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養殖實習基地建設研究
時間:2022-05-24 04:05:44
導語:校外養殖實習基地建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作為養殖場關心的是如何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自身的生存能力,而學生在生產實習階段不能獨立工作,接受實習學生會增加養殖場在硬件設施、管理、防疫方面的負擔,因而對安排學生進行生產實習缺乏熱情,實習基地聯系困難的主要原因。即便有養殖場同意接受學生實習,也只允許進行參觀性學習,很少能為學生提供真正動手實踐機會,很難保證實習質量。但是養殖場養殖的風險越來越大,企業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尤其是在疫病的防控方面需要一個技術力量雄厚部門或單位支撐,這些包括養殖場有效免疫程序制訂、正確的藥物預防、疫病發生時需要細菌藥敏實驗、疫病的實驗室診斷等,很多養殖場都缺乏細菌藥敏試驗和實驗室診斷設備和技術,而作為學校方應從這些方面與養殖場方探討合作,提供技術支持。校外養殖實習基地是指校外養雞場、養牛場、養豬場等。學校的一系列教學活動中要針對養殖行業臟、累、臭的特點,注重培養畜牧獸醫專業學生不怕臟、不怕累、能吃苦的愛崗敬業精神。從學生的發展觀出發,校外實習基地應該有校外當地養殖基地(中等規模養殖場),省內養殖實習基地(大型規模養殖場),發達省份或沿海養殖實習基地(集約化、工廠化的現代化養殖場)發展思路,滿足學生專業發展不同階段需要的參觀、實習、見習、生產實習、頂崗實習甚至就業創業等。校外養殖實習基地不是畜牧獸醫專業學生練習實踐操作的全部平臺,既不要在黑板上畫養豬,在教室里放牧,也不要在養豬場里面制作培養基接種細菌,在牛欄養圈里面練習肌肉注射。而應循序教育教學規律,先簡單后復雜,先學容易的后學困難,理論指導實踐,實踐中檢驗理論,完善提高理論,再實踐并不斷提高創新等科學發展觀的學習方法。應先在教室里上好課堂理論教學,讓學生掌握夠用的畜禽飼養和疾病診治基本的理論知識,然后在實驗室重點訓練常用的實用的血清學,微生物,寄生蟲等實驗室診斷方法,在校內實訓基地培養學生實用的常用的實踐操作能力,動手能力,增強學生職業適應能力。比如筆者教的養豬與豬病防治課就應在校內實訓室訓練公母豬閹割、免疫程序的制訂,肌肉、皮下、靜脈、腹腔注射方法,合理配伍用藥、正確使用藥物預防和治療豬病,封鎖消毒,控制消滅疫病,無害化處理病死豬及其污染物。最后才到校外養殖實習基地進行生產實習或頂崗實習。所以學校內的多媒體教室、實驗室、實訓室、小養殖場等都一同考慮建設,科學協調良性可持續發展。
校外養殖實習基地建設根據河池民族農業學校具體情況可以細化為校外養豬實習基地建設、校外養牛(羊)實習基地建設、校外養禽(雞鵝鴨)實習基地建設、校外特種養殖實習基地建設等,并由相應任課教師與對應的養殖場進行合作,具體參與養殖場的生產經營管理,提高養殖企業經濟效益。如養豬與豬病防治課老師負責校外養豬實習基地建設,養禽與禽病課老師負責校外養禽基地建設,養牛與牛病課老師負責校外養牛實習基地建設,特種養殖課老師負責校外特種養殖基地建設。這種細化校外養殖實習基地建設好處有:①可以使專業教師朝某一領域集教學、科研、生產等專業化發展,最后成為集名師、專家于一身的真正雙師型教師的必備硬件;②可以提高專業課的有效教學。任課教師通過參與相應校外養殖基地建設,直接參與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第一線,知道養殖企業需要什么知識,需要什么技能,從而對原有的教材進行篩選整合并適當的補充最新知識和技能,形成滿足養殖企業需要的有效教學內容。在參與生產經營管理過程中通過照相和攝影把關鍵的生產技術環節或典型病例拍攝下來進行課堂ppt展示的直觀動態教學,還可以依托養殖實習基地根據教學需要靈活開展工學一體化教學,情景模式教學,項目導向和任務驅動式教學,病例教學等來提高專業課的有效教學。實踐證明通過結合養殖基地建設,能提高畜牧獸醫專業課的有效教學。教師的工作效率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好,受到廣大師生的好評;③專業教師在與具體的養殖基地建設過程中,體會到對自身的專業發展和提高有效教學有幫助,反過來又促進自己更加的投入到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中去,發揮自身專業優勢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企業老板滿意,形成良性的合作,最終實現校企合作雙贏。
校外養殖基地建設對學校的畜牧獸醫專業師生的教學、科研、生產有很大的幫助是不言而喻的,但對如何建設好和利用好校外養殖實習基地,真正的為學校教學服務,為畜牧獸醫師生教學科研生產服務,為養殖企業健康發展,為養殖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等需要進一步摸索探討。
本文作者:唐旭平牙海寧廖玲玉趙湘萍高京紅工作單位:河池民族農業學校
- 上一篇:武漢街道建設的九頭鳥文化元素
- 下一篇:新型農民合作經濟的黨組織建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