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氣象服務數據開發與應用

時間:2022-04-10 09:14:45

導語:公共氣象服務數據開發與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公共氣象服務數據開發與應用

摘要:從古至今,氣象對社會的發展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預報類的天氣氣象產品所占比例也在不斷的提升,這就意味著越來越多的人在關注著城市的氣象。因此在公共氣象中,基礎氣象數據的存在就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文章主要對公共氣象服務中基礎氣象數據開發與應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公共氣象;天氣預警;社會發展

相比較于其他國家而言,中國是自然災害較為嚴重的國家,自然災害的存在,嚴重損失了人民自身的利益。伴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惡性氣候事件發生的頻率越來越大,破壞程度越來越大,影響越來越大,因此對于公共氣象服務的質量要求也隨之變得更高,必須注重氣象數據的開發與利用。

1公共氣象對社會發展的影響分析

氣象與生活息息相關,有著很大的影響。在遠古時期人類的繁衍生息中,耕種占有重要地位,且農耕生活就是依靠天氣的變化,而古代主要以小農經濟為主,天氣的重要性在于其對農作物的產量有著極大的影響,同時影響社會的發展。隨著科技迅速發展,現階段對公共氣象數據的開發和利用力度逐步加大,為人們的生活及工作提供了巨大的便利。雖然農戶的生產方式正逐步轉變,但氣象的影響力卻無明顯降低。正是因為懂得追隨氣候變化,人們發明了春耕秋收的耕作方式,使得農作物的產量有了可喜的改變,同時提高了農民的收入,但碰到了較大的自然災害時,又會是一年顆粒無收,因此可想而知氣象對于農業的重要性。隨著社會的發展,氣象的影響非但沒有降低,反而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雖然如今不依靠氣象來生存,可是生活中的許多方面都與氣象息息相關,如衛星的發射,飛機的起飛等。當今社會,人們面臨巨大的生活壓力,有時天氣的變化還影響著人們心情或工作效率。如果有了特大或者較大的氣象改變,那么人類的正常生活可能受到影響,因此氣象研究對于社會的發展有著較為重要的作用[1]。

2基礎氣象數據的分析處理

氣象數據就像是一個數據庫,其中的數據數以千計,此時研究數年的科技成果就得以展現了。數據在基礎數據庫中運行時,一部分從接口數據端口輸出,另一部分在進行提取、清洗和轉換后進入到數據倉庫,然后從數據倉庫中進行查詢、挖掘、分析,再分為兩類,一部分進入xml數據文件,一部分從接口數據端口輸出。進入xml文件又分為三個部分,統計圖形部分、統計報表部分、接口數據端口輸出部分。這些復雜的步驟顯示基礎氣象數據的嚴密性。這些數據的來源都經過層層篩選和分析,即便很多時候人們覺得簡陋的天氣預報,都是經過了很多次的分析計算才產生結果,所以每次處理采集的數據時要足夠的精確[2]。

3基礎氣象數據在公共氣象服務中的應用

“根基穩了房子才能穩固”基礎數據就和建房子是的根基是一樣的,基礎數據的開發對于氣象的影響很大。目前氣象基礎數據包括了地面氣象資料、農業氣象資料、近地面邊界層觀測資料等多個方面的數據,針對以上方面進行數據分析,明確氣象數據所代表的的具體含義,因為這些數據的存在,所以氣象才能對社會的各個方面都發揮作用。對于普通民眾來說,氣象基礎數據主要包括天氣狀況和自然災害到來時的預報及預警,一般情況下由消防部門通知。因為這樣,人們往往忽略了氣象部門的重要性和氣象工作的復雜性,其實氣象部門就如同一個“數據庫”,以數據量化一切。隨著社會的發展,單純的天氣狀況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如今氣象局針對不同的社會群體、不同的領域,制作相對應的氣象產品,不論是水利交通還是衛星發射都有著需求。各類企業對氣象信息的需求也不一樣,有的關注降水,有的關注氣溫,有的關注災害,有的關注風速風向,而且在不同時間、不同地域,各行各業對氣象的需求也不一樣。僅對于一般公眾來說,天氣預報的需求也不限于是否下雨、溫度如何升降,他們渴望的是更精細、更準確、更長時效的預報,甚至需要氣象部門直接指導他們的生活,因此在現今社會,氣象部門的地位開始變得舉足輕重。因為氣象在人類生活中的作用越來越大,所以就會衍生出很多的氣象產品,這些氣象產品的無異于對人們的生活起到了一定的導向作用。在現今的發展中,氣象產品的內容越來越豐富,越來越新型,構成了一種獨屬于氣象的風潮[3]。

4結束語

從以上的數據分析以及社會發展的需要來看,氣象對于人類生活的非常重要,其中基礎數據的精確性對氣象工作的嚴密性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基礎數據是所有氣象分析工作順利高效開展的重要基礎,同時也反映出氣象預測對于人類生活的重要性,因此必須注重對基礎氣象數據的開發與利用。

參考文獻:

[1]陸穎華,馬廷淮,曹浩,等.大量氣象數據小文件自適應優化傳輸[J].應用氣象學報,2014,25(5):629-637.

[2]史宇偉,潘學萍.計及歷史氣象數據的短期風速預測[J].電力自動化設備,2014,34(10):75-80.

[3]殷剛,陳曦,塔西甫拉提•特依拜,等.氣候模式同站點插值外推氣象數據的比較[J].地理研究,2015,34(4):631-643.

作者:郝飛 郝海 郝強 郝澤東 單位:1.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武川縣氣象局 2.內蒙古二連浩特市氣象局 3.內蒙古額濟納旗氣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