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體育博客教學輔助研究
時間:2022-05-15 11:16:44
導語:高校體育博客教學輔助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筆者選擇所在學校作為研究對象,體育教育在我校比較受重視,校園內的各項基礎設施具備了實驗研究需要的硬件條件。其次,校園內的教師與學生都有使用博客的習慣,部分教師還是博客輔助教學的優秀典范,能夠提供實驗所需的充足資料。最后,由于實驗主要采田野調查法,需要長期的觀察和訪談問卷,我校提供了較為便利的條件。筆者選取校田徑運動場、籃球場、球場、部分教學班級等地點為調查點,進行了實地走訪,了解相關場所學生體育運動的情況。根據研究的主題和內容,設計了針對寧波大學在校師生為主體的調查問卷,現場共發放問卷1100份,總計回收1003份,調研分為有、無博客參與兩組學生,有博者為504人,無博者461人。剔除無效問卷38份,有效問卷共965份,總有效回收率為87.7%。運用SPSS(16.0)軟件,將調查全部結果進行相關統計與檢驗,運用統計學的相關方法對數據進行分析,結果如下。
(一)教師博客對師生體育意識的影響
師生的動機和態度對體育博客平臺功能發揮起決定性的作用,具體調查結果見表1。師生均突出了體育博客平臺的交流互動、心理發展、健身意識等本質功能,同時也將文化傳承、社會適應、教育功能作為體育博客平臺的功能之一,體現出對博客平臺功能拓展的認識,值得注意的是娛樂學習等功能處于最低比例,表明體育博客平臺內容的豐富性、觀賞性有待加強。師生對體育博客輔助教學的態度調查結果見表2。有83.60%的師生希望體育博客輔助教學,選擇一般的師生12.54%。說明師生對體育博客輔助教學的積極性較高。博客作為課堂教學過程的后續環節和補充,促進了師生共同參與創造性的體育教學活動;體育博客運用于教學,對教師來說,博客的過程主要是整理自己教學體系的過程;對于學生來講,博客的過程主要是學生個人構建自己的體育健康體系的過程。使體育學習標準化,把教學與學生的真實生活聯系起來,以創造體育學習的意義。[1]
(二)教師博客對師生體育行為的影響
我們選取兩組師生的周體育鍛煉頻率進行對比分析。體育鍛煉頻率是評定課外體育鍛煉情況的一項重要指標。從表3看,如果我們把周體育鍛煉頻率1-2次歸為偶爾鍛煉者,3次以上歸為經常鍛煉者,有博客參與的師生體育鍛煉完全優于無博客參與的師生。另外,從師生周體育鍛煉頻率數據可以看出,從不鍛煉者161人中,無博客參與者占到了25.16%,而有博客參與者僅占8.93%;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3次以上鍛煉者219人中,有博客參與者占到了32.4%,無博客參與者僅占12.36%;這說明,有、無體育博客參與學生在運動意識參與行為上存在顯著性差異,有博客參與者要優于無博客參與者的成績。博客在教學中發揮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在反復進行訓練學習后,有利于學生對于不同的運動感受性取得提高與發展,并且能夠清晰地感知自己的動作,從而使自身動作有了高度的準確性和協調性。
(三)教師博客互動推進師生課外教學交往
課外教學交往功能主要從博客滿意程度和博客組織課外球賽的參與度考量。師生的滿意程度主要集中在非常滿意、滿意、一般的選項上,達到了體育博客輔助教學平臺的課外體育互動的功能。不太滿意和不滿意比例表明博客作為課堂教學過程的后續環節和補充,將輔助教學集中在那些課堂教學中未能順利解決的疑難問題。由于課堂時間短暫以及教師一對多的現實情況,往往導致學生參與課堂評價的缺失,博客參與輔助教學成功地彌補了該缺陷。而學生在課后,經過反思、總結也能更理智、更具體地對教師的教學活動做出評價。同時學生的評價還可以得到同學的評價和教師的及時反饋。對博客組織課外球賽的參與度調查統計見表5,這組數據可以說明博客在其中發揮的作用是得到了師生的認可的,同時也表明博客在課外輔助教學體育互動中的積極作用。通過博客平臺,相關的課外體育活動信息,邀請有興趣的師生積極參與到各類課外活動中去,為他們在體育教學課程之外,創造一個更加輕松、更加自由的體育實踐環節和體育交流環節,并且將博客作為一個業余課外活動或小規模自發性體育賽事的組織機構載體,通過在博客上的比賽規程、比賽時間等賽事信息,和最終比賽成績的公布,引起師生們對于體育活動的關注。通過以上的調查,說明體育博客平臺為學生參與到教師體育課堂教學中后,學生的自主性提高了,歸屬感增強了,使學生體育學習的動機增強,達到運動技能水平和運動能力提高的目的。博客輔助體育學習平臺的教學模式的效果要優于傳統的教學模式。
三、高校體育教師博客輔助教學平臺的優勢
(一)教師博客是高校體育課程資源的延伸
博客在當前體育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方面有很多優勢,特別是通過博客上傳體育活動心得、學習資料、競技比賽欣賞等,對學生體育意識,體育行為有積極的影響。對學生而言,基于博客的學習能大大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有利于學生學習的積累,培養反思能力,提高交流能力;對學習方式而言,博客倡導終身學習方式,促進個性化學習,提倡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開展反思性學習,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對體育教師而言,博客作為體育教學輔助工具,給教學提供了便利,使體育教師的思維方式和教學習慣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有利于信息時代研究型體育教師的成長。[2]
