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體育現狀調查與熱點分析
時間:2022-01-29 10:56:26
導語:學校體育現狀調查與熱點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為探尋2012-2016年間我國學校體育領域的研究現狀及熱點問題,利用文獻資料和數理統計等研究方法,借助SPSS軟件在中國知網(CNKI)上搜索的2012-2016年間的984篇文獻進行多維度分析.從論文的研究數量、論文的期刊分布、論文的研究類型、論文的研究主題等方面的調查入手,歸納出我國學校體育研究的現狀及熱點問題.結果顯示:近五年來我國有關學校體育方面研究的論文數量有所下滑、定量性研究方法較缺乏,研究成果的深度不夠;學校體育領域的研究熱點主要集中在“學校體育課程的實施與改革”“學生體質健康改善與提高”和“傳統體育項目的傳承和發展”三大方面.
關鍵詞:學校體育;研究現狀;熱點分析
自2012年教育部頒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的條例》的文件,學校體育領域的相關研究再次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并誕生了一批批優秀的學術成果.鑒于此,筆者在中國知網上對2012-2016年CSSCI收錄的體育期刊論文,以“學校體育”為檢索詞,通過“關鍵詞”“篇名”等手段進行多重檢索,并結合論文閱讀進行人工篩選,最后選出984篇有效論文,通過對這984篇論文進行閱讀、梳理并分析,可以看出我國學校體育研究的現狀以及熱點問題的研究.以期為推動我國學校體育領域研究的深入發展提供一定的幫助和參考.
1資料來源與研究方法
1.1資料來源.通過中國知網(CNKI),采取高級檢索的形式,以近期教育部頒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的條例》的時間為準,時間界定為2012年至2016年,內容檢索條件采取篇名、關鍵詞為“學校體育”,獲得有關學校體育方面研究的初始文獻1215篇,除去重復發表的文獻、新聞報道、投稿通知、期刊介紹等非研究性文章,共得到有效文獻984篇.1.2研究方法.本文以SPSS20.0軟件為主要研究工具,在中國知網(CNKI)檢索出的984篇有效文獻中,從研究數量、研究類型、研究主題等不同緯度入手,將相應的數據導入到SPSS20.0軟件,進行詳細的數據分析和統計[1].同時,利用多維度分析和關鍵詞共現分析的方法,對我國學校體育的熱點問題進行調查和分析.具體的操作過程為:從中國知網(CNKI)檢索出的984篇有效文獻中,將研究現狀的主要內容作為關鍵詞分類的主要來源,并作為主要的分析對象,運用SPSS20.0軟件,將導出的各關鍵詞錄入其中,采用多維度尺度分析的方法,繪制出我國學校體育領域研究的熱點主題.通過圖形的形式直觀地呈現出我國學校體育領域研究的主要成果,以期為了解我國學校體育領域研究的側重點,掌握我國學校體育研究的前言和方向提供參考和幫助.
