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當代文學作品民俗文化特征
時間:2022-07-22 04:04:44
導語:現當代文學作品民俗文化特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現當代的文學作品當中,體現民俗文化的作品日益增多,這也是文學在后期發展的必然趨勢。民俗文化對于我國現當代文學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當中將民俗文化充分融入其中,則能夠有效提升文學作品的文化內涵,對我國文化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同時也能夠很好地激發讀者后期的閱讀興趣,對人們進一步了解中國現代民俗文化有著前所未有的幫助。由此,本文以“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當中的民俗文化特征分析”作為研究視角,希望通過本文研究,更有效地促進民俗文化與我國文學作品的融合,進而促進二者的協調發展與提升。
【關鍵詞】現當代文學作品;民俗文化;融合發展
我國現當代優秀的傳統文化在時代的推動下有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對我國文學作品的研究,讓更多的人能夠從中感受到傳統民俗文化的魅力,同時也能夠讓更多優秀的民俗文化內容與我國現當代的文學作品相融合、相促進。眾所周知目前我國優秀文學作品當中融入傳統民俗文化意境成為其發展、變革、創新的重要內容,不僅僅能夠全方位提升我國優秀文學作品在后期的可讀性,而且還能夠從文學作品的內容上引發受眾思考,達到心靈共鳴的效果,作品質量的提升,也為后期傳承我國優秀民俗文化,提升現當代文學作品質量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
一、民俗文化的基本概況
(一)民俗文化的主要內容
我國民俗文化又被人們形象的稱之為“傳統文化”,主要是我國民間固有的風土人情與風俗文化的集合體。從廣義上來看,主要指的是一個特定的國家或者是特定區域當中的居民在一個相對集中的區域當中逐漸形成某種特定的生活行為與生活習慣。在人類的日常生活過程當中,形成了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地方性的民俗文化。我國的民俗文學主要指的是專業化研究我國民眾生活以及地方民間風俗的科學體系。我國民俗文學在發展過程當中,主要包括:理論民俗學、歷史民俗學、應用民俗學這三種。通常指的是一部分的專家通過科學而又非常認真的態度針對現當代我國的民俗生活習慣予以研究,在后期的研究過程當中,同樣需要更加全面地進行搜集、調查,然后通過所搜集的相關資料予以更加全面的整理,并且通過自身所表現出來的語言特點進行傳達,在進一步深入探索社會的功能、基本特征以及本質結構的過程當中,更有效的去解釋發展及演變的歷程,這也為后期人類社會的健康發展提供更具服務性的基礎保障。傳統的民俗文學同時也會促進人類更全面的認識歷史、了解歷史。
(二)現當代文學作品中融入民俗文化的重要性
民俗文化作為特定時期、特定地域中人民生活習慣與民俗風情的重要體現。民俗文化與我國文學之間具有非常密切的聯系,從遠古時期開始,例如:在《詩經》當中早已記錄了大量的具有勞動人民生活形象的一些作品。目前,我國有許多的研究者都普遍認為,對于民俗文化來說,主要就是針對地方固有的、特色文化寓意描寫,其中包括當地的居住風俗、鄉土民居、生活習俗等等。而針對中國的民俗文化進行研究和分析,對整個文學后期的發展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莫言通過自己的文筆將文化與民俗有效融合,其作品也受到國內外眾多學術研究者的認可,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民俗文化對世界未來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也可以充分表明科學的民俗文化意境受到了國內外文學研究者的重視,是文學作品中的關鍵內容,也是能夠抓住閱讀者心靈與目光的核心要素。
二、民俗文化與我國文學作品之間存在的關系
(一)現當代文學作品創作靈感來源于民俗文化
在現當代的文學作品創作過程當中,其創作的源泉主要來源于優秀的民俗文化,創作者在后期的研究和寫作過程當中,會從自我的親身體驗、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提取不同的靈感,而此時的民俗文化也恰巧是人類日常生活與發展過程當中的重要文化濃縮與積淀,民俗文化源于生活,也是對人們不同生活予以體現的重要表現,是文學構建中,通過借鑒、引用較為鮮活的題材對文學作品進行優化。文學作品的創新發展,需要在深厚的民俗文化中得以提升,也是文學作品構建最為重要的演變基礎。針對我國來說,在地大物博的區域中,擁有非常豐富的民俗文化、多元化的民族、民俗特點,這些都是傳統文化中經久不衰積淀下來的豐富寶貴文化元素,如果沒有這些,文學作品在后期的發展上必定舉步維艱,也很難能夠成就今天最為輝煌的中國優秀文學作品。
(二)民俗文化是我國優秀文學作品的起源
