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制造企業基礎管理與信息技術研究

時間:2022-02-23 08:51:40

導語:裝備制造企業基礎管理與信息技術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裝備制造企業基礎管理與信息技術研究

摘要:隨著中國制造2025國家戰略實施,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在市場經濟和制造全球化沖擊下,不可能按部就班的完成工業化以后再開始向信息化轉變,必須同時應用精益理念和信息化兩種手段,以精益理念來提升企業管理,以信息化技術來固化企業管理,走基礎管理提高與信息技術應用并重的發展方式。

關鍵詞:軌道交通裝備;精益管理;工業化;信息化

一、背景

進入21世紀,世界進入了信息化時代,傳統生產模式將逐步被個性化與定置化的生產模式取代。中國的制造業在充滿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尤其是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要想在信息化時代實現突破,就必須找到適合自己的經營管理方法。一夜之間,德國學術界和產業界提出工業4.0的概念席卷全球,以智能制造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開始了以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為特征的工業4.0時代。企業管理是從工業化過程中產生與發展起來的,國外企業管理積累時間長,基礎雄厚。從觀念、意識到管理行為都非常適合信息技術的推廣和應用。比較而言,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在信息化到來之際工業化并未發展成熟,企業管理現代化與德國、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著巨大的差距。

二、精益生產與信息化結合的理解

為了減少企業管理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就必須同時應用精益理念和信息化兩種手段,以精益理念來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優化生產制造流程,以信息化技術來固化生產管理模式,走基礎管理提高與信息技術應用并重的發展方式,也就是精益管理與信息化結合的管理模式。精益管理與信息化結合管理模式,就是把精益理念和信息化技術與企業管理的實踐相結合,不斷提高企業管理基礎的積累,為信息技術在企業中的應用創造必要的條件和環境基礎,實現管理創新,從而改善企業的管理現狀,提升企業管理水平,最終實現企業競爭實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信息技術也將推動企業管理的不斷創新和發展。

三、如何實施精益生產與信息化結合

1.圍繞生產現場,實施精益管理

生產現場是產品增值所在,所以企業生產管理要以生產現場為中心,以產品質量、效率、成本為導向,優化產品制造流程,拉動職能部門為生產現場服務。實踐表明,軌道交通制造業實施拉動式生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減少成本,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在實施拉動式生產的生產線上,被生產節拍分割成多個作業單位,稱之為“工位”,只要保證工位生產六要素(人、機、料、法、環、測)滿足生產需求,同時為員工制定標準化作業,就可以實現生產線整體高效運轉。

2.圍繞生產管理,實施制造執行系統(MES)

MES系統是面向企業生產現場執行層的生產信息化管理系統。將生產制造和現場管理與MES系統結合,對生產過程能做到有效地管控,讓員工按照系統設定的路線去執行;并能收集到整個生產過程數據,來分析員的工作效率、工時、技術等,將面向人的管理轉變為面向目標的管理,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并激發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增加基層作業者工作積極性,削弱管理者的個人意志對生產進度的影響,可以降低庫存成本、縮短生產周期、提高產品品質、形成高效的追溯系統與產品跟蹤,同時提高企業內部員工素質。通過MES執行層面與ERP計劃層進行有效溝通與數據傳輸,使信息化延伸到生產現場管理。

3.重視ERP系統生產控制與物流管理

ERP系統是一種集成物質資源、資金資源和信息資源管理的企業信息管理系統,主要包含三大模塊:生產計劃、物流管理、財務管理。主生產計劃模塊主要是以計劃為導向,經過系統層層細分后,下達到各部門去執行。主生產計劃是根據項目計劃及預測和客戶訂單的輸入來安排產品種類和數量,在平衡了物料和人員能力的需要后,精確到時間、數量的詳細的進度計劃。因此加強生產計劃的準確性和嚴肅性十分必要,同時提高相關基礎數據的維護,充分發揮ERP系統統籌分析能力。物流管理模塊主要是對原材料采購、生產、庫存、供應、發貨等過程的管理,包括了從生產到發貨、從供應商到售后的每一個環節。物料需求計劃是根據主生產計劃把生產的產品的數量轉變為所需生產的零部件的數量,并對照現有的庫存量,可得到還需加工多少,采購多少的最終數量。因此充分利用物流管理模塊,同時與供應鏈管理結合,提高供應商供貨能力,減少庫存量,降低供應鏈成本,加快市場響應速度。

4.信息化系統集成,實現數據共享

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逐步建立技術、工藝、財務、生產、物流等信息化系統,不斷將企業運營管理與信息化結合,各信息化系統也出現信息不共享、不同步的孤島現象。如果不進行信息化平臺整合,不僅整體工作效率下降,反而會制約企業經營發展。可以說,企業內部信息化平臺整合是決定企業信息化成敗的關鍵。因此首先要對現有信息化系統進行整合,實現數據共享。必要時,放棄部分與企業管理不匹配的信息化系統。

5.信息化系統與企業管理必須匹配

信息技術先進與否或者企業管理水平的高低都不是信息化項目成功的關鍵,決定成敗的關鍵是企業管理系統與信息化系統是否能夠匹配。信息系統的架構、內容、功能、實施步驟和運行保障機制均由管理系統直接決定,并要求從形式和結構上適應管理系統。一是在建設初期充分考慮到企業管理發展的趨勢而做出適當、適度的超越。二是信息系統和管理系統同步發展,企業管理自身持續改善,信息技術促進管理持續創新。三是選用信息技術能對企業管理具有支撐能力和促進作用;四是信息化管理功能與企業的個性化管理相統一,必要時進行二次開發,對軟件進行程度不同的改進和調整。

四、結論

中國制造業在國家戰略引領下,在國內外所面臨的競爭是全方位的,根本出路在于創新,特別是管理創新。堅持以精益理念提高企業管理水平,選擇適合企業管理的信息化技術,逐步實現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才是工業4.0時代下適合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的精益之路。

作者:邱艷春 肖雪峰 田 鵬 單位: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李傳偉,李璐.項目管理在軌道交通裝備制造行業的應用研究[J].技術與市場,2014(,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