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1-05 04:14:03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物聯網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物聯網論文

科技期刊多元出版的實踐

“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帶動了科技期刊從傳統紙質期刊向數字化期刊的轉型以及網絡化傳播,這使科學信息的傳播方式和渠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1]。雖然從理論上講,網絡技術可實現信息零延時傳播,但實際情況是,用戶從每日海量增加的數據中檢索到需要的內容耗時耗力,或是一些對用戶真正有用的信息因平臺非共享造成“信息孤島”而檢索不到[2]。因此對科技期刊而言,首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使科學信息在更廣范圍內無障礙傳播。在此基礎上,科技期刊才能提升其學術影響力,從而承載起更多的使命,如確立科研成果首發權、展示國家科技實力、爭取科技話語權等[3]。近年來,國內外學術出版界圍繞科技期刊出版模式展開了積極的探索和實踐。目前,國外商業出版集團憑借其雄厚的資本、先進的理念和技術、專業化的分工協作及不斷創新的精神在國際科技期刊出版領域占據主導地位,提出并實踐了許多先進的科技期刊出版模式。相較而言,我國科技期刊出版存在技術落后、平臺分散、功能較少、不盈利等問題,尚未形成一定規模和實力的大型出版集團與國外出版集團相抗衡[4],目前還處于學習、實踐和追趕階段。所幸的是,我國已把科技期刊發展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進行考量,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進行扶持和激勵,如國家四部委聯合的《關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見》[5]、中國科協的“中國科技期刊影響力提升計劃”“中文科技期刊精品建設計劃”以及“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等[6-8]。在這些政策的引領下,一大批中國期刊領軍團體正在逐步形成,如中國科學雜志社、中國激光雜志社、光:科學與應用雜志社等[9],他們對標國際一流、推陳創新,在期刊市場化、集群化、規?;矫娣e極探索和實踐,從學習到引領,為我國更多的期刊樹立了榜樣,吸引并帶動更多的期刊加入到快速發展的行列。雖然科技期刊發展依然任重道遠,且每一本期刊都有自己的實際情況,不能生搬硬套,但只要照準方向,積極行動,總會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之路。本文將以《測試科學與儀器(英文版)》為例,總結期刊近年來對多元出版的一些思考、實踐和取得的效果,雖然與國際領先期刊相差尚遠,但依然可以為同類期刊發展帶來一些啟示。

1網絡首發縮短出版周期

科技期刊全流程數字出版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它把期刊選題、組稿、審稿與期刊出版分離,編輯只負責稿件評審,而通過結構化排版可實現后續出版內容的再編輯,出版形式呈現多樣化,編輯可將更多的精力用于提升期刊內容質量,出版周期也大大縮短。雖然目前大多數小型期刊社的自建網站還無法實現這種一體化平臺的全流程出版功能,但在期刊數字化網絡化建設方面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進展。而且有越來越多的期刊開始選擇與大型出版社合作,利用大型出版平臺功能全、傳播廣、影響大的優勢,將期刊內容在其平臺上進行網絡首發,如中國知網的網絡首發、中國科學院科技論文預平臺、中華醫學會等四單位共建的“病毒肺炎科研成果學術交流平臺”等[10]。這些平臺有一定的準入門檻,基于期刊歷年質量評估結果進行遴科學普及實踐選,這樣既保證了平臺內容質量,又極大地縮短了期刊出版周期。更為重要的是,它是一種全新的出版模式,它弱化了期刊的整體概念,對單篇論文進行處理和,使論文刊出時滯大幅縮短,也增加了對優質研究成果的吸引力,讓科技論文真正愿意和能夠寫在祖國的大地上。以《測試科學與儀器(英文版)》為例,期刊2019年12月底與中國知網簽訂了網絡首發合作協議,期刊以錄用定稿的形式對審稿錄用的稿件進行了網絡首發,將論文平均出版時滯從過去的4個月縮短到2個月。此項舉措受到了論文作者的極大歡迎,吸引并留住了許多優秀稿件。而且基于中國知網國內最大學術平臺的影響力,期刊論文的下載量和被引頻次增幅巨大,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期刊學術影響力得到很大提升。

