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體育課啦啦操開設的可行性研究
時間:2022-02-03 03:36:00
導語:公共體育課啦啦操開設的可行性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采用文獻資料法、調查法、數據統計法等多種研究方法,對惠州學院體育教師、全日制非體育專業學生對啦啦操運動的認識和參與意愿、課程開設所需場地和教材等情況進行調查分析,旨在為惠州學院公共體育課程建設、啦啦操運動的未來發展及教學主管部門提供參考。
關鍵詞:啦啦操運動;公共體育課;可行性
啦啦操起源于19世紀末的美國[1]。啦啦操已經走過了漫長的歲月,啦啦操運動開始的標志性事件是1888年美國明尼蘇達州一次足球比賽。[2]啦啦操是體育運動中的一個新興項目,在短時間內便得到了世界上許多國家的人們的青睞。最初的啦啦操是為美式足球吶喊助威的活動,后來逐漸發展成為一個獨立的體育運動項目。啦啦操是以團隊的形式出現,在音樂的襯托下,通過運動員完成高超的啦啦操特殊運動技巧并結合各種舞蹈動作,集中體現青春活力,健康向上的團隊精神,并追求最高團隊榮譽感的一項體育運動[3]。高校是大學生們追求時尚、個性張揚、勇于挑戰、展現自我的大舞臺,在積極獲取專業知識的同時,她們同樣喜歡用充滿青春和活力的運動來展現自我、揮灑激情。啦啦操運動的團隊精神是有別于其他運動項目最顯著的特征。它符合當代大學生的生理,心理的需求,以其強烈的團隊整體的運動能力;表演的激情;號召力;自信心;感染力;默契配合等功能將人代入到無限美好遐想的境界[4]。因此,啦啦操傳入中國,深受國內大學生的喜愛。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產物、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和有效教育手段的啦啦操運動迎來了一前所未有的發展時機,更多的大學生對參與這項運動充滿了期待。如何能將高校的啦啦操運動紅火開展起來,使之成為高校的必修課,這就需要我們的高校體育工作者從理論和實踐上獲取成功的經驗,切實將這項運動在高校中良好地發展起來。目前,我國高校公共體育課中啦啦操只能說是嘗試性的點綴,注重學生整體素質的全面發展是與當代教育教學改革的基本精神[5],而啦啦操運動啦啦操具有綜合鍛煉價值和功能,廣泛地影響人們的身體形態、身體機能、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啦啦操強調整體效果,注重團隊之間的合作,因此能有效地培養人們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有利于大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6]。以高校啦啦操運動的發展帶動整個學校啦啦操運動的發展和啦啦操社會化是國家的發展方針,因此優先在高校中發展啦啦操運動,在高校公共體育課中開設啦啦操將會成為高校體育課的一個亮點。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惠州學院全日制非體育專業學生為主要研究對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通過檢索國內啦啦操網站,健美操協會等相關網站,同時在中國知網查閱和本課題相關的期刊論文、報紙和新聞等中文資料;利用百度檢索國外啦啦操網站進行資料歸納和分析;查閱相關課程的設置和有關書籍。
1.2.2問卷調查法
在參閱大量文獻和面訪有關體育專家的基礎上設計了能反映研究問題的教師和學生調查問卷。問卷分發給惠州學院全日制非體育專業學生200份和體育教師7份,分別回收有效問卷185份和7份,有效回收率為92.50%和100%。
1.2.3專家咨詢法
就有關學術問題訪問全國啦啦操委員會和各高校啦啦操有關專家學者,以及利用電話、郵箱等通信手段訪問相關業內人士。
1.2.4數據統計法
對所得數據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統計處理
2結果與分析
2.1惠州學院啦啦操隊現狀
隨著國內各大院校啦啦操項目的興起,為了豐富學生的文化,讓體育專業訓練更上一個臺階,并加強與其他高校的交流,惠州學院2012年5月份正式組建啦啦操隊。我院啦啦操隊現有55名隊員,其中40名體育專業學生,15名非體育專業學生。從表1可以看出,我院啦啦操隊組建3年多來,參加國家級比賽4次,省級比賽2次,正備戰國際級比賽,獲得4次第一名和2次第二名的成績。這說明啦啦操運動在惠州學院的課外體育活動中開展的好,深受大學生的喜歡。啦啦操賽事是一種在特定氛圍里進行的體育文化傳播[7]?;葜輰W院啦啦操隊參加各類競賽,吸引了大量的學生參與到這項運動中來,推動了我院啦啦操運動的開展,促進了校園文化的建設,為培養和選拔更多的優秀人才奠定了基礎[8]。
