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體系中公共文化論文

時間:2022-02-05 04:39:10

導語:服務體系中公共文化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服務體系中公共文化論文

1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高校圖書館的功能變化

1.1支撐教學支撐教學是高校圖書館的主要功能之一。一般而言,高校圖書館為教學提供場所,提供資源。在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持下,高校圖書館提供的教學幫助更為豐富、全面和及時。除了數字化的文獻資源,教學相關的音、視頻材料都可通過圖書館提供給學生,從而支撐教學的全過程。高校圖書館可以利用自身資源和服務優勢為社會公眾提供一些教育機會。高校圖書館可以利用已有的軟硬件和網絡平臺構建網絡教學系統,將教學范圍延伸到校外,使更多的公眾分享到高水平的教學資源,從而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建設。高校圖書館也是開展信息素質教育的基地,除了為高校師生提供文獻、信息和技能培訓外,可開拓途徑,為社會各界提供相應的培訓服務,對市民進行信息素質教育。

1.2支撐科學研究科學研究有賴于及時準確的信息。高校圖書館通過搜集科技動態信息、國家戰略規劃、學科前沿、市場需求信息等為科學研究提供論證依據。圖書館還擁有支持科研全過程的豐富的信息資源和多種形式的信息服務。為促進公共文化服務,高校圖書館可將所提供的較高層次的科研支持服務拓展至更多社會公眾,實現高校信息資源更大的社會價值,提升高校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功能。高校圖書館應廣泛宣傳,為社會上從事科學研究的企事業單位、個人等提供科研支持服務,包括項目查新、定題、項目申報、跟蹤、結項論證等,為其提供專業的專家咨詢意見。

1.3支撐學習高校圖書館通過圖書館實體為學生提供學習場所,通過圖書館豐富的文獻信息為學生提供學習資源,培養學生利用圖書館的學習習慣、學習方式,促進其終身學習。學生是未來社會的主體,高校圖書館為學生提供的學習服務,將對其未來人生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從而提高社會成員的文化素質,同時也將極大地提高未來社會圖書館的價值,提高圖書館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地位。高校圖書館普遍擁有豐富的信息資源,尤其是數字圖書館還具備突破時空障礙的優勢,能為公民的終身學習、終身教育提供良好的學習條件,從而提高公民素質,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高校圖書館擁有開展教育的優良傳統和良好條件,應積極開拓渠道為公民提供繼續教育和在職教育,滿足各種職業從業人員的能力提升需求。

1.4支撐文化傳播圖書館擁有的豐富的館藏文獻資源及其良好的建筑設施,有力地促進了校園文化建設。大學圖書館可以利用內部幽雅和諧的文化氛圍,開展書畫展、攝影展、知識競賽、演講比賽等豐富多彩的活動。這些活動的開展既能活躍校園文化,又使大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得到鍛煉與提高。因而,它是校園文化活動的物質基礎,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保障。高校圖書館匯集了科學有序化組織的高智力、高水平信息資源,除了向高校師生傳遞信息外,還應向更廣泛的社會成員傳播文化。盡管高校圖書館的體制決定了高校圖書館的服務主體并非直接面向社會公眾,但高校圖書館可以與當地的公共圖書館聯合,發揮文化傳播功能,通過公共圖書館的服務窗口和平臺,將高校的信息資源輸送到更多公眾手中。也可與當地城市共建圖書館,將其定位為兼有高等院校圖書館和社會公共圖書館兩重屬性,做到學術性和文化性并舉,教育職能、信息服務職能與文化休閑職能并列,成為為高校師生和城市居民提供教學、科研、信息資源、社會教育和文化休閑服務的社會公益性機構。

2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高校圖書館的定位

2.1文獻信息中心文獻信息中心的定位是指高校圖書館根據自身館藏特點和學科發展需要,搜集、加工、存儲和利用相關的紙質文獻和電子文獻,并提供書刊借閱、電子文獻利用、信息參考咨詢等服務。高校圖書館的藏書要體現高校定位和專業設置,突出本校特色、突出重點學科的資源建設,處理好普通館藏與特色館藏、長期維護與短期購置之間的關系。合理布局傳統館藏與數字館藏,逐步增加數據庫數量,對于外文數據庫的購買應重質而不是重量。而網上數據的搜集和自有館藏資源的數字化建設,則主要依賴圖書館科學合理的規劃和圖書館工作人員定期的信息加工,以做到持續、規范、高質量的信息搜集與整理。

