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思考

時間:2022-05-23 03:37:10

導語: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思考

【摘要】安全文化在安全生產中的作用逐漸為人所認識,并加以重視,建設安全文化的目的是為人類安康生活和安全生產提供精神動力、智力支持、人文氛圍和物態環境。而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是以安全文化建設理論為基礎和指導的,通過對企業安全文化的建設,可以提升一個企業的安全生產保障水平,使企業更加能有效的安全生產。

【關鍵詞】安全文化;企業安全文化;企業安全文化建設

1引言

安全文化是人類安全活動所創造的安全生產、安全生活的精神、觀念、行為與物態的總和。這種定義建立在“大安全觀”和“大文化觀”的概念基礎上,所以從廣義上“安全文化”的概念為:在人類生存、繁衍和發展的過程中,在人類生產、生活及生存實踐的一切領域內,為保障人類的身心安全(含健康)并使其能舒適、高效地從事生產活動,避免和消除傷亡事故和職業危害建立起安全可靠的人-機-環境和諧配套的運轉體系,使人類更健康、長壽,使世界太平久安而創造的特殊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在安全觀方面包括企業安全文化、全民安全文化、家庭安全文化等。

2安全文化的起源與發展

安全文化伴隨著人類的產生、進步和發展,人類有意識的發展安全文化僅僅是近十幾年的事。最初提出安全文化概念和要求的是80年代國際核工業領域,之后國際原子能機構于1991年首次定義了“安全文化”的概念。我國也緊跟隨國際核工業安全發展的概念將其引入中國并與1992年出版了中文版本的《核安全文化》一書。之后我國的安全科學界把這一思想引入到了傳統行業。安全文化從核安全文化、航空航天安全文化等企業安全文化拓寬到了全民安全文化。從歷史學角度,人類的安全文化可以分為四個發展階段,分別是17世紀以前的以宿命論為特征的古代安全文化、17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經驗論階段,這個階段人類的安全觀念已經有被動轉為主動、由無意識轉變為有意識、20世紀50年代的系統論階段,該階段的安全對策呈現了綜合型的對策,進入到了近代安全文化階段,最后是20世紀50年代以來,隨著各個行業的迅速發展安全文化進入到了本質論的階段,該階段以超前預防型為主要特征,從而推動了安全文化的進步。

3安全文化的范疇

安全文化是很廣泛的,是個大的概念,它的建設是全社會的。因此,安全文化的范疇可以從三個方面劃分,即安全文化的形態體系、安全文化的領域體系和安全文化的對象體系。

3.1安全文化的形態體系

安全文化的范疇包涵安全觀念文化、安全行為文化、安全管理文化和安全物態文化。安全觀念文化是安全文化的精神層,安全行為文化和安全管理文化是安全文化的制度層,安全物態文化是安全文化的物質層。

3.2安全文化的領域體系

從安全文化建設的空間來講,就有安全文化的領域體系問題,即行業、地區、企業由于生產方式、作業特點、人員素質、區域環境等因素,造成安全文化內涵和特點的差異性及典型性。因此,從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需要出發,安全文化涉及的領域體系分為企業外部社會領域的安全文化,如家庭、社區、生活娛樂場所等方面的安全文化;企業內部領域的安全文化,即廠區、車間、崗位等領域的安全文化。如交通安全文化的建設既有針對行業內部的安全文化建設問題,也有公共領域的安全文化建設問題。

3.3安全文化的對象體系

安全文化要遵循人本安全的原理,它是要針對具體的人來說的,是對某一特定的對象來衡量的。對于一個企業來安全文化的建設一般有5種針對的對象即法人代表或企業決策者、生產各級領導(車間主任、班組長等)、安全專職人員、職工及職工家屬。顯然,對于不同的對象,所要求的安全文化內涵、層次、水平是不同的。比如說企業法人的安全文化素質強調的是安全觀念、態度、法規與管理知識,對其不強調安全的技能和安全的操作知識。而企業職工的安全文化素質則更傾向于后者。

4企業安全文化的建設

企業安全文化是安全文化的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是企業在實現企業宗旨、履行企業使命而進行的長期管理活動和生產實踐過程中,積累形成的全員性的安全價值觀或安全理念、員工職業行為中所體現的安全性特征、以及構成和影響社會、自然、企業環境、生產秩序的企業安全氛圍等的總和。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是近年來安全科學領域提出的一項企業安全生產保障新對策,它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即企業的安全觀念文化建設、企業的安全行為文化建設和企業的安全制度文化建設。

4.1安全觀念文化建設

企業安全觀念文化建設主要包括安全發展和預防為主的科學觀、“安全第一”的哲學觀、重視生命的情感觀、安全效益的經濟觀以及人機環管的系統觀。

4.2安全行為文化建設

安全行為文化是指在安全觀念文化的指導下,人們在生活和生產過程中的安全行為準則、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的表現,它包括個體安全行為文化建設、群體安全行為文化建設和領導安全行為文化建設,在執行過程中可以從企業的決策層、管理層和執行層進行。企業決策層要制定安全行為規范和準則,形成強有力的安全文化的約束機制。管理層要按照決策層制定的安全行為規范和準則,進行管理和監督,形成了管理層的安全文化而執行層需要自覺遵章守紀,自律安全的行為和規范。

4.3安全制度文化建設

安全制度文化是企業安全生產的運作保障機制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安全理念文化的物化體現。它是企業為了安全生產及其經營活動,長期執行較為完善的保障人和物安全而形成的各種安全規章制度、操作規程、防范措施、安全教育培訓制度、安全管理責任制以及遵章守紀的自律安全的廠規、廠紀等,也包括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條例及有關的安全衛生技術標準等,均屬于安全制度文化的范圍。企業的安全制度文化建設主要包括安全管理制度建設、安全培訓教育制度建設、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建設、安全檢查制度建設和安全激勵制度建設。安全激勵制度建設:激勵就是激發人的動機,引發人的行為。企業領導和員工能在工作和生產中重視安全生產,有賴于企業對其進行有效的安全行為激勵。企業通過對人的行為的激發和激勵,使人的安全行為更加的自覺和自愿從而到達自我控制和自我監督的作用。在安全激勵制度建設的過程中,可以采取外部激勵和內部激勵兩種措施方法。外部激勵是通過外部推動力來引發人的行為,比如改善勞動條件和工作環境、提高待遇和獎金、開展安全競賽等方式;內部激勵是通過人的內部力量來激發人的行為,比如培訓員工的安全技能、加強員工的安全情感等。企業應該積極創造條件,形成更好的內部激勵環境,使其更具推動力和持久力。

5結語

安全生產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安全生產事關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關系到改革、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保證。建設企業的安全文化,盡快提高大眾的安全文化素質,提高自我防范意識和防范能力,是安全生產工作的當務之急,也是促進安全狀況穩定好轉的基礎和前提。建設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圍是一個企業預防事故、安全生產的重要保障。必須重視安全文化建設,只有這樣,才會把“要我安全”變為“我要安全”,才能使安全的意識深入人心,安全的行為成為習慣,安全的環境促進生產。

作者:白靜 單位:內蒙古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工程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羅云.現代安全管理.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6.

[2]羅云,等.安全行為科學.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12.

[3]徐德蜀.中國安全文化建設———研究與探索[M].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