2.2惠州學院師資的狀況
教師是教學任務里的組織者和設計者,他們的自身素質修養直接影響著教學的實施和教學的水準。教師的學歷、職稱和專業知識技能情況直接反映了教學、科研和運動訓練的潛在能力,也影響著學生對這門課程的喜愛和投入程度,只有高水準的教師和學生協調配合,才能共同完成教學目標,達到教學目的。啦啦操是一項具有活力和需要一定體力的運動,因此更受到年輕教師的青睞。為了深化我校體育課程的改革,我校體育專業教師大多數可通過自學,參加培訓和進修等方式拓展自己專業的學習,具有一專多能的能力。愿意承擔啦啦操教學的教師,目前大多擔任著健美操、體育舞蹈、形體、瑜伽、體操等項目的教學。由于這些運動項目與啦啦操存在相通性,教師原有的教學模式和方法適應于啦啦操教學,教師可通過自學或參加培訓完全有能力勝任啦啦操的教學工作。從表2的可以看出,在調查的7名教師中有3名教師,占85.72%;對開設啦啦操課程都是出于贊同意見,同時在教授啦啦操課程的意愿上,老師們也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大多數老師愿意通過專業的培訓后進行啦啦操課程的教學,并對自己勝任這項教學任務充滿了十足的信心。課程的開展,教師起著非常關鍵、不可替代的主導性作用,85.72%的教師看好啦啦操的前景,表明教師對教授啦啦操課程充足信心,給這項課程的開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從表3可以看出,教師的學歷和職稱結構較為樂觀、合理。這些教師擁有豐富的實踐教學經驗、較強的科研意識和強烈的敬業精神,這為我校開設啦啦操課程提供了堅固的師資保障。
2.3惠州學院學生對啦啦操的認識和態度
從表4調查結果可知我院學生中有18.92%的學生非常了解啦啦操這項運動;35.14%的學生比較了解;41.08%的學生一般了解;4.86%的學生不了解;沒有學生根本不知道該項運動,這說明啦啦操運動在我國雖然是一項新興的體育運動項目,但在我院學生中的認識程度非常高。啦啦操運動是一項有競技比賽和專門為比賽加油的表演、有高昂的吶喊聲、有絢麗多彩的服裝、活動場面活力四射、由多人合作完成、動作元素多且動作新穎、具有一定的故事情節、道具多樣化、音樂動感、獨特有風格的一項運動[9]。同時啦啦操是一種有氧運動,它不僅能鍛煉人體的心肺功能,而且能發展身體柔韌性和靈活性,啦啦操嚴格按照有氧運動進行,因此,其強度適中,運動量可以控制,動作的選擇也是以增進健康與避免傷害為原則,它的動作雖然簡單,卻要用軀體的多部位參與,因此其鍛煉更具全面性,對不同年齡段、不同性別、不同身體素質、不同技術水平的人都適合,所以是非常好的終身體育項目[10]。在了解啦啦操運動渠道中,學生了解啦啦操的渠道主要是通過媒體宣傳、電視(球賽中場休息的表演,啦啦操比賽的轉播等)、網絡、學校啦啦操隊的推廣和朋友介紹。多形式的傳播讓更多的學生認識和了解了啦啦操運動,在了解和認識的過程中逐漸培養起對啦啦操運動的興趣和愛好。這對在高校中推廣和普及啦啦操運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為教學創造了有利條件。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和意愿對學生的行為、活動起著特殊的調節作用,這種作用表現為對活動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11]。學生的喜愛程度與學生參與沖動的程度是成正比的。有了參與意愿,對于能正規的進行啦啦操課程的教學就有了新的期待。在開設這門課程的期望值上面,學生的反響也是比較強烈的。從表5可以看出,有49.73%的學生非常希望開設啦啦操課程;31.89%的學生比較希望開設啦啦操課程;14.59%的學生保持無所謂的態度;只有3.78%的學生不希望開設啦啦操課程;沒有學生非常不希望開設啦啦操課程的。該數據調查為學生對開設啦啦操課程的期望值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啦啦操運動具備的健身性、娛樂性、團體性、觀賞性和藝術性特點深深吸引了大學生,充分調動了大學生的好奇心,使大學生產生強烈的參與意愿。
2.4惠州學院現有可利用的場地與教材
