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跨文化交際教學培養路徑
時間:2022-08-12 10:37:43
導語:英語跨文化交際教學培養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當前世界各地的人們交流逐漸頻繁,使得跨文化意識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提升顯得尤為重要。筆者對信息化背景下英語跨文化交際教學培養路徑進行分析研究,從形成全面且合理的跨文化交際公共英語課程教學培養體系、豐富公共英語課程跨文化交際教材文化教學內容、基于信息化技術構建境外實踐和體驗平臺、模擬真實英語翻譯環境四個方面著手,可實現高職學生英語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全面提升。
【關鍵詞】信息化;英語;跨文化;交際;教學培養
一、引言
在信息化背景下,英語專業人才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在高職院校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需要對語言進行翻譯,同時更需要對語言背后的文化有所掌握,因此,當前高職院校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亟待提升。當前,部分高職院校對于跨文化交際教學的培養理念存在較大的誤解,認為跨文化交際實質上就是了解西方文化知識,能夠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了解西方人的語言,并能夠利用適當的英語與西方人進行流利的溝通。由于這一理念的存在,部分高職院校在公共英語教學過程中,逐漸摒棄了漢語思維,并排除中國文化對其造成的影響,通過引入西方人的思維方式開展對高職院校公共英語課程的學習。這種方式雖然能夠在學習過程中對西方文化產生更加深入的了解,但卻無法使用正確的英語主動、有效且對等地向外輸出。大部分高職院校中普遍存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對于跨文化交際教育內容的介紹較少,教師跨文化交際能力較低,缺少系統性教學方案的問題。加之信息化教學模式得到不斷推廣和創新,這對于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教學也同樣帶來了全新的機遇和變革。為此,基于信息化課堂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者的理念,開展信息化背景下英語跨文化交際教學培養路徑分析研究。
二、信息化背景下公共英語課程跨文化交際教學培養路徑
1.形成全面且合理的跨文化交際公共英語課程教學培養體系。在當前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教學過程中,由于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教學過程中,仍然沿用以語言知識的學習內容為主體的教學模式。通過對當前各個高職院校公共英語課程教學模式進行調查可知,有超過50%的教師表示認同當前公共英語課程的教學模式,還有不到10%的教師并不確定當前公共英語課程教學模式是否有效,只有不到40%的教師認為在公共英語課程教學過程中引入跨文化交際教學能夠實現對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升。高職院校教師均認為文化教學是公共英語課程教學中的重要因素,但迫于應試教育的影響,造成文化教學只能夠處于止步不前,甚至退后的地步。當前公共英語課程教材與文化知識相關的內容涉及較少,加之不需要利用母語文化進行知識的輸出,更容易造成教師想教、學生想學,但在整個教學培養體系當中并沒有支撐這一教學思想的語言知識教學內容的現象。因此,為實現在信息化背景下的英語跨文化交際教學培養,首先應當從形成全面且合理的跨文化交際公共英語課程教學培養體系入手。在對英語跨文化交際教學課時進行布置調整過程中,高職院校應當在每個學期安排一定數量的英語文化教學課程內容。在實際教學培養內容方面,應當保證語言教學與文化教學同步進行。調查發現,當前有超過8成的教師認為在進行公共英語課程教學的過程中,英語文化教學對學生英語能力的提升有所幫助,超過7成的教師認為母語文化教學對于學生英語能力的提升有所幫助。由此可得出,在公共英語課程教學培養的過程中,英語與漢語雙向的文化教學模式更容易受到高職院校眾多英語教師的認同。同時研究人員發現,在公共英語課程的課堂中,目前有部分高職院校以校本課程的形式展開一系列英語文化內容的教學,還會定期舉辦與文化相關的活動。