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體育教學課程構建分析研究

時間:2022-12-27 08:42:43

導語:大學體育教學課程構建分析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體育教學課程構建分析研究

[摘要]在素質教育理念、學生全面發展環境下,大學體育教學近幾年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其對于學生身體素質與心理素質發展而言十分重要,是有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學生今后工作培養良好身體基礎的關鍵。學生體能訓練與身體健康之間的關系十分緊密,所以在體育教學課程構建期間,若能基于學生體能訓練來展開,不僅能夠優化課程構建,還能讓學生體能素質得以有效發展。可是就現如今大學體育教學現狀來分析的話,大學體育教學課程設置與實施情況并不理想,學生專業學習依然是為主,學生很少關注體能訓練與體育技能發展。這種情況下,強化大學體育教學課程構建方面的研究就顯得尤為重要,而本文也是就此展開了研究。

[關鍵詞]體能訓練;大學體育;課程構建

高等教育改革在不斷深入與發展的環境下,大學生體育教學也逐漸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可是就教學實施現狀來分析的話,因為受多方面因素所影響,大學生體能訓練與體育教學課程之間還是存在著較多的銜接問題,無法有效起到體育教學的目的。很多高等院校在開展體育教學課程的時候,僅僅借助于幾次體能健康測試來對學生體能進行衡量,體育教學課程構建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大學體育教學課程構建對于體育教學價值有效發揮而言意義非常,同時也有助于學生終身體育思想得以形成,所以本文也從大學生體育教學課程構建現狀著手提出了具體的優化措施。

一、大學生體育教學課程構建期間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內容相對單一

豐富的體育教學課程內容才是有效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以及體能水平的前提,可是就現如今大學體育教學課程構建現狀來分析的話,因為部分教師教學經驗以及教學設施各方面因素所制約,促使課程內容相對較為單一。例如,體育教師在為學生設置力量相關訓練內容的時候,經常會以硬拉負重訓練、啞鈴推舉練習等方式為主,而在這其中硬拉負重訓練則主要是以屈腿硬拉與直腿硬拉為主,前者主要是鍛煉學生豎脊肌,而后者則是鍛煉學生股二頭肌,這種訓練方式直接忽視了學生小肌群訓練的重要性,學生收縮力量也會因此而變得逐漸減弱。

(二)訓練目標不夠明確

就目前大學體育教學課程構建情況來分析的話,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尚未對體能訓練目標進行明確,依然還是使用傳統的訓練方式來對學生展開訓練,在實際訓練過程中明確不夠專業與系統。例如,有些教師在開展體育訓練課程的時候,經常會使用位移速度訓練、動作速度訓練、反應速度訓練等多種有效結合與交叉的訓練方式,這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學生速度訓練效果,可是不同學生本身體育素質基礎就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部分能力較高的學生在這種訓練下的提升效果較低,長時間下去學生很容易會逐漸失去興趣,對于學生能力素質提升而言造成的影響十分不利。

(三)訓練內容與學生發展訴求不符

雖然大學體育課程對于學生而言是一門必修課程,可是在課程種類選擇這一點上,學生自主性較強,很多學生在選擇的時候也會結合自身興趣愛好來進行合理的課程內容選擇,像是足球、籃球、田徑、輪滑等等。而這些學生大多是源自不同的專業,尤其是以非體育專業學生為主,他們本身專業知識了解度不足,再加上教師自己對于學生的了解也明顯較少,所以其所制定出來的體育教學課程內容很有可能與學生發展訴求不符,無法有效提升教學效果。

二、基于學生體能訓練的大學體育教學課程構建措施

(一)課程構建中注重創造性思維培養

相關研究調查結果顯示,創造性思維培養是大學體育教學課程構建期間需要注重的重要元素,其能夠很好地降低學生學習壓力、有效提高大學生身體素質,同時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與進步。為此,在大學體育教學課程構建期間,一定要注重創造性思維培養。首先,將創造性思維培養這一目標直接滲透于教學課程革新之中,在教學期間對學生體能訓練方式及時進行優化。體育教師在開展課程構建的時候,一定要按照現代化教學理念來對傳統課程構建觀念進行創新,充分激活學生內在潛能,使用分層教學方式來按照學生體能水平合理進行層級劃分,對于一些體能素質相對較高的學生,教師可以直接在課堂上滲透一些教學重難點,不斷強化體能訓練難度與訓練量;而對于一些體能素質較低的學生,教師則可以在體能訓練過程中結合學生實際情況來改革課程內容,適當降低課程難度,同時基于課程內容來與學生形成良好的互動與交流,這樣才能有效確保學生體能水平以及身體素質得以提升。其次,在構建過程中教師還需要充分發揮出創造性思維的積極作用,基于此來為學生構建出符合其身心發展訴求的教學內容,這能有效激發學生體育訓練參與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基于體育教學目標合理開展專項訓練