在我國的文學作品創作與發展中需要具備非常深厚的文化內涵,在歷史演變過程當中,人們在歷史長河中已經經歷無數文化演變的多元化階段,而且對大自然也表現出來的各方面元素和信息都充滿了許多敬畏之情與好奇,并且將難以理解、解釋的自然現象都定義為一種“鬼神文化”,這也促使其在后期的演變過程當中,形成了許多不同的神話故事、文化傳說以及宗教信仰活動等等。就目前來看,我國優秀文學藝術作品,傳統的民俗文化已經成為我國優秀傳統文學藝術中極為重要的文化載體,而且在未來的演變進程中會不斷推動文學作品的發展。極為優秀的傳統民俗文化也是文學作品構建極為重要的內容,能夠展現出特殊的文化語境,而這些文學語境在歷史進程發展中成了文學作品構成中的主要內容,在長期的歷史演化與提煉的過程當中,成為最高級別的一種語境表現形態,促進了我國文學作品發展的多元化,也有助于我國文學作品對特定情感的傳播。例如:沈從文著名的文學作品《邊城》,創作者在作品當中構建形成極為特殊的湘西世界,以鄉村居住者的視角針對文學作品予以創造,通過特殊的山水景觀、民俗風情等予以贊美,而且在這過程當中也會呈現出兩種各不相同的表達方式,即:“走馬路”和“走車路”。第一種是非常特殊的提媒說親的表達方式;第二種是通過演唱山歌來進行求愛,這些不同內容發展在脫離原有民俗語境之上,展現出來的情感理念大多會大打折扣。在文學作品表現中,所受到民俗文化的影響同樣可以通過有關中西文學翻譯予以研究,許多的中國文學作品在后期被人們翻譯成為了英語,這就很難展現出其中的文學性特點,審美韻味難以通過外語予以表達,凸顯民俗文學對我國文學作品的優化。
三、現當代文學作品當中優秀民俗文化的重要體現
(一)現當代文學作品中對鄉土風情民俗的體現
鄉土風情同樣是民俗文化當中極為重要的表現內容,并且也融入了多樣化的風俗習慣,同時在特定區域當中通過長時間的生活、工作、學習積淀下來的特殊風俗喜感,也同時包含了非物質形態與物質形態這兩種不同的形式。例如:莫言所寫的《紅高粱》文學作品當中,全面的描繪了婚禮方面的內容、高粱酒文化內容、花轎等多樣化的風土民俗文化內容,在這過程當中,高粱釀酒工藝和文化傳承可以說是文學作品當中的重要精髓文化內容,酒文化在這一文學作品當中受到了極高程度的重視,在釀酒的過程當中包括有關祭奠酒神方面的過程等等,每一階段、每一步驟都充滿了濃郁的民俗文化特色和傳奇的色彩。飲酒文化在這一描繪當中也充分展現出當地居住者的一種不拘小節的豪放性格?!按笸牒染?、大塊吃肉”這樣一種極具特色化、獨特的民風,在這當中能夠表現出非常熱烈與豪放的北方民居傳統的文化特點。其中包括鄉土風情當中的民俗文化習俗、廟會等等,讓閱讀者能夠更全面地了解文學創作者的精神理念,進而引發心靈上的共鳴效果。
(二)現代文學作品中對禮儀民俗文化的體現
我國作為禮儀之邦,同時禮儀也是民俗文化中的重要內容,自古以來,不同朝代,不同時期,都對禮儀高度重視,人類的一言一行也都會受到禮儀教化與影響,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體現。《白鹿原》當中所表現出來的禮儀、禮數與禮貌就是對其重要的體現。在此文學作品當中,創作者將白家的長子與長女誕生禮進行非常詳細的描寫,并且針對長子的滿月酒對親友的款待禮儀上上都進行了非常細致的描繪,充分凸顯當時對此事情的重視程度。除此之外,《白鹿原》這部作品對葬禮也有非常詳細的描述,體現出了我國傳統的“厚葬”思想,其中描繪了很多人的葬禮,不同地位、不同死因的人,葬禮也有很大區別,但是葬禮的禮節是不可缺少的。中國是一個禮儀之邦,在民間生活中,禮儀占有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體現著民間生活的人情味和對禮數的敬重。綜上所述,優秀的文學作品與民俗文化之間相互協調,共同促進,鄉土民俗、風俗習慣等等,都可以說是我國優秀的文學藝術作品體驗,也能夠展現出我國文學作品對民俗文化的重視力度,是促進我國文學藝術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提升文學作品精神內涵的主要方式。
參考文獻:
[1]杜希.芻議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中的民俗文化[J].青年文學家,2020,(14).
[2]張浩洋.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中體現的民俗文化評述[J].漢字文化,2019,(24)
[3]楊文學.民俗文化在中國現當代文學創作中的體現[J].課程教育研究,2019,(50).
[4]王伊歡.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中的民俗文化[J].傳媒論壇,2019,(21).
[5]王瑞俊.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中的民俗文化體現研究[J].武漢冶金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9,(03).
[6]劉志榮.文學的《家》與歷史的“家”[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6).
[7]沈青青.淺談當代文學作品改編影視劇的社會效應[J].決策探索(下),2020,(04).
[8]羅曦.芻議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中的民俗文化[J].今古文創,2020,(38).
[9]王偉杰.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對外譯介的困境與出路研究[J].閩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02).
作者:馬清蓉 單位:邵陽學院
- 上一篇:溶解氧在水產養殖的重要作用
- 下一篇:生態養殖蛋鴨養殖模式分析