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為農業生產發展服務探討

時間:2022-11-16 11:13:23

導語:氣象為農業生產發展服務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氣象為農業生產發展服務探討

摘要:“三農”問題是我國當前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一環,而農業氣象服務對于促進地區農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發揮了基礎性的作用。本文以和田地區的農業氣象服務為例,分析當地當前農業氣象服務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改進措施,以期為提高當地農業生產發展及增加農民收入提供參考。

關鍵詞:農業生產發展;氣象服務;新疆和田

農業氣象服務關系農戶切身利益,對指導農戶及時有效開展生產活動極為重要。和田地區深處內陸,為典型的溫帶大陸性荒漠氣候區,頻繁受到干旱、沙塵暴、大風以及低溫凍害等自然災害的影響,這對當地農業氣象服務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效完善的氣象服務是促進當地農業健康發展、提高農戶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

1和田地區氣候特點分析

和田市地處南疆內陸地區,位于沖積扇平原上,屬于暖溫帶極端干旱沙漠氣候區,具有典型的干旱大陸性氣候特征。和田氣候最明顯的特征是氣候干燥、降水量少且蒸發量極大,年均降水量在150mm左右,全年無霜期比較長,日照資源充足,但是年際溫差及晝夜溫差比較大,同時氣候垂直分布明顯。和田地區獨特的自然地理條件為其帶來了豐富的光熱資源,但是高溫干旱、沙塵暴、大風以及低溫凍害等自然災害頻發,對當地農業生產造成了較大的不利影響,影響了農民收入,也對當地相關部門的氣象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2氣象為農業生產發展提供的服務措施

隨著經濟發展和農業科技進步,氣象服務實踐在我國已逐漸成熟,且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部門責任分配和服務體系。多年的氣象數據積累和氣象監測設備的創新跟進,也使我國氣象監測服務的準確性和及時性得到較大提高,尤其是隨著網絡的普及和5G技術應用的探索和落地,自然災害預警以及減災防災知識系列講座的服務途徑也逐漸多元化和高效化。總體來說,我國氣象檢測能力以及氣象服務質量都得到了穩步提升。和田氣象服務現狀主要表現為以下4個方面:一是基本的氣象預報。和田當地氣象局利用氣象衛星和云圖等技術手段對當地氣候進行全天候監測與預報,這是保障當地農業生產正常進行的基本條件;二是做好氣象災害預警工作。當地農業部門綜合歷史氣象數據并依據即時氣候特點對高溫干旱、沙塵暴以及低溫凍害等頻發自然災害提出預警,并指導農戶采取相應的防災減災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自然災害對農業生產的負面影響。三是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微信公眾號以及社區宣傳欄等對頻發災害進行宣傳和指引,在引導農戶學習農業知識的同時不斷增強其防災減災的意識,保障農作物生產;四是采取人工作業的方式調節極端氣候,降低自然災害發生的頻率和概率。當地氣象部門通過廣泛運用科學技術和先進的防災減災理念,因地制宜對農業重點區域氣候條件進行干預,例如構建干旱預警機制,通過采取人工降雨等方式及時緩解旱情,通過現代化技術手段不斷提高農業生產效益,提高農民收入。

3和田地區農業氣象服務存在的問題

3.1農業氣象服務科技水平落后。科學技術發展為各行各業帶來了新的機遇和增長點,現代農業技術在提高農業服務質量方面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受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的影響,和田地區的大多數觀測技術依然沿用傳統的設備和模型,其觀測結果的準確性亟待提高。此外,由于和田地區網絡覆蓋面也有限,致使信息傳播的速度和效率下降,極大地影響了農戶獲取信息并及時采取預防措施的能力[2]。3.2農業氣象服務基礎設施不完善。在和田市的偏遠地區,防災減災系統還未建立,例如防雷警報、旱災監測、低溫凍害監測等基礎設施并未完善,使當地農業生產經濟效益更為低下。此外,通過深入當地農戶進行調查可知,電視和廣播依然是當地農戶獲取氣象信息和自然災害預警的主要方式,時效性比較差,在一定程度上妨礙了信息的及時性,究其原因主要是當地網絡覆蓋有限造成了信息傳播渠道受阻。暢通高效的氣象信息傳播渠道是防災減災任務的重中之重,由于基礎設施不健全造成農戶信息滯后,從而給農業生產帶來負面影響,這在一定程度上給農民群眾帶來了收入損失,直接阻礙了當地農業的發展。3.3農業氣象服務范圍有限。我國農業發展逐漸走向科技化、集約化和規模化,這使農業氣象服務需求得到前所未有的增長。從普通農戶到農場場主以及企業主,每個農業生產的主體都與氣象服務息息相關。然而,當前和田地區的農業氣象服務僅限于以小麥和棉花等作物為主體,而對林業以及牧業養殖業的關注度以及服務范圍有待提高。對于病蟲害等災害的監測和預報還有待完善,缺乏系統化、專業化的氣象服務,無法全面滿足現代農業發展需求[3]。