(二)教師博客平臺通過語言或其他符號系統傳授知識
在當前的體育課程中,缺少通過語言或其他符號系統傳授體育知識的方式,博客成為了有效補充,并且將理論知識學習的時間移至課余時間,不但為課堂實踐練習提供了充足的時間,更是通過提前的理論學習提高了課堂實踐的效果。在課后學生寫課評、說感悟、提建議,并在博客上進行互動交流,體驗成功的喜悅和失敗的痛苦,體驗自尊自信的力量,體驗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
(三)教師博客增加了師生課外教學往來
在整個教育教學活動中,各種學習資源與學習過程始終處于多層面的交流狀態,教育博客既充當了教育客體(學習資源),又充當教育主體(學習過程)的角色,在教師與教師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構建起互動交流的網絡,使學習資源與師生得到更有效的交流,從而發揮出更好的教學功能。[4]通過課外的博客教學,為學生提供了更加廣闊的交流平臺以及和他人溝通的途徑,幫助學生逐步適應一定的社會規范,并且擁有根據社會規范約束和調整自己的能力。同時,通過課后博客的交流與總結,進一步提升學生通過體育課程學習所獲得的社會適應能力,提高其對自我、群體和社會的責任感,合作精神與競爭意識,良好的體育道德和團隊精神以及尊重他人、關心他人的基本道德素養。博客作為教學評價的平臺,能夠體現民主、自由、真實、理智的教學原則。(本文來自于《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雜志?!秾幉ù髮W學報·教育科學版》雜志簡介詳見.)
四、高校體育教師博客輔助教學平臺的構建
(一)教學策略
國內外有關實驗表明,通過博客,建立學生電子檔案,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學習、成長。[2]教師要把體育課程文本當作是激發師生進一步思考的素材,鼓勵師生打通體育課程與生活文本的通道,形成體育課程的開放結構,生成新的共享意義,實現體育社會功能從面向生產到面向生活的轉變。利用博客輔助教學平臺,形成學習型團隊的高校體育文化就是學習力的文化、快樂文化、創新文化、反思文化、共享文化、速度文化。[3]
(二)豐富博客內容
通過博客上體育活動圖片視頻展示、運動心得分享、團隊管理、教學學習資料、競技比賽欣賞等平臺形式的引導,促進學生形成對身體、活動和健康的正確觀念,增強自我保健的意識,同時還將逐步養成健康的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教師的博客要進一步深化知識管理的專業化和個性化。從專業角度來關注專業領域的一舉一動,根據教育技術理論基礎與實踐知識對自身專業的最新動態進行追蹤,通過搜索、提煉信息,為學生提供第一手的資料,發表自己的評論。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也通過學生的反饋、評論,依照最新研究動態,不斷修正自己的學習思想,表達學習思路,用發展的眼光對待學習研究。
(三)改良教學過程
體育教學的實踐性決定了教法基礎建立在先行后知的體驗式教學上,體驗式教學主張分享、提升、遷移,而博客為其提供了有力的保證。學法基礎建立在學習型團隊上,從團隊的建立、沖突震蕩、發展績效等不同階段,每個團隊、學生在體育博客交流學習中要不斷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學習目標、加強團隊學習,學會系統思考。[5]充分利用博客激發學生情感交流,注意信息的多項傳遞與反饋,力求滿足學生的求知、求樂、求成功的渴望,使學生在自由、自主的活動中,得到知、情、意、行的心理過程的整體發揮與發展。
(四)改變教學組織形式
培養學生學會利用網絡進行學習,通過E-mail、論壇、留言板、QQ等多種現代化的手段與老師或其他同學開展討論和協作學習。課前由團隊博文代表發言,宣布本團隊學習目標,課中實施各團隊互教、互學、互評與個體、團隊的表演,達到鞏固技術、提高技術規格與質量,提高鑒別觀察與模仿水平,提高評價能力,課后隊長總結。充分發揮體育骨干的作用,以體育委員,各隊長為博客督導,每周對各團隊博文管理進行評價排名。利用博客,學生的學習形式主要是個別學習、在線交流、小組討論,教學活動的組織等形式,就由傳統的課堂教學轉變為面向解決問題的探究活動和面向知識運用的實踐活動,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求。
五、結語
高校體育教師博客輔助教學平臺在開發與利用體育課程資源上是一個創新,彌補了傳統的育教學過程,通過語言或其他符號系統傳授學習的重要手段,構建了高校體育教學的新教學模式,為體育教師提供了一種學習與交流的新途徑,同時也成為體育教學方法的改進。通過博客可以有效地提高體育教師專業素養和教學水平,也使我們在體育教學形式上從單一的體育課堂教學走向多元化教學,讓體育教師與學生通過博客進行溝通交流,使教與學的過程更加和諧、合理。
作者:洪國康孟林偉工作單位:寧波大學體育學院
- 上一篇:精細管理年主題實踐實施方案
- 下一篇:全區檔案工作實施要點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