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體育教學模式探討
時間:2022-11-06 08:58:12
導語:大學體育教學模式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不斷推行,高校教育模式也在不斷的更新。體育教學也是高校教學模式改革的重點之一。當今社會,大學生的身體素質較差,大多處于亞健康狀態,而在大學體育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弊端,因此,為了保證大學生能夠有健康的生活狀態,加強大學體育教學改革迫在眉睫。1、教學方式相對落后隨著時代的變遷,當代的大學生更加追求自己的個性特征,針對教育方面更是突出個性,思維靈活,想象豐富。在體育方面,大學生的態度是冷漠的,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大學體育的發展似乎也注重成績,而不是以學生的實際健康著想。教學的教學方法較為古板,正對某一項體育項目,教師還是在運用一種演示與模仿的教學形態來進行教學,教師在演示動作,學生在模仿動作的過程。沒有起來體育教學的根本目的。現代大學生也會追求健康的生活品質和好的身材,體育課本來是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由于落后的教學方式,學生們對于所學的體育項目的實質并不理解,體育教師不進行理論的講解,學生不懂這樣的體育項目有什么具體的好處,所以難以對此產生興趣。不難發現,當代大學生更愿意到校外消費,去健身房或者報名參加一些體育運動的練習班,來達到自己保持身材和達到健康的目的。2、統一授課具有局限性在整個教育過程中,不僅僅要科學知識文化方面注重因材施教,在體育教育方面也要注重因材施教。“統一性的教學授課不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1]現在大學體育教學,已經開始實行自主選課模式,學生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相關的體育項目,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一個班的學生規模較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難以顧及到每一個學生,有的學生可能在體育能力方面比較弱,跟不上大家的進度,這樣的局面就會打擊到學生的積極性。學生體育課上的性質不高,就會影響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大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無法進行個性化發展,也會直接影響他們的鍛煉的積極性。在體育課上受不到重視,自然而然地也會忽視體育運動的重要性,當代大學生,在經過高考的巨大壓力后,進入大學校園心態自然會放松起來,學習生活缺少規律,學生的健康水平都有所下降,很多人處在亞健康的水平,自己并沒有太大的意識,如果體育課上不去重視學生們的健康狀況,已然會影響學生們在素質發展方面的全面進步。3、體育教育的投入不足教師隊伍建設方面不夠完善,當前,在高校中的體育教師的專業素質都很強,但是,其他方面不夠完善,比如對每一個動作的講解,或對每一項運動能夠為學生帶來哪些效果的表述不夠準確。體育教學也需要體育教師在心理方面的輔導,很多同學在體育項目方面并沒有很突出的表現,有的對體育項目有抵觸的心理,這些都需要體育教師進行疏導。但是,在這一方面,對師資力量的投入較少,教師的綜合素質較低,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沒有特點和創新意識,使得體育教學發展緩慢。另一方面,是對體育設施建設的投入較少,很多高校建有大型體育場和體育館,但是使用效率較低,體育設施較少,片面夸大場地。在學校每年不斷擴招的情況下,學生的數量逐年增多,學校的基礎體育設施只有簡單的球類場地,更多的學生們對這類運動沒有足夠的興趣。因此,大學的體育教學也會受到限制,除了專業的體育院校,設施比較齊全之外,一般的綜合類院校的的體育設施還是投入不足。
二、大學體育教學改革的途徑
1、從心理到身體,更改傳統的教學方式大學體育是一門學科,在長期的教學模式過程中形成了主要以競技為主的教學模式,使得教學方法固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更改傳統的教學方法,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互動,通過聽取學生的一些建議或者想法,盡量滿足他們在體育方面的需求。在教學過程中,體育的授課形式一般都是在戶外,教師們可以運用一些小游戲來加強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并且組織一些小比賽,在競賽的過程中,不經能夠達到鍛煉的效果,還能增強同學們之間的關系。“教學過程的監督、教學質量的監控、考核標準的橫向平衡是教學管理的重點和難點。”[2]轉變傳統的考核模式,體育課的考核可以通過學生們的學習態度,或者是一個學期學習的主要進步來決定。并且依據每個學生的基礎,將進步指數與健康指標相結合作為最終的考核成績。對于那些體育較為薄弱的學生來學相對公平,使他們更容易接受體育課,不僅能夠促進身體的發展,更加提升了學生的自信心。2、從集中到分散,有針對性的授課統一的授課方式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因此,要改變這種集中的授課方式,將學生分散開來,進行小班化教學。將學生們分為不同的班次進行授課,將學生們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體育運動方面較好,身體素質比較高;第二部分是體育運動項目一般,身體素質較好的;第三部分是對體育項目的接受能力較弱的同學,身體素質較一般。這樣的分類,可以使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比較有針對性,針對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要求,同時要達到的標準也不一樣。這樣的模式,不僅在教學評估方面能夠保證相對公平,也能使學生們,得到適合自己的發展。與此同時,還要注重的是個體的獨特性,雖然我們將學生根據自身特點分開授課,但是個體之間還是有差異的,應該根據學生不同的實際情況,進行更為有針對性的授課。3、由部分到整體:合理分配教學資源在教學資源的分布上,我們應該注重由部分到整體的發展。在師資力量上,加強對教師隊伍的綜合培育。先由一部分教師去進修,不僅加強專業的提升,更要注重個人素質的全面發展。我們知道,在學生教育方面,教師就是學生的鏡子,教師的行為、素質都會對學生的發展帶來一定的影響。因此,加強教師的綜合素質具有重要的意義。在體育設施的建設的過程中,要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體育設施的建設可以從各個學院開始,逐漸擴大到整個學校,每個學院可以選擇一項體育項目作為代表,主要以這一項為學院體育方面的特色,同時,各學院也可以相互使用體育設施,這樣即能促使整個學校資源共享,又可以避免浪費資源。這樣通過部分的分別建設,再到整體的全面發展的模式,對于學生之間的溝通也有較大的幫助,促進各學院之間的體育文化交流。
三、小結
高校體育事業想要得到長遠的發展,必須要與時俱進,不斷加強大學體育教育改革的發展,為社會培育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的大學生作出貢獻,“既要遵循體育教學的特殊規律,又要貫徹高校素質教育思想,培養和塑造學生的健康素質,體現健康至上的時代精神。”[3]大學體育教學模式的不斷深化,不僅是教育體制改革的重要體現,也是社會各界對人身健康重視的表現。因此,要不斷重視大學體育教學模式的進步,注重人的全面發展。
作者:李斌 單位:商丘職業技術學院
【注釋】
[1]李亞.高校體育教學模式改革探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4(15)57-59.
[2]盛建國.大學體育課程教學模式的比較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2)96-99.
[3]郭文彪.論大學體育教學的改革與創新[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3)460-461.
- 上一篇:體育游戲在大學體育教學研究
- 下一篇:大學體育課程教學有效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