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培訓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時間:2022-09-25 02:48:31
導語:公共文化培訓豐富群眾文化生活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精神追求越來越高。強化公共文化培訓來豐富職工群眾的文化生活已經成為文化建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基層的職工群眾公益性輔導在針對基層群眾上有其特殊的地方,需要我們以基層輔導的主題出發去考慮問題,遵循客觀規律,做到“以人為本”的強化民眾的公共文化生活。
關鍵詞:文化生活;文化宮;公共文化;豐富文化
現如今的職工群眾文化生活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對職工群眾的文化生活提出了新的要求。身處基層,其最根本的是基礎建設工作。要想真正提高基層廣大職工群眾的整體素質,最直接的工作方式就是利用文化宮的公益性輔導職能來提升基層民眾的文化生活質量。
一、群眾文化建設下公共文化輔導的需求
(一)基層廣大職工群眾迫切需求。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民眾越來越注重精神文化的需求。如果沒有較為多樣化的文化活動建設,那么就會讓舊社會腐朽封建的文化死灰復燃,也會讓邪教、賭博等危害社會的行為乘虛而入。因此,為杜絕上述的腐朽文化入侵,需要我們通過豐富的群眾活動來提高群眾的文化生活質量,強化基層群眾的基礎文化建設。在這種形勢下,文化宮發揮先進文化載體作用,利用自創品牌“唐宮學堂”開展了一系列的在職職工、退休中老年及青少年兒童的一系列公益性輔導培訓。培訓項目眾多,涉及到舞蹈,書畫,器樂,健身等等,受眾面至基層各街道,企事業單位,學校,輻射面大,影響力廣。在內容和形式上多站在民眾的角度出發,真正落實和達到民眾給予我們的要求,提高民眾參與文化生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強化群眾建設和諧社會的凝聚力。(二)社會發展需求。長期以來,在民眾的公共文化生活的建設中都存在著基礎文化建設的專業化程度部不足,而且開展活動的內容和形式相對落后,對于提升民眾文化和普及知識的效果較低。同時,群眾文化生活建設的創新能力不高,特別是針對現代的新興科技以及互聯網技術的內容少之又少,對于文化生活建設的覺悟還有待提高。“唐宮學堂”針對這種情況,聯系本地勞動部門,開設了“下崗職工再就業技能培訓”,包括:計算機應用課程、衣物織補、插花等等。目前的民眾文化生活建設還存在著顧此失彼的問題,只注重經濟方面的建設,反而忽視了文化生活的建設。積極開展群大眾文藝眾文化的輔導培訓,不僅可以讓基層文化建設得到很好的提高,還能促進基層文化建設人員的工作積極性1。開展群眾文化輔導,增加文化輔導的內容,加強工作力度,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從而實現逐漸深入基層文化建設的目標,讓建設工作者了解民情,從民眾中來到民眾中去,在工作內容中得到文化建設的快樂,這種正循環將周而復始的影響基層工作者和群眾,落實思想道德的建設工作。(三)平等享受需求。自國家免費開放保障制度以來就明確說明,要滿足群眾對于文化建設的服務需求,提高人們對于文化生活參與的服務體驗。還要在達到民眾公共服務的前提下,豐富公共文化培訓的方式,增加多樣化、人性化的服務,同時將服務對象重點關注在老年人、殘疾人、農民工以及未成年人群上,從而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有助于社會形成良好和諧的風氣。上述的事實就足以證明,國家對有關特殊群體的重視程度,積極保障他們的基本文化權益。另一方面,文化宮也將對有關的特殊群體開放服務,對特殊群體展開個性化的文化輔導,這從側面體現了文化服務的人性化和公平化。隨著國家的相關免費開放政策的頒布,文化宮將成為繼學校教育對社會大眾開放文化教育輔導的延伸。文化宮的建設對青少年的藝術專業能力、體育能力的培養更具針對性和開放性,有利于青少年未來發展能力的培養2。各個地區對于公共文化建設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具有特色的文藝表演團隊也像雨后春筍一般百家爭鳴,讓群眾的各種文化都融合在了一起。如“唐宮學堂”每學期結束后,都會有學習成果展示表演,雖然學員們不是專業的表演者,但是也為一學期的努力付出交上一份自己滿意的答卷。為了讓更多的人參與進基礎文化的建設當中,開展職工群眾的公益性輔導培訓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選擇。
