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游戲小學體育論文3篇

時間:2022-02-27 03:15:38

導語:體育游戲小學體育論文3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體育游戲小學體育論文3篇

第一篇

一、教學實踐準備

(一)基本設置

課時地點:共40課時,全部課程在學校操場進行,課程計劃見表1:變量選取:自變量為兩種教學方式;因變量為學生跑、跳能力,學習興趣,學習態度。分組設置:將兩個教學班設置為實驗班和對照班,實驗班采取體育游戲與常規技術教學結合的方法,對照班采取單純技術教學方法。實驗班與對照班任課教師、教學內容、場地器材、課時長度完全一致。

(二)教學模式及課程設計

實驗班教學模式如圖1所示:圖1實驗班教學模式框圖50米跑游戲設置:1.快速反應跑。學生相距1米分列為奇、偶兩組,成站立式起跑姿勢,游戲中教師隨機口述四則運算,學生根據判斷得出計算結果的奇偶性,由一組追逐另一組。游戲目的是提高學生快速反應和加速跑能力。2.追逐接力跑。學生成5路縱隊站在起跑線前,游戲開始后第一名學生起跑至25米處折返并與第二名拍手完成交接,后依次進行。游戲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團結精神。立定跳遠游戲設置:1.四級連環跳。學生成5路縱隊站在起跑線前,跑道按每段5米,共設置4個標識,游戲中學生依次完成鴨子步、高抬腿、連續后蹬腿、加速跑動作,至終點處等待,直至所有人完成。游戲目的是提高學生身體協調性和腿部力量。2.協作單腿跳。學生成5路縱隊站在起跑線前,每隊后一名學生左手扶前一名學生肩膀,右手托前一名學生右腿,游戲開始后全隊協作跳至終點。游戲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提高學生彈跳能力和爆發力。

二、教學實踐實施

學生跑、跳能力測試成績依據《中國學生體質健康評分表》換算,學生學習興趣測試依據《小學生體育學習興趣水平評價量表》進行問卷評分,學生學習態度測試依據《小學生學習態度分量表》進行問卷評分。數據采用數理統計法和邏輯分析法進行統計分析。

三、教學實踐結果分析

(一)課程前測試情況

表2所示為兩班跑、跳能力課程前測試結果。P>0.05,表明兩班學生跑、跳能力不存在差異。按照同樣方法,確定兩班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態度均不存在差異,可以進行教學實踐。

(二)課程后測試情況

1.跑、跳能力分析

結果分析選取學生進步幅度作為獨立樣本進行檢驗。表4所示為兩班學生跑、跳能力進步幅度。顯然實驗班學生成績進步幅度更大。應用LSD(T檢驗)法對表4數據進行處理,結果見表5:表5課程前跑、跳成績提高幅度兩兩比較結果班級均差標準差P值均值95%置信區間下限上限實驗班和對照班23.935.440.00013.1334.73P<0.01,同樣證明兩班學生跑、跳成績提高幅度存在顯著差異,且實驗班高于對照班。說明結合教學內容設置體育游戲,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跑、跳能力。

2.學習興趣分析

按照3.2.1方法對學生學習興趣測試數據進行分析,得出以下結果:實驗班學生課程前后學習興趣比較,P=0.000,小于0.01,說明學生的學習興趣發生較大改變。對照班學生課程前后學習興趣比較,P=0.365,大于0.05,說明學生的學習興趣變化不大。實驗班測試數據變化為正值,說明將體育游戲與體育教學有機融合,能夠顯著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3.學習態度測試結果分析按照3.2.1方法對學生學習態度數據進行分析,得出以下結果:實驗班學生課程前后學習態度比較,P=0.010,小于0.05,說明學生的學習態度發生改變,且數據變化為正值,說明學生學習態度更加認真。對照班學生課程前后學習態度比較,P=0.000,小于0.01,說明學生的學習態度有顯著變化,但數據變化為負值,說明學生學習態度更為消極。說明單純技術教學易引發厭學情緒,設置有益有趣的游戲能夠促使學生保持認真學習的態度。

四、結論

本文通過設置實驗班與對照班的方法,對同等教學條件下的小學體育教學進行對比實驗。實踐證明,將體育游戲融入教學內容的班級,學生跑跳能力、學習興趣、學習態度等方面都有了較大提高,學習質量較高。而單純進行理論授課的班級,學生跑跳能力進步幅度小于實驗班級,學習興趣基本沒有發生變化,學習態度則呈現出明顯的下滑趨勢。通過實踐分析,證明了體育游戲能夠全面提高小學體育教學質量。