這種形式的文化教學受到了學生和教師的熱烈歡迎,并且教學效果更好。因此,在跨文化交際公共英語課程教學培養體系的構建過程中,若能夠將英語文化與漢語文化一并吸收來進行公共英語課程教學,會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中西方文化差異的了解和認識,更有助于實現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整體提升。除此之外,為了有效解決當前高職院校公共英語課程跨文化交際教學課時受限的問題,除了運用上述教學培養方式以外,還需要盡可能地延長文化交際教學的時間和空間。高職院校可根據其實際教學情況,利用慕課教學模式,引導學生課后完成對英語跨文化交際教學內容的消化和理解。在慕課教學模式下,教學資源相對更加具有系統性優勢,能夠有效解決學生在思維認知上存在的問題,并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認識到課后學習的重要性,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完成對英語跨文化交際知識的學習。高職院校公共英語課程教師不僅需要對學生進行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還應當帶領學生參與到當前信息化時代背景下一系列與英語相關的實踐活動中,從而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發現自己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能力短板和文化短板,并自覺建立起與高職院校公共英語學習相關的跨框架結構,進行針對性的補短學習。2.豐富公共英語課程跨文化交際教材文化教學內容。當前,高職院校公共英語課程教師反映在進行英語文化教學時,與英語文化相關的內容在導入時學習資源充足,并且教師能夠通過上網等渠道獲取與英語跨文化交際教學相關的知識和內容。但當前這種學習模式是不固定的,并且在時間和內容上均存在不確定性。在中國文化教學方面,只有不到一半的教師認為自己能夠獲取到與教學培養內容相關的學習資料。因此,應當對教師進行定期培訓,使其掌握更多的英語跨文化交際教學內容,從提升教師自身能力水平角度出發,實現英語跨文化交際教材文化教學內容的豐富,使教師能夠在公共英語課程教學中更好地將文化知識滲透到課堂中,并逐漸引導學生完成對英語跨文化內容的理解和認識。調查中,有將近八成教師反映,在當前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教學過程中,現有公共英語課程教學教材無法為實際課堂教學中提供足夠的文化教學知識相關資源,尤其是在進行母語文化教學過程中,相關的教材內容更是遠遠不足。通過對當前部分高職院校的英語教材進行翻閱發現,在對每個單元英語知識內容進行教學時,均會涉及與英語文化學習相關的內容,但對于母語文化的導入在眾多單元均未涉及。同時,分析從當前教材中提取到的英語文化內容可知,大部分公共英語課程文化習語、閱讀習慣等相關的文化知識,涉及跨文化意識以及跨文化行為等的內容更少。因此,為實現對學生英語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應當豐富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教材中有關雙向文化的導入,實現對文化教學資源的補充。通過英語與漢語文化的對比,促進學生英漢雙向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綜合提升。3.基于信息化技術構建境外實踐和體驗平臺。在當前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為滿足時展的需要,應當培養一批具有一定國際文化視野的英語人才。在培養過程中,不僅需要高職院校的重視,同時還需要政府及有關部門的高度關注。針對于此,可通過引入信息化技術的方式,搭建境外實踐和體驗平臺。將目前教育部門的各項指令要求作為主導,通過將相關涉外企業與英語跨文化交際教學相結合,構建校企結合的境外實踐基地。在每年的寒暑假期間,采用人才選拔的方式,挑選出一批具有較高能力的英語人才,讓其參與到境外實踐活動中,深入了解并掌握不同國家的文化特色。境外實踐過程中產生的各類學習、教學資源應當統一存儲在體驗平臺中,給無法參與到境外實踐活動的學生提供線上的體驗服務。同時,高職院校還應當合理利用通過境外實踐獲取到的各類資源,使本校學生能夠在體驗平臺上與之建立更多的聯系,實現對文化層面的公共英語技能和行為的學習。為保證境外實踐與體驗平臺的安全性,在開展一系列實踐活動和線上體驗活動的過程中,高職院校應當通過選拔的方式選取專門負責這一環節的監管管理人員,以確保學生在安全得到保障的前提條件下,實現英語跨文化交際學習。