二、開展文化輔導活動,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怎樣利用文化宮來實現職工群眾的輔導活動,為社會和經濟服務呢,這需要廣大奮斗在基礎文化建設中的工作者一起努力,不斷實踐和創新,提升群眾對文化輔導的服務體驗。(一)多方式開展各種類培訓班,文化藝術輔導做到“想學就教”。現如今各種各樣的文化藝術輔導班魚龍混雜,相比之下文化宮環境優美、免費開放的公益文化培訓等特點更加符合眾多孩子家長及中老年人的青睞。同時,為提高文化宮自身的服務和培訓質量,文化宮還積極聽取學生家長及普羅大眾的各種建議,確保文化輔導的質量和效率。文化宮對于課程的設置也是追求人性化和多樣化的,從而實現不同人群的各種學習需求。文化宮的文化輔導建設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不斷創新教學的內容和形式,以服務至上為宗旨,實現文化輔導的多年齡層普及,真正發揮文化宮“學校和樂園”的陣地功能。(二)下基層聯手學校藝術教育,文化藝術輔導做到“缺啥教啥”。目前,學校義務教育的問題主要是對于專業化人才教師的需求匱乏,針對這一問題,文化宮選擇與相關學校合作,讓文化宮專業老師以“社團”名義,進駐學校,義務教學,學校方面也能夠開創多元化的教學課堂,將藝術類的培訓課程穿插進傳統的文化教育課程中,滿足學生對于學習各類技能的需求,填補學校關于藝術教育和素質教育的缺口。在選擇合作學校的時候,要將外來務工子女以及留守兒童多的學校作為優先合作的對象,將各類藝術的形式融入到學校的文化教育中,還能夠增加學生與老師的互動,增加學校對于學校的滿足感以及專業藝術老師的責任感,獲得家長的認可3。(三)求突破開設網上藝術課堂,文化藝術輔導做到“隨叫隨到”。文化宮的公益培訓建設不僅要注重實體環境和課程的建設,還要注重數字化文化宮的建設,這是吸引群眾來文化宮輔導的又一宣傳輸出。文化宮的網站,不單單是展示自我、推廣形象的平臺,更要變成是跟廣大群眾對接的交流渠道,普及文化宮文化輔導的知識,與群眾的日常生活融合到一起。文化宮的網站要積極發揮換聯網快速、高效、便捷等特點,將文化藝術的輔導內容加入進這個展示自我的文化舞臺。同時,文化宮網站將開展在線上開設課程教學,讓民眾能夠不受時間限制的在文化宮網站中接受藝術文化的教學輔導。線上課程讓不同年齡層的人都能在網站中受益。網站平臺上展示有關輔導活動的影像及視頻等,讓群眾感受文化宮輔導的效果和魅力。(四)強基礎不斷健全工作網絡,文化藝術輔導做到“不留死角”在基礎文化輔導建設的同時,不忘要建立一套與之回應的工作網絡體系。一套合適的工作網絡體系能夠大大提高基礎文化建設的效率。對此我們可以通過業余演出團隊的有關表演內容來分析和制定輔導方案:第一,通過對有關文藝表演團隊進行集中化輔導培訓,將團隊邀請到文化宮進行專業化的藝術輔導;第二,把文化宮就職的專業業務老師安排到下面的基層單位進行文化輔導輸出;第三,將部分優秀的業余團隊成員進行集中式的培訓,在文化宮獲得專業水平的提升后再由他們對下面的成員進行第二次的輔導培訓。目前文化宮的“唐宮學堂”有部分舞蹈課程專門針對各街道社區的中老年業余舞蹈團隊進行義務培訓,再由這些學員輻射出去輔導。通過這些舉措,文化宮真正做到了“堅持先進性、突出公益性、保持群眾性”,是傳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窗口。
三、結語
文化宮的群眾文化服務受益對象范圍更廣并且服務內容更加多樣,服務的程度主要是普及知識,在提高民眾素質,豐富民眾的文化生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文化宮的工作內容不僅僅是為群眾文化生活質量的提高而服務,更多的是反應社會經濟繁榮的一種表現。因此,基礎文化建設的工作者要真正落實和達到民眾給予我們的要求,提高民眾參與文化生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強化群眾建設和諧社會的凝聚力。
作者:褚云霞 單位:江蘇省南通市唐閘工人文化宮
- 上一篇:公共文化服務均等性研究與對策
- 下一篇:鄉村公共文化內卷化困境及對策
精品范文
10公共衛生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