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院校《公共體育》課改研究

時間:2022-11-06 09:01:46

導語:獨立院校《公共體育》課改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獨立院校《公共體育》課改研究

1前言

傳統的體育課程模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上課時間的自由度,根據國家實行的新《綱要》,學生應具有進行自主選擇課程內容、教師、上課時間的權利。所以,“三自主”選課模式在獨立院校公共體育課改中推行是重要的教學改革實踐,能夠詳細掌握學生的興趣所在,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建立學生選課制的支持系統

2.1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針對獨立院校《公共體育》建立學生選課制來說,課程資源主要內容包括場地設施開發利用、教學大綱、教材建設以及教師資源的開發利用。最重要的課程資源就是教師,充分利用教師課程資源能夠有效地優化其他課程資源的發展。在實踐過程中,其主要體現在挖掘教師特長與發揮教師專長兩方面。同時,體育課對場地設施具有較強的依賴性,如教師課程設計不具備基礎的物質條件將無法實現。所以,充分利用場地設施和優化場地設施配置也是課程開發的重要內容。開發場地設施主要內容包括對學校的場地設施進行合理布局、簡易器材制作以及發揮場地多功能性等方面,同時確保開出課程和場地設施的開發利用配套。獨立院校《公共體育》課程建設為精品課程創造了條件,滿足了教學的實際需求[1]。2.2開發網上選課系統。Internet的信息傳遞通過Web建立了良好的結構框架,同時JSP、Servlet技術也促進了Web進行管理工作流、遠程教育以及電子商務等應用的快速發展。通過利用Web建立網上選課平臺,并且通過校園網絡制定完善選課系統。學生可通過選課系統自主選擇合適的課程、課程時間以及教師,并且可根據學生的時間、興趣、愛好選取規定時間內的任意選取課程內容、教師以及課程時間。網絡選課平臺不僅為學生的選課提供了便利,同時也促進了任課教師、教學管理人員處理課程信息效率的提升[2]。

3學生選課情況分析

根據廣西民族大學相思湖學院2015級的數據調查,此次選課主要內容為:學生962名(其中男生367名、女生595名)、教師10名,教學時段12個開出項目15個、選項課班次55個,其中在10個項目共確立教學班25個。3.1新興體育項目受學生歡迎。數據結果顯示,175人選擇了健美操或啦啦操占總比的18.19%,126人選擇了體育舞蹈占總比的13.1%,103人選擇了跆拳道占總比的10.7%,新興的體育項目對學生具有強烈的吸引力,符合學生的獵奇和求新的心理特征。185人選擇羽毛球占總比19.23%,96人選擇籃球占總比9.98%,142人選擇氣排球占總比14.76%,具備趣味性和娛樂性的依然受到學生的歡迎。3.2男女選課具有傾向性。數據顯示,男生選擇的體育項目都具有對抗性和競技性,其中有305名男生選擇羽毛球、足球、跆拳道、氣排球以及籃球等項目占男生總比的83.11%。女生一般選擇了形體塑造作用強、韻律感豐富、運動適量的體育項目,其中有387名女生選擇了體育舞蹈、健美操、啦啦操、羽毛球等項目占總比的65.04%。通過調查選課數據發現,男生的選課特點反映出男生喜愛競爭的心理特點,其選擇的體育項目都具備較強的對抗性和競技性。而女生選課一般則具備追求時尚與愛美的特點,對塑造身形和韻律豐富的課程具有明顯的傾向。

4實行選課制效果分析

4.1“三自主”選課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需求,提升主動性。“三自主”選課模式的創建充分地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精神,扭轉了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促進了學生弘揚本身的個性,更體現了服務學生的宗旨。根據問卷數據調查得出,對選課制表示歡迎態度的學生占61.5%,比較歡迎的占36.6%,表示一般的學生占1.9%,表示不歡迎的占0%,選課模式在院校推行學生持支持態度。針對學生對學習態度的變化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學習態度變為積極的占52.1%,較為積極的占39.5%,僅有8.4%學生變化不大。通過“三自主”選課模式在獨立院校《公共體育》的應用發現,學生對體育內容的學習態度發生了極大的轉變,化解了學生喜歡體育卻不喜歡體育課的矛盾現象。4.2“三自主”選課促進不同專業、系別和性別學生交流。“三自主”選課模式突破了傳統分班級、系別的教學組織的形式,通過該種制度實現了不同系別、性別以及專業的學生組合上課。將具有不同愛好、不同興趣的學生進行集中化,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的體育技能知識互補,同時,因學生的專業、系別、知識結構不同,該種模式也促進了學生間的知識滲透,無形中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通過選課模式在《公共體育》中的應用,不僅拓寬了學生交際范圍,同時提升了學生間的友誼和互相學習的動力。

5結語

綜上所述,“三自主”選課模式在獨立院校《公共體育》的應用能夠拓展學生的橫向交際,通過改變傳統教學組織滲透了不同專業學生間的知識交流,同時滿足了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求,提升了其學習的主動性。

作者:劉世奇 單位:廣西民族大學相思湖學院

參考文獻:

[1]趙昕.高校公共體育信息化教學管理研究[J].科技視界,2011,(3):156-157.

[2]周勇.廣西獨立學院推廣“三自主”體育教學模式可行性分析[J].高教論壇,2014,(1):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