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綜合檔案館發展策略研究

時間:2022-08-01 04:06:29

導語:公共文化綜合檔案館發展策略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公共文化綜合檔案館發展策略研究

摘要:新時期我國各級綜合檔案館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參與者,是社會公共文化建設的重要支撐。充分挖掘綜合檔案館所蘊藏的文化價值并將其最大化地融入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已成為新時期檔案工作者和公共文化領域所面臨的新課題。文章對現階段我國綜合檔案館在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過程中的影響和作用進行剖析,并在此基礎上對綜合檔案館的發展建設途徑及策略進行闡述,以期實現二者的互動共贏。

關鍵詞: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綜合檔案館;發展對策

綜合檔案館作為公共文化的公益性的服務保障機構,是構建社會文化服務體系進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報告指出:“要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這既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規劃了美好藍圖,也是對新時期各級綜合檔案館的發展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綜合檔案館積極履行構建公共文化服務的職能,向社會和公眾提供必備的、優質的服務保障,能夠促進綜合檔案館實現功能拓展,助力社會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構建。因此,我們有必要對綜合檔案館如何充分融入公共文化服務建設加以探討,并對其發展策略加以思考。

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與綜合檔案館的概念界定

1.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概念。現階段我國所積極構建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兼具時代性、開放性和創新性的特點,體現中國特色的各類公共文化服務機制與體制的概括和總稱,是我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對社會公共文化服務管理的產物,是政府服務職能在文化領域的重要表現,也體現了黨和國家對社會公共服務職能的準確定位和對公民基本權益的充分尊重。其既是社會公共服務的重要組織部分和改善民生環境的重要保障,也是打造社會文化“軟實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要基礎。2.綜合檔案館的概念。現階段我國綜合檔案館是指由政府建立的開放型和服務型檔案館,其職能包括為黨和國家的工作提供服務的同時,又向社會公眾提供相應的檔案信息服務。綜合檔案館所突出的“綜合”一詞主要體現在其館藏資源方面,資源的豐富度和復雜度,內容的全面性、公共性和利用的社會性等都是其他檔案檔所無法比擬的。在這需要說明的是,我國現行綜合檔案館并不是在其他檔案館的基礎上升級擴建形成的,而是在其服務職能不斷發揮和擴展的基礎上所達到一個質變過程。

二綜合檔案館對構建社會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影響和作用

1.有助于促進公共文化服務發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充分實現公民文化權利的關鍵所在,為堅定文化自信,促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提供了堅強的文化服務保障。構建完備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復雜的系統性工程,需要全社會和廣大民眾多方面力量的共同參與和協同配合。作為兼具公益屬性的文化服務性機構,綜合檔案館參與公共文化建設既是社會所需,又是其職能所在。一是各級綜合檔案館都館藏著重要的檔案資源,這些資源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是天然的歷史和文化資源寶庫;二是檔案本身就是兼具客觀、全面與權威等內在屬性為一體的原生態信息資源,對悠久歷史和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積淀作用是其他事物都無法相比的。各級綜合檔案館促進公共文化建設的作用顯而易見,其文化服務職能的充分發揮既表現出了應有的文化自覺,也有利于構建完整的公共文化服務。2.有助于保障社會和民眾的文化權益。各級綜合檔案館本身就具有較強的公共服務屬性和文化屬性,決定了其作為公益性的服務機構,有責任和義務為民眾發揮公共服務職能,為社會貢做出文化服務貢獻,充分保障社會和民眾的文化權益得以實現。同時,綜合檔案館作為文化服務機構,已經成為現階段維護民眾文化權益的必備硬件,具有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但由于多方面復雜因素的影響,造成檔案資源的文化內涵和價值沒有完全被發掘和利用,綜合檔案館在履行保障和實現民眾文化權益方面的工作還有所欠缺。綜合檔案館積極融入公共文化服務建設,可以喚醒其所承擔的歷史使命,為維護公眾文化權益積極努力。3.有助于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檔案是國家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是歷史文明、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具有文化傳承、教育和借鑒等功能。檔案將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信息保存并傳承下來,為文明傳承提供了重要的載體和基礎。可見,綜合檔案館在文化傳承方面具有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是綜合檔案館是進行社會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在堅定文化自信,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方面具有天然優勢;二是綜合檔案館所貯藏的歷史文化信息資源具有其他信息資源所不具備的權威性、全面性和可靠性,對歷史文化的傳承和推動作用是其他載體無法比擬的。綜合檔案館充分融入公共文化服務建設,對于民眾樹立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具有重要意義。

