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電視多媒體的發展論文
時間:2022-09-27 09:23:00
導語:移動電視多媒體的發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移動電視多媒體作為一種新興媒體,具有覆蓋面廣、反映迅速、移動性強的特點,除了傳統媒體的宣傳和欣賞功能外,還具備城市應急信息的功能。對于移動電視來說,“強迫收視”是其最大的特點,傳播內容的強制性有利于拓展“無聊經濟”利潤空間,移動電視正是抓住了受眾在乘車、候車等短暫的無聊空間進行強制性傳播,使得消費者在別無選擇時被它俘獲,這對于某些預設好的內容(比如廣告)來說,傳播效果更佳。
關鍵詞:編碼;復用;DAB-T;傳輸碼流
黃河電視臺與遼寧數字廣播電視設備集團有限公司開展了移動多媒體試驗平臺的數字全固態發射部分的合作,面向全省整體規劃開展移動電視項目,由移動電視的播出前端統一提供節目源,將全省各地市車載移動電視和客運站LED大屏幕項目作為一個整體統一運營,既可以利用移動數字電視的多頻道特性分別播出不同的節目給予不同的終端,也可以在不同的終端中播出相同的廣告,根據不同的需求采取靈活的組合,在很好的減少我們投資的同時,有效提升我們的項目收益率,更好地為全省人民服務,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和經濟效益。
2007年中國黃河電視臺在山西晉中等地做了多媒體廣播電視業務,主要對多媒體的數字電視發射系統有了現實的體會,黃河電視臺與遼寧數字廣播電視設備集團公司合作在山西晉中電視臺辦公樓建立發射塔利用DS-38頻道1kW功率搭建并開通了DMB-T實驗平臺,在實驗的基礎上,確定了山西地面手機電視播出的技術模式:數字大功率單點發射,一次性覆蓋晉中地區。完成節目經編碼壓縮復用轉播省內6套電視和6套廣播的發射模式,實現了將原有模擬發射設備的數字化改造,而且進一步擴大了省級廣播電視的覆蓋,同時我們還為今后發展數字電視多媒體廣播積累了經驗。
項目目標為:利用1個8M模擬頻點,分期實現上述區域的移動電視單頻網覆蓋;建立省級播控中心,采用H.264編碼方式,利用山西移動公司的傳輸鏈路、機房、發射塔等設施,使用戶享受到移動電視帶來的全新體驗。
一、移動數字電視的系統
移動數字電視的系統主要分為數字電視前端、傳輸、接收三大部分。平臺架構有:
1.1前端
數字電視前端主要包括節目源制作、節目播出系統、節目編碼系統、節目發射系統、網絡管理系統、運營支撐系統等。
(1)節目源制作系統。針對用戶對節目的需求,本公司采用節目收錄系統將精彩的節目收錄到本地,進行本地非線性編輯,作出適應用戶的精彩節目。目前收錄并編輯兩套節目。目前的節目源主要為黃河臺的兩套非實時播放自辦節目。
(2)節目播出系統。采用硬盤播出系統將編輯后的節目播出,采用AV節目源輸出。
(3)節目編碼\復用系統。為了更高質量并有效利用帶寬地傳輸節目,我們采用H.264的編碼方式。硬盤播出系統播出的兩套節目經過編碼器的編碼形成H.264的TS碼流,再經過復用器的復用以及PSI/SI的處理,形成一個兩套節目的TS碼流,之后送入節目發射系統。
(4)節目發射系統。
(5)網絡管理系統。網管系統包括:中間件網管、設備系統網管、BSS網管等完整的系統管理,為山西移動數字電視系統的運營提供良好的支撐和保障。
1.2傳輸
從省中心往各地市傳輸節目采用光纜傳輸方式傳輸。
由省中心機房通過光纜網絡將電視信號傳輸至各地市的前端機房,建議方案采用SDH光端技術。在中心設置一個45MSDH光端機,將該光端機通過光纜直接接入到網絡運營商的SDH環網中,利用SDH環網將節目傳至各地市網絡運營商的機房,之后再從該機房將信號傳至目的地的接收系統。
1.3接收
1.3.1車載數字電視終端
車載終端由:公交車載專用數字機頂盒、天線和顯示屏。
(1)移動數字電視信號接收:通過安裝在車上專用天線,將移動數字電視信號接收至公交車載專用數字機頂盒。可接收符合DMB-T或DVB-T標準的數字電視節目,完全符合DMB-T或DVB-T和MPEG2標準且適用于單頻網系統,圖文(VBI)輸出,符合ETSI/EN300472標準。支持自動搜索、手動搜索。
