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體育舞蹈能力評價分析
時間:2022-08-21 10:46:55
導語:兒童體育舞蹈能力評價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運用運動訓練學和舞蹈訓練學原理,采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邏輯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根據兒童的身心發育特征和體育舞蹈教學實踐,對兒童舞蹈能力所涵蓋的內容進行分析,分別從身體形態、舞蹈基本能力、音樂鑒賞能力、心理素質、技術素質五個方面進行具體的闡釋,目的是為兒童舞蹈的教學和實踐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兒童舞蹈;舞蹈能力;內容效度
體育舞蹈是一項集音樂、舞蹈、體育等為一體的藝術類運動項目。作為一門藝術類的體育運動項目體育舞蹈有著不同于其他體育項目的運動特點和技術要領,青少年作為學習體育舞蹈的主要群體,不僅要能體驗舞蹈帶給自身的快樂,也要能忍受學習舞蹈過程中的艱辛。培養一定的舞蹈能力是跳好體育舞蹈的基礎。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本文以兒童舞蹈能力評價指標的內容為研究對象。1.2研究方法。1.2.1文獻資料法。查閱山東體育學院圖書館收藏的專著、期刊、論文等相關資料,收集有關文獻資料,并對現有的文獻資料進行閱讀、整理、篩選、歸納、分析,為本文提供理論依據。1.2.2專家訪談法。以在體育舞蹈教學和競賽方面取得優異成績的教練員和專家為訪談對象,針對兒童舞蹈教學和兒童舞蹈能力的內容進行咨詢。1.2.3邏輯分析法。收集相關資料結合專家意見和建議進行分析研究,得出結論。
2相關概念界定
2.1兒童舞蹈能力的內涵及意義。舞蹈能力是指體育舞蹈練習者在學習基本的專項內容的基礎上,獲得的特定專業所需的專門運動能力,是完成各種體育舞蹈動作的基礎。通過舞蹈能力的訓練可以提高練習者運用和控制自己身體的能力,并為以后更深入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2.2舞蹈訓練學。《舞蹈訓練學》[1]中提出了舞蹈專業能力一詞,舞蹈專業能力(專業能力或身體專業能力),特指在舞蹈表演中舞蹈表演者的身體應該具備的各種專門能力,它是舞蹈訓練內容的概括,是一個舞蹈者在舞蹈訓練中獲得的發展的各種身體能力的總和。按照各部分內容的不同屬性,將舞蹈專業能力分為身體基礎性能力和身體技藝性能力兩大類。這里對舞蹈專業能力進行了細致的劃分,但是與我們需要的兒童舞蹈能力還有區別。根據兒童的身心發育特點,大部分兒童學習體育舞蹈是為培養良好的體態,通過舞蹈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及在舞蹈學習的過程中掌握一門藝術技能等。2.3結合兩者論述兒童舞蹈能力的指標。依據兒童的身心發育特征,兒童舞蹈能力是指兒童經過舞蹈的專項動作練習后,在練習和表演中所發揮出的有別于正常狀態時的身體能力,其中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身體形態、舞蹈基本能力、音樂鑒別能力、心理素質、技術素質。身體形態包括身高、體重;舞蹈基本能力包括肌肉力量、柔韌、速度、靈敏、耐力等;音樂鑒賞能力包括風格特點、音樂節拍;心理素質包括社會交往、自信心、意志品質、消除不良情緒;技術素質包括架形、運動方向、重心的移動、動作的完成度、節奏準確性。
3兒童舞蹈能力評價指標的內容分析