作者:石明單位:大連市甘井子區知遠小學

第二篇

一、游戲有利于教學變得生動有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興趣是學生上好一堂課的前提,一個趣味十足,具有一定情節的游戲能出乎意料地滿足學生的求新、求活、求趣的心理要求,激發起學生的興趣,使他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倍增。如:在短繩課中,學生們喜歡用繩子玩“抓尾巴”的游戲。我在傳統“抓尾巴”游戲后進行特征游戲的改編,方法是:規則與傳統游戲相同,只是在形式上利用短繩各種各樣的顏色,要求學生抓某一種顏色的“尾巴”(繩子),在一個顏色抓完后再抓另一個顏色,直到最后剩一種顏色,再由老師抓,這樣老師也加入游戲中,拉近了師生距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再如:報數抱團找朋友的游戲中,我增加了一些趣味性的規定,把所有相同特征的同學抱在一起:有時是短頭發的同學、有時戴眼鏡的同學、有時找同桌、有時找衣服顏色類似的同學,通過變換游戲的教學形式,讓游戲變得更加有趣,成為學生喜歡的游戲,給同學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只要教師能組織趣味性強的游戲,就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其好奇心和興奮性,提高教學效果。

二、游戲有利于學生掌握教學內容,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

小學生具有愛玩、好勝、喜歡做游戲的特點,在游戲時他們的情緒積極愉快,易于接受新知識新內容。體育教師如果能抓住這一特點,將枯燥的學習、練習轉化為游戲的形式,課堂氛圍變得輕松、愉快,在學生的主動參與下,必定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例如:在進行腿部力量訓練的過程中,如果教師單純教授動作要領,進行重復的彈跳訓練,是無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如果在這部分教學中我加入游戲,讓學生分組進行單腳接力跳的比賽或跳繩接力,增加其對抗性,讓學生愿學、樂學。同時我在教學的過程中就同一訓練內容還應采取不同的游戲方式,使練習方法靈活多變,這樣才能維持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技能。就拿腿部力量的訓練為例,除了上面提及的單腳跳的比賽外,我還可組織學生跳簡易的“竹竿舞”或者組織女同學進行一次“跳皮筋大賽”等,使同一訓練總具有新鮮感,這樣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興趣,豐富學生的想象,使游戲更有特色,更具魅力,不僅使學生得到了身體的鍛煉,感受到學習的樂趣,使他們從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三、游戲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體育游戲形式是多種多樣,富于變化的。但即使是一個很有趣的游戲,如果只是機械地重復,時間久了學生也會感到厭倦。因此,在教學中我充分發揮學生想象力和創造性,讓學生參與編創一些游戲環節,使課堂內容更加豐富。例如在短跑練習中,我讓學生自編的“畫人像”游戲頗具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學生非常樂意參與。學生是這樣設計游戲環節的:每10個學生分為一組,在15米外放一塊小黑板,要求學生聽到口令后迅速跑到黑板前,畫下一筆后再折返跑,最終組成一個人頭像。“畫人像”游戲,改變了以往單純繞過障礙物的跑步練習,而是將跑步和畫畫聯系在了一起,新穎有趣,每組學生畫出的頭像都是他們自己發揮想象力的結果。另外很多有情節的游戲,如“老鷹抓小雞”,“大魚網”,都可以讓學生自己編故事,在游戲中自己制定規則,擔任一定的角色,訓練學生的組織能力和創新能力。于是,我就在游戲講評中對創編該游戲的同學大加表揚。結果,一個人成功的喜悅激發了更多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僅“大網魚”一個游戲,就收到了十多種游戲方法。由于游戲中有學生的創造,這種游戲就更能激發學生參與的欲望,這時教師再給予一定的指導和充分的肯定,就能使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變為主動,由消極變為積極,由平淡變為突出,培養學生挑戰自我的勇氣,建立其自信心,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

四、游戲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培養學生的拼搏精神

體育游戲大多是集體活動,由全班同學一起參加,要求學生在游戲活動中承擔一定的責任,在協作中共同完成一項“任務”。一次接力跑,一次游戲,如果沒有同伴間的合作,單憑個人力量是很難取得勝利的。讓每位學生意識到自己身上的責任重大,伙伴的默契配合、彼此的情感交流甚至只是加油吶喊聲,都非常重要,集體意識逐漸增強,爭取“第一”是他們心中的目標。例如,游戲“老鷹抓小雞”,表面上只是“鷹”的進攻,“雞”的躲閃,實際上是雙方體力和集體智慧的共同抗衡,也是伙伴間的默契配合的體現。在活動中你既能看到“鷹”的變化多端,也能在頻繁的交鋒中,學生的個性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并且,老師還可以在學生出現失誤的時候,教育學生糾正自私的觀念,充分意識到只有一個合作團結的群體,才能取得比賽的勝利。同時,體育游戲一般都是以激烈競爭和對抗形成來進行。在競爭中肯定自我,完善自我。這不僅體現了體育學科的鮮明特點,還能有效提高學生團結合作的意識,培養他們勇于進取的拼搏精神。

總之,學生對游戲有著濃厚的興趣,只要我們廣大體育教師集思廣益,以學生的實際需要和興趣為出發點,針對所教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在滿足大多數學生需要的同時,注意個體差異,不斷提高游戲質量,努力使之成為體育教學活動中的有效輔助手段,讓學生在“樂中學、學中取樂”,達到娛樂性與趣味性相結合,真正讓體育游戲的作用發揮到快樂體育教學中。

