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電話在我國的發展研究論文

時間:2022-09-28 06:10:00

導語:IP電話在我國的發展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IP電話在我國的發展研究論文

作業成本法在郵政企業的運用

人們關注的ip電話,經過二三年商家、學者、政府、消費者的爭論、研討,終于在我國上市運營試驗。1999年4月信息產業部正式批準IP電話試運營,中國電信IP電話試驗在14個城市開通,中國聯通公司、吉通公司在12個城市開通IP電話。在國外開通IP電話的有美國、加拿大等16個國家。試驗期長途電話費,每分鐘計費比固定電話降低3O%-40%(國際每分鐘小4.8元,國內每分鐘0.3元)。

IP電話的試驗運營,盡管只是一種電話新業務,但它是“知識經濟”時代技術創新的產品。它是電信消費者(用戶)所需要的,更重要的是表明信息產業部和眾多公司的經營理念和服務宗旨正在發生重大的轉變,以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和參與市場競爭。

1發展IP電話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我國電信網裝備能力已是世界通信的第二大國。據1998年統計公布:電話交換機容量達到1.34億門(全部數字程控化),容量實占率64.75%(如同工業的產銷率)。傳輸網建成8橫8縱光纜17.3萬公里,長途自動交換機容量達到483萬路端。分組交換、DDN、幀中繼、計算機互聯網等數據通信端口數達到61.8萬個,數據用戶數約為21O萬戶,電話普及率達到10.64%(含移動2.0%),通信能力富余量較大。而且現有裝備的硬件和軟件,一般是能支持TCP/IP協議的。只要在相關地區的網段調配或增新一些網關和路由器就可以開通IP電話。總之,我國電信網的結構和裝備已具備開通IP電話的能力,而且兼備支持擴展與發展IP電話市場巨大的潛在能力。

在知識經濟時代,人們物質文化、生活素質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層次不同,受到世界文化消費觀念、價值觀念的沖擊也不同,但他們都懂得“知識消費”的重要性。對消費過程的認識變得更加聰明了。常常按照“6W”來決策自己的購買行為(Why,What,Howmany,Where,When,Which。即為什么買、買什么、買多少、在哪買、什么時間買、買誰的)。逐漸運用法律法規來維護自己的權益。消費者逐漸變為市場的主角。IP電話的消費者一般都是老顧客。眾多用戶也會用“6W”理念來評價正在運營的IP電話,用功效對比來選擇運營商。IP電話市場運營的競爭一定會愈來愈激烈,競爭的結果,不僅激活了IP電話市場,而且促使經營商和管理者不斷改進和加強市場管理。

2IP電話的市場特征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發展與環境的變化,人們對環境保護和國家利益意識的加強。現代市場學家對生態學平衡市場觀念作了補充,提高了市場觀念的理論:認為市場不僅是買方、賣方對商品交換的場所及其過程,強調指出政府在市場中的調控、運轉、管理作用。由此,正確的市場觀念應該由消費者、經營商、政府三方面共同認可。

消費者是市場的源頭,當然應該滿足他們的要求,其合法權益應受到法律保護。經營者提供產品或服務,并符合本企業的利益。政府制定相關政策和法規,協調、管理、控制、保護三方面的利益。只有消費者、經營者和政府三方面理念認識得到認同,達到利益共享,那么市場才能正常地運轉與發展。多年來電信市場的業務開發、發展或衰落都是遵照以上原則進行的(如用戶電報、無線尋呼),因為IP電話是按TCP/IP協議實時傳送話音信息的應用,經Internet或網關到PSTN與傳統電話的通話。都是電話通話,其產品特性與傳統電話一樣,但它的市場特征則有4點不一樣:(1)價格彈性大,潛在市場大。(2)供求關系不穩定。(3)帶有賣方為主的買方市場。(4)質量要求二元性,服務質量復雜性。這幾點是值得注意的。

3IP電話市場需求預測

IP電話起始于國際互聯網PC間的電話通話要求,隨后擴展到互聯網到PSTN電話用戶間,IP電話需求規模當然與互聯網和固定電話網用戶有一定關系。1998年國際電聯召開的世界電信發展大會,了“瓦萊塔宣言”和行動計劃,提出2002年全球電話“每戶家庭普遍接入目標”的標準。考慮IP電話低廉價格的激勵因素,運用市場學購買三要素的理論和1997年原郵電部“電話市場技術經濟分析”論文中的需求預測方法,測算出我國IP電話需求用戶數可達到4515.1萬戶,當然這個測算只是初步的。

表1IP電話近期需求規模初步預測

人口數

(億人)家庭情況消費者主體IP電話需求

(萬戶)平均每

戶人數家庭戶數

(萬戶)現有電話

(萬戶)電話

到戶率需求率(%)城市3.513.529971.64906.849.21%50%2453.4農村9.024.1521734.92061.79.48%100%2061.7合計12.533.9531706.56968.531.53%14.3%4515.1

IP電話潛在市場預測:按國際電聯每戶一線。那么IP電話可達3.1~3.2億戶。

專家認為:我國電信網實用率低,屬“結構過剩”。現在運用過剩的生產能力來發展IP電話是很有經濟意義的。因為IP電話本身與固定電話和移動電話有互補性,可推動或拉動這兩種電話需求增長,隨之還能帶動長途電話流量的增長。如果抓住商機把IP電話運營好,很可能是電信業務市場新的增長點。