2研究結果與分析
2.1我國學校體育研究現狀概述.(1)我國學校體育研究的論文數量.總體來說,我國學校體育科研論文數量趨勢變化不大,從圖1變化趨勢圖可以看出,2014年發表的論文數量最多,共213篇,其次是2013年,共210篇,之后的2015年和2016年在CSSCI中發表的相關論文數量明顯減少.這樣的變化情況可能與我國學校體育領域的政策變化有關,2012年教育部頒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條例》的文件,引起了體育界和教育界專家、學者對學校體育發展的高度重視,相關方面的論文不斷呈現,到2014年達到最高峰.而隨后兩年,該領域的論文數量明顯下滑,后續的研究動力有待加強.圖1我國學校體育科研情況(2012-2016年)(2)我國學校體育科研論文期刊分布情況.由表1可以看出,在CSSCI中發表了有關學校體育研究的論文共984篇,其中發文量位居前四的期刊為《體育學刊》《體育文化導刊》《北京體育大學學報》和《武漢體育學院學報》,發文總量為57.2%;《沈陽體育學院學報》《成都體育學院學報》《體育與科學》《西安體育學院學報》和《體育科學》分別位于5~9位;而《上海體育學院學報》《廣州體育學院學報》和《首都體育學院學報》并列位于第10,其發文量均為23篇.其他期刊是指在CSSCI中的發文量不足10篇的期刊,如中國體育科技、教育理論與實踐等等,其發文量占總發文量的12.1%.(3)我國學校體育領域論文的研究類型.通過對984篇有效文獻進行統計和分析發現,有關學校體育的研究文獻采用質性研究方法的共703篇,占總文獻的71.4%,采用量化研究方法的論文共281篇,所占比例為28.6%.其中,問卷調查法仍占主流,其比例占到了40.8%;其次是數理統計和文獻資料法,其比例分別為28.9%和22.1%,實驗法僅占了8.2%.這說明對我國學校體育方面的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仍以傳統的定性研究為主,實驗法及與現代統計學相結合的數據統計法等定量研究方法仍是非常欠缺的,因此,關于學校體育研究方法及統計方法的創新將是學校體育研究亟需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4)我國學校體育領域論文的研究主題.對文獻研究主題及熱點趨勢的分析是科研動態計量分析的核心[1].本文對2012-2016年期間各研究主題與不同年份發文量的變化情況繪制了曲線圖,從圖2可以看出,“學校體育課程”方面的研究在2012年數量最多,這可能與2012年教育部頒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條例》的文件有關,隨后的2013年出現下滑,到2014年有所增加,但2015年和2016年呈現出下降的趨勢.“學校體育指導思想”的研究主題除了2015年外,研究總體上呈現出上升的趨勢,尤其是2016年其發文量達到了最高峰,說明無論學校體育如何發展,其理論基礎的研究仍是當代學者和專家們熱議的話題.“發達國家學校體育”方面的研究總體上呈現出上升的趨勢,說明研究并借鑒發達國家學校體育發展的經驗已成為該領域的一大重要課題.圖22012-1016年“學校體育課程”“學校體育指導思想”“發達國家學校體育”研究主題變化曲線圖圖3顯示,“學校體育發展”方面的研究波動較大,在2012-2015年間其發文量均為15篇以上,而在2016年其文獻量不足5篇,反映出關于“學校體育現狀、問題及發展”方面的研究開始減少,說明如果只是關于現狀調查、對策研究,將很難在CSSCI刊物上發表,還需在研究思路和方法進行創新.“學校體育教學”的研究在2014年達到高峰,其余年份均有所下滑,說明僅僅通過研究教學來促進學校體育發展的單一的研究思路已開始減少.“學生體質健康”方面的研究呈現出波動的發展趨勢,2013年達到研究的最高峰,隨后總體上呈下降趨勢,2015年后開始回升,反映出了《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政策的頒布對學生體育體質健康的重視和促進作用.圖32012-2016年“學校體育發展”“學校體育教學”“學生體質健康”研究主題變化曲線圖圖42012-2016年“學校體育制度法規”“學校體育與教育”“傳統體育項目”“體育師資隊伍”研究主題變化曲線圖圖4顯示,“學校體育制度法規”“學校體育與教育”“體育師資隊伍”這三個研究主題都有上升的趨勢,而“傳統體育項目”的研究有下滑的趨勢.“學校體育制度法規”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學校體育考試制度、安全保障制度、體質健康標準等相關制度和標準的頒布,對學校體育制度法規制定及實施情況的研究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學校體育與教育”方面的研究集中在2012年,隨后開始下滑,在2015年達到最低點,之后又開始上升;“傳統體育項目”方面的研究總體上呈現出下滑的趨勢,說明新興體育項目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對傳統體育項目的研究產生了一定的沖擊.