分發揮校企合作的作用,讓職業學校向企業輸送定制化人才

職業學校向企業輸送定制化人才在日本已經非常普及了,我國目前也有一些職業學校在進行類似的人才培養戰略[4]。聯合辦學最主要是學校需要尋找到合適的企業,企業在各個方面與職業學校的匹配度高,職業學校在完成人才培養計劃以后直接將人才輸送至企業,對學校的辦學能力也是一種認可。所以在學校尋找企業合作時,可以選擇當地知名度比較高的企業,選擇綜合經濟效益不錯的企業。這樣在進行合作時對學校教學能產生極大的推動作用。當這種人才培養方式成熟以后,學校的社會知名度會越來越高,從而吸引更多的學生就讀,形成良性的教育閉環。

2.5為學生搭建實操平臺

一種是校內搭建的模擬實操平臺,另一種是與企業合作的實習平臺。在校內搭建實操平臺,主要是增加學生平時實操訓練量,讓學生在學習了理論知識以后能夠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對所學知識加以鞏固。在實操平臺上可以引入企業真實的項目進行實操,這樣能增強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與水平,較大程度還原了未來工作的場景。另外引入企業的真實項目作為實操項目對學生來說是一次了解企業項目從開始到完成的整個過程的機會。教師在帶領學生完成項目的過程中,可以幫助學生解決在項目中遇到的困難,這樣也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一種方式是直接在企業進行實習,帶班教師可以是企業有經驗的員工。這樣的好處是學生接觸真實的工作環境,對將來的工作流程有了更進一步了解,畢業之后與企業的磨合時間會大大減少。

3結語

總而言之,職業學校計算機教學應當以學生的就業為導向進行全方面的改革,從課程設置、教師團隊的打造、教學體系的系統化、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自主性、教學內容與市場接軌等方面進行全面改革,以期培養出適應市場需求且綜合素質過硬的計算機人才,這也是職業學校教育教學的任務與使命。相信經過一系列教學模式的探討,職業學校教育一定能很好地完成社會賦予的使命。

[參考文獻]

[1]湯黎艷.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學校計算機教學模式探討[J].數碼世界,2020(8):133-134.

[2]高海霞.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學校計算機教學模式研究[J].成才之路,2020(20):66-67.

[3]錢翠萍.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學校計算機教學模式思考[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20(9):278.

[4]張繼梅.淺談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學校計算機教學模式[J].職業,2020(11):58-59.

作者:鮑秀權 戴文晶 單位:麻城市職業技術教育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