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務職能創新研究
時間:2022-09-26 09:02:22
導語:公共文化服務職能創新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年來,公共文化服務成了學者在學術研究中的一個焦點。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國家扶持政策的傾斜,西藏地區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極大提高,他們不再滿足于基本的物質需求,而更多的是追求精神層面的需要。因此,在西藏地區構建創新型公共文化服務就顯得更為重要。同時公共文化服務創新也是當今迎合文化全球化的必然選擇。本文首先對政府公共文化服務職能進行了概述;其次結合西藏實際,指出了當前西藏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務職能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最后借鑒國內外的先進經驗,提出了西藏政府在這一職能方面的優化對策。
關鍵詞:西藏;公共文化服務;政府職能;創新
1引言
“公共文化服務”一詞首次出現在2006年9月頒布的《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中。它強調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創新公共文化服務方式、健全公共文化服務組織體制和運行機制、維護低收入和特殊群體的基本文化權益,以及加強農村文化建設”。如今,政府在履行這一職責時,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政府公共文化服務職能的內涵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是國家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因此,大力發展文化是強國的必經之路,也是政府的重要職責。政府公共文化服務職能是政府公共服務職能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目前學術界對政府公共文化服務職能的具體概念的界定說法不一,但本質上都一致認為是以政府部門為主的公共部門提供的、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生活權利為目的、向公民提供公共文化產品與服務的制度和系統的總稱,包括公共文化服務設施、資源和服務內容,以及人才、資金、技術和政策保障機制等方面的內容。
3西藏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職能定位
政府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主體,但這并不意味著是唯一的主體,相比較其他主體來說它在提供文化服務時起著重要的引領作用。3.1制定政策法規的職能。在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時,制定相關的政策法規是政府履行職能必不可少的環節。因此,首先,在西藏地區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必須注重相關法規的完善。其次,在制定文化發展戰略時要充分發揮政府的政策法規職能,并要結合西藏的實際情況,結合多方面因素,考慮當地的現狀,這樣才能確保文化公共文化構建的正確性。同時,建立規范的法律法規來促進西藏地區公共文化事業的良好快速發展。3.2基礎設施建設的職能。基礎設施是民眾享受公共文化服務的基本保障,是政府的重要職能。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包括:圖書館、音樂廳、博物館、公園、體育場、文化廣場、美術館和劇院等。這些設施為民眾獲得文化權利提供了平臺,因此,政府應加大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及時修整出現破損的基礎設施并充分發揮它們自身的功能,達到宣傳和教育的效果,為民眾提供一個良好的文化服務環境。3.3提供服務的職能。提供服務的功能是指政府向民眾提供各種文化服務的功能。首先通過興辦一系列公益性的文化事業,向民眾輸送公共文化產品(書籍、報紙、雜志等)、提供一些公共文化休閑娛樂(音樂廳、體育館等)、搭建文化傳播平臺(影視、網絡、廣播等)免費開放公共文化設施(圖書館、博物館等)。其次,從社會上引進優秀人才并對其進行培養,增強其服務意識,提高對民眾文化服務的質量。3.4整合文化資源的職能。整合文化資源是指政府通過對不同區域、不同層級、不同行業、不同結構的文化資源進行篩選吸收。實施跨地區、跨城鄉的文化資源整合戰略,向民眾呈現出多樣化的文化,轉變公共文化服務方式,滿足民眾對多樣化文化的需求。
4西藏政府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務中存在的問題
西藏政府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務中存在以下問題:第一,投入力度不均衡的現象。注重“硬件”設施的建設,輕視“軟件”的開發。截止到2010年,西藏地區共建立72座縣級綜合文化活動中心、81個鄉鎮文化站、300余個村文化室。但這些文化設施中,真正投入使用的卻較少,沒有充分發揮提供服務的職能。第二,文化服務供給主體單一。從全區來看,向民眾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主體主要是政府部門和文化部門,而文化外包現象、購買文化服務、社會公益性文化事業的參與較少,因此出現供給主體單一,缺乏活力。第三,專業人才匱乏。由于西藏地區的特殊地理位置,引進專業人員較困難,同其他省份相比,人才匱乏。特別是基層工作人員不足,造成文化供給不到位。
5西藏政府公共文化服務創新的對策建議
針對西藏政府在提供文化服務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結合西藏地區的實際提出以下創新對策:5.1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服務均等化并不是要與全國各地保持一致,做到絕對的公平和等份額的分配。雖然西藏地區大體上文化風俗相同,但如果從細微方面來區分的話,地區之間還是存在文化差異的。例如,那曲地區側重于所以政府在提供服務時,難以做到千篇一律。因此,我們應該結合各個地區的特色,允許同種有異的存在。不是只注重資金方面的等額分配,而是要結合各個地區的需要,提供與之相匹配的需求,這樣才會做到效益最大化。5.2建立多元參與機制,增強服務。供給主體的多樣性。首先政府應鼓勵社會各界參與文化服務,并把它視為文化服務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應發揮對社會參與的政策導向作用,出臺鼓勵社會參與的幫扶政策,吸引社會力量參與文化服務,打破以政府供給為主的單一現象。其次,加大政府購買文化服務的力度。扶持壯大文化主體,大力發展培養社會民間組織,讓社會組織參與其中,培養他們承擔公共文化服務的能力,擴大西藏公共文化供給主體,促進西藏公共文化事業快速發展。5.3制定人才引進策略,培養在崗人員。西藏地處我國西南邊陲,由于惡劣的高原氣候,很難吸納內地高水平人才。因此,西藏地區出現人才高度緊缺的現象,為解決這一問題,這就需要政府制定人才引進的策略,在制定策略時,要充分考慮薪酬待遇,以高收益高補貼的優勢吸引內地人才,來促進西藏文化事業快速發展。其次,聘請專業的從事公共文化管理的專家,對目前在崗的工作人員進行定期的培訓,并從中選拔人才,以帶動西藏公共文化事業的發展。
作者:何聰聰 單位:西藏大學
參考文獻
[1]孫健.政府公共文化服務職能創新的阻力及其克服[J].蘭州學刊,2013(7).
[2]曹海琴,張克立.公共文化服務供給均等化及政府職能[J].公共治理,2013(1).
[3]李宏宇.民族地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的政府職能研究[J].管理視窗,2014.
[4]梁立新.公共文化服務多元化參與機制創新研究[J].學術交流,2012(2).
[5]張波,沈斌.我國政府文化職能創新的動力分析[J].西安社會科學,2009(4).
- 上一篇:企業文化進校園思路與策略分析
- 下一篇:公共文化長效運行機制研究
精品范文
10公共衛生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