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技術的參與式教學設計分析

時間:2022-02-22 11:04:41

導語:通信技術的參與式教學設計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通信技術的參與式教學設計分析

摘要:通過引導學生參與教學設計,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能有效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而運用網絡通信手段,可以構筑師生間交流的網絡渠道,實現高效的信息溝通。鑒于此,分析基于通信技術的參與式教學設計,對建群、學習主題、學生分組、小組討論、上傳討論意見、評價分析和實施方案等諸多環節細致規劃,并采取預先規劃實施步驟、突出宣傳培訓引導、科學設計操作方法等措施克服方案推行阻力,提升師生參與積極性。

關鍵詞:參與式教學;參與式教學設計;QQ群

1背景分析

圖1QQ群的網絡教學功能常用的網絡通信工具有QQ、微信、MSN、Email,其中以QQ最為普及。QQ群具體功能如圖1所示,它為網絡化學習提供了一個理想的免費平臺,本文重點分析QQ群環境下的參與式教學設計。按照第四代參與式設計理念,師生應合作設計教學方案,但受困于目前“上課有交流,下課無聯系”的教師和學生課后不見面的現狀,難以開展有效的交流合作。依托QQ群推行參與式教學設計可以發揮其網絡通信、資源共享的優勢,克服無法當面交流的局限,實現師生間的即時溝通。相關學者的研究未能對如何運用QQ群進行參與式教學設計展開詳細分析,也未能對可能遇到的問題及其解決措施展開探討[1-2]。鑒于此,本文擬對參與式教學設計的具體流程,以及教學設計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展開探索性分析。

2參與式教學設計的流程規劃

2.1建群

根據授課人數來確定創建QQ群的類型。然后登陸進入QQ,在群界面里點擊創建QQ群,并將進入該群的選項設置為必須經過審核才能成為群成員。建群完成之后,將群號碼公布,通知學生加入該群,并要求學生將自己的群名片以“班級+學號+姓名”清楚標識,以便開展交流討論。而且便于在學生申請加入時,群管理員進行資格審查。

2.2學習主題

作為學生討論的內容,學習主題不宜過大、過多,應集中于某一專題。如《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課程主要包括三塊內容:公司戰略管理、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那么相應地可以三個學習主題,分別對應三部分內容,每次只討論一個主題。學習主題應清楚地闡述該部分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如公司戰略管理,教學目標定位于培養學生對于公司發展的戰略把握能力;教學內容包括:戰略分析、戰略選擇、戰略實施和控制;教學方法以案例教學為主,并且對公司戰略管理的目標、內容和方法詳細闡述。學生依據學習主題,再通過自己閱讀教材,思考通過學習本門課程獲得什么,應學習什么內容,采取何種教學方式是最容易接受的,從而為開展討論分析奠定基礎。學習主題可以由教師上傳到群共享中,同時上傳相應的輔助材料,如教程各章節的教學目標、內容和教授方法,案例教學、模擬演練、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教學方法的適用范圍及注意事項等,以便于學生在思考教學設計中能及時獲取相關的輔助資源,幫助其作出合理的設計規劃。

2.3學生分組

一般按6~8人一組,分組的標準不固定,可以按學號、座位、寢室等方式分組,也可以學生自由組合,但是每次小組討論應該采用不同的分組方式,便于讓學生有機會和不同的人合作,利于培養其溝通、協助能力。

2.4小組討論

在分組完成之后,學生即可開展小組討論,這種討論可以利用課堂時間進行,但更廣泛深入地探討需要學生課后通過QQ群的討論組功能展開。因為分組之后,可能組員分布比較分散,難以集中,此時,由一名組員發起邀請,讓其他組員參與到新設立的討論組中,就該學習主題發表意見看法,及時補充完善,即使無法同時在線交流也無影響,因為有留言記錄,組員可以通過留言記錄了解討論進入到何種程度,進而發表自己對此的觀點看法,而且討論記錄便于討論結束后,由選出的總結人整理提煉,形成最終意見,上傳提交。小組合作學習具有如下優勢:使學習者產生更多和更高水平的洞察力、認知能力、道德推理能力、更深入的理解力、更敏銳的批判性思維和更深的記憶[3]。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能比獨自學習獲得更深刻的認識和更廣泛的能力鍛煉。

2.5上傳小組意見

事先規定討論意見上傳的時間期限,一般1~2周。以文件共享的形式收集各小組意見,先在群共享中上傳一個空白的意見記錄表格文檔,然后各個小組均可以下載該文檔,將本小組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意見錄入對應的記錄中,保存之后再上傳,這樣不斷地把各小組的意見匯集到該文檔之中,實現意見的即時收集。

2.6教師評價、分析和實施優化方案

教師根據收集的意見文檔,分析學生對于學習《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課程的期望目標,了解他們希望在能力、知識上獲得何種程度的提升,掌握何種教學方式是最受學生歡迎和接受的,進而采取合理的教學設計方案。在實施教學方案之后,學生與教師進行互動交流,不斷調整教學方案、優化設計,使其能切實滿足學生的需要,具體的實施過程如圖2所示。根據交流反饋的信息,在教學重點處組織課堂討論,以加深學習質量;在教學難點處組織討論,以啟發性問題幫助學生解決疑難,提高效率;在教學生長點組織討論,拓展優化學生的思維空間,幫助學困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3推行參與式教學設計的問題分析及解決措施

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參與式教學設計在具體的推行過程中存在諸多困惑和問題,如學生積極性不高,參與度較低或者因增加學生、教師工作負擔,致使參與者消極應付甚至抵制等不利局面,對于這些問題,如果沒有切實有效的應對措施,必然會使參與式教學設計無法達到預期效果,甚至失敗。因此,需要針對不同的問題,給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下面予以逐一闡述。