三新時代背景下綜合檔案館的發展策略

1.堅持文化自覺和文化創新。各級綜合檔案館應自覺從社會文化中吸收“營養”,同時自覺向社會文化注入“營養”,讓兩者間形成互促互進、互助互愛的聯動關系。這種文化自覺作為綜合檔案館所應有的意識與精神,既能充分滿足文化建設的需求,還能有效實現綜合檔案館的文化創新。綜合檔案館要保持主動、自覺的服務姿態融入構建社會文化體系之中,積極打造社會認可的檔案館文化環境。如可以從文化休閑角度出發,對建筑外形與內部環境進行升級,增設網絡閱覽室、咖啡廳、書吧等文化休閑場所,讓公眾在檔案館中同樣能夠享受到文化所帶來的愉悅。2.積極研發檔案文化產品。區域特色、文化特點是綜合檔案館實現服務職能創新的切入點,利用特色資源優勢開發優質的文化產品為公眾提供文化體驗和熏陶是綜合檔案館創新職能的重要途徑。優質的檔案文化產品既可以廣泛傳播檔案文化,又可以加強綜合檔案館的文化服務力。國內主流的檔案文化產品包括出版類、用品類和復制類。出版類文化產品是以館藏資源內容為發行的圖書報刊和電子出版物等;復制類文化產品是以區域特色為基礎制作的仿制品等;用品類文化產品是以檔案資源元素為主題制作的文化用品等。文化產品的研發要以文化內涵為基礎,防止空心化;要適應公眾文化需求,防止粗泛化;要堅持與時俱進,防止僵硬化。3.提煉文化精神,加強文化宣傳。檔案客觀全面地記載了歷史進程,奮斗足跡,具有較強的影響力和吸引力。綜合檔案館要注重提煉資源的文化內涵和精神,以文化內涵影響公眾,以文化精神引領潮流。綜合檔案館可以通過開展公益講座、主題展覽等活動展現館藏資源的精神內涵與實質,從而實現感化公眾的重要作用。同時注重與廣電機構和報社等主流媒體合作,擴大社會影響力。在此基礎上,還要注重創新互動交流方式,以靈活多樣,便捷實用的方式實現服務職能,充分滿足公眾多元化的檔案文化需求。4.主動適應公眾文化需求。主動適應和掌握公眾文化需求是創造優質文化產品、提供優質文化服務的前提和基礎。綜合檔案館要通過訪客留言、征求意見和網絡調查等方式主動掌握公眾文化需求,并針對需求方向積極研發能夠充分滿足公眾的文化精品,并提供優質的公共服務,不斷拓展和創建獨具特色的文化品牌。同時,綜合檔案館還要探索建立完善的參與渠道,將檔案資源所蘊藏的文化魅力充分展現出去,從而強化檔案文化的品牌效應。

綜觀所述,綜合檔案館融入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一項意義重大而深遠的課題。做為新時期的檔案人,我們有責任對綜合檔案館的發展策略進行探索,以提升綜合檔案館在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的影響力。現階段各級綜合檔案館要以自覺、開放、主動的態度積極參與公共文化建設,通過優質的產品、高效的服務積極影響社會、感染公眾,并在保障其公益性的前提下,積極鼓勵社會力量的幫助和參與,從而推進綜合檔案館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丁寧.參與治理:檔案館公共文化服務運行模式的創新[J].檔案學研究,2016(5):81-85.

[2]鄭慧.檔案文化傳播的理論基礎[J].北京檔案,2017(9):12-15.

[3]劉芳.公共文化服務建設視域下公共檔案館發展路徑研究[D].南昌:南昌大學,2016.

[4]丁云芝.我國綜合檔案館公共文化空間建設研究[D].合肥:安徽大學,2018.

作者:金明輝 劉昆鵬 單位:佳木斯大學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