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氣象服務及氣象技術研究

時間:2022-05-18 08:07:40

導語:城市氣象服務及氣象技術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城市氣象服務及氣象技術研究

摘要:文章針對城市氣象服務氣象技術相關內容,做了簡單的論述。邵陽市自然災害頻發,防災減災工作始終是重要課題。做好氣象服務工作,提供精準的服務,應用氣象技術,支撐防災減災工作的開展,能夠減少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因此,提出城市氣象服務優化策略,有著必要性。

關鍵詞:城市氣象服務;氣象技術;防災減災;精準服務

按照湖南省氣象局下發的《氣象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工作實施方案》相關內容,截止到2017年年底,邵陽市氣象局嚴格按照方案實施,將把“互聯網+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逐步延伸覆蓋到村(社區),實現全方位覆蓋。依托大數據開展氣象服務工作,實現快速化、精準化服務,提高氣象服務效能。

1城市氣象服務現狀

邵陽市地處湘西南丘陵地帶,為云貴高原向長江中下游平原過渡地帶,西面是雪峰山,南面是南嶺山脈,東面多低矮山包,資水自南向西北貫穿邵陽地區。氣候屬典型的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夏季盛吹偏南風,高溫多雨,冬季盛吹偏北風,低溫少雨;四季分明,光熱充足,雨水充沛,且雨熱同季,受地貌地勢的影響,氣候復雜并垂直變化和地區差異明顯。隨著全球氣候變暖,災害發生的頻率也在增加,邵陽市的主要氣象災害有暴雨洪澇、干旱等。從城市氣象服務實際情況來說,我市存在著以下問題:(1)氣象災害觀測系統不完善。洪澇災害為我市主要的氣象災害,由于氣候形勢復雜,使得洪澇災害頻發。基于此,為了能夠保證氣象服務工作的有效開展,需要建立完善的觀測系統。(2)氣象信息問題。從當前城市氣象信息方式來說,氣象臺主要采取新聞播放的形式,對于暴雨、雷電等災害性天氣,以預警短信的方式??偟膩碚f,方式較少,受到時間和其他因素的影響,難以保證信息的及時性和有效性。(3)城市防災能力較弱。近年來,霧霾和洪澇等災害頻發,極易引發城市交通問題。從當前城市防災減災能力水平來說,還需要提高防災減災能力。

2提升城市氣象服務水平的策略

2.1堅持氣象服務先行的原則。開展城市氣象服務,要針對本區域氣候特征以及氣象災害特點,做好深度分析和研究,突出區域氣象服務特色以及側重點,強化氣象保障服務。邵陽市氣象局堅持公共氣象、安全氣象、資源氣象理念,積極開展特色化氣象服務,在服務范圍內,以旅游景區、重大社會活動、園區商圈等為工作重點隊伍,氣象服務信息。自成立以來,總計10期《重要天氣專題》、127期服務短信,并且開通一周天氣板塊,提前一周未來天氣趨勢信息。在具體工作中,為了推動新春燈會活動的順利開展,提前制作并且了重要天氣專題,氣象服務獲得了好評。在城市重大活動中,提前向活動主辦方氣象服務信息,包括逐日天氣預報與逐小時預報,依據天氣變化,給出調整建議,為活動的開展,提供優質的氣象服務保障[1]。2.2發展智慧氣象。隨著人們對氣象服務的需求和要求的不斷提升,推動著城市氣象服務不斷向前發展。城市氣象服務的開展,要具有針對性,做好前期調查工作,提升服務水平。通過建立氣象防災減災示范工程,合理規劃氣象設備布置,做好數據對接平臺的建設,提高氣象災害監測與應急處理能力。在示范區域內,增加觀測點,借助先進的觀測技術,做好災害性天氣預報工作,利用觀測系統,提高災害探測的精準度。從各地區城市氣象服務需求出發,對接氣象數據,實現防災減災工程和城市公共信息平臺、先導出行APP等的信息實時對接。城市的快速發展,帶動著系列重大項目的建設發展。為了提升城市氣象服務水平,氣象局要明確服務戰略定位以及方向,實現城市氣象服務和金融區域建設、智慧城市建設等的相互結合,面向重點區域和產業,提供特色氣象服務,針對經濟產業園區,提供針對性氣象防災減災以及安全生產氣象服務,提升防災減災能力。積極發展智慧氣象,利用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技術,構建完善的氣象服務體系,依托先進的技術、科學的機制、一流的服務,結合行業需求和居民需求,為其提供智慧化服務和精細化服務,為城市經濟的發展,提供堅實的氣象服務保障。2.3提高氣象預警信息傳播速度。對于氣象信息渠道少的問題,可通過建立氣象災害示范社區的方式,及時氣象信息??紤]到城市居民生活和工作特點,難以及時接收到氣象預報信息,使得城市氣象災害發生難以得到有效控制?;诖?,建立氣象防災示范社區,提高信息傳遞速度,提升城市氣象服務水平。發揮氣象防災示范社區的作用,調動城市群眾的參與積極性,完善氣象災害風險管理,加強和政府的溝通,做好當年氣象災害預估工作,能夠減輕氣象災害給城市造成的損失[2]。從氣象服務需求角度來說,對于氣象信息傳播速度的要求越來越高。以新寧氣象局為例,其構建了智慧氣象手機客戶端,集成了“我的氣象臺”和預警模塊等,為城市居民提供了監測實況以及定點預報,并且加入了智慧交通和智慧旅游等元素。利用智慧平臺系統,實現了多項服務的無縫融合,提高了氣象服務水平。智慧氣象服務系統的構建,實現了氣象信息資源共享,提高了氣象信息的速度,為氣象災害預防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更多的時間支持。

