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農業氣象服務方法研究

時間:2022-05-16 11:11:44

導語:基層農業氣象服務方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基層農業氣象服務方法研究

1不良氣象災害對農業的影響

1.1持續性高溫。持續性高溫會導致大量農作物產量下降,尤其容易導致花粉發育畸形,無法正常受粉。各類蔬菜在持續性高溫的影響下,其植株正常生長發育會受到極大影響,誘發“高溫熱害”現象。1.2低溫冷害。從貴州省畢節市所處地理位置來看,每年的低溫冷害主要有倒春寒、秋風、霜凍,分別出現在春季、秋季和冬季,在這些季節當冷空氣入侵時,容易出現持續性的低溫冷害天氣,若不提前預防不良天氣的影響,會導致大量農作物受災嚴重,直接影響其產量和質量,甚至導致部分農作物絕收。1.3強對流。農作物受大風、暴雨及冰雹等強對流天氣的影響較大,較為嚴重的情況下可能造成農作物倒伏,大棚可能被大風掀翻,造成花和果實被摧毀,直接影響農作物的產量與品質[1]。

2農業氣象服務現存問題

2.1信息傳遞渠道滯后。農業氣象信息的傳遞必須體現實效性,以發揮對農業生產的積極作用。但是,當前畢節市基層農業氣象服務部門進行信息傳遞的渠道比較單一與滯后,僅通過報紙、廣播、電視等來實現,服務局限性較強,不能有效指導農民及時響應不良氣象災害并采取預防性措施。2.2精細化預報準確性有待加強。由于目前安裝在畢節市鄉鎮、村的氣象自動站所采集的資料年限短,并且資料有不完整性和連續性,所以,現階段畢節市分析氣象預報所用的地面氣象觀測資料仍以縣級城區氣象站點的資料為主,導致預報準確性不夠高。加之畢節市屬局部強對流天氣較為頻繁的地區,局地小氣候明顯,預報難度大,所提供的精細化預報準確性不夠高,需要進一步加強。2.3政府部門重視度不足。近年來,畢節市農業科學技術不斷推廣應用,農產品也持續增加與改良,但由于政府部門的重視程度不足,缺乏對農業氣象服務方式優化的支持,無法滿足農戶對氣象信息的實際要求。

3農業氣象服務水平的提升方法

3.1拓展氣象服務渠道。為確保氣象服務在保證時效性的前提下傳遞給農戶受眾,基層氣象部門需要對服務渠道進行拓展,利用氣象微博、短信平臺、氣象部門門戶網站以及全轄區內配置應急大喇叭等多個渠道氣象信息。同時,推廣氣象預報預警信息“村村通”工程及相關設施,將設備安裝至轄區各個村鎮,以確保村鎮級氣象預報與預警信息的全面覆蓋[2]。3.2加強自動氣象站建設。基層氣象服務部門可以通過在轄區內各個鄉鎮及村增設七要素自動站、溫度和降水兩要素自動站等,提升氣象預報的精細化水平,以提高本地氣象為農服務以及防災減災方面的綜合能力[3]。3.3構建基層氣象信息員隊伍。基層氣象部門應優先選擇責任心強、有一定文化素質且自愿服務為農的工作人員擔任基層氣象信息員,鞏固基層氣象信息員工作隊伍,完善在崗人員的集中培訓,確保能夠在第一時間將氣象信息傳遞至廣大農民群眾中。同時,市縣兩級氣象局的農氣服務專家要到村級新時代的農民講習所開展講習,對農民展開氣象與農林知識的宣傳工作,以提高農民對氣象災害的抵御能力,完善其抗災自救的意識與水平[4]。3.4普及農業氣象基礎知識。基層氣象服務部門可以利用“3.23”世界氣象日、安全生產月、科普活動周等機會,在全市轄區內展開農業氣象基礎知識的普及宣傳工作,通過書寫板報、發放知識宣傳冊、現場講解答疑、調查問卷填寫和氣象影片放映等形式開展大范圍的氣象科普宣傳,從而提高本市轄區范圍內農民對農業氣象基礎知識的掌握度[5]。

4結語

農作物產量和品質與氣象條件的關聯性是非常緊密的。為了提高農民對不良氣象條件的應對與預防水平,就必須掌握提升基層農業氣象服務水平的方法。該文結合畢節市實際情況,就基層農業氣象服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了提升氣象服務水平的方法,希望能夠使氣象局在氣象為農服務方面的工作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

參考文獻

[1]蔣運志,唐熠,黃東林,等.桂林開展特色效益農業氣象服務的思考[J].農技服務,2009(8):167-169.

[2]王志平,陳成.三門峽市農業氣象服務發展與思考[J].南方農業,2017(27):94-95.

[3]王勤,徐素蓉,吳旭東,等.提升地市級農業科研氣象服務能力的探討[J].農業災害研究,2014(12):39-41.

[4]張桂香,趙娟.氣象服務能力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J].北京農業,2014(18):215-216.

[5]劉玲,劉文泉.加強農業氣象科研業務合作,提升氣象為農業服務能力[J].中國農業氣象,2009(s2):285-289.

作者:李德章 蔣基勇 周庶 聶祥 萬漢蕓 陳余明 單位:貴州省畢節市氣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