4.模擬真實英語翻譯環境。在提出上述跨文化英語教學策略的基礎上,引入多媒體教學手段,在課堂中為學生營造一個相對積極活躍的學習氛圍,以此將學生的學習過程置于一個相對真實的環境中,使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從而培養學生在學習英語中的口語表達能力與臨場發揮能力。在實施面向學生的英語跨文化教學工作過程中,要求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正確處理英語相關表達語句。而對學生提出這種要求,更加有助于學生對英語相關知識的理解,因此高職院校應重視起對學生這個方面的教學。例如,根據公共英語課程教學的不同語境,在課堂中使用多媒體設備,播放英語音樂或電影,使學生在步入英語課堂時,便可正確感知英語學習氛圍。在這種愉悅的氛圍中,教師需要準確定位學習導入節點,在節點處進行課題內容的導入,使學生可以快速融入公共英語課堂學習環境。基于上述公共英語課程教學條件,教師可在課堂指導學生使用觸摸唇部或喉部振動情況的方式來感受某一英語單詞的發音,使學生感知這種發音方式的正確性。同時,教師可在教學課堂中,采用劃分英語口語表達訓練小組的方式,為不同的學習小組設定不同的英語學習情景,使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真實的語言氛圍。在英語口語練習中,要求小組內不同成員在口語練習中扮演不同的人物角色,通過不同角色間的對話練習,使學生感受到英語跨文化學習中群體的力量。在此基礎上,教師可采用在教學班級內建設英語閱讀角或英語文化知識小組的方式,鼓勵學生在非課堂時間進行英語口語表達,使學生盡快融入英語學習角色。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可在一定程度上實現高職院校英語跨文化交際教學工作的順利實施,同時也可深入挖掘學生的英語學習潛能,更有助于學生對英語口語正確表達方式與英語文化的掌握。在上述英語教學指導措施的基礎上,高職院校可借鑒校內英語實訓平臺中的資源,在共同學習英語的氛圍下,利用周末或節假日時間,在互聯網平臺組織大型英語學習競賽與英語在線翻譯活動,包括:設定地方旅游文化場景,對學生組織旅游文化交際的翻譯活動。教師在比賽前,在平臺上與競賽相關的活動規則,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踴躍報名參與競賽。在競賽中,假定教師為活動的參與者,教師參與學生的英語文化交流,學生對教師的口語表達進行實時對話或在線翻譯。由專業教師對學生的口語表述能力與翻譯能力進行綜合評分。參照上述英語活動,可設計與之相關的情景劇翻譯活動、影視作品實時翻譯活動。對于這種涉及文化內容的公共英語課程活動,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并從中獲取到課堂上學習不到的英語知識,這種學習方式更加有助于學生對不同國家英語文化的有效感知。同時,可根據高職院校跨文化公共英語課程教學需求,將商業英語、文化英語等多元化英語表達內容,一并列入公共英語課程教學中,鼓勵教師在課堂中使用全英語開展教學,使學生進一步感知并掌握英語跨文化交際的重點。綜上所述,通過在班級內建設英語角、在英語實踐教學平臺中融入多元化活動的方式,為高職學生構建一個相對真實的英語翻譯環境,從而使學生可快速地參與到高職院校公共英語課程教學中。總之,英語跨文化交際教學的實施離不開真實教學環境的支撐,只有真正地定位與把握文化知識在公共英語課程教學中的地位,才能更好地向學生傳遞英語文化。
三、結語
針對當前高職院校學生在公共英語課程方面跨文化交際能力水平差、學生個體之間差異較大的問題,開展以信息化為背景的英語跨文化交際教學培養路徑分析研究。通過本文提出的四點培養路徑,讓學生在充分感受異域文化的情況下,明確各國不同的社會價值觀、生活風俗以及社交規則等,從而綜合提升學生的交際行為能力。但由于受到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的影響,本文在研究過程中仍然存在不足之處,在實際培養路徑發展過程中還存在理論基礎不完全符合教學需要、調查過程中研究樣本數量有限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筆者還將對其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從而實現高職高專公共英語教育的創新與發展。
作者:夏萬春
- 上一篇:民間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的應用
- 下一篇: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