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保障策略

時間:2022-01-13 10:33:31

導語: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保障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保障策略

隨著全球信息化建設步伐的加快,信息技術在迎來新發展機遇的同時,網絡信息的安全性,也開始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不僅與網絡系統的有效運行密切關聯,而且還在保障國家信息安全、推動文化傳承以及促進社會發展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計算機網絡信息存在的安全風險

1、網絡使用過程的信息安全

網絡運行風險主要涵蓋以下幾個層面:一方面,網絡是完成數據傳遞的必要條件之一,然而由于用戶在計算機實際使用過程中,網絡經常會處于共享狀態,因此很容易造成數據在傳輸過程中的泄露;另一方面,網絡信息時常會受到不法分子干擾,造成網絡主干鏈的破壞,使信息文件和重要數據出現丟失的情況。此外,網絡黑客借助共享網絡潛入機構管理系統,也會對信息完整性造成較大程度的影響。

2、系統運行期間的信息安全

系統運行安全通常是指數據管理范疇存在漏洞,導致信息非常容易丟失,極易被不法分子竊取,然而系統卻對此并不具備相應的數據恢復能力。首先,計算機本身如若沒有完善的漏洞、補丁偵查系統,不具備健全的自我修復機制,就會進一步為影響信息安全因素的出現創造可乘之機;其次,如果信息庫和應用系統均產自國外,擁有專有網絡協議,采用閉源代碼,則數據安全將會存在更深層次的隱患。

3、使用管理階段的信息安全

部分用戶在網絡使用階段,信息安全存在的風險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第一,信息安全意識不強;第二,政治敏感度不高;第三,保密工作部署不到位。這些情況的出現,導致許多重要信息被公開于網絡平臺,甚至還有一些用戶在未經詳細調查的情況下,私自下載存在安全隱患的APP,違規使用未授權的U盤設備,忽視了PMI/PKI的重要性。

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保障策略

1、結合物理層面,提升信息安全系數

嚴格遵守相關規范,構建標準化機房體系,為硬件設施的有效運行,創造安全、穩定的環境。建設網絡環境監控機制,針對機房環境容易發生的不良問題,能夠及時采取相應措施進行故障解決。強化機房內的設備管理,避免硬件設施受到人為因素的破壞或被不法分子盜取。制定定期巡查任務,詳細檢驗物理鏈路,杜絕人為損壞。加強認證網絡傳輸設施銜接點間的鏈路信息,以保證數據傳輸的持續性和安全性。

2、合理采用信息備份,完善數據恢復體系

為避免重要文件信息發生丟失,應全面提高備份功能的時效性,將內部核心資料及時進行收集和備份,提高信息安全系數,從根源上保障網絡信息的安全。同時,還需要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工作落實:第一,科學運用殺毒系統,細化處理備份與恢復過程,健全數據恢復體系,避免數據出現缺失、信息發生損壞;第二,規范網絡使用行為,積極采用密碼設定等措施,提升用戶信息安全敏感度。

3、強化信息防護措施,保證數據傳輸安全

網絡信息傳輸通常是以數據為載體,經過一系列復雜化處理完成數據傳遞任務的過程。從某種角度來看,保證數據的安全,就是保障信息安全的基礎。因此,務必要嚴格構建數據庫的訪問機制,協調自動登錄授權,加強遠程訪問監控,以便全方位降低高風險隱患。此外,針對信息庫服務區,更要落實模塊隔離模式,單獨設立不同區域,并合理運用物理訪問、配置防火墻等安全措施。

4、健全信息管理體系,加強信息安全建設

在單位內部,如果出現人為因素導致的信息竊取和數據丟失時,應根據相關制度對造成失誤的人員進行批評教育,如若涉及情節較為嚴重,必要時就要采取較為嚴格的處理方式,使其切實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同時,單位還需要結合已發生問題,完善自身信息管理體系,實施信息層次化管理,針對層次差異,既要對其信息嚴密性授予不同權限,又要確保層次間的信息交叉,進一步為網絡信息安全搭建堅實的防護網。功能齊全的軟件程序、高配置的硬件設施是計算機網絡信息系統穩定運行的基礎。然而,就當前我國信息技術發展水平來講,要達到這種要求,還需要很長的時間去積淀。可以看出,網絡信息安全是個綜合性課題,所涉及方面較為廣泛,這就需要相關工作人員能夠在計算機使用中,將信息技術、安全管理以及使用效果進行有機結合,切實落實網絡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全面推進網絡信息安全朝著穩定、健康的方向發展。

作者:劉天哲 吳鴻遠 單位:寧德市公安局信息通信處 福建省公安廳科技通信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