4對策

“三農”問題一直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關注的重點領域,現代農業的發展更是離不開農業氣象服務的輔助與指引。大幅提高和田地區農業生產效益,大力增加當地農民收入,是當地氣象部門、農業生產部門以及政府部門等工作的重點和目標。針對和田地區氣候特點以及當前氣象服務所存在的問題,為提高當地農業氣象服務質量,增加農民收入,特提出以下建議和措施。4.1提高科技投入,加強極端天氣現象觀測和預警能力。氣象服務是助力農業健康發展的基礎性工程,因而要逐步建設更加先進的天氣監測系統,建立起完善的現代氣象災害預警機制。當地氣象部門可以加大在氣象監測與預警方面的投入,通過氣象衛星、氣象云圖以及雷達監測等當前更為先進的技術來提高天氣預測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此外,還要基于和田地區歷史氣候數據不斷改進天氣預報模型,從設備和方法兩方面增加預測的準確度,最大限度地降低氣象災害對農業生產發展的不利影響,逐步提高當地農民的收入水平。4.2拓寬氣象信息傳播渠道,加強防災減災知識宣傳與服務。針對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的地區,要逐步完善網絡等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拓寬當地農民獲取信息的渠道,不斷增強災害防御意識。另外,全民防災減災知識科普也是提高和田地區氣象服務的關鍵一環,氣象部門在確保氣象信息及時傳遞到農戶的同時,日常的防災減災基礎知識宣講與培訓也必不可少。當地農業部門可以定期組織專業人員進村培訓,或在電視、廣播等媒體上增設專門的氣象災害防災減災知識欄目,全面提高農戶防災減災以及應對氣象災害的能力。針對該地發生的不同氣象災害也要建立起完善的應急預案,一旦發生則即刻啟動,第一時間維護好農戶的基本利益[4]。4.3深入基層了解民意,豐富氣象服務內容。和田地區氣象部門應定期組織工作人員深入基層了解該地農戶當前在種植生產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在提供基本氣象服務的基礎上,針對不同種植地區采取差異化服務內容。針對貧困地區的農業發展,在服務內容上應該采取一定的傾斜措施,協助當地農戶提高生產經營效益,縮小區域農業發展差異[5]。通過定期收集相關反饋信息,也可以對氣象部門的氣象服務做出調整,通過總結反思來分析該地氣象服務對農業生產的貢獻度,不斷提高其服務的針對性和完善程度[6]。

參考文獻

[1]薛柯青.現代氣象為農業生產服務的策略[J].鄉村科技,2019(35):123-124.

[2]郭雪霞,孫俊.氣象服務在農業生產的應用探究[J].農業與技術,2019,39(21):155-156.

[3]李玲.和田地區氣象災害對農業的影響及氣象服務對策[EB/OL].(2019-03-27)[2020-05-20].

[4]劉銀梅.和田地區農業氣象服務面臨的問題及處理應對[EB/OL].(2019-03-18)[2020-05-20].

[5]于雙,張秀艷,遲德寵.新形勢下農業氣象服務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農業信息,2013(15):174.

[6]于靜.對縣級氣象為農服務的思考[J].現代農業科技,2014(6):299-300.

作者:王旭 張瑜 單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皮山縣氣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