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專體育教育的優化策略
時間:2022-04-13 02:50:18
導語:中專體育教育的優化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提高中專體育教育水平關乎到學生的身體、心理和健康素質、關乎到我國職業教育的水平。本文圍繞中專體育教育的影響因素、中專教育主體特征的客觀情況進行分析得出進行中專體育教育優化的方向和措施。
關鍵詞:中專;體育教育;資源缺乏
在知識經濟現代化的當今時代我國的市場經濟面臨轉型期,勞動密集型產業向知識技術密集型產業轉換。在此條件下以為社會培養提供技術人才為目的的中專教育更突出其重要性。身體素質是優秀勞動者所應該具備的重要素質之一,因此中專的體育教育水平顯得尤為重要。對中專體育教育模式的改革和策略的優化也成為當下需要探究的重要課題。
1.中專教育階段學生特征分析
1.1學生思想不成熟
中專學生處于青少年時期是生長發育的關鍵階段,人體肌肉生長和基本身體機能已經接近成年水平,但是在思想認識方面還有不成熟的表現。這個時期的青少年由于心理素質不強、沒有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對世界缺乏正確認識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往往受到外界的影響而產生行為和反應上的不確定性。而且該階段的學生具有充足的活力,這反映在體育教育中體現為學生接受能力的失常,導致教育內容難以進行。
1.2男女生體育偏好不同
在處于青少年時期的中專學生階段男女生因為身體機能和天性方面的原因對體育的偏好不同。女生較為喜歡活動量適度、體態優雅輕柔、側重柔韌性、動作輕盈類的體育活動;而男生則偏好于力量、速度等肌肉對抗性的體育活動。男女生在接受體育教育的同時由于體育活動的不同他們所體現的積極程度也不同,這直接影響到體育教育的教學效果。
1.3有潛在的體育熱情
青少年在身體發育的同時對游戲交流具有充分的激情。中專時期的青少年由于接受職業教育的壓力相比較與其他學生更有釋放壓力想法。在體育教育中以游戲交流為方式對學生進行體育素質的提高,從中產生游戲樂趣和集體活動帶來的榮譽感會激發學生對體育教育的熱愛。體育教育是一種以游戲為載體的教育,能夠充分調動學生釋放壓力的動力、和積極參與的熱情。
2.影響中專體育教育質量的因素
2.1體育教育資源缺乏
中專教育以面向社會、為社會提供優秀的職業化人才為目的,在落后的教育理念的指導下,中專教育對體育的投入非常缺乏。同時在我國現階段城市化和現代化發展進程中基礎設施不完善也是導致體育教育資源不足的原因之一。體育教育資源的缺乏造成一系列體育活動難以開展、體育教育方案難以實施。這直接導致體育教育質量的低下,對開展中專生體育教育和學生全面素質提高造成嚴重影響。
2.2中專教育對體育教學的忽視
中專教育只是我國教育機構中的一部分,在整體的教育規模中占據很小的一部分,這使得國家在中專教育方面的重視力度不夠,造成中專教育中體育教育的缺失。除卻體育教育設備外體現在教師資源和體育教育理論的缺乏。中專生體育教育中針對學生主體體育教學起到主導作用,但是由于教育理論、體育設施、教師資源的缺乏造成中專生體育教育程度整體不高。
2.3體育教育模式落后
在以往的體育教育模式中,教育課堂上枯燥無味、教學氣氛凝重、整體教育模式僵化,難以提高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難以達到提高學生身體、心理素質的要求。過分乏味、墨守成規的教育方法極大了學生的學習熱情,直接導致體育教育水平不高。
2.4教育主體的配合能力
在體育資源不完善、教育模式落后、體育教育理念落后的基礎上開展的體育教育活動使得身為教育主體的學生興趣缺失。處于青少年階段的中專生心理素質不足玩玩難以堅持缺乏興趣的活動,形成課堂體育教育收效甚微。惡性循環下學生的潛在體育熱情不斷被蠶食,對體育教育開展的配合能力越來越低。
3.中專體育教育優化策略方向
3.1體育教育資源合理利用
在體育教育資源匱乏時對現有的資源合理利用顯得尤為重要。在現有的體育設施、場地下制定合理的體育項目開展能夠提高體育資源的利用效率。在體育課堂上針對教學、隨機應變,對難以進行的項目及時變換達到具有相同訓練效果的要求,這樣也能保證體育教育質量提高。同時學校可以和周邊體育場館、體育機構合作形成科學利用體育資源的態勢,提高學校整體體育教育水平。
3.2形成科學的體育教育模式
開展先進體育教育模式、推廣先進的體育教育理念是當下中專教育不可或缺的。在以往的教育模式中結構陳舊、模式單一難以帶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先進的體育教育模式要因材施教,針對不同學生的愛好、特長實施科學的教育方法,形成有針對性、有趣味性的科學教育模式。在教育理念上要改變應試教育中以考試為主的評價體系,形成以學生參與為主,注重課堂接受和活動開展過程的體育新理念。這樣在根源上除去舊的體育教育中不合理的部分,形成科學合理的教育新模式。
3.3加強學生思想品德教育
加強學生思想品德教育一直是我國教育的重要注重點。在體育教育中加強思想品德教育是體育和德育的結合,它的合理之處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針對學生思想的不成熟,思想品德教育在體育中開展能夠健全中專生的心智和獨立思考能力,有助于他們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更強的接受體育教育的能力。另一方面德育開展能夠提高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指引學生嚴于律己、積極向上養成良好的心理品質更有助于體育教育開展。
3.4尋求校辦企業及其他合作企業的聯合協助
在現代化市場經濟條件下校辦企業以及學校與其他企業合作的情況經常出現。中專教育主要面向職業技能需求大的企業輸送人才,企業具有相對充足的資金,而學校則有比較從組的人力資源,兩者間的合作是互利共贏的選擇。校辦企業與學校財政系系相關,利用校辦企業的資金優勢與中專學生的技術能力結合,既節約了成本、提高了企業的生產能力有解決了學校體育教育資金缺乏的窘況。相對于校辦企業與其他企業的合作也很可行,學生實習期間與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也能在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情況下增強學校體育教育水平。
4.結論
中專體育教育的優化要從決定中專教育的影響因素著手,要根據當下中專體育教育的現狀著手,要從實際出發從中專階段學生的心理和身體特征出發探究體育教育優化策略的方向。普及推廣科學的體育教育理念是新體育教育模式開展的理論基礎,是形成中專體育教育優化的前提。提高中專生的思想品德素質是提高體育教育水平的內在條件,教育主體接受能力的提高是整體教育水平提高的關鍵。現有體育教育資源的合理利用是現今新教育方式過度下最有效可行的方法之一。與校辦企業和其他企業合作也是解決體育教育資源問題的方法之一,是新形勢下積極應對科學合理的方案。這樣,在不斷的潛移默化中中專體育教育的質量將會穩步提升,以此為基礎中專學生的各方面素質也將逐漸提高。
作者:關紅梅 單位:鄭州市科技工業學校
參考文獻:
[1]張國紅.探索中專院校體育教學模式的優化途徑[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4,11:121-122+111.
[2]呂艷華.中專學校體育教學現狀和改革策略[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5,10:100-101.
[3]常愛軍.新課改背景下中專體育教學策略的研究[J].知識窗(教師版),2012,09:30-31.
- 上一篇:高校少數民族學生體育教育理念研究
- 下一篇:戶外拓展活動對技工學校體育教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