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建設策略研究
時間:2022-09-29 09:31:55
導語: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建設策略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是黨中央、國務院在“十二五”期間提出的一項惠民工程,為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提供借鑒和示范,也是建設公共文化的黃金時期。在服務升級的大背景下,如何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建設是一項急需解決的重要課題。本文以湖北省咸寧市為例,結合咸寧市近年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現狀,分析文化建設過程中的不足,依據當地的歷史文化背景和經濟發展程度,最后針對咸寧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建設提出建議。
[關鍵詞]咸寧;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服務升級;建議
公共文化服務是政府公共服務的重要內容,是傳播先進文化的非營利性文化服務。社會公眾既是文化的創造者又是文化工作的繼承者,公眾對公共文化的參與、享受程度是決定一個社會公共服務文化建立完善程度的標志。文化遺產由于自身的稀缺性、不可再生性和已被破壞性的屬性,在被合理利用的方面受到諸多限制,因此文化遺產在公共文化服務領域方面的應用并不能發揮應有作用。如何在咸寧已創建的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內合理利用文化遺產資源,使之成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重要內容,是咸寧文化建設需要面臨的眾多問題之一。
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概述
(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明確提出
在上個世紀中后期,我國把文化領域統稱為文化事業,只到“十五大”才明確提出文化產業的概念,并將文化的公益性事業和文化產業相互區分開來。在2004年,我國又提出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概念,不久制定“完備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政策表達,由此開始,我國的公共文化事業發生了歷史性的轉折。在2011年的十七屆六中全會上更將文化事業作為全會的重要議題,提出了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目標,也為我國文化發展方向指明了方向
(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內涵
公共服務是政府利用公共資源以滿足人民的需求為目標的行為,它著眼于社會利益,是一種一般性或者普遍性的行為。公共服務文化主要包括維持公眾生存發展基本需求的公共設施,比如文化館、提樹冠、博物館、美術館等社會設施。另外還包括政府撥款、貼息、社會捐助等,它是公共文化服務可以順利開展的重要保障。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以政府為主導,為社會大眾提供文化方面基本需求,充分保證公民基本文化權利的各種服務的總和。和文化產業體系相比,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更貼近群眾的基本利益,符合社會發展的根本效益。
(三)正確理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與其他的公共服務相比,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可以通過以下方法進行區分:(1)主體不同,社會公共文化服務的執行是由政府主導的;(2)客體角度來看,其覆蓋范圍是全體社會成員,為了人們對文化的基本需求,是公民的基本文化權益的文化服務重要保障;(3)從內容上看,公共文化服務是非營利性質的、基本的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從上述可以看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主要有公益性、均等性、基本性和便利性等特征。雖然公共文化服務是由政府主導的,但是政府部門的能力是有限的,難以涉及所有的公共文化服務內容。相應的,政府部門只能在公共資源和財政的允許下,盡力為公眾文化服務事業提供優先的公共服務。民生幸福是公共文化服務的根本,而民生幸福的這一方面主要表現在讀書、看報、看電視和文化表演等有限范圍。公共文化服務的水平應該與社會發展需要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相一致,并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而不斷地增長,服務水平應該是一個逐漸提高的動態過程。另外,公共文化服務的建立要在公共財政允許的范圍內進行,由于我國的公共財政有限,只能保證社會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務,即在公共財政能力范圍內向全體公民提供的有限基本公共文化服務。
二、咸寧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建設的成就
自十八大以來,咸寧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視本市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也取得了重大進展。
(一)公共文化服務“硬件”不斷完善
就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我國公共文化服務已經逐漸趨于完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市科技館、市老年活動中心將要完工,市圖書館主體工程也已近完工。其次,目前全市共有群藝館、文化館7個,公共圖書館7個。廣播電臺6座,有線電視用戶48.99萬戶,電視覆蓋率達到97.88%。全年出版各類圖書57千冊,各類報刊16853千份。新建社區公共電子閱覽室10個、衛星數字農家書屋93家。為全市964個農家書屋續訂報刊12種、城區社區文化活動室配備電腦60余臺。
(二)公共文化服務供給能力不斷提高
咸寧市政府長期堅持以公共財政為支撐,以政府為主導,以公益性事業為主題的多元文化服務供給模式。目前,市級圖書館已經免費開放,并定期舉辦民間文化節,開展公益講座等文化活動。另外,咸寧市政府堅持文化的“三下鄉”,為鄉村基層文化發展提供充足的外在動力。隨著民間文化藝術活動形式增多,涌現出一批文化培訓機構,為基層文化發展創造了有利的環境。此外,廣電部門在公共場所建立公益性的移動電視和電子報亭,提供滿足群眾基本文化需求的硬件設備。
