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體育中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時間:2022-03-05 02:56:15

導語:小學體育中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體育中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摘要:在當前素質教育為重的大背景下,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小學體育教育的重要目標。團隊合作和靈活運用是如何實現有效體育教學的關鍵。自主學習不僅能促進小學生學習體育和健身的基本知識,掌握與體育相關的技能,小學生還能在體育鍛煉中增強體質,享受運動帶來的樂趣,也可以提早增強小學生對于社會的適應能力,培養他們養成終身體育的意識。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老師在學習體育理論知識的過程中,要進行小組合作和一些教育游戲,引導小學生之間相互合作或者獨立實踐,全面發展小學生身心。

關鍵詞:自主學習;小學體育;體育教育

1、緒論

自主學習教育是指小學生在沒有老師指導的情況下,通過自主、探索、合作等方式進行的一種自主學習模式。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都以自主學習為基礎,兩者都離不開小學生的自主學習,其核心就在于“自主”。小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發揮著主要作用,根據教育目標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和組隊方式,使小學生得到鍛煉。在小學生的自主學習中,保障全體成員都要進行參與,強調自主學習的重要性。為保證體育教學的有效性,體育活動后應設置考核環節,小學生可以一起討論運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結合生活實際,總結學生會遇到的常見問題,針對問題進行回答,養成及時總結和自主學習的好習慣。因此,本文就小學體育教育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一課題,展開了相關研究。

2、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障礙

2.1、小學生對學習目標認識不足。家長過于關注孩子的學習,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小學生積極關注學習成果習慣的養成。“為什么要學”、“為誰學習”、“怎么去學習”這些問題孩子根本就不知道,也不清楚他們學習的目的到底是什么?2.2、小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不強。家長希望我學習,老師希望我學習,我不希望學習充分反映出小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被動學習的學生占到了70%;自主學習的行為習慣并不樂觀。孩子學習是家長或老師的事,他們幾乎沒有自主權。2.3、老師在體育課上沒有重視小學生的自主學習。作為一名體育老師,如果總是遵循傳統的教學方法和陳舊的教學內容,采用“放養式”的體育教學,不尋求體育課堂的創新和改革,便不利于提高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2.4、小學生在解決學習問題上不積極。在學習的過程中總會遇到或多或少的難題,但在遇到困難時能主動去解決是小學生需要提高的能力之一。小學生能主動去解決學習中遇到問題的人只有一小部分,大多數小學生都會選擇問家長或老師,還有少數小學生則會表示無所謂。

3、自主學習的重要性

3.1、自主學習在體育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不同學習階段的小學生具有不同的學習任務特征。小學生活潑好動,喜歡玩耍,體育教學改革需要根據不同的學習階段來進行。只有充分了解當前教育現狀后,在此基礎上進行課程的改革,教育效果才可能會理想。小學體育教育在注重培養活動能力的同時,也不應忽視培養小學生的心理健康、適應能力以及合作能力。小學生在強烈的好奇心驅使下,有著強烈的學習欲望,老師應鼓勵小學生自主探索,以探究為核心來解決問題。自主學習可極大提高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也可調動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能活躍課堂的氣氛,達成高效的教學效果。在體育教學中,強調老師是主導者,小學生是主體,小學生要充分發揮組織者的作用,引導其他學生自主學習。體育技能的學習不同于其他學科,老師教小學生學習,只能通過反復的練習才能獲得成效。然而,如果小學生自身對學習缺乏主動性,就不能很好地掌握技能。3.2、自主學習是適應社會發展的重要前提。自主創新是當今這個時代的主題,自主學習亦是當今社會對于小學生提出的新要求和新希望。小學生應該養成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在體育教育的課堂上,老師要積極引導小學生去主動學習,積極進行創新,比如,老師拿出一根跳繩,教孩子跳繩的方法,然后讓孩子嘗試老師教過的跳繩方法,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然后在此基礎上可以掌握跳繩的基本方法,然后進行跳繩游戲創新,自主創新跳繩游戲方法,不僅可以提高小學生對于活動的參與熱情,還能培養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對于小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也能起到積極作用。3.3、自主學習是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小學生學習體育有助于身心健康,從小學生的發展需要來看,一定要讓小學生養成在課堂上積極參與,在課后堅持鍛煉的習慣。老師可以引導小學生參與到課堂中,培養小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雖然小學生的這種學習意識并不成熟,但是老師必須進行正確地引導,對孩子的學習意識進行肯定。

