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技術在多網融合環境的應用

時間:2022-06-24 08:51:59

導語:通信工程技術在多網融合環境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通信工程技術在多網融合環境的應用

摘要:作為新型技術的代表,多網融合環境將對通信工程技術的應用提供便利。針對在融合過程中存在的安全性問題,本文提出了基于頂層設計、過程監管、優化配置的方案策略,能夠對融合進程中的多個系統和不同環節實時監控,并解決存在的難點問題。

關鍵詞:通信工程;多網融合;應用安全

1引言

近幾年,隨著5G通信、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與普及應用,通信工程的技術水平也在先前的基礎上迅速取得了突破,特別是現階段基于融媒體、云平臺以及物聯網等載體技術和智能算法的研究,為信息通信工程的未來創新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因此,基于多網融合背景的通信工程技術的應用正逐步凸顯價值。

2基于多網融合的通信工程技術應用分析

基于多網融合的通信工程技術是較為領先的通信機制,代表了未來通信網絡構建的發展方向。多類型、多層級的網絡融合,其特點就是在工作生活中可以隨時隨地接入不同域、多型號的通信與傳感設備,包括巡察、監管以及控制設備等[1]。值得注意的是,基于多網融合的通信工程在技術應用時可直接或間接的轉化,即可以保障多類多型系統間的協同,從而使得系統整體更穩定、更可靠。2.1多網融合的基本概念多網融合是指通過科學高效的技術手段將通信工程中涉及的過程監控、終端管理、安全防護等,以及保證系統內運行多個子系統的控制監管體系與信息寬帶網絡互聯互通[2]。它以光纖作為數據資源傳輸的根本基礎,以TCP/IP通信協議為重要保證,促成系統之間、系統與子系統內部的多級互聯,從而構成基于多網融合的一體化、網絡化、綜合性信息集成監控系統。現階段,依托于多網融合技術背景在通信工程技術應用中主要體現在高效融合多類子系統、子網絡與通信工程的無縫銜接和通過IP協議有效控制網絡及資源的融入兩方面。對于多類型網絡的有機融合,為了保證IP傳輸協議對于網絡融合的效果,必須通過過程監管的軟/硬件去促進系統內部各部分、各組件之間的聯動以及數據資源的融合,以防由單一源應用的數字信息傳輸形成無效融合的情況。當完成有效融合后,將進行系統聚合、資源整合,并在整個過程中嚴格落實過程監管的各個環節,確保整個體系有效運轉,系統功能得到充分發揮。2.2基于多網融合的通信工程技術應用價值多網融合技術機制有成本低、效率高、易維護等特點。作為新型網絡技術機制,把多網融合應用于通信工程,能充分打破固有的分散、單一的管理模式,有效實現對數據資源傳輸的標準化監管,體現了新技術體制融合的可塑性和實用性,對未來信息通信技術實現跨越式發展起到指向性的目的。(1)健全現有體制,提升網絡技術應用水平現階段,對不同類型網絡融合的分析,其核心價值在于明確現存的網系網絡之間存在缺點、協同能力不足等問題,如何從多維、多域全面提升網絡技術的穩定性與可靠性是研究的重難點問題[3]。其中,穩定性技術、網絡信息傳輸、QoS控制、寬帶數字通信技術、超視距技術等都需要在現有的技術體制內實現能力的大幅躍升,進而保障通信工程技術應用的高效穩定,同時也有利于體系網絡應用范圍的拓寬。(2)探索新型模式,創新通用網絡體系機制如圖1所示,新型的多網融合模式體系構架已經廣泛滲入到用戶終端的各個環節中。網絡平臺實際構建在頂層通信技術體系上[4],通過高效的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分析等技術可以實現全域全面的移動通信、過程監管、實時感知和用戶體驗等,并通過智慧傳感網絡互通互聯,實時共享即時通信、數字寬帶、智能交互等多類多型環境,充分展現基于高尖端通信技術體制的多網融合應用平臺。(3)聚合平臺資源,提高網絡應用能力范圍可以看出,現階段,利用多類網絡融合的技術可有效提升現有信息資源的使用效率,在不斷豐富應用類型的基礎上,為網絡應用能力開辟廣闊空間。此外,通過數據層面的分析,網絡融合技術可依據不同類型的網絡規劃特點,有針對性的采取專項的、有效的通信模式與網絡軟/硬件適配,顯著提升多網融合的經濟性、可靠性,進而從系統層面實現整體網絡性能的提升。(4)融合技術優勢,提升局部通信建設速度探索出如何高效實現網絡融合影響通信建設速度的現實意義有助于推動局部信息化建設的相關工作。現階段,基于多類多型網絡融合的技術研究已經在衛星通信、廣電網絡等網絡信息傳輸可靠性方面得到了驗證,因此,結合現有的衛星資源、廣電線路資源構建高速信息通信網絡,不僅可以節約經費,還可以實現局部信息傳輸無縫銜接,并在用戶體驗上體現出明顯的優勢。