4IP電話定價策略

IP電話是一種數字電話,是技術創新的一種通信服務業務。它把話音、壓縮編碼、打包分組、分配路由、儲存交換、解包解壓等變換處理,在IP網或互聯網上實現話音通信。因為它促進了網絡資源利用,降低話音業務成本,所以它的每分鐘話費就比較低。現階段雖IP電話質量不如普通電話好,但是,IP電話費用低,不要開辦費,可以不定址,故受到消費者的青瞇,特別是我國家庭收入與西方國家差距較大,IP電話就更受到人們歡迎,一般家庭都可以買一個卡給家人根據需要適時選用。

IP電話是一種增值新業務。在經營方面是一個新問題,它直接關系到電信業務的經營效益,尤其對長途電話收入的影響。從長遠發展看我國IP電話可達到2~3億戶,是世界上最大的電信市場。當然早已引起國外眾多的企業的關注。他們都要擠進我國IP電話市場,分得一份效益,在我國申請加入世貿組織談判中,要求我國電信市場放開就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實際上,電信比較發達的國家已經開發了IP電話并提供了服務,加之長話費便宜,使我們國際長話通信造成一定流失。這種局勢正在擴大,我國必須加緊研究,制定有效的政策、法規、協議,采取積極的、有效的對策,迎接外來的各種挑戰。

眾所周知,任何新產品(或服務業務)開發上市,都期望獲得高的回報,可是我國的IP電話業務則不能,因為它不是我國首創,加之,面臨著國內外眾多公司的競爭,開發的目的,不僅是適應與占領IP電話國內市場,提高電信市場的效益與國外IP電話經營商抗衡的需要,更重要的是IP電話的價格低,能刺激通話需求,吸引更多的用戶,從而扭轉長途電話的流失,并促進各種電話業務量的增長,為提高電信(電話)市場次益創造條件。

我們認為,IP電話試運營后的定價宜采取低價策略,薄利多銷爭取到更多新用戶。不然與我國對開IP電話的協議國的IP電話價格比我們低,或者不久將來IP電話市場對外商開放,他們的價格比我們的更低,那么我們將會流失更多的長途電話收入,同時還會失去許多IP電話用戶。

5強化法制管理

IP電話試驗運營的目的在于取得實際經驗,為制定相關的政策、法規、條例奠定基礎。根據IP電話技術和經濟上的特點,嚴格地制定政策、法規和運用政策和法規調控管理市場顯得尤為重要。

(1)嚴格審定經營商經辦IP的能力條件,合格者發證準予經營,對無證私營牟利者依法嚴處。堅決按法規進行市場管理,保護合法經營者和消費者的權益不受侵害。

(2)制定IP電話業務收入(發卡或記帳的收入)合理分配和結算辦法,公司與地區企業之間以出入流量差、資源占用量的多少、技術支撐作用等為主要依據,按業績大小分配。否則不能調動經營公司對發展IP電話的積極性。

(3)迅速擴大IP電話通達到國內更多的城市、國外更多的國家,且不論是計算機、移動或固定電話都能通上話。

6要敢于創新技求

知識經濟是建立在信息技術基礎上的技術創新經濟,誰掌握了信息技術創新,誰就掌握了經濟發展的命脈。我國的程控交換機都已進入國際市場,那么我們為什么在IP網技術和IP電話設備方面不能創新、打出自己的品牌呢?最近,武漢郵電研究院余少華博士提出的IPoverSDH提案

已被國際電聯正式確認,從現在起,設備制造廠商可以根據該項標準開發IPoverSDH和IPoverWDM設備。

創新IP電話技術或設備,應從我國現有網絡和市場情況出發,首先要符合ITU相關協議的要求,但也要創自己的特色,既能與現有裝備適配,又能支持或適應IP業務今后的發展。國內電信業務經營者和設備制造商應有責任感和時代意識,抓住商機,努力拼搏,打出技術先進、功能創新、價實質優的品牌,生產大批與我國網絡適配的網關、網守、網管、路由器、服務器等設備,滿足國內發展IP電話的需要,并能打入國際市場,參與競爭。

IP網是為Internet業務服務的網絡。目前是由DDN線路經多級路由器構成的網,自然會出現時延疊加,影響到實時傳輸話音的質量,如果網關與路由器適配(由第三層網絡層),增加識別區分IP話音包,并給該類包優先選擇路徑的功能。再有完善網關、路由器、網守協作準確計費功能,保證計費準確,應該把網上等待、中斷的時延扣除掉,不然多計費,消費者決不能接受的。

現有網守(Gatekeeper)應增加網閘功能,阻止未辦IP電話卡(或記帳用戶)呼叫進入,禁止網絡非法侵占,特別是IP電話在PTSN用戶開放時,PC到固定電話用戶,或者是PC與PC間的呼叫通話,防止長途電話業務流失。網守能與網關或路由器適配,支持計費準確、費率調整、業務

統計,網絡綜合管理有關數據,以便加強經營管理工作。

由于TCP/IP協議是以DDN和以太網的要求為基礎制定的,網絡中有服務器、路由器、PAD等設備,它們眾多的功能,應該怎樣分配組合更合理些,哪一種設備配置在網絡哪一段是最佳的組合,系統地全面規劃,既節約發展IP電話的成本,又改善了IP電話的服務質量。或者只有等新一

代IP協議出現,如IPV6就可能解決地址容量、安全性、服務質量等問題。

努力優化網絡,選用最適宜的網關、路由器、服務器匯聯中國電信互聯網(CHINANET)、中國金橋信息網(CHINAGBN)、教育科研網(CERNET)和中國科技網(CSTNET)。網絡資源共享,擴大進出口帶寬。利用路由器選擇功能和Voiceoverpacket技術在不增加通信成本的條件下,提高IP電話的呼叫率,使服務質量達標,給用戶帶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