2.2學生培訓中心傳統上,高校圖書館參與學生培訓和教育活動主要是以提供教學參考資料的方式。但是,隨著學生信息素質教育需求的增多、高校教學活動的擴大以及高校圖書館服務理念、服務內容等的拓展,高校圖書館參與教學活動、培訓學生的范圍更加廣泛。對于高校圖書館的定位應從學生信息技能培養、信息人文素質的提高等角度,突出其學生培訓中心的地位,通過各類培訓、講座、提供實踐崗位等多種方式,從多角度提高學生的信息能力、動手能力、管理能力等。

2.3科研信息咨詢交流中心科研信息咨詢交流中心是高校圖書館的較高定位,這個定位以學校的科研工作為基礎,面向高校教師及社會的所有科研人員。為此,高校圖書館要盡可能搜集各類科研資料與信息,同時創設一定的條件開辟重點學科教師研究室與其他科研查詢研究所,通過一定的設備支持,滿足用戶在館研究的需要。同時可以與各學院、各學科領域的專家或負責人員進行定期溝通,主動提供相應的檢索服務、專題信息報告等。

2.4準社區服務中心作為公共文化服務的相關機構,高校圖書館需要擔負傳播科學文化知識及民眾教育的職能。高校圖書館的社區文化服務應該是在滿足本校用戶需求的基礎上,為社區提供一定程度的服務,因此這里稱之為準社區服務中心。高校圖書館的準社區服務中心的定位,對于很多高校圖書館來講可能是一個難題,廣泛的社區需求、更多的服務要求對于本館有限的人員、設備、資源會造成較大的負擔。高校圖書館可以通過開辟一定范圍內的閱覽、復印等基礎服務,方便更多人利用圖書館。

3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高校圖書館服務

3.1向社會開放式服務目前我國高校圖書館有1500余所,總藏書大約6.4億冊,比公共圖書館藏書總量多三分之一,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保障能力。而且高校圖書館有先進的管理系統、現代信息技術和設備,擁有高容量的信息存儲服務器等硬件設備,擁有大批專業人才,面向社會服務更有優勢。高校圖書館不僅要為高校師生提供文獻資料,也要承擔為大眾服務的職責。高校圖書館應轉變觀念,拓展服務,面向社會,變封閉式服務為開放式服務。如: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為社會開展了技術服務、情報服務和借閱服務。

3.2利用優勢資源開展特色服務高校圖書館擁有豐富的館藏文獻資源,在多年的發展和建設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館藏文獻。而且很多學校依托自己的資源特色,開發和自建了許多具有不同學科特色的數據庫,在學校的教學和科研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也為當地的經濟建設提供了很好的信息服務。今后,高校圖書館要面向社會服務,利用優勢資源,并結合本地區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需求,有針對性地開發和建設特色數據庫。如:河南農業大學圖書館的《小麥文獻信息數據庫》既突出了本校的學科特色,又滿足了河南作為小麥大省的信息需求。

3.3聯合社區共享空間服務在國外,尤其是西方發達國家非常重視社區圖書館的建設。如美國的洛杉磯,擁有中央圖書館及67個分館,每2萬人擁有一座圖書館;德國漢堡擁有52個社區圖書館。在我國,社區圖書館還處在發展階段,在布局、數量上要落后很多,大多數地區公共圖書館系統十分薄弱,更談不上社區圖書館建設。所以,高校圖書館若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與社區圖書館聯合,建立共享空間,面向社區開展信息服務,將會極大地彌補國家對公共圖書館的投入不足,滿足社會大眾對文獻資源的需求,促進文獻信息的傳播,提高國民素質,解決社區居民的信息需求,從而產生更大的社會效益。目前,在我國一些大城市及沿海發達城市,高校圖書館不再固守傳統的單一服務模式,而是以如何能盡可能為社會多方面文化需要服務作為切入點,拓展自身發展空間,努力將自己融入社區服務中,并取得了顯著成效。

3.4加強個性化服務高校圖書館要適應社會發展變化,開展個性化服務。所謂個性化服務就是充分考慮用戶的個人特點和獨特的信息需求,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信息環境,進行知識的定制和推送服務。在現代社會,個人的自我意識有了很大提高,讀者對圖書館的要求也不再千篇一律,人們希望得到最符合自己需要的信息,并以自己喜歡的方式接受。在網絡高度發展的今天,個性化信息服務就是將傳統的圖書館定題服務、重點讀者服務等在網絡環境下的拓展和深化,其根本就是尊重用戶、研究用戶的行為和習慣,為用戶提供符合個性需求的信息資源。

4結語

圖書館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圖書館系統是整個公共文化服務系統的子系統之一,包括高校圖書館在內的各類圖書館要發揮自身的作用,積極配合,共同構建圖書館網絡,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服務。

作者:徐海燕單位:延邊大學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