(三)公共文化服務組織支撐體系見雛形
黨中央、國務院對公共文化服務建設愈發重視,財政部、文化部等相關部委對公共文化的財政撥款也逐年增加,并初步形成了穩定的財政支撐。目前,搭建咸寧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已經納入了城市發展總體規劃。隨著市委市政府的重視,制定并出臺了一些統籌城鄉公共文化發展的舉措,例如設立公共文化服務專家咨詢機構。文化宣傳部門在制定文化建設方案的同時,還大膽的探索了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體制方面改革,組建社會團體參與的公共文化服務管理機構,并吸收社會多方力量共同參與到公共文化服務的建設與管理。
三、咸寧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存在的問題
(一)公共文化意識不足
社會公共文化意識的缺失,首先表現在管理部門對公共文化建設認識不足。相關領導往往關注區域經濟建設而忽略文化建設,忽略了群眾對于文化發展的需求。其二,文化、宣傳部門難以支撐全局,社會團體組織及文化企業參與公共文化管理程度不夠深入。就咸寧市而言,文化宣傳部門在公共文化服務的建設上加大投入,仍難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社會團體組織及文化企業應該主動參與文化建設。現狀是相關企業缺少公共文化的責任意識,一些社會團體組織的思想覺悟也不夠。其三,公民自身文化意識淡薄,他們對公共文化的相關權利和義務沒有明確的認識,同時他們缺乏建設公共文化服務的動力。所以公共文化意識不足是阻礙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因素。
(二)公共文化基礎建設分布不均
隨著社會人口在不斷增加、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對公共文化服務的需求也逐漸增多。盡管市政府不斷改善公共文化基礎設施,經濟高速發展帶來的歷史欠賬問題,導致我市的公共文化基礎設施總量不足,人均更是達不到要求,使我市的公共文化設施仍無法滿足人們的實際需求。還存在一些基礎設施分布不合理,距離居民區較遠,也大大降低了基礎設施的作用。
(三)文化服務內容陳舊,專業人才匱乏
一方面,我市公共文化服務建設體系并不完善,公共文化服務內容陳舊,服務形式也缺乏創新。咸寧市的公共文化服務建設主要依賴政府投入,而作為文化服務建設主要對象的人民群眾的意見卻被廣泛爭取,文化服務建設缺少社會組織、人民群眾的參與配合,導致政府所構建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能適應群眾的需要。另一方面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專業人才匱乏,從事相關行業的人數較少所以公共文化服務建設人才已經出現青黃不接的現象,從而導致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建設長時間停滯不前。
四、對咸寧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建設的建議
(一)堅持政府主導,提高公共文化意識
任何一項工作的有效開展都離不開思想上的重視,公共文化服務建設是一項繁雜的工作,需要在政府的領導下,確保相關制度能夠有效落實,這就要求政府重視制度建設工作,把制度設計作為文化服務建設的重要工作內容,使公共文化建設得到制度層面的保障,建立滿足示范區民眾文化需求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二)完善公共文化服務建設機制
結合咸寧市公共文化服務事業發展的現狀,政府相關部門應制定專項發展計劃,來強化公共文化服務建設體系的基礎措施,為文化的傳播與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完善公共文化的投入方式,引進民間企業或各社會組織的援助,實行公共文化投資多元化,從而加大對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的投入,以完善公共文化基礎設施或對不符合質量要求的設施進行整改,提高公共文化服務設施配置水平,解決公共文化基礎設施總量少、質量低的問題,確保公共設施有效覆蓋。同時,積極利用多媒體技術,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務網絡設施,實現公共文化資源的數字化,更大范圍實現公共文化服務共享。
(三)豐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內容,突出文化特色
每一個地域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傳統,我們要不斷挖掘我市的人文資源,不斷豐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內涵,市政府可以多組織舉辦一些有利于弘揚本市文化傳統的活動,例如舉辦“傳統文化知多少”的競賽,或選定文化活動日、鼓勵民眾進行文學藝術創作等,通過有效的宣傳方式鼓勵民眾參加文化活動,以增強文化認同感,激發民眾的文化自豪感,從而有效增強了我市公共文化服務的質量。
(四)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效率
在咸寧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建設中可以從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入手,改變傳統的用人機制,擇優公開招聘公共文化事業機構的工作人員,組織進行在崗員工再培訓活動,建立健全有效的多元化的評價機制。另一方面,政府要為現有人員提供提升他們自身水平的機會,比如讓他們定期參加專業的培訓活動,并建立科學有效的評價體系,規范他們的行為增強他們的責任感。同時要積極鼓勵員工進行創新,從根本上改變公共文化服務事業職員的工作素質低下問題,從而促進公共文化服務示范區的建設與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蔚彩.民生背景下打造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的對策和思路[J].東方企業文化,2014(19).
[2]齊玲閣.借助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建設全面提升圖書館服務水平[J].辦公室業務,2016(17):171-172.
[3]潘志嘉.擴大公眾參與引入社會主體打造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升級版[J].江南論壇,2014(9):51-52.
作者:饒瑋 單位:咸寧職業技術學院質量管理處
- 上一篇:金融載體式精準扶貧研究
- 下一篇:新時代普惠金融發展挑戰和應對
精品范文
10公共衛生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