2行業期刊聯盟擴大影響

相較于綜合學術平臺,專業性期刊的受眾更多集中在本學科領域,但各期刊主辦單位卻比較分散。因此,依托各期刊學科優勢,組建測試計量領域期刊集群,實現資源共享,提升聯盟成員群體競爭力成為必然的選擇。國內已形成了多個專業期刊聯盟,如航空期刊群、光學期刊群、物理期刊群、農業期刊群、有色金屬群等。這些聯盟期刊群秉承合作共贏的理念,通過以群育刊、以刊帶群的方式,規模逐步壯大,凝聚力日漸增強,其所打造的學科集群出版平臺已成為行業學術成果展示和交流的平臺,越來越多的行業期刊通過平臺學術影響力得到提升。以《測試科學與儀器(英文版)》為例,期刊2019年5月加入由中國測試雜志社牽頭組建的測試計量期刊聯盟。在其打造的中國測試科技資訊平臺上,經過嚴格遴選,目前已形成北京、上海、廣東、四川、山西等地的八本行業期刊組成的測試計量期刊群。借助刊群“抱團取暖”散發出的整體能量,在近兩年的時間內,《測試科學與儀器(英文版)》在該平臺獲得了139894次的下載量,遠超過期刊在中國知網11年內獲得的63781次的下載量。這可能與該平臺論文下載費用低于中國知網論文下載費用有關,但也充分說明行業刊群獲得了更高的行業關注度。因此,未來還需進一步加強刊群合作,充分調動各期刊的積極性,共同將期刊聯盟做強做大,為推動我國科技期刊集群化發展貢獻應有的力量。

3開放獲取是大勢所趨

查看全文

突發事件報道分析論文

一、新媒體的發展對我國現有突發事件報道機制的挑戰

1.信息來源多樣化,新媒體在突發事件報道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短短幾年間,網絡、手機等新媒體就從邊緣地帶闖入了現代人的社會生活。在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于2008年7月的《第2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數據顯示,截止2008年6月30日,我國網民總人數達到2.53億人,網民規模躍居世界第一位。網民數量的多少代表著公眾對于網絡的選擇,激增的態勢反映了網絡在公眾心中所占的分量,也暗示了大量的公眾正在快速地從傳統媒體市場中分流出來。

近幾年來,國內外的每一重大事件,幾乎都在網絡媒體引起強烈的反響和激烈的辯論,在各大網站的新聞跟帖中,網民們每天都會就當下的熱點或重大問題展開激烈的討論,且對問題的討論比較深入,進而形成強大的輿論影響,達到任何部門、機構甚至公眾人物無法忽視的地步。

互聯網技術的崛起創造性地改變了傳統的人際傳播模式,而以手機短信為代表的新的傳技術則更使人際傳播出現了大眾化的趨勢。目前,我國手機用戶己超過4億,手機正在成為一種普遍的信息溝通和傳播工具。突發事件發生后,消息源通過手機的傳播能輕易突破人為設置的防線,采用點對點再到面或者點對面的傳播把信息輻射到廣闊的空間,由此造成強烈的社會反響。對哈爾濱停水事件做的一份調查表明,在市民運用哪種傳播方式知道市政府要停水的選擇中,通過手機和電話這種方式的比例大大超過了通過大眾傳媒和網絡的比例之和。

與手機短信類似,網絡BBS論壇也有“人際大眾傳播”的特點,并與手機短信傳播一起,在社會突發事件的混合傳播中發揮了越來越重大的作用。目前,在高校師生、小眾群體中,網絡BBS論壇已經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查看全文

高校教育管理策略研究10篇

第一篇:高校教育管理體系構建

高校教育管理體系構建是一個全方位的過程,涉及到高校教育中的各個層面,對于教學秩序的維護和教學目標的實現有著無比重要的促進意義。隨著高校素質教育改革的逐漸深入,不斷地分析高校教育管理體系構建中存在的問題,找到相應的解決辦法,是提升高校教育管理質量的關鍵,同時也是不斷促進教學效果地核心所在,只有如此才能夠為學生未來發展鑄就藍圖。

一、高校教育管理體系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高校教育管理體系不夠健全

目前高校教育管理體系不夠健全,影響了教育管理水平的提升。從目前高校教育管理來看,工作機構建設不切實際,體制不健全,組織協調不夠準確,各部門管理工作的責、權、利并未統一,學生管理工作較為混亂。同時,高校教育管理工作體系涉及的范圍并不是很廣泛,對于后勤管理、校園文化、宿舍衛生、校園秩序、學生心理等多方面的要素都認知得不夠深入,這正是教育管理體系中所欠缺的重要方面,這些問題的存在阻礙了高校教育管理體系的構建與成熟,不利于教學管理效果的順利實現。

2、忽視了人本教育管理目標的確立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