3氣象技術在城市氣象服務中的應用

3.1推送技術。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到2016年上半年,中國網民數量已經達到7.10億,手機上網使用率超過92%,同2015年年底相比,提高了2.4個百分點。由此可見,利用各類終端設備以及推送技術,實現氣象服務信息主動推送,有著可行性。推送技術中手機推送技術種類較為豐富,包括APNs和WebSocket技術、云推送平臺等,比如個推和融推等,能夠滿足不同收集APP的信息推送需求。以災害預警以及重要服務提示信息主動推動為例,分析手機短信/彩信、廣播電視等推送方式的效果(見表1)?;诖?,在選擇推送方式時,要結合預報信息的重要程度、推送方式的可操作性,來選擇具體的推送方式。譬如:對于關于生命財產安全的、時效性要求較好的信息推送,選擇廣播電視插播的方式,面向室內以及特定公共場所的用戶,推送預警信息。利用APP推送方式,面向移動網絡質量高的收集用戶,推送預警信息。采取收集短信/彩信的方式,面向移動網絡質量差的用戶,推送預警信息,以便于及時發送信息。3.2GIS技術。在氣象服務網站中,應用GIS技術,能夠實現地理信息數據采集與整理,將圖形和實際數據相互結合,具體化和直觀化展現氣象信息數據。利用GIS系統,分析氣象信息數據,利用多種手段,收集相關數據,開展全方面評價。具體應用流程如下:(1)采用數據化方法,將空間圖形,給轉化為數據圖像,借助遙感技術和空間掃描技術等,處理空間數據信息,存入到數據庫中,構建三維矢量圖。(2)網格化。借助GIS技術,實現管理區域網格化,進行區域計算,再開展數據整合。(3)評價氣象變化?;贕IS系統,構建三維模型,開展氣象變化評價。利用GIS系統,及時向大眾傳達相關氣象變化預警,來保證氣象服務網站的便民性。利用GIS技術,能夠提高城市氣象工作效率,提高氣象信息收集和整理效率?;诘乩砜臻g數據信息,構建氣象地理信息數據庫,能夠實現氣象信息實時查詢,保證信息的精準性。

4結語

綜上所述,城市氣象服務的開展,通過建立防災減災示范社區,能夠提高城市氣象災害應對能力,做好氣象災害防范措施。利用各類氣象技術,提升城市氣象服務水平,實現精準服務。依托智慧化技術,構建“互聯網+氣象服務”模式,能夠極大程度上推動氣象服務的發展,提供多樣化氣象服務。

參考文獻

[1]王冠宇,張靖萱,賀錚.談氣象防災減災示范社區在城市氣象服務中的重要作用[J].南方農業,2017,11(18):90.

[2]徐俊德,倪云虎,孫治貴,等.智慧氣象在津南智慧城市建設中的應用思考[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7(3):61-62.

作者:謝美蘭 單位:1.邵陽市氣象局 2.新寧氣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