“體育師資隊伍”方面的研究有一定的波動,2015年達到最低點,之后開始增加,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關于體育教師的研究波動較大,該研究主題的文獻量僅占總文獻量的3.5%,但仍屬于熱點的研究主題.2.2我國學校體育研究的熱點領域分析.(1)學校體育課程的實施與改革.“學校體育課程的實施與改革”是近年來學校體育研究的熱點,尤其是有關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研究,從該標準的制定、變化到實施的實際情況等多個方面進行了分析,且研究重點有所不同.一是從宏觀層面進行探討,何建東[2]利用對比分析的方法對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修訂稿和實驗稿的變化及存在的困惑進行了分析;肖威等[3]通過對《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實驗稿實施過程中存在的不足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修訂稿在具體執行中的6大策略;二是從微觀角度對其具體實施進行研究,劉海燕等[4]從體育教師的角度入手,對其實施《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認同感的影響因素進行了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對實施課程標準的限定性、課程目標的適切性、課程內容的實用性、實施效果及教師自身認同感情況等是主要因素.總體而言,目前有關《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研究的文獻較多,專家和學者們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多以文獻調查、訪談等傳統的方法為主,尤其是關于學校體育課程實施狀況的研究,更是缺少實證性的研究,研究成果的深度有待加強.(2)學生體質健康改善與提高.目前有關學生體質健康方面的研究越來越多,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群體的研究有所增加,研究角度多樣.現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①建立在實證基礎上的定量研究,杜發強等[5]采用了有序多分類logistic回歸分析方法對青少年學生的體質健康等級與影響因素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研究;②從理論模型的角度對學生體質健康問題進行研究,于紅研等[6]借助柯克帕特里克評價模型,對我國大中小學生在認知、情感、參與行為、學習和效果五個維度上的主觀認知和客觀評價進行了測量;③理論模型與實證調查數據相結合的研究,姜衛芬等[7]借鑒PDCA管理模式設計出我國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管理閉環系統圖,并對PDCA應用于我國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工作進行應用實例分析總體而言,現有的研究緊跟當下青少年體質健康的實際情況,側重研究學生體質健康測量方法及管理方面,縱向研究成果較豐富,但是橫向研究成果較少,尤其是與學校體育教育、教學相結合的研究較缺乏,這些問題有待于進一步解決.(3)傳統體育項目的傳承和發展.近年來有關學校傳統體育項目的研究焦點集中在田徑、武術等項目上,當下新型項目的興起對我國傳統體育項目的傳承和發展產生了一定的沖擊,許多學者開始從這些方面入手來研究傳統體育項目在高校的發展問題.李卓嘉等[8]通過文獻資料的查閱,運用專家咨詢等科研方法,對我國學校武術教育的發展歷程進行梳理,在反思其發展現狀的基礎上,提出了務實推進學校武術教育的實施路徑;宋曉琳等[9]通過對彝族地區中小學校體育課程教學現狀的調查與研究,分析了在彝族地區中小學校利用彝族傳統體育文化資源實施體育課程教學的意義與可行性;秦立凱等[10]從文化傳承的角度反思了高校民族傳統體育教學模式,旨在為建構新模式提供參考.
3結論
綜上所述,2012-2016年期間,在CSSCI上有關我國學校體育研究的論文數量總體上變化波動不大,發文量位居前四的期刊分別是《體育學刊》《體育文化導刊》《北京體育大學學報》和《武漢體育學院學報》,其比例占到總發文量的近60%;在研究方法的運用上,多以傳統的定性研究為主,而定量研究非常少,尤其是因子分析、方差分析、回歸分析等多元統計方法;通過曲線變化圖我們最終確認了學校體育研究的10大主題,其熱點領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大方面,即“學校體育課程”“學生體質健康”“傳統體育項目”.
作者:張開媛 王 明 徐連軍 單位:宿州學院體育學院
- 上一篇:惲代英學校體育觀及啟示
- 下一篇: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