3技術應用環節存在的安全性問題

現階段,結合通信工程技術應用的實際建設工作而言,在一定程度上,多網融合的普及應用切實實現了網絡通信質量的提高,但是考慮到技術體制上的兼容問題,在實際應用中仍存在著安全隱患。鑒于通信工程中寬帶機制下各子系統之間在融合的過程中存在兼容性的問題以及安全機制風險,假設某一環節遇到網絡攻擊、病毒破壞等實際問題,可能會實質性地影響到整個通信系統工程的可靠運行,也極大地威脅著系統安全與機制穩定[5]。因此,在實現有效的多網融合時,實際上整個通信網絡系統中多類多型多樣的系統技術均需要依托自身的安全性,實現持續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并實時監測分析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多網融合技術能實時滿足整個通信工程應用的高效運行和系統穩定,在技術應用周期上極大縮短了研發周期,節約了經費,同時還贏得了大量的時間。但因通信工程系統需要滿足快速準確接入運營網絡的前提條件,所以整個系統體系的安全性要求受到了更大考驗。當整個通信工程試圖融入多網體系中時,由于子系統可能存在著安全性隱患和兼容性問題,某一子系統出現的問題同樣會讓其他的子系統出現其他問題,進而對整個融入過程產生難以預估的影響,這也是亟待解決的難點問題;專業技術人員的能力素質能否滿足系統融合時需要的操作行為,對整個通信工程的系統維護能否造成積極的影響,這不僅對技術人員的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同時也對多網融合過程中盡量減少外在因素對通信工程的干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安全防護的對策分析

根據安全性存在的諸多問題,為了確保在多網融合中通信工程技術的性能發揮,加強對系統安全性的分析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4.1優化頂層,布局終端

嘗試改被動模式向積極主動模式轉變,降低病毒可能存在的影響。在深入清理安全隱患的同時,加強頂層設計,完善監察監管機制。通過嚴格落實融合前的系統檢查、數據抽樣后的準入許可、系統終端建設時的監察工作,全面系統地加強安全保障[6]。值得注意的是,現階段,可通過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技術將各個子系統的融入情況實時融入到系統安全管理監控的范圍,在一體化處理系統冗余數據的基礎上,通過對監測數據進行分析、研究,實現過程監管與安全保障模式的創新,進而形成標準化的網絡安全管理模式。

4.2完善配置,對接系統

如圖2所示,處理多網融合應用中存在的問題不僅需要融合過程的實時監測,還要保證系統良好的配置。目前,在通信工程中,使用多網融合技術存在的安全隱患可以通過高效使用服務器終端所配置的安全防護系統進行主動防御,即對整個系統融合在終端中的子系統進行逐一篩查,對于流程還可實施標準認證[7]。和大眾認知的病毒查殺等被動防御不同的是,利用安全管理機制的主動防御在根源上對任何可能的入侵進行了防控;在技術層面上,則有效提升了通信工程技術在多網融合應用中的安全性。

4.3夯實能力,提升素質

對于工程技術應用而言,專業技術人員的素養、網絡技術團隊的能力至關重要。確保相關技術人員具備豐富的經驗,尤其是解決突發問題的應變能力,才能滿足融合過程中需要解決的技術難點,有效應對通信工程技術在多網融合應用過程中的安全隱患。對于通信工程技術應用問題,建立專業性的網絡技術團隊是必要的,除應當確保成員擁有專業的網絡基礎和技術融合知識外,還應當能夠熟練地完成相應的網絡操作。因此,在如何充分利用多網融合機制實時處理通信工程應用的問題上,技術人員是關鍵因素,需要高度重視。

5結論

現階段,將通信工程技術應用于多網融合機制中,能夠切實有效提升數據網絡信息的傳輸速率和傳輸質量,這對于打破傳統體制的技術瓶頸、有效改善信息通信能力水平、高效滿足用戶終端的智能需求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出此技術在整個融合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隱患,安全性機制有待進一步加強,因此還需進行深入的分析研究,進一步推動整個通信領域的高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孔維東.通信工程中多網融合技術的探析[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7(5):31.

[2]宋學健,鞠瞻君.多網融合應用于通信工程的研究[J].中國新通信.2015,17(11):92.

[3]毛丕玉.淺析多網融合在通信工程中的應用[J].科學中國人.2015(11):35.

[4]黃海燕.通信工程中多網融合技術的應用問題研究[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8(23):155-156.

[5]陸惠華.通信工程中多網融合技術的應用問題探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7(9):103.

[6]張泉.多網融合技術在通信工程中的應用優勢及安全隱患分析[J].無線互聯科技,2018,15(19):6-7.

[7]周磊.通信工程中多網融合技術存在的問題和解決對策[J].通信電源技術.2019,36(1):219-220.

作者:榮雁飛 單位:貴州省廣播電視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安順市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