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體育教學“三位一體”評價體系研究
時間:2022-03-20 03:19:20
導語:公共體育教學“三位一體”評價體系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介紹了公共體育教學三位一體評價體系的含義及原則,對評價體系的構建,從指標建設到指標結構進行了探討,并闡述了三位一體評價體系實施的具體方法。
關鍵詞:公共體育教學;三位一體;評價體系;含義;構建
隨著高等教育公共體育教學改革的深入推進,人們對體育素質的要求不斷提高,終生體育理念已深入人心,但傳統的體育教學評價體系已不能滿足教學改革的要求,需要按照新理念、新要求對評價體系進行改進與重構。三位一體的評價體系正是順應這一發展需要而設計出來的一種新思路[1]。這一評價體系符合公共體育教學改革的要求,更加重視體育綜合素養,更加重視師生的全面發展,有利于發揮指揮棒作用,推動教學改革不斷邁出新步伐。
一、公共體育教學三位一體評價體系的含義及原則
公共體育教學三位一體評價體系,即對大學通常設立的體育課程、體質測評和陽光體育三方面的成績進行整合,從而對學生的綜合表現作出最終的總體評價。在該評價體系中,對體育成績的評價分為學習過程與測試成績兩個部分,概括地說就是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具體來講,常規性的體育課程將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結合到了一起,體質測試成績為結果性評價,陽光體育成績是過程性評價。在傳統的公共體育教學評價體系下,往往以終結評價為主要手段,其評價的指標也以硬性的量化指標為主。該評價方法對于學生體育學習的過程、體育運動習慣、對體育的興趣與意識等方面涉及較少。三位一體的評價體系,以終生體育和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發展為目標,具有較強的合理性、科學性和有效性,有利于準確、客觀地反映學生體育意識和健康水平。實施這一評價體系,要增強教師在教學中的使命感與責任感,激發教師推進體育教學改革的意識,并在教師之間形成適度的競爭。要強化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對每位學生在學習中取得的進步進行獎勵,避免僵化的、一刀切式的定性評價。在評價的方法運用上,即要進行終結評價,又要進行過程評價。在評價體系的內容上,既應有對學生體育技能和體能的評價,也要有對學生學習態度、學習心理、學習行為的評價,使評價的運用更好地服務于教學目標。
二、公共體育教學三位一體評價體系的構建
(一)三位一體評價體系指標的形成
三位一體評價體系的指標,一般應由常規性體育課程、堅持每日鍛煉的陽光體育和每年度的學生體質測評三部分組成[2]。通常來講,大學公共體育教學課程每周所需課時為90分鐘,其課程形式較為固定,學生進行集中學習,該種課程的評價在體育評價體系中比重較大,是主要的評價內容。近年來,各高校貫徹落實陽光體育的要求,學生每天都有固定的體育鍛煉時間,在該時段內,學生一般都是自愿開展,約束力不強,因而執行的效果也不夠好,出現逃避、縮水、應付等現象。因此,三位一體的評價體系,要將陽光體育活動的內容納入進來,適度增強激勵性,使陽光體育活動成為學生的自覺行為。在高校中,學生體質測評普遍存在,該測評方式獨立于其他體系之外,一般每年僅進行一次結果性測評,對公共體育課程的指導和幫助意義不大。有的在體質測評中弄虛作假,有的甚至不參加,對學生逆向鼓勵作用不明顯。因此,在三位一體評價體系中,宜將體質測評納入進來,在具體方法上,新生入學一方面開展軍訓,一方面開展體質測評,測評的結果對學生進行反饋,同時依據測評結果將學生適當分組,使學生在體育學習和選課環節將選課內容與自身體質測評結果結合起來,有針對性地通過課程學習和訓練改進體質的不足。將體質測評與陽光體育活動納入到公共體育評價體系中來,有利于促進學生提高對體育鍛煉的重視程序,激發起參與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逐步培養起良好的體育意識和體育習慣。根據教學實踐以及現狀,三位一體評價體系中,常規性課程、體質測評、陽光體育三項指標所占比例以6:3:1為宜。按照總體評價結果100分來計算,其中常規性體育課程的成績滿分為60,體質測評滿分為30,陽光體育滿分為10。另外,為增強學生對參與體育學習和練習的重視,對其體育鍛煉進行有效監督,還應將體育評價結果與學校開展的各項評比、畢業資格進行掛鉤,如學生公共體育三位一體綜合評價結果在良好以下的,不能參與各獎項評選;評價結果為不及格的,不能準予畢業等[3]。三位一體評價體系的實施,其對象為身體條件正常的健康學生,對于存在生理缺陷、不適合從事有關體育鍛煉的學生,則不適用于這一評價體系,而應參照體育保健班等評價標準來進行評價。
(二)評價的實施
1、常規體育課程成績。教師按照學生上課的態度、所掌握的體育技能,得出體育課程成績。各個學期的成績相加,得出總分,然而再按照0.6的系數加權處理。
2、體質測評成績。按照每年度學生體質測評幾項指標的綜合成績,按照0.3的系數進行加權處理。
3、陽光體育成績。按照每名學生參與鍛煉活動的記載數據,并結合參加各類競賽、體育社團活動的記錄,得出綜合成績,按照0.1的系數進行加權處理。以上三項經加權處理后的分數相加,得出三位一體評價體系的最終最分。
三、結語
公共體育三位一體評價體系的構建,目的在于通過常規性體育課程中技能的教育、陽光體育的強化和學生體質測評的反向激勵作用,使學生在體育意識中在三者之間建立聯系,從而在體育實踐過程中能夠樹立正確的認識,并積極主動地參與體育鍛煉,促進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三位一體評價體系的構建,還需結合實踐,進一步豐富指標體系,觀察并不斷調整改進指標體系,使其對學生體育學習的反映更加客觀科學,更加發揮評價對于學生學習的推動作用。
作者:李崇 單位: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參考文獻:
[1]夏繼東.普通高校公共體育教學評價現狀與對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34):101-102.
[2]姜曉宏.以人為本視野下高校公共體育教學評價體系的創新與重組[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14):101-102.
[3]鄭文柱.論高校公共體育教學評價的重新構建與發展[J].無線音樂•教育前沿,2014,(11):168-168.
- 上一篇:公共體育設施資源配置與服務發展研究
- 下一篇:形體訓練在中職體育舞蹈教學中的運用
精品范文
10公共衛生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