3.1學生參與積極性不高

針對此類情況,需區別對待。班上的學生必然會出現分化,有積極性高的,也有積極性不高的,這取決于個體差異和環境影響,也有可能是對參與式教學設計不了解所導致的。此時,需要耐心講道理、做解釋,鼓勵學生參與討論、發表意見。并對參與式教學設計的理念,具體流程,各種教學方法的優缺點等進行詳盡的闡述,以便學生了解、掌握參與式教學設計,并能積極地參與到其中。在學生的考核評價中,也可將學生是否積極參與教學設計作為其平時成績的評定依據,以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3.2學生缺乏教學設計的相關知識,難以做出合理的規劃設計

由于學生未參與過教學,對教學設計不了解,且對所需設計的課程內容未投入足夠的時間、精力預先學習準備,學生對所要設計的課程內容并不了解,要想學生對教學設計提出合理化建議存在困難。因此,需要事先為學生提供一個基本的教學方案,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如《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中的公司戰略模塊,其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對公司戰略的分析、設計、執行、控制的方法,能完成完整的公司戰略制定流程;教學內容包括戰略分析、戰略選擇、戰略實施與戰略控制的理論與方法;教學方法采取課堂講授和案例分析相結合的形式。首先給出初始的教學模式,然后鼓勵學生自己學習了解課程內容,教學設計的相關知識,進而鼓勵其運用所學知識提出有效的建議,對原教學模式進行優化改進。

3.3參與式教學設計加重了教師與學生的工作量,致使其形成抵觸心理

由于參與式教學設計需要師生間大量的溝通、協作,而且方案需經過多輪反復修改、完善,教師和學生已習慣于課堂授課、聽講的教學模式,下課后要各自忙于自己的工作、學習,投入大量時間、精力到這種嘗試探索,無法預知最終效果的實驗性教學設計之中,難免會產生厭煩心理,不愿參與配合,最終導致活動失敗。因此,在進行參與式教學設計時,一定要事先規劃實施步驟、流程,預先考慮各種可能出現的不利因素,提前做好預防措施,并且重視宣傳教育工作,讓教師和學生明白,進行參與式教學設計,表面上多花了時間和精力,但可以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要學的課程,知曉通過學習該課程將掌握何種知識,該門課程能提升哪種能力,從而放棄抵觸,轉而積極接受。并且,由于學生自己親自參與到教學模式的設計之中,對該教學模式不再抵觸,能采取一種接受、合作的態度,有利于提升教學效果。為降低參與式教學設計中師生的工作量,可以考慮設計能高效利用QQ群,學習主題、開展小組討論、實現資源共享、收集反饋信息的科學方法,以降低工作量,提高學習效率。

3.4缺乏合理的準備組織,難以開展有效的課堂討論

課堂討論是指以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認識,明辨是非或獲得新的結論為目的,組織學生各抒己見以取得共識的教學方法。如果未能掌握討論活動組織技巧,僅僅是將學生分組,要求其開展討論,學生會感到茫然,以應付的態度參與討論,或者投入大量時間、精力參與,卻未能對主要的知識點進行深入探討,浮于表面。為提高課堂討論效果,需要從以下方面做好組織:第一,明確討論的目的;第二,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第三,捕捉討論的時機。教師應在學生認識普遍出現偏差時組織討論,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在教師提問出現“卡殼”時組織討論,讓學生茅塞頓開;在學生思維出現“低谷”時及時組織討論,將學生的思維再次推向“高潮”,形成高低起伏的教學節奏;第四,把握教學的張力、恰當引導。組織討論時,教師要合理設置知識的難度,知識模塊之間聯系的跨度,問題的難易度和討論的密度等。在討論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打開思路,各抒己見;要巡視了解、引導,避免討論偏離主題;要啟發誘導,使討論得到深化,使學生的思維得到升華;第五,延緩評價,總結提煉。

4結論

參與式教學設計的具體流程包括創建QQ群、學習主題、學生分組、小組討論、上傳討論意見、評價分析、實施方案。整個流程是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一個流程結束,總結經驗、教訓,開始一輪新的流程循環,周而復始。在整個師生參與教學設計的過程中,QQ群起到重要的交流媒介作用,作為現代社會重要的網絡信息溝通工具,QQ群對于參與式教學設計的順利開展至關重要。在這個活動之中,尤為重要的是事先預期可能發生的各種問題,并及時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如針對學生不了解參與式教學設計的問題,可以由教師專門做解釋、溝通,并在群共享里上傳相應的說明資料,便于學生了解、掌握參與式教學設計的目的、流程和方法。

基于QQ群的參與式教學設計的價值體現在四個方面:其一為促進學生學習方面的價值,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學生的學習責任感,發展其自主、終身學習能力;其二為改進教師教學方面的價值,讓教師更準確的了解學生需求,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其三為改善師生間交流與協作方面的價值,為師生間相互交流、相互理解搭建一個良好的平臺,形成一種相互信任、相互尊重、民主協商的氛圍;其四為依托即時通信軟件開展參與式教學設計,探索具體的方法與技巧,建構合理的流程與規則,提供實踐指引。可將其分別略稱為學習價值、教學價值、交流價值和技術價值。

作者:劉錦芳 單位:湖南工業大學財經學院

參考文獻:

[1]屈丹丹,孫寬寧.基于QQ群的大學生參與式教學設計研究[J].當代教育科學,2012(15):14-16.

[2]鐘志榮.基于QQ群平臺的混合式學習設計與實踐研究———以《現代教育技術》課程為例[J].價值工程,2010(19):202-204.

[3]吳筱萌.在線環境中的參與式教學設計[J].現代教育技術,2009(5):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