(2)媒體播放功能:通過車內的數字顯示屏將車內的公交車載專用數字機頂盒接收的節目進行展播,達到播放媒體節目的目的。支持多種形式的廣告、公益短信。
通過無線網絡自動接收來自廣告商、公交的指令,并提供聲音提示、LCD屏文本顯示、LED屏顯示服務。
1.3.2LED大屏顯示系統
LED顯示屏系統由顯示系統、控制系統、編輯系統組成。
(1)顯示系統:顯示屏體是LED發光器件組成的可控顯示板(顯示單元和灰度系統構成)。
(2)控制系統:由486配置以上計算機、多媒體卡或DVI顯卡、控制卡等構成,主要用于顯示數據的編輯、處理與分配,并控制顯示屏的顯示。
(3)編輯系統:編輯系統的作用是完成顯示屏顯示內容的整理、編排和設計。編輯完成后的顯示內容,須由編輯系統送入控制系統才能進行有效的播放。
二、DAB-T實驗平臺的發射單元搭建
2007年10月黃河電視臺與遼寧數字廣播電視集團公司共同開發山西地面手機廣播多媒體項目,經過3個月的系統搭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天線38CH、海拔高度804m、天線高度114m天線增益11.2,發射機為鞍山哈里斯提供的1kW數字電視發射機,調制器選用HARRISDAB660,通過做單點、移動接收開路實驗,收測數據。初期采用QPSK調制方式,傳輸碼率5.414Mbps實驗收測。天塔數字功率1000W在市區、立交橋、快速路、高層建筑和公交線路收測40km為半徑的區域內均可有效覆蓋和正常接收。信源編碼部分我們采用國外公司編碼器和復用器進行編碼壓縮、統計效果的實驗。選擇QPSK調制方式,在信道傳輸編碼率5.41Mbps范圍內,實驗從一套電視到幾套電視和幾套立體聲壓縮、復用碼流的播出情況,采用計算機的碼流錄制器將復用后的碼流進行錄制,供實驗、演示使用。
通過上述實驗播出結果顯示,山西手機地面數字電視廣播技術模式和業務模式是很成功的,也為今后山西地面移動多媒體技術的推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DAB-T播出平臺的搭建
3.1系統設計目標
在技術上,要求利用天塔天線38電視頻道傳輸6套電視6套調頻廣播在電視塔利用38頻道開通DMB-T實驗平臺的基礎上,確定山西地面多媒體數字不出技術模式:數字大功率單點發射,一次性覆蓋晉中地區。完成電視、廣播的播出的平臺搭建,數字1kW天塔單點發射,在40km為半徑的區域內有效覆蓋和正常接收。
3.2地面數字電視播出系統的組成
晉中地面數字電視播出系統主要由電視信號和廣播音視頻信號通過音視頻分配經過電視編碼調頻編碼、復用器、光端機、光接收機、ASI切換器、DAB調制器,最后通過發射主機天塔發射出去。
(1)信號傳輸系統,主要完成視音頻編碼、碼流復用并將編碼、復用后的數字電視碼流通過數字光端機傳輸到天塔發射機房。
移動電視信號輸入到編碼器,經過分別壓縮編碼后產生2路ASI傳輸流輸出。調頻廣播直接輸入到主備復用器,采用內部的音頻編碼板AEM,每一塊AEM板可以實現兩路立體聲編碼,編碼器輸出一路打包復用后的ASI數據流送到光傳輸系統。編碼復用器支持統計復用技術,可使多個系列編碼器共享壓縮帶寬,進行更高效率的、高質量的編碼。目前,1套電視、6套編碼復用后的碼率為4.85Mb/s。整個系統采用1∶1自動備份系統,即1+1編碼器接入1+1復用器輸入,網管系統通過以太網互連所有的設備,通過編碼器、復用器狀態,實現主、備編碼器復用器自動冗余切換。公務員之家
(2)天塔發射系統,主要任務是對輸入的ASI碼流進行調制、變頻、放大、功率合成、濾波,然后通過饋線送至天線進行發射。數字發射機采用進口激勵器,功放模塊合成每個功放模塊輸出平均功率140W,各功放互為備份,整機功率余量較大。
(3)移動電視接收系統,主要任務是對所接收道德射頻信號進行下變頻、信道解調,得到數字電視碼流,再進行復用、解碼、輸出模擬的視、音頻信號。
- 上一篇:我國的4G技術進展及面臨的問題論文
- 下一篇:統一戰線新興通訊媒體網絡電子的發展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