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美教育小學體育論文2篇
時間:2022-02-13 10:08:00
導語:審美教育小學體育論文2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篇
現就以訓練學生的“隊列隊形”為例,若我們反復進行隊列隊形的教學訓練,學生就會感到筋疲力盡、枯燥無味,學習興致也會逐步衰竭,因此,我們必須采用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美感教育策略。如,平時在隊列隊形教學中,充分利用美感有其自覺性這一特點,在整潔的運動場上,畫上各種清晰的、悅目的標記或隊形練習的圖案,通過直覺喚起學生內在的審美興趣和審美情感,使他們在愉悅的情感支配下,產生一種躍躍欲試的愿望;之后,教師用簡潔的語言啟發學生通過影片學解放軍的形象,喚起學生的審美聯想,使他們從感性藝術形象的聯想中想到解放軍威嚴整齊的隊伍;最后,教師用音樂代替“一、二、一”的口令,讓學生進行各種形式的隊形變換練習。這樣,以直覺和愉悅為特點的多種形式的美感教育,不僅能很好地完成隊列隊形的練習,還能給學生以美的教育。在中年級前滾翻的教學中,我并不直接對學生教授新知,而是首先讓學生觀看錄像,把我國體操運動員在體操比賽中前滾翻播放給學生,讓學生了解前滾翻的形式,使學生在頭腦中有一個前滾翻的概念,再進一步點撥動作怎么做才美,把前滾翻的優美、優雅與動作的舒展的一致性在學生的感官中形成,從而進一步引導學生進入前滾翻的教學實踐,在教學中重點強調動作的重難點,從而達到教學效果。
二、榜樣激勵,寓審美教育于人格教育之中
魯迅認為:“美育”亦可輔道德以為治。由于少年兒童喜情理、厭純理,喜形象、厭抽象,只有美是兒童樂于接受的也是最穩定、最持久的心理要求,而美育正是喚起兒童對美好事物感興趣的一種陶冶性教育,使他們得到知、情、意,認識真、善、美。為達此目的,在教學中我努力找準人格教育的知識結合點,從而有機滲透。如對“支撐跳躍、單杠”一類課的學習首先對學生講述我國體操運動上有突出成就的運動員,介紹他們的事跡。如體操王子李寧、體操全能冠軍李小雙、劉璇及其他體育名將如鄒凱、滕海濱、李小鵬等刻苦訓練,成就事業,為國爭光的事跡,鼓勵學生鼓足勇氣學習這些人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難的品質。其次,對教材中的動作要求給學生講明,解釋清楚,通過教師完美的示范,讓學生在學習中體會動作的連貫一體的形體美、藝術美,通過課件播放世界冠軍在比賽中標準優美的動作,去聯想自己應該怎樣去完成一個完美的技術動作同時鼓舞學生去創造美。這樣,在教學中就避免了單純教教材,教技法,在教技法的同時去理解美、欣賞美、創造美,從而陶冶道德情操,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三、結語
總之,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審美教育的滲透具有獨特的作用。所以,我們在體育課中必須堅決貫徹執行以“立美導學”為主線索,以“以美育人”為教學目標,從而使學生在體育教學中不但能提升身體素質,而且能提高審美素養,培育完美人格。
作者:王芹單位:江蘇省鹽城市亭湖區永豐小學
第二篇
一、小學教學中審美教育和體育是相輔相成的,體育是審美教育的基礎,審美教育也參與并滲透于體育教學之中
美在體育教學當中既包括形態,還包括技能,所謂的美并不是穿著奇裝異服、穿著打扮非常的時髦,體育教學錄中所說的美指肌肉發達,舉止大方,青春煥發,擁有健康強壯的體魄,擁有勻稱健美的體形,并且擁有高尚的靈魂,也就是心靈美。讓孩子們在體育運動當中形成一個完美的體育健兒形象,這就要求他們具有,靈活的身體,健康的體魄,精湛的技巧,使他們身體美與精神美交相輝映。在體育教學中,要想審美教育完美的展現出來,那么就必須不斷創新。體育運動中的創新首先要使學生能接受新知識、新理念經驗,改變他們傳統的對體育運動觀念的認識,使他們自然而然的在體育運動中激發其內在潛力,從而在體育運動中認識美接受美進而創造美,產生從事體育運動的新動力。在當今新的課程理念下,體育教學也不可避免的進入到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在體育課堂中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那么就必須要展示教師的魅力之美。教師的魅力美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形象美。二是著裝典雅儀表美。三是內在修養美。四是心靈美和行為美。這就要求在體育教學中教師需要有高度的涵養,優美的風度,一絲不茍的教學態度,才能營造出美的課堂氛圍,從而激發學生對體育教學的情感,并贏得學生對教師的尊敬與尊重。
二、小學體育教學中貫穿審美教育,要充分發揮體育教師的主導作用,并與學生的主體作用密切結合
體育教師是教學中美的引導者和傳授者,教師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教師本身的活動就成了學生的審美對象,教師要注重言傳身教,榜樣示范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師首先要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為學生樹立美好的形象,做到自身形象和教學內容的統一。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體育教學必須以學生的活動為主,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主動精神,要讓學生真正成為體育學習的主人,使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有機地結合起來。教學的最終目標是為了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與體育能力,從而讓學生擁有身體美和動作美。如以小學足球為例,我們用少量課時進行足球的基本技術的教學,更多的是讓學生自由組合進行教學比賽。讓學生在自由組合的比賽中,自我鍛煉提高,從比賽中感覺到技術的不足,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從教學比賽中產生對足球的濃厚興趣,把積極的熱情投入到學習鍛煉中。完成“要我健身”——“我會健身”——“我要健身”過程的轉變。使學生在鍛煉身體的同時又學到了知識,并且啟發引導學生自己去思考,去實踐,去探索,形成自己的鍛煉能力。
三、素質教育下體育教學的完整過程,既包括體育課上的活動還包括課外體育活動
課外活動的組織形式可以考慮多方面因素,比如學校現有的條件、學生興趣愛好等等,沒有必要拘泥于各班來進行分組,課外活動項目可以根據學校器材的多少,學生興趣愛好人數的多少來進行分組,然后再根據學生的水平可以分為普及性和興趣性的體育活動,不同的項目可以選擇一名體育特長學生負責,可以聘請有體育特長的教師來輔導課外活動,為學生創造良好的練習氛圍。教師根據學生的活動情況,在必要的時候對學生給予指導,讓學生在愉快的課外體育活動中身心得到發展,審美能力有所提升。
四、結語
總之,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必須使學生能夠自發自主的參加到體育活動當中來,學生有了體育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那么美對于學生來說就不難實現了。
作者:馬瑞利單位:河北省秦皇島市盧龍縣劉田各莊鎮小陸嶺小學
- 上一篇:助人為樂好人事跡材料
- 下一篇:交通局雙聯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