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科技創新的重要性

時間:2022-07-11 04:11:41

導語:試論科技創新的重要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試論科技創新的重要性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我國的綜合國力由弱到強,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影響也顯著提高。我國已經經歷了第一次轉型,由低收入國家向中等收入國家轉變,而我國的第二次經濟轉型主要以科技創新為主導,實踐證明,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經濟發展的第二次轉型是我國發展的必經之路,因此,本文就對經濟發展的第二次轉型進行重點探究,以促進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科技創新;經濟發展;第二次轉型;措施

伴隨著國內外經濟形式的變化,我國在十二五期間加快推進了我國經濟的第二次轉型,加快國民經濟的長足健康發展,提高我國經濟發展的抗風險能力,科技創新作為我國經濟轉變的重要環節,對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本文就對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發展經濟的重要性進行分析,并探究如何構建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經濟發展的第二次轉型,以供參考。

一、堅持科技創新的重要性

1.有效創業型經濟的高成本問題。之前,大多企業結合低成本和對外開放優勢,促進了我國經濟的發展,但進入21世紀以后,低成本的優勢已經不能適應新的發展需要,各種費用上升,像地價、水、礦產資源、能源等,貸款利率的提高、原材料價格的波動大等,這些因素都制約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因此,由低成本優勢轉向科技創新勢在必行。當前,我國絕大多數地區都存在自主創新率較低的問題,做的往往是高端產品,干的卻是比較基礎的工作,像一些高科技產品,都是國外的技術,因此,只有加強科技創新,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高成本的問題,進而促進經濟的轉型。2.以科技創新為核心,是解決三大瓶頸制約的有效策略。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口的增多,我國的土地、環境和資源的矛盾愈演愈烈,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重要原因。若按照之前的發展模式走下去,資源、生態將不堪重負,面對這些問題,就要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提高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比重,大力發展智力型服務業,以促進經濟的飛躍。但這一切的實現都離不開科技創新,只有發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經濟,才能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3.以科技創新為核心,順應世界發展潮流。縱觀歐美發達國家,他們轉型升級為創業型經濟,激動的科技投入,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美國是率先發展創業型經濟的國家,于是獲得了較快的發展,現階段,世界經濟正處于管理型經濟向創業型經濟轉變階段,我國的創業經濟類型也得到一定的發展,北京中關村、深圳都升級為創業型經濟,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在積極發展創新性經濟,因此,我國大力發展以科技為核心經濟順應世界發展的潮流,也是國內外發展的必然趨勢。

二、實現途徑

1.強化科技創新,加大技術改造。在制造業發展中,盡管很多產業的生產規模也居世界前列,但競爭優勢依然不明顯,因此,要進行技術和產品的創新,建立獨特的產業技術體系,提高我國制造業在國際分工格局的地位,增強制造業的核心價值;目前,我國農業人口眾多,土地資源有限,因此,要立足國情,抓住科技革命、信息和生物技術革命帶來的契機,推進農業技術革命,為農業的發展提供科學技術支持;發展現代化服務業,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合理規劃產業布局,將西部地區的資源優勢和東部地區的技術優勢進行有效的結合,產業布局進行地區性的階段調整,促進國民經濟整體動態的平衡;堅持以人為本,加大科技創新,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化發展,使人才和科技都能較好的適應產業結構和布局的需求,實現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傳統產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發展的過程伴隨著高消耗、高排放等特點,因此,要加大技術改造,充分利用信息和高新技術,進行科技創新,再生產服務環節提高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產品質量,加大科技投入,突破技術障礙,促進企業經濟的快速發展。2.融入經濟全球化。我國的經濟發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就要堅定不移的對外開放,融入全球化和一體化,充分利用國內外的兩個大市場,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和資本,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將我國經濟發展模式和全球化經濟的發展進行有效的對接;從單向開放轉變成雙向開放,進行資源整合,達到優勢互補的目的,提高我國經濟發展在國家上的競爭力;發展經濟時,由沿江發展向跨江聯動發展,不斷強化空間合作和分工協作;形成競爭新格局,對經濟產業結構進行合理的規劃,錯位競爭,優勢互補,政府也要加強調控,避免各地區間的過度競爭,重復建設,要進行有效的協調。3.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為了滿足科技創新的需要,就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進行有效的市場調節。建立有效的價格機制,憑借價格信號去調節科技創新產品的市場供給、資本等資源的配置;政府要創設有利于科技創新產品發展的環境,引導和鼓勵科技創新的企業,給予一定的支持,政府要構建科技創新支撐體系,從產品市場和要素市場兩個方面去改革,積極推進能源、資源價格市場化的步伐,以促進經濟向著科技創新方面轉變。4.積極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推進科技創新平臺的建設,將整合科技資源和加快科技成果轉化作為經濟轉型過程中工作的重點,建立大型的科研部門,建立重點的研究項目,并給予資金支持,加大對科研資金、科研資源的合理利用,并將科研成果及時進行轉化;憑借科技優勢,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實現經濟、環境協調發展的目標。5.積極培養科技創新人才。狠抓教育,應樹立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意識,建立科學的用人競爭機制,著眼于產業結構的調整,培養創新領軍人才隊伍;立足于國家化發展的態勢,積極引進海外優秀人才;著眼于集約化經濟的發展,招攬回國優秀人才;積極建立優秀團隊,建立優勢互補的創業團隊;將教育的重點放在高技術的應用及研究上,確保每個學生都具有科技創新意識,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三、結語

我國經濟的第二次轉型是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本文對科技創新在積極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進行了簡單介紹,并從不同方面探析了如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發展我國經濟,進而促進經濟轉型和快速發展。

作者:張小琴 單位:山西省交通科學研究院

參考文獻:

[1]辜勝阻.中國經濟第二次轉型的新動力[J].人民論壇,2011(09).

[2]劉剛.經濟增長的新來源與中國經濟的第二次轉型[J].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05).

[3]郭紅生.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系統的現狀及其發展趨勢[J].科技創業月刊,2011(12).

[4]李桂芬.試論我國經濟的第二次轉型[J].科技視界,20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