3.1體育舞蹈中的身體形態。舞蹈的美是一種體態的美,是根據身體的運動造就的美。芭蕾舞講究的是“開、繃、直、立”,而體育舞蹈也不例外,挺拔的身材,勻稱的體態是跳好體育舞蹈的基本要求。接觸拉丁舞的過程中,要先解決身體形態的問題,會不斷要求練習者兩腿超直,脊椎向上找天花板,尾椎向內收進入身體,在這一組力量的對抗下,練習者的身體會呈現“直、立”的效果。3.2體育舞蹈中的舞蹈基本能力。舞蹈基本能力俗稱基本功,是指學習舞蹈所需要的基本身體能力,是練習舞蹈的基礎。3.2.1肌肉力量。力量素質是舞蹈基本能力中的重要素質,是基礎中的基礎。作為一名舞蹈練習者,首先應具有一定的力量素質,有了一定的力量素質才可以自由的控制舞蹈中肌肉的收縮與放松,身體的快速轉換等,才能更好地把握動作要領,領會舞蹈的內涵。3.2.2柔韌素質。動作的幅度大小與舞者的柔韌素質有很強的相關性,在體育舞蹈中特別強調練習者要有很好的肩、胸、腰、腿等的柔韌度,柔韌性好了以后,做起動作來才會感覺舒展,連貫,動作的運行軌跡才會大,柔韌素質是練習者學好體育舞蹈必不可少的條件。3.2.3速度素質。體育舞蹈是一種節奏感很強的舞蹈,在這種節奏下就要求練習者必須在每個節拍響起的時候身體要做到相對應的位置,用舞蹈的話說,要用身體的動作去撞擊音樂,這無疑對練習者的速度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恰恰舞一般每分鐘29~32個小節,每個小節由4個節拍組成,每分鐘要完成116~128個動作。由此可見,體育舞蹈不僅需要練習者具有良好的速度素質,反過來還可以為練習者發展速度素質,順應了兒童時期孩子的身體發育特征。3.2.4靈敏素質。舞蹈是以各種不同的身體形態組合所展現出來的,是練習者不斷的對自身身體極限的挖掘,其身體的快速轉換,重心的移動,運動中身體形態的保持都離開練習者的靈敏素質。在體育舞蹈的表演和比賽中,靈敏素質好的選手就可以做出很多其他選手做不出的身體動作,以增加在比賽中的獲勝機率。3.2.5耐力素質。身體素質中的耐力素質為選手能夠順利完成比賽提供保障[3]。正常舞蹈課程是90min一節,在這90min里包括了身體素質練習、專項動作技術練習,可以說90min學生至少要運動60min,而且是有氧和無氧相結合的練習,所以說耐力素質對兒童是至關重要的,是完成訓練和比賽的體能儲備。3.3音樂鑒賞能力。著名的大思想家柏拉圖曾說過“音樂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會目的外,必須把美的東西作為自己的目的來探求,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這句話概括說明了音樂是對美的追求,對人性的塑造。體育舞蹈是由十支不同的舞蹈組成,其就包含了十種不同的音樂類型,兒童在學習每個舞蹈之前首先就要先掌握該舞蹈的音樂特點,才能合理的跳出舞蹈的律動感覺。因此培養一定的音樂素養對學習舞蹈具有積極的意義。通過體育舞蹈的學習,也可以提高學生對音樂的分辨和欣賞能力。倫巴:纏綿浪漫,溫文爾雅、4/4拍,27~28小節/min;恰恰:歡樂俏皮,靈活多變、4/4拍,29~32小節/min;桑巴:熱情強烈,富有感染力、2/4拍,48~56小節/min;牛仔:節奏輕快且有躍動感、4/4拍,40~46小節/min;斗牛:儀式舞蹈,氣勢恢宏、2/4拍,60~62小節/min;華爾茲:莊重典雅,華麗多彩、3/4拍,30~32小節/min;維也納華爾茲:節奏清晰,旋律活潑、3/4拍,56~60小節/min;探戈:剛勁有力,動靜交織、2/4拍,30~34小節/min;狐步:典雅大方,舒展流暢、4/4拍,30小節/min;快步:簡潔明快,飽含動力和表現力、4/4拍,50~52小節/min。3.4心理素質。世界衛生組織把健康的定義修改為:健康“不但沒有身體的缺陷與疾病,還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狀態和社會適應能力”[3]。3.4.1培養意志品質。意志是實現目標的心理過程,意志力反映了人們克服困難的過程。對于沒有舞蹈基礎的兒童,學習體育舞蹈是要付出很多努力的,要克服身體和心理的雙重困難。遇到問題時本能的反應會去回避問題,但是當老師反復跟他強調一個要求,動作有所進步,可以跟上音樂時,又會燃起他們學習的興趣,在不懈的堅持中意志力和忍耐力不斷提高。3.4.2增強自信心。