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體育資源配置研究

時間:2022-06-11 03:26:07

導語:高校體育資源配置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體育資源配置研究

摘要:在我國體育事業中,高等院校體育作為關鍵的一部分,在國家全民健康的引領下,高等院校體育資源在服務廣大群眾健身中發揮著獨一無二的作用。因此,在研究有效配置一系列體育資源前提下,提出應該以計劃經濟方式與市場經濟方式并重的原則,遵循滿足學生健康發展與各大高等院校資源互享的原則,將會成為高等院校將來配置體育資源的主要方式。基于此,分析高等院校體育資源配置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措施,希望能夠幫助高校有效配置體育資源。

關鍵詞:高校體育;體育資源配置;現狀及優化

近幾年,在配置體育資源方面上,我國采取了很多方法,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結合實際情況來講,我國高校在配置體育資源上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如缺乏專業的體育教師、教學方式過于老套、體育設施維修不及時、體育經費不足等,這些問題都需要解決。在建設和使用體育場館中,以學校為主,條塊式的分割方法影響了各高校體育資源配置率的提高。基于這樣的現狀,提出以學生為本,突破限制,實現共享配置體育資源的方式,并且還在體育上增加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最大程度上確保高效體育事業循環系統的良好運作。

一、高等院校體育資源類型與特征

1.人才資源類型及特點。改革開放后,體育運動形式呈現出市場化與商業化的特征,體育作為人們實際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一項娛樂,成為社會公眾消費的主要內容,在這樣背景下,社會體育市場得以迅猛發展,而作為培育體育人才的高校,應充分發揮作用,為體育市場的拓展奠定堅實基礎。開發社會體育市場需要高等院校體育人才資源,高等院校體育也需要在開發人才資源下獲得更好的發展,這是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的條件之一。所以,高等院校體育需要高度重視開發系統內人才資源,進而促進高等院校體育整體事業的發展。2.物業資源類型及特點。據有關研究調查結果表明,當前我國各大院校體育運動場館、運動設備、運動器材已經占到社會總量的70%,尤其是在我國社會體育設備過于陳舊的狀況下,對高等院校體育場館設備與運動器材的資源大力開發,這樣不但能有效拓展高等院校體育資源,而且還能推動全社會體育事業的穩定發展,緩解當前社會體育設備過于緊缺這一現狀[1]。通過調查發現,只要通過合理安排、強化管理、大力宣傳,憑借著體育人才及體育場館設備設施的優勢,高等院校體育必然受到很多人歡迎。3.環境資源類型及特點。在高校體育系統中,既擁有教師和場館設備優勢,也有豐富的市場資源。在傳統計劃經濟體制影響下,高等院校體育被作為一個單向投入的系統,這既影響體育系統發揮已有的優勢,也阻礙內部系統的開發利用,造成大量設備設施的限制。所以,對高等院校體育教育中的市場資源充分挖掘和利用,是完善傳統經濟體制不足的有效措施。當前,很多高等院校的體育設施都已經向社會公眾開放,雖然是有償使用,但還有很多人積極參與,再加上高校配備相應的師資對公眾進行輔導,提高了公眾對高校服務的滿意度。可見,這一措施不但對體育課外活動有豐富的作用,形成了高等院校社會化的雛形,也拓展了高校體育市場,強有力地促進高等院校體育循環系統的良性發展。4.信息資源類型及特點。高等院校體育信息資源指的是我國與其他國家體育科學發展趨勢、訓練競賽新方法等。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高等院校收藏和管理體育信息資源的能力間接或者直接反映出學校的體育教學質量。通過研究發現,當前我國各大高等院校在建設信息資源上還存在很多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影響著學校體育事業的發展,尤其是信息資源利用率低這一問題,迫切需要解決,解決好這些問題才能從根本上推動高校體育事業的發展,才能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專業的體育人才。