4、小學體育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建議

4.1、增強自主學習意識。自主學習是一種能力,這似乎很簡單,但是想要堅持下去卻很難,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在體育教學中,老師是整個課堂的引領者,在課堂上,老師可以拿出一種器材,先教孩子們最基本的打法,然后讓孩子思考新的打法,通過小組來進行分享,通過老師的指導讓小學生能夠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其次,老師可以利用各種創設情境,確定好目標,讓孩子在情境中學習,回歸自然,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喚醒學生求知欲,增強自主學習意識。4.2、建立新的教育方法。小學體育互動教學與自主學習的構建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新型教學模式,是教育改革過程中一直在探索與實踐的課題。這種教學模式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的實施,首先是在現代體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指導下進行的;其次便是堅持科學的教學原則和方法,盡可能多的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和環境,老師可以引導和促進體育課程活動,發展學生體育心理需求、協作能力和創新意識等。此外,小學體育課堂中的自主學習模式也是老師角色轉換的一個過程,在教學過程中,主要建立了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新型課堂教學模式。教學方法上要堅持這4點:一是堅持統一化老師和學生;二是堅持教學方法有機結合學習方法;三是堅持教學結合小學生身體素質;四是堅持培養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他們養成吃苦耐勞的良好品質。要知道教育需要因材施教,更要因人而異。例如,在小學跳繩運動中,老師在課前要準備好器材,把學生帶到空曠的操場上,按性別進行分組,因為男孩協調性一般不好,跟不上女孩步伐節奏。在體育課堂上,老師首先向學生展示應該如何去跳繩,然后交代好跳繩要注意的事項,要求學生之間要有一定的距離,以免傷害到自己和其他的學生。之后,老師可以讓學生自主學習,老師可以在學生一旁進行指導。練習15分鐘左右,老師還可以組織比賽活動,看誰跳的個數多,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4.3、用興趣激發小學生自主學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日常體育教學中,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最重要的。老師可以采用多種教學方法,選擇適合孩子的教學內容,通過老師創造性的教學,相信大部分孩子的積極性都會得到提高,一旦孩子對學習產生了興趣,學習效果就會事半功倍。4.4、培養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老師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能否提高的關鍵,但是起到決定性因素的仍是小學生。想要提高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體育老師就不能限制太多,要讓孩子根據自己想法去做,不要因為安全問題的限制阻擋小學生的學習,老師要提前與家長溝通好,損傷在運動的過程中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老師應該將活動中的安全風險降到最低,確保孩子們最基礎的安全,在此基礎上提高孩子自主學習能力。之所以提倡學生自主學習是為了激發學生對于體育學習的動力,增強學生之間的合作精神,還有增強學生對社會的適應意識,給學生更多的選擇空間,讓學生可以形成專屬于自己的學習策略,老師要探索如何在新課程下改進教學方法,使學生能夠自主學習,提高交際能力,培養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課堂互動主要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的交流、思想的傳遞以及相互影響的過程,老師可以引導學生間相互合作學習,學著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想法和信息。4.5、老師提高自身體育素養。老師在體育課堂上是引導者,更是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能否提升的引路人,因此老師必須不斷的堅持學習,不斷的去學習新知識、新觀念,努力提高自身的素養,可以在體育課堂上使用各種教學方法、內容和不同的方式來教授不同的孩子,讓孩子們在課堂上積極參與,引導孩子們自主思考,提高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

5、提高老師的教育能力

5.1、在體育教育的課堂教學中引入游戲。體育本身就是一門非常有趣的學科,在教育過程中,老師應該充分利用孩子對于體育學習的這種興趣,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在課程知識中有機結合游戲內容,既能豐富課堂內容,又能提高課堂質量。5.2、進行情境創設教育。小學生在學習時更容易接受直觀的教育方式,例如,組織小學生參加撕名牌的游戲,激發學生們的積極性,以此來吸引他們的運動欲望,幫助他們快速掌握運動知識和技能,新穎豐富的教學方法可以提高體育教學的效率。

6、語言技巧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6.1、啟發性語言,增強課堂感染力。老師在教育中的責任是引導和激勵學生,使學生能夠積極的參與課堂學習。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老師應多多運用啟發性的語言,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的時間及空間。然后,在實際教學中,老師要注意觀察,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不足,并提出啟發性的改進建議,從而增加課堂對孩子的吸引力,提高小學生的學習效率。6.2、童趣化語言,增加教學趣味性。小學生的思維發展還不成熟。在課堂學習中,學習教學知識的動力往往來自于興趣。因此,在體育教學中,老師應該在讓學生感興趣處著手,將傳統的教學語言和專業術語轉化為生動、具有童趣的語言。以此增加體育課堂的生動性,使得學生能夠在輕松、快樂的環境中自主學習,快樂成長。6.3、生活化語言,提高小學生理解力。教育與生活密不可分,因此,在體育教學中,老師應掌握一定的生活化語言運用策略,通過生活化語言拉近體育教學與學生間的聯系。通過生活化的語言,將教學知識融入到日常生活情境中,可以加深學生在體育課堂中對于知識的理解,感受生活氣息,有利于學生積極參與體育訓練,提高學生的綜合體育能力。

7、結論

課堂語言藝術對教學質量、學生學習興趣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起著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老師應注意課堂語言技能的運用。學生可以使用一些有趣的、帶有啟發性和接近學生日常生活的語言,以此提高體育課堂對于學生的吸引力,生動有趣的課堂教學,學生更容易去理解教學知識,學生積極、愿意聽老師講課,便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小學體育自主學習能力教育是體育課程改革的核心內容,也是提高小學生心理健康、合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在教育過程中,老師的教育模式要以學生作為中心,這樣可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本文從自主學習的重要性、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等方面對小學生自主學習進行了理論上的分析,可是小學體育教學中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參考文獻:

[1]喬治.正確歸因學習動機促進小學生體育自主學習能力提高[J].運動,2014(5).

[2]王華.淺談培養農村小學生在體育活動中自主學習能力的幾點體會[J].中國校外教育,2016(05).

[3]王國林,祁玉萍.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中國學校體育,2011.

[4]馬聰穎.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應有的語言藝術[J].考試周刊,2015(48).

[5]陳梅寶,曹強.小學低段體育課堂教學中語言運用技巧的四點妙用[J].體育教學,2014(1).

作者:張坤 單位:青島西海岸新區膠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