不同體育課程本身教學目標也會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所以在大學體育課程構建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基于體能訓練這一目的來明確體育課程教學目標,然后再基于此來為學生合理組織專項訓練,借此來真正有效提高學生體能水平。例如,教師在開展籃球運動教學的時候,其主要目標就是提高學生籃球技能,讓學生在籃球教學課上提高自身速度和力量。基于這一目的,教師在對學生展開體能訓練的時候,自然需要提高對于力量專項訓練、速度專項訓練的重視程度,基于此來合理展開專項訓練。在此期間,對于其中的力量訓練,教師一定要先對大小肌群訓練重要性進行明確,然后使用俯臥撐、推舉、臥舉等方式來有效對學生進行訓練;而在對學生速度體能進行訓練的時候,則可以采用負重跑、長跑、跳遠、引體向上等多種方式來對學生進行訓練。除此之外,教師在對學生展開專項訓練的時候,對于女生教師則可以將體力、耐力、速度等方面的訓練作為首要任務,而對于男生則可以將彈跳力、爆發力以及速度聯系作為首要任務,這樣才能更好地契合學生身心發展訴求,有效優化大學體育教學課程構建。

(三)立足學生興趣愛好豐富課程內容

大學體育課程本身種類就十分多樣化,學生一般情況下都會基于自身興趣愛好來挑選自己感興趣的體育課程,例如男生通常會選擇足球、籃球、田徑等具有一定競爭性的課程,而女生則是以太極、健美操、輪滑等競爭性相對較弱的課程為主。針對這一特征,基于學生體能訓練的大學體育教學課程在構建的時候,最好是能夠立足于學生興趣愛好來不斷對課程內容進行豐富,這樣才能真正有效實現體能訓練效果。教師在指導學生練習健美操的時候,即可為學生選擇現如今較為流行的音樂,借此來有效拉近師生距離、減輕學生抵觸感與排斥感,這樣才能有效優化課程教學質量,為學生體能素質提升打好基礎。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在教學課程構建的時候,強化與學校體育類社會之間的合作,或者是在教學期間強化對于學生的示范指導,這樣就能有效激發學生課程參與興趣,從而真正有效發揮出其價值。

(四)開展俱樂部教學模式

俱樂部教學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將其應用于大學體育教學課程構建之中能夠起到良好的體能訓練效果,有助于學生身體素質有效提升。為此,學校在這一過程中可以積極鼓勵學生結合自身興趣與訴求來參與到各式各樣的俱樂部、團社之中,這能有效將被動體育活動參與轉變成為主動參與與體驗,這不僅能夠優化大學體育教學課程,還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到體育本身的魅力,從而有效提高學生對于體育項目技術技巧的把握,真正為學生全面發展打好基礎。所以說,教師在開展大學體育教學課程構建的時候,一定要準確意識到俱樂部教學模式對于學生體能訓練的重要性,借由此來有效優化體育教學課程構建、豐富體育教學模式,從而有效促進學生發展與提升。

三、結語

綜上所述,基于學生體能訓練的大學體育教學課程構建是有效深化體育教學改革的表現,同時也是有效提升體育教學效果,讓學生體能在有效體育課程實踐中得以提升的重要舉措。大學生本就是國家與社會建設與發展的中堅力量,身為體育教師只有基于學生體能訓練來合理開展體育教學課程構建,才能有效確保能夠真正構建出滿足學生體能提升要求,并且還能有效促進我國體育事業得以發展的重要教學課程,從而有效激發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為學生良好體育習慣形成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張得保,秦春波,張輝.新冠肺炎疫情下普通高校體育課在線教學的實施與思考[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20(3):10-17.

[2]尹忠根,楊宗友,李采豐.基于“互聯網+”的大學體育課內外健康數據一體化實踐研究[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0,45(4):113-119.

[3]張樹勇.淺談大學體育教學內容適應性發展的思考[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19,32(18):149-151.

作者:江燎 單位:四川衛生康復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