二、高等院校利用配置體育資源的問題

(1)通過實地調查某省體育高校,發現這所高校在年齡、人力資源職稱和學歷等結構上趨于合理,中青年教師占65%,高級職稱教師占45%,學歷結構整體上向高層次發展。但教師專業結構有些不合理,大多都集中在體操、球類、田徑項目上,休閑健身類的體育教師少之又少。(2)某省普通高等院校平均每年有39萬元維持體育事業開支,其中40%的體育經費用在維持平常體育教學的開展,35%花費在院校代表對訓練與競賽的需要,55%的教師與主任認為經費緊張。(3)某省高等院校場館,無論從數量上,還是面積上,都比之前有了很大的改觀,但場地種類一般只是排球場、田徑場和籃球場幾種類型,同時每個場地的面積都沒有達到教育部門規定的標準。(4)某省高等院校在配置體育信息資源方面上,還是很落后的,有很多資源都處于閑置狀態。可見,無論是從專業結構設置或經費上,還是從數量與面積或資源利用率方面上,大多數高等院校都不能滿足當前體育教育教學正常開展的需求。

三、高等院校配置體育資源的方式

1.計劃配置方式的運用。所謂的計劃方式指的是我國結合國民經濟發展實際情況,將一些有限的教育資源配置到各大高等院校中,這種配置方式需要政府做到配置信息準確,一般以高等院校為途徑,有目的對體育資源進行配置,確保高校體育課程教育教學、體育競賽活動等順利進行。在學校資源配置過程中,應結合發展學校規劃、社會效益等要求,對高校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查,保證配置的科學性和合理性。2.市場配置方式的運用。市場方式指的是結合高等院校體育與社會經濟發展規律,借助市場的力量,在社會機制作用下,將高等院校體育資源配置到最適合的領域中。在這里提到的市場就是指高等院校教師和學生對體育的實際需求,市場配置指的是以師生需求意向為主,最大限度地將體育資源在個人需求活動中運用,并合理收取活動經費,以此來確保學校有充足的財力維修或添置體育器材。3.計劃配置與市場配置的結合運用。計劃配置方式與市場配置方式相融合,就是指在不同程度和不同形式上結合二者,其基本條件就是兩者之間可以有效結合。在雙方交換中以垂直交換型為主,也就是學校體育與政府互相交換活動,所以要求在學校體育中有所投資,并配置學校體育資源。學校體育與企業、婦聯組織、社會組織等進行平行型交換,可以向社會提供一些有關于體育運動的服務,向社會公眾開放學校內部的運動設備和場館等,這些收益的部門需要為高等院校體育進行投資,對學校體育資源配置實施市場配置,這就是兩種配置方式的結合和運用[2]。

四、高校體育資源優化配置的措施

1.轉變教學觀念、實現資源共享。學校體育場館、設施等對外開放,實現與社會共享體育資源,這是一件開拓性、實踐性并重的工作,需要突破傳統體育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可以說,高等院校向社會開放體育資源,這是解決我國社會公眾體育場地缺乏的強有力措施,它既可以給學校帶來效益,也能促進學校與社區體育的共同健康發展。2.創新教學內容、豐富教學資源。重新挖掘或組織分配當前高等院校的體育資源,以強化當前資源的利用率,充分利用現代體育教學方式,因地制宜地變革高等院校體育課程,確保其具有與時俱進性,能最大程度上滿足現代大學生學習體育知識的多方面要求。同時,在加強利用效益的基礎上,創新課程內容,確保高等院校體育資源更加多樣化與豐富化,進而促進體育教學系統的良好發展。3.加大投入力度、科學利用資源。對高等院校體育資源充分利用,在培育與建設體育市場中,拓展學校體育資金的來源途徑,使用多種技術方法和手段,以提高高等院校體育資源數量為主,充分開發和利用高校中的體育資源。比如,加大對體育設施的資金投入、開展體育新興項目、打造專業的體育教師等,在科學開發體育資源的基礎上,還需要充分利用我國關于發展體育事業的一系列政策,加強與其他整體的合作和交流,對各種資源優化和整合,實現更好地共享體育資源。

五、結語

從上面的分析可見,做到以學生為本的體育資源共享配置方式,可以從學生的利益角度入手,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和知識能力,對當前學校內體育資源合理配置,最后實現教育教學和教學產業的一體化,從整體上提高我國高等院校體育資源配置率,并促進高等院校體育事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參考文獻:

[1]賓金生,胡峻榕,韋朝貴.廣西普通高校體育資源配置的現狀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23).

[2]王振濤.山東省普通高校體育資源配置現狀與優化策略選擇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4(3).

作者:黃倩 單位:漳州城市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