作者:李瑞芳單位:福建省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學

第三篇

1體育游戲的特點

正因為體育游戲不僅是游戲,還是體育活動,所以其特點就是兩者的結合,也就是獨立性、普及性、趣味性、知識性、娛樂智能性以及競爭性。體育游戲有助于學生可以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到公平競爭,并且還能在競爭的過程中感受到體育游戲帶給自己的歡樂,讓中樞神經得到刺激,從而能夠提高學生的興奮性。另外,運用游戲的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對體育的興趣不斷增長,并不會覺得乏味和厭倦,這也非常符合小學生的生理、年齡以及心理的特點,這也就是體育游戲受到學生喜歡和歡迎的原因。體育游戲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體育運動的組成大部分都是體育游戲,所運用的場地和器材能夠根據學校的經濟和環境來決定,簡單易行,有利于廣泛的開展和普及。體育游泳中還包含了競賽和情節等的因素,由此可以知道,體育游戲還有著生活性、思想性以及直觀性的特點。體育是小學生十分感興趣的課程之一,體育游戲的形式是生動活潑的,所以說體育游戲是小學體育教學的重要教學手段之一,開展體育游戲有利于開發學生的智力、品行、體力以及一些非智力,對小學體育教學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作用以及意義。

2體育游戲的作用

小學生身體發育的速度非常快,他們的各個組織器官等都還沒有發育完整,心理和生理機能都不高,身體機能還無法承受住過多的負荷以及艱難的訓練。體育游戲可以引起小學生的注意,在游戲的過程中,有效利用各種體育器材,借助想象力以及多種動作,這樣可以有利于小學生輕松學習跑、走、跳躍、踢打、鉆爬、攀爬以及投標等的中低機能。學習體育動作其實對于小學生來說并不是一件困難的事,但是也不是可以輕易完成的,必須要通過反復不斷地加強聯系,但是重復的動作會讓學生的注意力逐漸分散,從而對整節課的練習強度和密度受到不好的影響,到最后也就無法達到預期的訓練效果。然而將體育游泳貫穿到這之中,就可以把那些重復或是復雜的動作當成是一種游戲,由于小學生的天性比較好動,再加上他們與生俱來的愛好就是玩游戲,這樣就不會讓小學生覺得重復的動作枯燥無趣,還可以刺激到小學生的中樞神經,幫助他們提高興奮,可以對運動的強度和運動量在極大的程度上進行適當的調整。體育游戲能夠避免學生產生厭倦的情緒,還可以有利于學生盡可能快地掌握運動技巧。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時常會出現一些較為困難的體育動作,通常在對困難動作進行練習前會需要體育游戲的輔助作用,也就是說在學習困難的動作前,會事先安排好一些和學習內容有相似之處的游戲,比如說某些練習的方法和形式,這樣能夠讓學生盡量快速地熟練掌握新的動作,也就是起到了誘導的效果。體育游戲在很大的程度上可以幫助學生降低學習困難內容時產生的緊張以及恐懼心理,還可以提高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產生戰勝它的情緒,讓學生用最快的速度進入角色,掌握住要領。

3有效應用體育游戲

在對體育游戲進行選擇時,必須要根據課程的任務來進行。小學低年級的體育教學任務主要就是幫助學生培養對體育的興趣,所以在選擇游戲時可以用“老鷹捉小雞”、“切西瓜”等這些小學生喜聞樂見的項目;而小學高年級的體育教學任務是以發展學生的靈敏、協調以及綜合活動等能力為主,所以可以選擇那些小球類的游戲來作為教學的內容,還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學的過程中,同一個項目對于不同的年級要有不同的要求。除了需要注意游戲的選擇,在小學體育教學的實踐中,創設適合小學生的教學情境也是十分重要的,這樣能夠把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有效激發出來,讓學生能夠在渾然不知的情況下逐漸進入學習的狀態,讓學生可以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獲得知識與技能,讓身體和心理可以得到和諧發展。把游戲故事化和情節化能夠更加有趣,讓小學生可以輕易進入情境,尋求現實生活中的場景,從而走入角色游戲。小學生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喜歡做游戲,但是因為小學生興趣轉移的速度比較快,如果游戲的教法太過單一,就算游戲再好,經過一段時間也有可能讓學生的學習興趣減少。所以,體育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應該要對游戲有適時的改編和創新,同一個游戲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來練習,這樣可以保持住學生的新鮮感,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他們的興趣,并且豐富學生的想象,讓游戲更加有特色和魅力。

4結語

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當中一直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占據著主導地位,在小學體育教學的過程中,科學并合理地運用體育游戲不僅能把小學生們對學習的興趣完全激發出來,還能夠豐富體育課堂的教學內容,讓課堂的教學目標可以更加順利地完成。所以,我們必須不斷對游戲教材進行深入研究,從而可以充分發揮出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

作者:張楊單位:秦皇島市撫寧縣榆關學區榆關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