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傳統體育美學與體育舞蹈的對比

時間:2022-11-09 11:14:21

導語:民族傳統體育美學與體育舞蹈的對比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族傳統體育美學與體育舞蹈的對比

摘要:民族傳統體育在我國的發展源遠流長,在發展過程中,其美學價值也隨之表現出來。中國民族傳統體育除了有攻擊、防御的作用之外,還有表演以及展現美的功能。文章通過文獻資料法、歸納演繹法對民族傳統體育學美學特征及西方體育舞蹈美學特征進行分析與對比。總結得出,二者美的主體“人”相同,二者美的表現形式相同,二者美學產生的環境不同,二者功能不同。

關鍵詞:民族傳統體育;體育舞蹈;美學

1民族傳統體育的美學特征

1.1民族傳統體育的韻律美。韻律美包含了動作和音樂兩種韻律美的形式。動作美是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重要美學特征之一。比如蘆笙刀這一項目中所具有的迅速、協調的動作,完整、輕柔灑脫的腳上動作;再比如蒙古族的摔跤表現出的力量、肌肉,粗獷的肢體動作;這些都是對民族傳統體育動作美的很好詮釋,民族傳統體育的動作美因為完美的肢體動作以及優美的音樂旋律的和諧統一被很好的詮釋出來。1.2民族傳統體育的形式美。民族傳統體育的形式美則包含了內在美和外在美兩種,分別是人體美和服飾美。民族傳統體育的各種動作都完美展示了民族傳統體育的人體美,表現出的速度、力量、耐力、靈敏以及柔韌等多個身體素質方面的能力。民族傳統體育的服飾美主要表現在民族服飾的色彩搭配、線條設計等等。比如許多民族服飾的色彩搭配以及線條設計都被現代服飾所引用,成為現代服飾的設計元素之一。因此,民族傳統體育的服飾美不僅成為我國服飾的一大特色,而且在國際舞臺上展現出其特有的美學特征及藝術魅力。1.3民族傳統體育的精神美。中國民族傳統體育因為傳承了中國傳統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對人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它的社會美特別集中體現在人的思想性格、行為舉止方面。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具有很強的娛樂性,很多都在其特有的重大節日例如在婚禮上進行表演,還有許多具有儀式性日子中進行演出,例如喪葬等等。

2西方體育舞蹈的美學特征

2.1體育舞蹈的人體美。在體育舞蹈中,身體美也可以稱之為形體美,這是體育舞蹈展現其美學特征的基礎,通過體育舞蹈表演者的肢體動作而進行展現,對體育舞蹈的形體美,我們可以在體育舞蹈的比賽或者表演過程中充分的了解到,在表演或者比賽過程中,表演者或者運動員通過自己的肢體動作來展現出其音樂背景下的情緒以及情感表達,以此來吸引評委老師的目光,從而獲得高分。2.2體育舞蹈的運動美。在體育舞蹈運動過程中,其動作造型美具有時間性和空間性,因此我們可以將它劃分為動態美、靜態美以及動靜相結合的美等等。表演者或者運動員肢體的每一個動作都必須與音樂協調一致,才能再舞臺上向觀眾展示出來的是準確、標準、優美的技術動作,從而吸引觀眾的眼球,在注意力經濟的時代,受眾無疑是最重要的環節之一。2.3體育舞蹈的精神美。體育舞蹈精神美是指人性的道德美、意志情感美和情感美,即體貼、愛護合作等基本的道德;思考、追求、觀察等高度的理性;開朗、創造和純正等豐富的情感;努力、積極和忍耐等堅強的意志品質等。體育舞蹈的精神美主要表現為選手的氣質美,在體育舞蹈表演過程中,氣質對體育舞蹈表演者的要求很高,因此,優秀的體育舞蹈表演者必須要通過很高強度的訓練才能走上舞臺,對其意志力的要求也很高。

3兩者美學對比分析

3.1美的主體“人”相同。細數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每一個項目都離不開人的參與。許多傳統體育項目追根溯源都是對美的主體——人的贊美,如果缺少了人,也就沒有了美的創造者,即使有趣也不能稱為美。在西方體育舞蹈中,美的展示也離不開人,都是人的不同肢體動作、不同舞蹈形式以及不同節奏韻律的展示。3.2美的表現形式相同。無論是中國民族傳統體育還是西方體育舞蹈,其表現形式從藝術的存在方式上來說都具有時間藝術的特征,甚至可以說是時空綜合的藝術。舞劍通過外在形式傳達出內在情感。而西方體育舞蹈則是通過一定的舞蹈動作,表情達意由此可見,無論是民族傳統體育還是西方體育舞蹈,其美的表達都是通過主體的動作來展示蘊含其中的精神寓意。3.3二者美學產生的環境不同。我國民族傳統體育美學與西方體育舞蹈美學之間存在不同之處,產生的原因重要的就是兩者產生的環境不同,此處的環境又包括了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不同。我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活動范圍具有區域性的特點,傳統體育雖融合,仍具有中華民族的特色。而西方體育舞蹈在本地產生之后,雖也有自己本地的特色,在歷經殖民地統治和西方廣泛的人文交流,去粗存精,成為世界性的舞蹈之后,其標準逐漸統一。3.4二者功能不同。民族傳統體育更具有民族性的特點,源于民族傳統,促進民族團結,而西方體育舞蹈更加具有觀賞性和競技性在其中,因此二者鑒賞的美學功能也不盡相同,后者偏向欣賞的功能,前者在此基礎上多了指導發展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田祖國,白晉湘.民族傳統體育美學價值與廣場文化建設[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8,(2):25-28.

[2]陳素娥.廣場文化建設中民族傳統體育的美學形態[J].吉首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7):110-112.

[3]譚潤芳.中西方體育美學差異研究現狀綜述[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11):144.

[4]鄭巖葒.解讀:“各美其美”的民族體育——美學視角下的竹竿舞[J].商業文化,2015,(12):125.

作者:武笑笑 單位:南京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