從不會到會需要一個過程,從一個簡單的基本步的學習到一串單人組合的完成,從一個單人組合的完成再到雙人合舞的提高,從雙人合舞的提高再到比賽場上的同場競技,在這個體驗的過程中兒童取得了成功,不斷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提高的對自己的認可,增強了自信心。3.4.3促進社會交往。體育舞蹈的另一特征是雙人舞,即要求在舞蹈的過程中兩人要有一定的配合和默契程度,這些都少不了兩人的交流溝通。在這個過程中就要求兒童之間要相互學習、分享、交流、管理,取長補短使之學會正確評價自己和他人,懂得尊重他人,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促進了兒童之間的交往。3.4.4消除不良情緒。司徒炳坤(2009)等應用精神的衛生自評量表(SCL-90)進行調查的結果表明,積極參加有關體育舞蹈活動者的心理健康總體水平明顯高于常人水平,研究對象的心理健康水平則更加顯著。現在的兒童課業繁重,相對于文化學習來說,舞蹈是一種可以使心情放松的運動,學生們跟著音樂翩翩起舞對內心來說就是很好的釋放,通過音樂用舞蹈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從而起到調節心情,消除不良情緒的作用。3.5技術素質。基本技術是有效合理地完成動作的保障。通過基本動作訓練,能使舞者逐漸掌握各種舞的風格和特點,也能為學習組合動作、進行成套動作的編排奠定必要的基礎少年兒童必須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術,才能跳出拉丁舞的感覺和特點。3.5.1架形。體育舞蹈中的人體美“以體傳情、形神兼備”。既然要以體傳情,那就要對我們的架形、形體提出更高的要求。從一開始學習舞蹈老師就會對學生的架形有所要求,且這個要求會貫穿于學習的始終。3.5.2運動方向。在體育舞蹈中每一個帶有轉動的步子,都有其明確的轉動方向,甚至在大套路的基礎下整體的運動方向也是有規定的。綜合各方面原因,人們在編組合套路時也都會考慮到方向。因此,在練習的過程中,方向的確定是少年兒童在練習時需要注意的問題。此外,除了整體的運動方向以外,還有身體的方向,清晰的身體方向會對舞蹈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3.5.3重心的移動。體育舞蹈通俗來說就是一個解釋重心的舞蹈。在舞蹈的過程中重心會在兩腿之間不斷交換,通過前后、左右、上下的移動維持重心的穩定等,可以說是因為有了重心的不斷交換才有了拉丁舞的特別感覺。3.5.4節奏準確性。音樂與舞蹈有著天然的姻緣關系。音樂是舞蹈的靈魂,跳舞其實不是跟著音樂在跳,而是跟著音樂中的鼓點或者旋律在跳。踩上音樂中的每一個鼓點,才能感覺動作是真正切合音樂的。兒童隨著舞蹈的鼓點和旋律能表現出不同的狀態,才是真正能夠把握音樂的表現。3.5.5動作的完成度。體育舞蹈中有很多特定的動作,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比如音樂速度、動作編排、個人能力等等,在兒童少年剛接觸舞蹈時很難能從頭到尾都按照要求完成動作。但是舞蹈的練習就是要不斷在正確的動作基礎上反復重復,以求讓肌肉形成記憶,更方便后面的動作完成和動作的流暢。
參考文獻
[1]楊鷗.舞蹈訓練學[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9.
[2]閆爽爽.對體育舞蹈摩登舞專項選手身體素質訓練的分析與研究[D].首都體育學院,2015.
[3]司徒炳坤,曾芊.體育舞蹈對心理健康影響作用的調查[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997(2):12-16.
作者:周全全 單位:山東體育學院
- 上一篇:陽光體育籃球運動發展策略研究
- 下一篇:高校體育舞蹈形體教學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