體育教學場所和設備是開展體育教學活動的必備條件,對完成體育教學的任務起著重要的作用[12]。作為公共體育課的啦啦操教學在教學場所和器材設備的科技含量要求上不需要像競技啦啦操訓練那樣嚴格,有室內教學場地、簡單的輔助器材、電化教學設備基本上就可以滿足教學了[13]。現我校金山湖體育館二樓有體操墊場地可以使用,三樓有舞蹈訓練房可以使用,場地已經滿足啦啦操教學場所的基本需求。體育教材也是教學活動的必備條件,啦啦操傳入我國十多年,作為一項新興的體育項目,現有的啦啦操教材還是比較缺乏的。到目前為止,我國具有代表性的啦啦操教材如下。北京體育大學馬鴻滔教授主編《啦啦操運動》一書。該書是全國體育藝術類專業教材,分兩篇分別介紹場地啦啦操運動和看臺啦啦操運動[14]。王洪主編《啦啦操教程》一書。國家體育總局體育體操運動管理中心審定的《全國啦啦操規定套路》(第一套),并錄制了光盤。該套路秉承“一個不能少”的團隊理念,結合“陽光體育工程”,促進青少年素質教育和校園體育文化建設而編制。該套路分為技巧啦啦操規定套路和舞蹈啦啦操規定套路,技巧啦啦操設一、二、三級套路;舞蹈啦啦操分為花球舞蹈、街舞舞蹈、爵士舞蹈。該套路集健身性、時尚性、娛樂性、藝術性于一體,動作淺現易學。中國學生健美操藝術體操協會發行《中國學生動感啦啦隊》光碟。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組織創編的《系列校園青春健身操》中神采飛揚與活力無限兩套啦啦操動作。周燕主編《系列校園青春健身教師指導手冊》一書。
3結論與建議
3.1結論
1)啦啦操隊參賽經驗豐富、有較強競賽水平及普及程度高,為學校公共體育課開設啦啦操創造了良好的環境。2)愿意參與公共體育啦啦操課程教學的教師職稱結構整體分布比較合理,且有能力勝任啦啦操的教學工作。同時,啦啦操的發展前景被大多數教師看好,表現出積極樂觀的態度。3)學生對啦啦操認知程度高,參與意愿強烈。4)惠州學院公共體育課開設啦啦操課程可行。
3.2建議
1)加強對啦啦操運動項目的重視和投入,改善啦啦操教學的場館設施條件。2)提高教師隊伍專業素質,加強啦啦操師資力量的建設。
作者:李 強 李志芳 盧宥良 單位:惠州學院
參考文獻:
[1]BODENBP,TACCHETTIR,MUELLERFO.Catastrophiccheerleadinginjuries[J].AmJSportsMed.2003:(6):881-888
[2]CheerleadingMagazine.Cheerleading[M].RandomHouseInc,2007.
[3]徐中秋,邱建剛.國際全明星啦啦隊競賽評分規則(2006-2009版)[M],北京: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6.
[4]蘇荔榕.啦啦操與高校校園體育文化[J].宜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2007(4):167-169.
[5]蔣新國.我國體育教學原則的歷史演變[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2):81-85.
[6]王國嬌.北京奧運后我國高校啦啦隊運動的發展前景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08:12.
[7]邱建鋼.我國啦啦操“五級”賽制體系構建的思考[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2,38(,9):66-69.
[8]李強.廣東高校公共體育課開展啦啦操的可行性研究[J].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2013(5):93-96.
[9]聶英濤,劉成香.廣西高校設置啦啦操課程的可行性研究[J].體育科技,2007(3):82-85.
[10]馮道光.發展中國啦啦隊產業的探索.體育科技文獻通報[J].2007(10):21-23.
[11]李惠娟.對我國啦啦隊現狀的調查研究[J].中國學校體育,2005(5):46-47.
[12]易劍東.體育文化學[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6:285.
[13]鐘利.淺析健美操與高校校園體育文化[J].吉林體育學院學院,2005:34-35.
[14]馬洪韜.啦啦操運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5.
- 上一篇:酒店管理專業學生職業素質教育的研究
- 下一篇:高校體育產業發展思路分析
精品范文
10公共衛生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